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大數據+環境監管」,株洲317家企業戴上排汙「緊箍咒」

2021-01-19 三湘都市報

三湘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 楊潔規 通訊員 沈徽)從前企業亂排亂放難以發現,現在卻可以利用「電力大數據+環保監管」平臺實時監控。今日,株洲市舉行「電力大數據+環境監管」改革創新成果匯報,同時,「電力大數據+環境監管」平臺4.0版正式上線運行。

「大數據」讓偷排漏排無所遁形

「點開這家企業的數據可以看到,生產設備的用電量大,但環保設備的用電量非常小,這屬於異常現象,智慧株洲平臺會將這一異常發送至環保移動執法平臺……」今日上午,工作人員在現場為大家演示「電力大數據+環境監管」平臺,電腦屏幕上匯集了株洲317家重點企業的數據。

株洲國投智慧城市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廖正湘介紹說,他們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礎上進行優化,以智慧株洲平臺為核心,對接省電力大數據平臺、市環保設施監控平臺、市生態環境移動執法平臺、市長熱線等督辦平臺,形成國內最先進的4.0版本技術方案。「平臺是24小時監控,可實時預警,一旦出現情況,第一時間我們執法人員的終端上面就會收到相關的信息,要求24小時之內就必須要把這個任務現場處置完。」

「這套系統相當於給我們裝了『天眼』。」株洲市生態環境局生態環境事務中心數字環保服務科科長賀磊介紹說,以往執法人員只能靠人力現場核查及群眾舉報投訴開展監管,巡查全市企業一圈,需要花費近一年時間。現在這些企業排汙、治汙情況一清二楚,省了人力,提高了執法準確度。

目前,株洲在317家重點企業的汙染治理設施上,安裝337套智能監控設備,基本實現重點汙染企業智能監控全覆蓋。

平臺投入使用後,環保投訴件數減半

據介紹,2016年12月,株洲把構建「電力大數據+環境監管」作為環境監管領域的一項微改革,組織株洲市生態環境局、國網株洲株洲供電公司和株洲市國投集團等單位,研究論證運用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創新環境監管機制。該項目被評為湖南省基層改革十大複製推廣案例。

平臺自2017年投入使用以來,違法生產、偷排等現象逐年大幅度下降:前後累計發現、查處900餘家未領排汙許可證的未批先建生產企業;2020年環保投訴件數較2016年相比減半。除株洲外,已有長沙的353家企業使用了1157套監測設備。

電力數據「雲端查」,治汙設備「線上盯」,環境執法「及時管」——這是株洲市委改革辦副主任張旭對「電力大數據+環境監管」模式的概括。張旭介紹,未來將進一步打通數據壁壘,在返貧預警、稅務徵管、企業徵信等方面,再推出一批切實管用的電力數據應用場景,努力以科技智能手段大幅提升基層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責編:吳岱霞]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甘肅山丹推進排汙許可證核發 本年度擬核發企業27家_企業_中國環境
    中國環境報訊 甘肅省山丹縣環保局近日紮實推進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力保按時完成汙水處理及再生利用、熱力生產行業企業的排汙許可證核發工作。  山丹縣對汙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熱力生產行業申領全國統一編碼的新版排汙許可證進一步進行摸底調查,全面掌握擬核發行業所有企業數量、基本情況和生產狀況,建立了各行業企業清單。目前,山丹縣涉及本年度擬核發排汙許可證企業27家。
  • 央視《焦點訪談》聚焦株洲新舊動能轉換
    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努力把長江經濟帶建設成為生態更優美、交通更順暢、經濟更協調、市場更統一、機制更科學的黃金經濟帶,探索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子。五年來,有關部門和沿江省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紮實推進各項工作,長江經濟帶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 A股綠色周報|22家上市公司暴露環境風險 全聚德子公司排汙超標被罰
    百年老字號企業旗下公司汙水超標排放、3.5億元大項目邁過環評關……9月第2周(9月7日~9月13日),哪些上市公司的環境保護與信披責任亮起了紅燈?又有哪些企業項目獲得環評綠燈?每日經濟新聞聯合環保領域知名NGO公眾環境研究中心(IPE),自2020年9月起,基於31個省市區、337個地級市政府發布的環境質量、環境排放和汙染源監管記錄等權威數據來源,每周收集剖析中國數千家上市公司及其旗下數萬家公司(包括分公司、參股公司和控股公司)的環境信息數據,發布「A股綠色周報」,旨在藉助環境資料庫及專業解析、傳播能力,讓資本市場中的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環境信息更加陽光透明
  • 安徽:四家企業環境違法被嚴懲
    1月6日,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四家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的企業被曝光。該廳通過運維監管發現部分重點排汙單位存在篡改、偽造自動監測數據等弄虛作假行為。目前,部分案件由生態環境部門、司法機關依法依規處理到位,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行為形成嚴懲的高壓態勢。
  • 環保雲 讓汙染無處逃遁(大數據觀察·雲)
    江蘇省環保廳生態環境監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江蘇省被生態環境部列為首批生態環境大數據試點省份,通過建設雲平臺,可以逐步實現「一數一源,一源多用,數據共享,業務協同」,推動全省生態環境數據互聯互通和開放共享,加強生態環境大數據綜合應用和集成分析,為生態環境保護科學決策提供支撐。
  • 「沉澱」全省數據 華錄數據湖落戶株洲
    林擁軍在致辭中表示,中國華錄主動響應國家大數據戰略,依靠自身獨特的核心技術優勢,有效解決了大數據產業發展中存儲成本高、存儲時間短、數據安全難以保障、數據開發利用難度大等關鍵瓶頸問題,從而提出城市數據湖解決方案,定位融合數據感知、存儲、分析為一體的城市智能化綜合信息基礎設施。湖南數據湖產業園項目,是易華錄數據湖產業在全國的重要戰略布局。
  • 西南交通大學與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開展戰略合作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16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倩 陶玉祥)9月10日,西南交通大學與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舉行校企雙方交流座談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西南交大協助為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員工提供繼續教育、專業培訓服務,企業為學校教師提供技術掛職等。雙方加強學術交流,校企雙方專家和科技領軍人才相互兼職、定期交流考察、開展學術講座,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和青年工程技術人員學術交流,共同促進提高。雙方合作建立「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海外聯合培養(實踐)基地」。
  • 環境監管檔案包括哪些內容?
    ,劃分監管等級,健全監管檔案,採取差別化監管措施。  建立規範的汙染源環境監管檔案,能促進企業加強環境管理,規範環境行為,降低企業環境風險,同時能為政府提供可靠的環境信息,促進政府履行環境監管職能,提高監管工作實效。
  • 國網利辛縣供電公司:政企聯合 應用大數據推動生態建設
    為貫徹落實「數字中國」「美好安徽」建設戰略號召,發揮電力數據在生態環境監測治理方面的價值,推進生態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助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11月25日,國網利辛縣供電公司與利辛縣生態環境分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生態環境+電力大數據」模式,推動雙方在縣域生態環境監測治理、「生態環境+電力大數據」應用
  • 綠色嬗變典範城——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四
    然而,光鮮的數據背後,卻是清水塘地區長期不變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汙染」粗放型發展模式。在汙染最嚴重的年月,其「三廢」排放量曾佔到全市的三分之二。與此同時,在以清水塘地區這樣的重化工企業的共同「作用」下,株洲城區酸雨頻率也達到驚人的79%。2003年、2004年,株洲市為此連續兩年戴上「全國十大空氣汙染城市」的黑帽子。 因工業而興,又因工業而困。
  • 躍上發展新高地——來自株洲·中國動力谷的系列報導之三
    要充分發揮企業聯合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凝心聚力作用,以黨建工作為統領,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推動行業龍頭企業與配套企業、大中型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共同發展。」產業鏈聯合黨委,為株洲產業升級提供了新路徑。今年上半年,株洲市產業鏈上重點項目投資進度達61.7%,帶動產業投資增長15.6%。
  • 奇點汽車戴上「緊箍咒」以求發展,再回銅陵「溫暖過冬」
    事實上,銅陵市政府一直都是奇點汽車背後的"庇護",這次走上臺前,一定程度上印證了之前的負面傳聞,奇點汽車現在確實遇到一些過渡時期的困難,以至於需要政府出面幹預調節,甚至參與運營。銅陵市政府信息公開網顯示,在2016年9月26日,經開區就與智車優行科技有限公司籤訂了項目合作協議,並完成了工商註冊。
  • 株洲:「轉」出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市委、市政府擔當作為、痛下決心:在2013年至2016年關停94家汙染企業的基礎上,2017年一鼓作氣關停企業147家,2018年又一舉關停五礦株冶、昊華化工等一批大型企業,實現清水塘老工業區所有企業關停搬遷目標,實現老舊產能全面退出。破的是舊產能,立的是新業態;破的是舊模式,立的是新格局。產能「退舊」之時,不忘及時「進新」。
  • 南通多家印染廠排汙貓膩多 9家印染化工企業已拆除
    在突擊抽查的幾家企業中,多家企業分別存在汙水排放私接軟管、汙水處理設施停運等問題,南通天卓宇印染有限公司涉嫌汙水處理和汙泥處理設施長期停運,將面臨環保整治。  目前,通州正在通靈橋區域打響環境整治攻堅戰,對9家印染化工企業實施拆除。26日,各工作組成員放棄休息,進企開展工作。  通靈橋橫跨通呂運河,周邊範圍內聚集多家企業,其中印染化工企業9家,影響周邊環境和群眾生活。
  • 詹姆斯戴上的紫色髮帶,會不會是魔術師放上去的緊箍咒?
    此前的一場比賽,湖人隊詹姆斯突然戴上了一個紫色的髮帶,引發了球迷的熱議,我猜想,這或許是詹姆斯給自己的一點點小小的心理暗示,戴上多年不戴的髮帶,能不能找回曾經的手感和好運氣呢?雖然他們跌跌撞撞的戰勝了森林狼,但是看過比賽,我們還是能夠清楚的發現,如今的這支湖人隊真的不讓人滿意。
  • 杭州地鐵國產牽引變流器株洲下線
    本報10月22日訊(記者 周懷立 通訊員 唐勇 顏常青)今天上午,由株洲西門子牽引設備有限公司為杭州地鐵生產、採用先進Sitrac 變流器控制系統的地鐵車輛關鍵部件——牽引變流器首臺產品成功下線。這標誌著該公司已如期完成西門子地鐵核心部件技術轉讓,並為中國企業利用核心技術製造關鍵零部件產品鋪平了道路。
  • 山東建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助力復工復產 守法企業無事不擾線上...
    對清單上的企業,生態環境部門儘可能通過非現場執法的方式開展執法監管,除信訪舉報核實等情形外,一般不進行現場執法檢查。  「免於現場執法檢查並不等於不檢查。」省生態環境廳執法局副局長張世國表示,「對清單上的企業,生態環境部門執法人員通過熱點網格、自動監控等科技手段線上開展對企業的監督、管理和服務。」
  • 房企的紅5月丨融資環境由松變緊,房企的「緊箍咒」還要戴多久?
    融資環境由松趨緊已成行業共識,與此對應的是房企融資規模的大幅波動。同策研究院的數據顯示,40家典型上市房企的融資規模在3月達到頂峰,融資規模為1024.2億元,但5月隨即下降至367.99億元,達到低點。不過,整體上,今年1-5月房企融資規模同比去年有所回升。未來,房企融資環境如何,收緊態勢能否持續?多數人認為融資環境或將趨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