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基因剪刀」CRISPR / Cas9技術為基礎,創新基因療法問世

2020-11-28 生物谷

 

使用新的細胞模型,遺傳性免疫缺陷慢性肉芽腫病的創新基因治療方法可以在實驗室中更快速和成本有效地測試其功效。來自蘇黎世大學和蘇黎世兒童醫院的一組研究人員使用"基因剪刀"CRISPR / Cas9技術成功地實現了這一目標。目的是在不久的將來使用新的方法治療嚴重受影響的患者。

慢性肉芽腫病是免疫系統的遺傳性疾病。由於基因缺陷,受影響患者的吞噬細胞不能殺死攝入的細菌和真菌,引起危及生命的感染和具有嚴重不良後果的過度炎症反應。該疾病可以通過從健康供體的骨髓移植形成血液的幹細胞來治癒。當沒有匹配的幹細胞供體可用時,可以在全世界的幾個位置進行基因治療。臨床上在患者中使用基因治療之前,必須在實驗室中對人細胞確定治療的功效,細胞模型對於這一步驟是最重要的。

"基因剪刀"使細胞模型更完善

最近,由蘇黎世大學兒童醫院蘇黎世UZH教授和免疫學部聯合主任Janine Reichenbach領導的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新的細胞模型,能夠更有效地測試新的基因治療的療效。兒科醫生和免疫學家解釋說:"我們使用Crispr / Cas9技術來改變人類細胞系,使血液細胞顯示典型的慢性肉芽腫病特定形式的遺傳變化"。以這種方式,修飾的細胞在遺傳和功能上反映疾病。到現在為止,科學家不得不依靠使用患者的皮膚細胞,他們已經在實驗室重新編程為幹細胞。Janine Reichenbach說:"這種方法是費力的,但需要相當多的時間和金錢"。使用我們的新測試系統,這個過程更快,更便宜,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為受影響的患者開發新的基因治療"。

已經大約十年前,Janine Reichenbach的團隊發起了世界上第一個臨床成功的基因治療研究,用於治療慢性肉芽腫病兒童,當時由UZH現在的名譽教授Reinhard Seger領導。原理是從患者的骨髓中分離成血幹細胞,將病基因的健康拷貝轉移到實驗室中的這些細胞中,並將基因校正的細胞注入患者的血液中。校正的血液幹細胞發現他們回到骨髓,在那裡它們移植並產生健康的免疫細胞。

新的基因輪渡使基因治療更安全

為了將基因的健康拷貝轉移到病變細胞中,直到現在,修飾的人工病毒已經用作校正基因的運輸載體。儘管治癒主要疾病,使用第一代病毒基因校正系統的基因治療現在已過時,由於在歐洲研究中的一些患者中惡性癌細胞的發展。Janine Reichenbach的團隊目前正在研發一個新的改進的"基因渡輪"。今天,我們處置所謂的慢病毒自我失活基因治療系統,這是高效的,最重要的是,工作更安全。蘇黎世大學兒童醫院是三個歐洲中心之一,能夠在國際臨床I / II期研究中使用這種新的基因治療來治療慢性肉芽腫病患者(EU-FP7程序NET4CGD)。

基因治療的未來:缺陷基因的精確修復

對於Janine Reichenbach的團隊來說,這種新的"基礎渡輪"只是一個中間步驟。在未來,基因缺陷將不再通過添加功能基因使用病毒"基因渡輪",而是使用基因組編輯精確修復。 Crispr / Cas9也是關鍵。然而,它需要另外五到六年,直到這種"精確基因手術"準備好臨床應用。在蘇黎世大學醫學的框架內,我們擁有技術,科學和醫學知識,為患有嚴重遺傳性疾病的患者更快地開發新的治療方法。(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Dominik Wrona, Ulrich Siler & Janine Reichenbach. CRISPR/Cas9-generated p47phox-deficient cell line for Chronic Granulomatous Disease gene therapy vector development. Scientific Reports, Published online:13 March 2017, doi:10.1038/srep44187

相關焦點

  • PNAS:構建出提高CRISPR-Cas9基因編輯精確度的新變體---SaCas9-HF
    2019年10月1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中國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一種新變體,它有潛力在人類基因治療期間提高基因編輯的精確度。相比於野生型CRISPR-Cas9,這種新變體降低了DNA中出現的意外變化,這表明它可能在需要高精確度的基因療法中發揮作用。
  • 一把「剪刀」榮獲諾貝爾獎!基因剪刀——神落在人間的生命法杖!
    諾貝爾獎裡的一把神奇的剪刀:基因編輯技術CRISPR /cas9基因剪刀!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發給了法國生物化學家埃瑪紐埃爾·沙爾龐捷和美國化學家珍妮弗·杜德納,「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
  • 重寫生命的「剪刀」——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這兩名科學家在基因組編輯方法研究領域做出了突破性貢獻,她們的獲獎研究成果是「基因剪刀——重要生命秘密的工具」,之所以說是「重寫生命」是因為兩位獲獎人發現了基因技術裡面最犀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但這個獎拿的可是有些坎坷,不僅面臨著大眾對基因編輯技術的質疑,還與我國的張峰就專利歸屬和誰該拿這個諾貝爾獎起了爭議。
  • 基因剪刀:改寫生命密碼的工具
    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這兩位科學家的發現非常重要——她們發現了基因技術中最強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 / Cas9基因剪刀。使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些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正在催生新的癌症療法,並有可能使治癒遺傳性疾病夢想成真。
  • 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參考---什麼是CRISPR cas9基因編輯技術?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Doudna博士,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領域的貢獻。基因剪刀:重寫「生命」的工具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Jennifer A. Doudna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犀利的工具之一:CRISPR / Cas9基因剪刀。
  • 如何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發高分文章?
    最近「基因編輯嬰兒問世」事件引起了業內強烈的轟動,在該項研究中賀建奎採用了CRISPR-cas9技術對胚胎進行編輯,用5微米、約頭髮二十分之一細的針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導序列注射到還處於單細胞的受精卵裡,來達到預防HIV病毒的目的。
  • 【重磅消息】MIT和哈佛共建CRISPR-Cas9全球專利技術共享平臺丨醫...
    出道至今不過數年,卻有著 「基因魔剪」、「上帝之手」等神級般的稱呼。現在,隨著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逐漸進化,並趨於成熟,商業化道路也漸漸明朗起來,然而關於這項技術的專利問題還有待完善。
  • 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熱度背後的冷思考
    近年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正在給整個科研界帶來革命性變化,該技術使用CRISPR系統將Cas9蛋白和嚮導RNA注入小鼠受精卵,就能輕鬆實現基因敲除,同時,注入Donor DNA則可實現基因敲入,甚至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enome Biology有文章指出這項新技術將很快取代使用胚胎幹細胞的基因修飾,看起來小鼠胚胎幹細胞基因修飾技術的終結不可避免。
  •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
    CRISPR/Cas9最基礎的技術應用就是基因敲除。如果在基因的上下遊各設計一條嚮導RNA(嚮導RNA1,嚮導RNA2),將其與含有Cas9蛋白編碼基因的質粒一同轉入細胞中,嚮導RNA通過鹼基互補配對可以靶向PAM附近的目標序列,Cas9蛋白會使該基因上下遊的DNA雙鏈斷裂。而生物體自身存在著DNA損傷修復的應答機制,會將斷裂上下遊兩端的序列連接起來,從而實現了細胞中目標基因的敲除。
  • 這是一把怎樣的「基因剪刀」?兩位女科學家憑啥獲諾貝爾化學獎
    這是一把怎樣的「基因剪刀」呢?《科學》將它評為年度十大突破之首這是一把怎樣的「基因剪刀」呢?其一經問世就迅速應用於世界各地的實驗室。2015年,《科學》將它評為年度十大突破之首。「基因編輯技術其實已存在了一段時間,但早期技術識別基因序列比較麻煩,難以廣泛地在普通實驗室裡操作。
  • CRISPR/Cas基因編輯療法的前景與倫理爭議
    用基因編輯治療各類疾病的研究在不斷推進中,那麼,基因編輯技術是否可以用於臨床治療?使用基因編輯技術還存在哪些問題呢?,CRISPR/Cas技術迅速成為基因編輯時代最耀眼的「明星」。科學家你追我趕地利用CRISPR/Cas技術對細菌、真菌、植物、動物,包括人類細胞和胚胎進行基因編輯操作,最火熱的當屬基因編輯療法。
  • 5 分鐘學會 cas9 基因敲除——原來設計方案如此簡單
    而 PAM 序列的特徵為 NGG(其中 N 為任意核苷酸)找敲除目的基因的外顯子根據目的基因選擇待敲除靶基因位點找出敲除目的基因的外顯子。 首先在第一個起始密碼子 ATG 之後的外顯子中找出特異性高的上下遊序列。以小鼠基因 Th 為例。
  •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長生不老」有望?李嘉誠竟是金主!
    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詹妮弗·杜德納所發現的基因編輯技術叫作CRISPR/ Cas9剪刀,簡單來說,基因編輯本質上與轉基因並無不同,是轉基因之後人類找到的又一種基因工程技術手段,可以執行剪切、複製和粘貼的任務,去掉不想要的基因片段,換上想要的基因片段,進而可以改造動植物、細菌等生物體的基因構成。
  • 盤點|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乾貨 | 靠譜 | 實用CRISPR/Cas這項基因編輯技術自從問世以來,已經吸引了無數歡呼和掌聲,在短短幾年之內,它已經成為了生物科學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研究工具。然而它最近也頻頻被「潑冷水」,那麼基因編輯未來究竟何去何從呢?基因編輯技術指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
  • 科普:基因編輯技術和CRISPR
    你知道基因編輯技術嗎?你知道CRISPR技術嗎?你知道20年前的基因編輯核心技術都被掌握在同一家公司手裡嗎?這個創造歷史的混合雜種蛋白,被命名為鋅手指核酸酶,從而正式進入了基因編輯時代。那麼,這本來應該是基因編輯遍地開花的時代,到底為什麼沒有出現那麼多基因編輯後的產物出現呢?因為一家這裡不能說出名字的公司,壟斷了整個市場,將這個技術相關的所有專利都籠絡在這個公司裡,從此研究時都需要通過這個公司授權才行,這也讓基因編輯的進一步發展受到了限制。
  • 2019國自然熱門寵兒——CRISPR/Cas9技術
    早在2013年,基因編輯 CRISPR/Cas9 技術就被《科學》列為年度十大科技進展之一,是發展最為迅猛的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技術的優勢已經顯而易見,它不僅同時靶向多個靶點,切割效率高,而且設計簡單,簡明的鹼基互補設計原則,識別不受基因組甲基化影響,適應面廣。
  • 改良CRISPR-Cas9將為耳聾帶來精準基因療法
    基因編輯技術的問世,為治療基因缺陷引起的遺傳性耳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希望。最近,哈佛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院的一支聯合研究團隊,利用優化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在耳聾小鼠模型上精確識別並修正內耳的致聾突變,幫助小鼠留住聽力。這一概念驗證的完成有望為眾多遺傳性耳聾患者帶來安全的基因編輯療法。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學術期刊《自然-醫學》。
  • 基因編輯技術獲諾獎:與爭議同行的「魔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0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今天揭曉,法國生物化學家埃馬紐埃爾·卡彭蒂耶和美國化學家詹妮弗·杜德納獲得該獎,諾獎委員會給出的理由是「她們發現了基因編輯技術中最有力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
  • 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敲除B肝病毒基因,新創康達基因希望能根治...
    CRISPR基因組編輯技術,被業內稱為能改造基因的「基因剪刀」,是當下最具革命突破性的生物技術之一。藉助該技術,許多科學家正試圖探究如鐮狀細胞性貧血、糖尿病、囊性纖維化、愛滋病和抑鬱症等各種疾病的基因根源,以圖找出新的標靶藥物。該項技術也應用於改造酵母來生產生物燃料和改造小麥以抵抗害蟲和乾旱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