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免疫膠體鐵細胞化學

2021-01-09 生物谷

第八節 免疫膠體鐵細胞化學 

  膠體鐵(Ferric Colloid)是一種陽離子膠體,可通過普魯士藍反應呈色,其顆粒有一定的大小及電子密度,最初被用於光鏡及電鏡下定位組織中的陰離子部位(Hale,1946Seno,etal, 1983,Murakami, et al 1986)。1989年日本學者Seno等在抗體分子上標記了膠體鐵,將膠體鐵引入免疫細胞化學技術(Seno,et al. 1989)。楊守京等在膠體的製備方法及其標記物的純化等方面做了改進,成功地用於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抗原的檢測(楊守京,等,1992)。該方法具有較高的特異性與敏感性,背景染色乾淨。

  一、膠體鐵的製備方法

  早期製備的膠體鐵作為陽離子膠體是用於檢查組織中陰離子的定位,其製備主要是通過三氯化鐵(FeCl3)的煮沸完成的,如有:(1)FeCI3直接煮沸(Hale ,1946):(2)FeCl3溶於甘氨酸和氨水的混和液中(Rinehart,1951):(3)FeCl3倒入煮沸的二甲坤酸鈉溶液中(Seno.et al,1983)。或FeCl3與二甲砷酸溶液一起煮沸(Seno ,et al.1985)其後,製備方法不斷改進,1986年Murakam 等用水合聯胺二甲砷酸-FeCl3煮沸法製備出微細顆粒膠體鐵(Fine-granular cationic iron col loid),膠體顆粒小(0.5~1nm),從而使其穩定性及穿透能力大大增加(Murakarmi,et al.1986)。用二甲砷酸代替二甲砷酸鈉也可以獲得同樣膠體,具體步驟如下:在60ml 0.1mol/LFeCl33ml,將混合物加熱煮沸至變成深棕紅色為膠體砷酸鐵。室溫冷卻後,再以二倍於原體積的0.1mol/LpH7.4的二甲砷酸鈉緩衝液(Cacdylate sodium Buffer pH7.4,CB)稀釋,即可進行抗體標記。該方法製備的鐵膠體呈深紅色,顆粒大小1nm左右,在pH4~8範圍內穩定,4℃可存放一個月以上,室溫存放半個月,陰離子定位分布同Murakami等的膠體鐵,與IR-COO-有較強的親和力,但不與IR-NH+結合。

  二、抗體的標記和純化

  膠體鐵的等電點為7.8至7.9,在pH7.4時通過離子鍵能與抗體IgG(pH5.8~7.3)結合而不影響抗體活性,在此條件下,Seno'對Hale'膠體鐵進行了抗體標記,並成功用於免疫細胞化學染色(Seno,et al.1989),抗體標記時,用0.1mol/L碳酸鉀將膠體的pH調至7.4按每毫升脫體鐵0.2~1mg的蛋白量,將IgG在電磁攪拌下逐滴加入到膠體鐵,攪拌5min後,通過CB平衡的Amber liaht CC-50層析柱,CB洗脫純化.作者在膠體鐵的製備方法進行了改進,吸收了Murakami等膠體的優點,所製備的膠體鐵,顆粒小,穩定性高,其pH值近中性,標記效果好,CM-sephadex C-50(Pharmacia)可取代Amberlight CG-50用於純化標記抗體(楊守京,等,1992)。

  三、膠體鐵標記抗體的鑑定

  用免疫斑點法或免疫細胞化學染色等方法可鑑定抗體的標記效果

  1.免疫斑點法  在處理好的硝酸纖維素膜上分別滴加100~10-7系列稀釋的抗原,斑點直徑0.25cm, 空氣中乾燥,80℃多聚甲醛蒸氣固定1h,然後分別以膠體鐵標記的抗體一步法或用橋抗聯接膠體鐵標記物的間接法染色,普魯士藍呈色觀察。一步法所難檢測到的抗原量為10-2~10-3μg,間接法 敏感性至少增加10倍(10-3~10-4μg)。

  2.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法 步驟同下,方法敏感性同免疫金銀法(IGSS),優點是背景乾淨。

  四、免疫膠體鐵細胞化學染色

  (1)組織切片脫蠟入水,0.01mol/l pH7.4 PBS洗;

  (2)用4%正常羊血清封閉組織37℃ ,30min。

  (3)分別以第一抗體孵育組織,4℃24h,PBS振洗10min×3;

  (4)用膠體鐵標記的第二抗體37℃孵育30min或用橋抗聯接膠體鐵標記物;

  (5)蒸餾水洗;

  (6)以1%的亞鐵氰化鉀與1%鹽酸混合液顯色20in;

  (7)自來水洗 ;

  (8)核固紅染核,脫水,透明、封片。

  以該方法染色,陽性為藍色,胞核為紅色。

  五、方法的應用

  膠體鐵的呈色產物亞鐵氰化鐵是一絡合物(解離常數1×10-35),一經形成,難以再與其它化學物質發生反應。藍色的亞鐵氰化鐵與棕色的DAB產物及黑色的銀顆粒顏色對比明顯,因此強結合免疫酶及IGSS進行光鏡下抗原的雙標及多標記。膠體鐵(顆粒1nm)標記抗體直徑比常用膠體金(5~40nm)及鐵蛋白標記抗體(12nm)小,因而對固定組織具有更好的穿透力,可用於抗原的超微結構定位,尤其是免疫電鏡的包埋前染色。結合免疫酶及不同大小膠體金標記抗體,還可用於抗的雙標記及多標記。

  非特異性背景染色是免疫組化染色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組織中的內源性過氧化酶活性及色素常會干擾免疫過氧化酶染色;而膠體金非特異性吸附組織是構成IGSS背景染色的主要原因。膠體鐵與抗體結合呈電中性後,很少再與組織發生吸附,並且其染色不受內源酶活性的幹擾。普魯士藍反應只顯示標記的三價鐵,不能顯示組織中內源性二價鐵(除外含鐵血黃素,但可通過連續切片H·E染色對照排除),因而背景乾淨。另外免疫斑點試驗和組織染色結果表明,免疫膠體鐵間接法敏感性與IGSS基本相同但高於ABC染色,從上述兩方面看,該方法要優於免疫酶及免疫金銀染色。

  參考文獻

  1.Fualk WP, Taylor, GM. Immunochemistry, 1971;8:1081~1083

  2.Roth J. The Colloidal gold markem system for light and electron Microscopic cytochemistry Techniques in Immunocytochemistry, 1983;2:217~218

  3. 蔡文琴,王泊沄主編.實用免疫細胞化學.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3

  4.Holgate CS, et al .Immunogold –sliver staining new method of immunostaning with enhanced sensitivity. J Histochem cytochem, 1983;31(7):938

  5.Roth J,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protein A-gold technique for electron microscopic demonstration of polypetide hormones. Endocrinology,1981;108:247

  6.Bao –Le Wang . Simplifide purification and testing of colloidal gold probes. Histochemistry, 1985;83:109

  7.Hacker GW, et al . Immunogold –silver staning –working protocol. J Histotechnol, 1988;11(4):312

  8.Fritz P, et al. Colour development of immunogold-labelled antibodies for light microscopy. Histochemistry, 1986;85:209~214

  9.De, waele M, et al. An immunogold-silver staining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cell surface antigens in ligh microscopy. J Histochem cytochem,1986;34:935

  10.王福安.免疫金技術講義.南京軍區總院 電鏡室,1987

  11. 王保樂.膠 體金探針及免疫金、免疫金銀染色方法講義.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1986

  12. 王泊沄,李玉松,對IGSS法常見問題和對策的探討.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1993;9(1):49

  13.Jiang Gu, et al. Quantiative evalution of indirect immunogold-silver electron microscopy. J Histotechnology, 1993;16:19

  14. Hale CW. Histochemical demonstration of acid polysaccharides in animal tissies. Nature(Lond),1946;157:802

  15.Murakami T, Taguchi T, Ohtsuka A , Sano K, Kaneshige T,Owen RL and Jones AL. A modified method of fine –granular cationic iron colloid preparation:It’s use in light and electon microscopic detection of anionic sites in the rat kidney glomerulus and certain other tissues . Arch Histol Jap, 1986;49(1):12~23

  16.Rinehart JF and Abutl- Hai SK. An improved method for histologic demonstration of acid mucopolysocon cell surface and the histochemical stains of acid mucopolysaccharides. Histochem, 1983;79:27~31

  17.Seno S, Tsujii T, Ono T and Ukitha S. Cationic Cacodylate iron colloid for the detection of anionic sites on cell surface and the histochemical stains of acid mucopolysaccharides. Histochem, 1983;79:27~31

  18.Seno S, Akita M, Ono T and Tsujii T.Fine-granular cationic iron colloid. Its preparation, 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chemical use for the detection of ionized anionic groups. Histochemistry, 1985;82:307~312

  19. Seno S ,Akita M and Hsueh CL. A new method of the immunocytochemical detection of cellular antigens for light and electron micriscopy. Histochem, 1989;91:449~454

  20. 楊守京,劉彥仿。改進的免疫膠 體鐵細胞化學染色。中國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雜誌,1992;1(1):65~69

  21.王泊沄.更敏感的免疫細胞化學方法---免疫金銀染色。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1985;1:41~43

(李玉松 王泊沄 楊守京)

相關焦點

  • 第六節 免疫膠體金銀細胞化學染色的固定劑選擇
    第六節 免疫膠體金銀細胞化學染色的固定劑選擇   免疫膠體金銀染色和其它免疫細胞化學方法一樣,要想得到好的染色效果,關鍵取決於標本處理是否合適,只有使抗原性及組織結構保存的好,才能使以後的染色成功成為可能,其次要用高特異性和高效價的一抗,選擇合適的稀釋度。
  • 免疫診斷——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
    第一節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概述免疫學檢驗是依據抗原與抗體特異性反應原理,藉助於各種敏感的標記、示蹤(放射性核素、螢光素、酶、鑭系元素、發光物質、膠體金等)技術,特異地對患者體液中的免疫分子、微生物成分以及生物化學成分進行分析,通過檢測各種生理和病理的免疫學指標,進行疾病的診斷、療效的評估和預後判斷。
  • 冠宇膠體金免疫層析試紙讀數儀
    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膠體金免疫色譜技術是膠體金免疫層析技術,以膠體金作為示蹤標誌物,應用於抗原抗體反應中的一種新型免疫標記技術。膠體金是由氯金酸水溶液在還原劑作用下,聚合成特定大小的金顆粒,顆粒之間因靜電作用形成一種穩定的膠體狀態,也稱金溶膠。膠體金由於具有膠體穩定性。
  • 第一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的原理
    第一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的原理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是根據抗原抗體反應的原理,先將已知的抗原或抗體標記上螢光素製成螢光標記物,再用這種螢光抗體(或抗原)作為分子探針檢查細胞或組織內的相應抗原(或抗體)。
  •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第三節 免疫螢光細胞化學染色方法   一、標本製作   可製作塗片、印片、細胞單層培養物、組織切片,經適當固定或不固定,作免疫螢光染色用。   (三)補體法   1.材料   (1)免疫血清60℃滅活20min,用Kolmers 鹽水作2倍稀釋成1:2,1:4,1:8……。補體用1:10稀釋的新鮮豚鼠血清,抗補體螢光抗體等,按下述的補體法染色。免疫血清補體結合的效價,如為1:32則免疫血清應作1:8稀釋。
  • 高中化學丨膠體知識點問題匯總!
    膠體粒子具有相對較大的表面積,能吸附離子而帶正電荷或負電荷,膠體顆粒在外加電場作用下產生電泳現象。膠體根據分散質微粒組成可分為粒子膠體[如Fe(OH)3膠體,AgI膠體等]和分子膠體(如澱粉溶液,蛋白質溶液),只有粒子膠體的膠粒帶電荷,可產生電泳現象,整個膠體仍呈電中性,在外電場作用下作定向移動的是膠粒而非膠體。
  • 膠體與界面化學的奠基人傅鷹教授
    傅鷹教授是我國膠體與界面化學的主要奠基人,傑出的化學家和化學教育家,堅定的愛國者。  1953年,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就在這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之際,著名膠體與界面化學家傅鷹教授,為了發展我國的科學事業,以滿腔熱忱,科學地論證了在我國發展膠體科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學校和教育部的支持下,傅老師在北京大學化學系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膠體化學教研室,親任室主任,培養膠化研究生。
  • RFID技術在膠體金免疫層析中的應用研究
    隨著實時臨床診斷與實時臨床決策的需要,以硝酸纖維素膜為載體的快速免疫分析方法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尤其是膠體金免疫層析,已成為目前最主要的快速免疫分析方法之一。  RFID (射頻識別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興起的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
  • 中國化學會第十七屆膠體與界面化學學術會議
    由中國化學主辦, 中國化學會膠體與界面化學專業委員會與江南大學共同承辦的「 中國化學會第十七屆全國膠體與界面化學學術會議本次會議圍繞(1)膠體與界面的基礎問題;(2)兩親分子聚集體;(3)微納材料;(4)軟物質;(5)兩親分子與大分子的相互作用;(6)表面活性劑及其日用化學品工業應用;(7)食品和生物膠體; (8)應用膠體與界面化學; (9) 新理論、現象和實驗技術;(10) 工業領域的膠體與界面化學等多個研究領域開展交流討論.
  • 五種常見方式檢測瘦肉精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易普及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訊:近日,關於瘦肉精的新聞引起媒體的關注,本網小編對瘦肉精檢測方法進行了收集整理,通過分析對比發現,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市民可自己進行操作,具有很高的普及性。  瘦肉精是一類動物用藥,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將瘦肉精添加於飼料中,可以增加動物的瘦肉量、減少飼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 什麼是膠體金,如何應用
    膠體金(colloidal gold),又稱金溶膠(gold solution),是指分散相粒子直徑在l—150nm之間的金溶膠,屬於多相不均勻體系,顏色呈桔紅色到紫紅色。膠體金可以作為標記物用於免疫組織化學,近10多年來膠體金標記已經發展為一項重要的免疫標記技術。膠體金免疫分析在藥物檢測、生物醫學等許多領域的研究已經得到發展,並越來越受到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視。
  • 高中化學の膠體的性質
    1)丁達爾效應:由於膠體粒子直徑在1~100nm之間,會使光發生散射,可以使一束直射的光在膠體中顯示出光路.(2)布朗運動:①定義:膠體粒子在做無規則的運動.②水分子從個方向撞擊膠體粒子,而每一瞬間膠體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3)電泳現象:①定義: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膠體粒子在分散劑裡向電極作定向移動的現象.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三十五分會:膠體與界面化學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三十五分會:膠體與界面化學 2020-12-22 14: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檢驗方法和《食品中赭麴黴毒素A的快速檢測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發布《食品中對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測定》等6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中赭麴黴毒素A的快速檢測 膠體金免疫層析法2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有關規定,《食品中對苯二甲酸二辛酯的測定》《特殊食品滲透壓測定》《蜂蜜中鏈黴素和雙氫鏈黴素的測定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小麥粉中次磷酸鹽的檢測》《橄欖油中脂肪酸烷基酯含量測定氣相色譜-質譜法》《食品中3-乙醯基-2,5-二甲基噻吩的測定》6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和《食品中赭麴黴毒素A的快速檢測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 膠體
    (2)一般來說,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體微粒吸附陽離子,帶正電荷,如Fe(OH)3膠體和Al(OH)3膠體微粒。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膠體微粒吸附陰離子,帶負電荷,如As2S3膠體、H2SiO3膠體的微粒。當然,膠體中膠粒帶電的電荷種類可能與其他因素有關。 (3)同種膠體的膠粒帶同種的電荷。 (4)固溶膠不發生電泳現象。
  • 中國化學會第十六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將於青島召開!
    >由中國化學會主辦,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承辦的「中國化學會第十六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主題:膠體與界面化學,走向工業界內容及範圍:1. 溶液中新型兩親分子聚集體的構築與調控;2. 軟物質材料;3. 分散體系與微納米材料;4. 界面化學與有序分子膜;5. 兩親分子與大分子的相互作用;6.
  • 膠體全知道!
    註:20世紀初,明膠、蛋白質等容易與水形成膠體的溶液叫做親液膠體。現通常把親液膠體稱為大分子或(高分子)溶液,把憎液膠體稱為膠體分散體系(常簡稱為膠體)或溶膠。據此,中學常簡單認為蛋白質溶液是膠體,雖不能說錯誤(性質接近),但是也屬於過時的說法。
  •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技術及檢驗科常見項目臨床意義
    免疫學檢驗是依據抗原與抗體特異性反應原理,藉助於各種敏感的標記、示蹤(放射性核素、螢光素、酶、鑭系元素、發光物質、膠體金等)技術,特異地對患者體液中的免疫分子、微生物成分以及生物化學成分進行分析,通過檢測各種生理和病理的免疫學指標,進行疾病的診斷、療效的評估和預後判斷。
  • 【化學技能4】 Fe(OH)3膠體溶液的製備
    化學操作技能4  Fe(OH)3
  • 膠體金檢測試紙條很low嗎?只能說你too young,too simple
    NC膜NC膜是整個膠體金試紙條免疫反應的載體,目前市場基本上被德國Sartorius、美國Millipore 和印度MDI三家佔領,其中Sartorius應該是最常用的,主要包括CN180、CN150、CN140、CN140Unbacked、CN110、CN95六種型號,數字越大膜孔徑越小,流速越慢,Millipore有HF180、HF135、HF120和MdI有1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