-
我國科學家在高壓下新物態研究中發現新結構超導體
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高壓研究團隊與安徽大學、南丹麥大學、南京大學等合作,利用高壓研究手段發現了一種具有新穎結構的超導體。(TaSe4)2I高壓下的新物態由於(TaSe4)2I準一維鏈狀結構特點,它是一種典型電荷密度波材料;從電子能帶結構的拓撲分類研究發現其高溫相為
-
氧化物超導體的結構
自從發現123結構的YBa2Cu3O7-δ以後,人們製備了許多有較高界溫度的氧化物超導體.多數是銅氧化合物,它們都具有鈣鈦礦結構,所以氧化物超導體的結構或多或少地繼承ABO3鈣鈦礦結構的一些固有特點.圖2-5表示鈣鈦礦的結構模型.
-
科學家發現了第一個室溫超導體
當在一對金剛石砧座之間加壓時,一種新穎的氫,碳和硫的金屬化合物會在攝氏59度的華氏溫度下顯示超導性照一隊紐約的物理學家發現了一種可以在室溫下以最佳效率導電的材料,這是一個長期的科學裡程碑。研究小組在《自然》雜誌上報導說,氫,碳和硫的化合物可在高達59華氏度的溫度下作為超導體運行 。這比去年創下的高溫超導記錄高出50度以上。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凝聚態理論家埃恩·埃雷亞(Ion Errea)表示:「這是我們第一次真正可以說發現了室溫超導性。」
-
《Adv Mater》界面超導!拓撲半金屬碳化鎢單晶沉積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學、安徽大學以及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等合作研究表明,通過在新發現的拓撲半金屬碳化鎢(WC)單晶上沉積金屬薄膜,獲得了界面超導性,軟點接觸光譜證明了這個發現。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907970尋找拓撲超導體,是發現馬約拉納費米子和生成馬約拉納零模的關鍵步驟,它可以作為容錯量子計算的量子位。實現拓撲超導一般有兩種途徑。
-
g波超導體 或是一種新型超導體
【每日科技網】 根據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的一項研究,一種新的g波超導體,或者說一種新型的超導體,根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的消息。有關的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自然物理學》上。
-
一種新型超導體:g波超導體,不是s波、d波、或p波超導體
s波超導體具有在各個方向上各向同性的超導間隙,而d波超導體具有各向異性的超導間隙,並且在布裡淵區對角線上的四個線節點處的間隙均為零。超導體中的電子一起以所謂的庫珀對移動。這種「成對」賦予超導體最著名的特性——無電阻,因為要產生電阻,必須將庫珀對斷開,這會消耗能量。
-
高溫超導體的電子結構
超導現象的發現要追溯到1911年Onnes將金屬汞冷卻到4.2K附近時,其電阻突然跳躍式下降到儀器無法測量到的最小值。Onnes聲稱發現了一個新的物質態,他稱之為超導態。然而在隨後的研究中所發現的材料的超導轉變溫度始終不高,直至1986年Bednorz和Muller發現了La-Ba-Cu-O氧化物,其臨界溫度在35K,揭開了超導電性研究的新篇章。隨後朱經武、吳茂昆和趙忠賢等為代表的研究組分別獨立做出了臨界溫度在90K左右的Y-Ba-Cu-O,掀起了高溫超導的研究熱潮。
-
計算發現,是量子漲落維持了創紀錄的高溫超導體的晶體結構
它的發現將通過提供無損失的電力運輸,超高效的電動發動機和發電機,以及在不冷卻的情況下產生巨大磁場的可能性,將帶來一場技術革命。最近發現的超導體首推在硫化氫中為200K(-73℃),後來在LaH10中達到250K(-23℃),這引起了人們對這些材料的關注,為儘快達到室溫提供了希望。
-
科學家在超導體中發現了意想不到的東西
據外媒報導,近日,東京都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具有四重對稱結構的層狀鉍硫屬元素化物超導材料晶體,其超導性僅顯示出兩倍對稱性。
-
PRL:「類五角石墨烯狀」結構的高溫超導體
2017-2019年,理論預測和實驗研究相繼發現「籠狀」氫化物LaH10的超導溫度達到250~260 K,堅定了尋找室溫超導體的信心。近日實驗上在高壓下合成了碳質硫氫化物,在288 K的室溫條件下實現了零電阻,讓人們看到了室溫超導的曙光。
-
趙忠賢:液氮溫區超導體的發現
不少人試圖通過半導體-金屬夾結構來觀察這種電子激子相互作用。儘管由於工藝等方面的原因,金屬很快擴散了,沒有能觀察到這種相互作用,但人們始終覺得這種想法很有道理。現在發現了液氮溫區超導體後,不少人想用這一理論加以解釋,中國學者也根據這一理論,提出了在晶態及非晶態半導體界面上可能實現這種激子超導性的模型。
-
PRL: 「類五角石墨烯狀」結構的高溫超導體
2017-2019年,理論預測和實驗研究相繼發現「籠狀」氫化物LaH10的超導溫度達到250~260 K,堅定了尋找室溫超導體的信心。近日實驗上在高壓下合成了碳質硫氫化物,在288 K的室溫條件下實現了零電阻,讓人們看到了室溫超導的曙光。近日,寧波大學崔田教授、吉林大學段德芳教授與劍橋大學Chris J. Pickard教授、薩斯喀徹溫大學姚延蓀教授、南洋理工大學Simon A.
-
物理所預測非常規高溫超導體的電子結構基因
這兩類超導體都是在實驗中偶然發現的。對它們的超導機理的研究是凝聚態物理最具挑戰性的前沿工作。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籌)研究員胡江平的研究組總結了過去一系列研究工作,提出要統一解釋這兩類超導體中的配對對稱性,必須認定只有超交換引起的反鐵磁交換耦合導致了超導配對,其他的磁交換作用不會導致超導配對。
-
消息稱:科學家在超導體中發現了意想不到的特性
據外媒報導,近日,東京都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具有四重對稱結構的層狀鉍硫屬元素化物超導材料晶體,其超導性僅顯示出兩倍對稱性。雖然對超導體結構的研究尚不十分清楚,但這項研究表明,它與一類神秘的被稱為向列相超導體的材料相聯繫,這些機制可以在更容易達到的溫度下促進超導性。
-
研究人員發現了新型的超導體
在最近發表的論文題目為「熱力學證據雙組分超導序參量在Sr2RuO4 」,由布拉德Ramshaw帶領一組研究人員勾畫自己的g波超導體的發現,一種新型的,帶來全新的屬性表。英文By:克裡斯楊多年以來,科學家一直認為,除了s波和d波超導體外,還有其他類型的超導體尚待發現 。現在,新的研究首次確定了g波超導體,這一發現背後的科學家說,這可能會打開「超導體可能是什麼以及它如何表現出來的可能性空間」。
-
新型g波超導體被發現
研究人員認為,這預示著它可能是一種新型超導體。此前,超導材料主要分為兩種類型:s波和d波。美國康奈爾大學助理教授Brad Ramshaw領導的團隊,發現了又一種可能的超導材料類型:g波。相關研究於當地時間9月21日刊登於《自然·物理學》雜誌中。超導體中的電子以庫珀對的形式一起運動。這種「配對」賦予了超導體最顯著的特徵:零電阻。
-
新型g波超導體或被發現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由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釕酸鍶或是一種新型g波超導體。相關結果發布在最近一期《自然物理學》上。 在超導體中,兩個電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庫帕對共同運動,這種「配對」賦予了超導體獨有的特性——零電阻性。
-
復旦大學揭示新型高溫超導體奇特電子結構
本報訊 日前,復旦大學物理系應用物理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先進材料實驗室的封東來教授課題組在高溫超導研究領域取得新突破,他們運用角分辨光電子能譜儀率先揭示了2010年末發現的新型鐵基高溫超導體
-
物理學家首次發現室溫超導體
紐約的一組物理學家發現了一種材料能在室溫下以完美效率導電由氫、碳和硫組成的化合物能在 59 華氏度以超導體工作,比之前的高溫超導體溫度記錄高 50 度。凝聚態理論物理學家 Ion Errea 說,這是第一次我們真正能宣稱發現了室溫超導體。不過這種超導體材料還不具有實用價值,原因是它需要超高壓才能實現室溫超導。材料科學家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尋找一種能在室溫和日常壓力下工作的超導體。每解決一個問題我們離超導就更進一步。
-
新型g波超導體或被發現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由美國康奈爾大學藝術與科學學院一項最新研究表明,釕酸鍶或是一種新型g波超導體。相關結果發布在最近一期《自然物理學》上。在超導體中,兩個電子聚集在一起形成庫帕對共同運動,這種「配對」賦予了超導體獨有的特性——零電阻性。在鉛、錫、汞等s波超導體中,形成庫帕對的電子,一個自旋向上,一個自旋向下,它們相反的自旋值被認為會相互平衡或抵消,從而沒有角動量。而在d波超導體中,庫帕對有雙量子角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