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詞典已上線1422/10000詞條
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2561天
01
最近兩條新聞,放在一起比較,很有意思。
一條是關於「上海名媛群」的新聞:
自媒體作者李中二在自己的公眾號上寫了一篇文章,詳細記錄了他打入名媛群內部的經歷。
他說,本以為自己能在群裡和富婆們暢聊奢侈品,分享人脈,甚至結交一波精英,沒想到看到的卻是高配版的拼多多。
群裡所謂的「名媛」們,拼下午茶、拼租愛馬仕、拼租法拉利,這個小時歸你,下個小時歸我的那種。
甚至連一雙幾百塊錢的二手CUCCI絲襪也有人拼單買。
酒店也可以拼著住,拉40個人,每人出125,就能享受5000一晚的頂級酒店。
而她們拼單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拍照發朋友圈。
所以,在這些「名媛」們的社交帳號中,你會看到很多幾乎一模一樣的照片,只是照片中的人換了。
還有一條新聞,是關於一個深圳拆二代的。
快手上有一個短視頻,視頻中的主角楊先生表示,自己在深圳有7棟房子,每月收的租金可達60萬,但他卻覺得人生毫無意義。
為了體驗生活,尋找生命的真諦,他選擇當一名計程車司機,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
現在,他感覺生活很充實,每天都有事情做,雖然不缺錢,但是精神上有了依託。
在上海的「名媛」們看來,住星級酒店、穿戴奢侈品、喝喝下午茶就算名媛了。
所以,那些拼著二手CUCCI絲襪的女人,會鄙視開寶馬和奔馳的男人,畢竟在她們看來,真正的有錢人,怎麼也應該要開個法拉利才對吧?
但她們或許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永遠也看不上的計程車司機,其實是一個資產過億的大富豪。
而像這樣藏在我們身邊的隱形富豪,其實非常多。
比如前段時間被媒體「曝光」的山西小夥,在某小區當保安,每月拿著2300的微薄工資,卻抽著一般人根本消費不起的煙。
真實身份暴露後才知道,小夥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富二代,父親是當地某集團的董事長。
而小夥之前渾渾噩噩,對賺錢提不起什麼興趣,於是就幹起了保安,體驗一下生活。
還有那個霸氣拿出600萬給創業公司完成融資的清潔工阿姨,是上海世博的拆遷戶,手裡有八套房,上班只為消遣。
真正的有錢人,真的和你想的不一樣。
他們大多穿著樸素,也不刻意開豪車,甚至做著最普通的工作。
02
如果你說,那些拆遷戶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精英富豪,他們只是運氣好,發了橫財而已,所以過慣了普通人生活的他們,也不會突然改變生活習慣,開始揮霍錢財、穿金戴銀。
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真正的上層精英們的日常。
日本曾經有一檔很火的綜藝,叫《億婚》,宗旨是讓5位拜金女與5位「富豪」相親,談一場只「談錢」的戀愛。
為什麼富豪要打引號呢?因為這些打著「富豪」名義參加節目的男嘉賓中,並非個個都是有錢人。
他們中有真富豪(KING),也有冒牌貨(JOKER),並且比例不詳。
女嘉賓們需要在相親的過程中,通過談話等方式識別出男嘉賓身份的真假。
只要找出了KING,就有機會在節目結束後試著跟對方交往,獲得嫁入豪門的機會。
每個女嘉賓都在用自己的眼界揣測富豪的人生,殊不知她們對有錢人的世界其實一無所知。
節目中的4號男嘉賓,自稱是IT企業的CEO,31歲,年收入6億日元(3600萬人民幣)。
但在相親的過程中,當女嘉賓了解到,這位IT男的私服品牌是ZARA時,都流露出了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後來在BBQ的戶外互動環節,IT男在為大家開紅酒時也極不熟練。
一系列蛛絲馬跡,讓大多女嘉賓認定,IT男就是JOKER,畢竟富豪怎麼可能穿著快消品牌的服裝還不會開紅酒?
最後,只有一位女嘉賓向他表白。
而這位不被大家看好的IT男,就是真正的富豪。
所有人都驚呆了,她們壓根就沒想到,看起來最不像富豪的,竟然是最有錢的真富豪。
還有一位2號男嘉賓,自稱是健身房老闆,36歲,年收入4500萬日元(270萬人民幣),同時還有不動產收入,外形看上去也很有富豪相。
接觸的過程中,女嘉賓們發現,他戴名表、開豪車、舉止優雅、談吐大方,簡直就是富豪的標配。
果然,健身房老闆成了全場最受歡迎的男士,兩位女生都按捺不住主動向他告了白。
但事實證明,這位最有富豪臉的男嘉賓,實際上卻是JOKER。
節目的最後,只有一位女嘉賓選到了真富豪,其他4位女嘉賓全部看走眼,錯過了剩下的另一個富豪,31歲收入1億日元左右的私人稅務師。
而這位稅務師之所以會被所有人錯過,也是因為一個細節被吐槽,就是在給女嘉賓噴香水的時候,居然是像噴髮膠一樣使勁對著頭頂噴,惹得演播室裡的主持人都急得大喊住手。
03
你以為有錢人個個開豪車戴名表,甚至精通精英圈層的社交禮儀。
但其實,真正的有錢人,買衣服看的是體驗。衣服只要材質舒服,至於牌子,那是給別人看的。也沒有人規定,有錢人一定要愛喝紅酒,懂得噴香水。
普通人包裝自己,是為了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由此獲得更多的機會,無論是在職場上,還是感情中的機會。
而那些早就功成名就的富豪,不需要這樣的包裝也能獲得各種各樣的機會。
畢竟沒有人會因為他穿什麼衣服,用什麼東西而小瞧他。
奢侈品只有對普通人叫奢侈品,對富豪來說,只能算是日用品。
就像《歡樂頌》中的樊勝美,看到安迪時,最先看到的是她背著愛馬仕包包,穿著阿瑪尼套裝,可安迪回答的卻是:我不知道這些,也不太在意。
既然只是日用品,用什麼牌子,也就不重要了。
想要拼團體驗上海名媛的生活有沒有錯?沒有錯。
就算想要模仿名媛,甚至通過這種方式結交有錢人,也沒有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
但是要模仿,也請不要模仿那些浮於表面的東西,而是學習富豪們真正的內核:
目光長遠
《億婚》中最有錢的IT男,在被女嘉賓問到平時是怎麼花錢的時候,他表示,自己喜歡用錢來買經驗,比如旅行長見識、創造美好的回憶等。
他認為,掙了錢之後,最應該、最值得買的就是經驗。買車、買奢侈品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買完之後會感到空虛。
另外一位被所有女嘉賓pass掉的富豪財稅師是這樣回答的:會回報恩人,給朋友買禮物。
不得不說,眼界和格局真的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
有錢人不會花太多錢在給人短期快感的事物上,而是購買對自己長期真正有意義的事。
因為他們深知,及時行樂是一種短視。如果一個家庭、一個民族的唯一箴言是「我們吃吧,喝吧,明天我們就要死了。」那麼這個家庭、這個民族還有什麼希望呢?
花錢買經驗、給朋友買禮物,都是對自己長期有利的事,在這些事情上投資,才能獲得最佳的效益。
珍惜時間
曾經有一個段子是這樣的:如果比爾蓋茨掉了100美元,對於他來說,最好的選擇是不要去撿,因為在這短短的幾秒中內,他已經賺回了更多的錢。
這個笑話略顯誇張,但也真實反應了時間對於有錢人的珍貴程度。
網上看到一個例子:從北京到澳洲,直飛的機票價要2萬多,但轉機只要6000多,原因就在於直飛節省了時間成本,而轉機需要在中途等待10小時。
即便轉機更便宜,但不能接受漫長等待和繁瑣轉機手續的有錢人,仍然會選擇直飛。
因為對於他們說,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創造價值,儘管多花了一筆錢買機票,但節省下來的時間,卻能夠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個世界上所有不珍惜時間的人,歸根結底都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的時間不值錢!
文章的結尾,引用自媒體作者宛央女子的一句話,和大家共勉:
你可以去羨慕別人的人生,但請眼光毒辣一點,不要只看到表面那麼一點點,再看得多一點,去看到那些金錢背後真正的能力、觀念,然後打破自己內在的局限性,這才是正確的「愛錢」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