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天才的自負與孤獨:愛因斯坦晚年犯的錯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世界天才的自負與孤獨:愛因斯坦晚年犯的錯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方在慶

2020-06-04 14:48 來源:《愛因斯坦也犯錯:天才的一生》

愛因斯坦是偉人,但並非完人。他晚年的自負與孤獨,與主流物理學界的脫節,也是其人生的一部分,儘管這些並不能影響他作為世紀天才的歷史地位。本文系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方在慶為《愛因斯坦也犯錯:天才的一生》一書撰寫的序言,原標題為《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澎湃新聞經授權刊發。

《愛因斯坦也犯錯:天才的一生》,[美]戴維·博達尼斯著,李軍剛、李力、程書明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2月出版 

相對論光環之下的愛因斯坦是人們心目中的科學天才。當然,再偉大的科學天才也會犯錯,而且,偉大的人物還常犯偉大的錯誤!博達尼斯的這本《愛因斯坦也犯錯:天才的一生》想告訴你的就是這一點。

相比於其他科普讀物,這本書植根於歷史脈絡,不但生動地講述了愛因斯坦創建廣義相對論的艱苦歷程,也尖銳地指出了他後來與主流物理學界的脫節,他的自負與孤獨,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活生生的愛因斯坦——雖有缺點,但仍不失為世紀天才。「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博達尼斯是一位講故事的高手,善於將複雜的物理學問題通過幾條簡單的線索展示出來,又將這一切置於歷史發展脈絡中。讀完這本書,我們對愛因斯坦的智力發展史、他所處的社會環境、他的政治態度、他與同時代科學家的關係、他對量子力學的態度以及他的婚戀觀等都有了非常直觀的了解。簡而言之,一切讓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愛因斯坦的元素都躍然紙上,缺一不可。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把這本書看成一部別開生面的愛因斯坦傳記,與「愛因斯坦也犯錯」這一主題交相輝映的是愛因斯坦的科學觀、世界觀和人生觀。

成名之後,愛因斯坦曾半開玩笑地對朋友說:「為懲罰我對權威的蔑視,命運也把我變成了權威。」按照博達尼斯的說法,「天才和傲慢,勝利和失敗,都難以完全分開」。廣義相對論的建立是愛因斯坦一生中最偉大的壯舉,但隨著他將之應用於宇宙學,也為他後來的驚人失敗埋下了伏筆。愛因斯坦對待俄國數學家亞歷山大·弗裡德曼的態度變化,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弗裡德曼對愛因斯坦在場方程中加入宇宙常數項有所懷疑,他給愛因斯坦寫信指出這一點。出乎意料,他沒有收到回信。雖然好不容易用德語寫成的文章後來成功發表在當時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學期刊《物理學紀事》(Annalen der Physik,又譯為《物理年鑑》或《物理學年鑑》)上,但比得不到回信更讓弗裡德曼震驚的是,愛因斯坦公開發表了批評他的文章。愛因斯坦檢查了弗裡德曼的計算,發現其中有一些瑕疵。但在他後來重新認真閱讀弗裡德曼的文章後,他不得不承認自己之前的反應有點兒過激,弗裡德曼並沒有犯任何數學上的錯誤,反而是他自己在計算上犯了錯誤。心胸坦蕩的他給期刊寫信,承認自己之前批評弗裡德曼「關於彎曲空間」的工作的看法是錯的。

愛因斯坦對弗裡德曼的意見的反應,與他成名前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在他年輕的時候,他的新想法受到了前輩物理學家,包括極力提攜他的普朗克的抵制。愛因斯坦是一個革命者,他獨立思考,追求真理,蔑視權威。年近半百時,他早已變成了權威。雖然從未放棄對真理的追求,但「他已經接近物理學家從提出新想法轉變為抵制新想法的年紀了」,「他曾經微妙地穿行於固執和靈活之間,但現在變得越來越保守」。

另外一個更大的挑戰是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態度。「一個來自內心的聲音」告訴他世界不是這樣運行的。他與玻爾、海森伯、玻恩等人之間的爭論,更多反映的是不同哲學觀之間的爭論。愛因斯坦堅持定域實在論和嚴格的因果性。在他看來,「量子力學只是通向一個未來的確定理論的臨時步驟,而未來的理論將不存在他所厭惡的隨機性,並且能夠為宇宙是如何運轉的提供一個更加符合邏輯的、有序的解釋」。量子糾纏違背了他的基本信念。為此,他不惜自我疏離於物理學界主流之外。「他堅信自己的直覺,這讓他成了現代最偉大的科學家。然而,只抱有這一種方法又意味著他的自信很容易過度而變為教條主義。」

「一位偉人得到的尊重越多,他就越容易看不清現實。」這是一個極具諷刺意味的場景:在物理學界之外,愛因斯坦作為科學和智慧的象徵,廣受關注,但在物理學界內部,一些活躍的後輩對於愛因斯坦的高論並不以為然——這以泡利、朗道等人的態度最為典型。與玻爾身邊聚集了眾多的青年才俊相反,愛因斯坦孤寂地生活在普林斯頓。「隨著年齡漸長,固執的性情使他的處境開始惡化。」作為愛因斯坦思想的堅定支持者,薛丁格本來是願意也有可能加盟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但由於種種原因而未成行。

在科學之外,愛因斯坦的婚戀觀常被世人詬病。他認為自己的兩次婚姻都丟臉地失敗了。究其原因,這與他所持的生活態度是分不開的。愛因斯坦的內心是自由的,他不願意受到任何有形或無形的規則的約束。他曾經說過:「我是一個真正的『獨行者』,從未全心全意地屬於過我的國家、我的家鄉、我的朋友,乃至我最親近的家人。面對這些關係,我從未消除那種疏離感,以及對孤獨的需求——這種感覺隨著歲月的流逝與日倶增。一方面,它能讓人清楚地意識到,這將使自己與他人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受到限制,但我毫無遺憾。這樣的人無疑要失去一些天真無邪和無憂無慮。但另一方面,這樣的人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獨立於他人的意見、習慣和判斷,避免讓自己內心的平衡置於這樣一些不穩固的基礎之上。」愛因斯坦與第一任妻子米列娃門不當戶不對。然而,在芸芸眾生之中,能和愛因斯坦在科學上交流思想、相互啟迪的女性寥寥無幾。在愛因斯坦的世界裡,米列娃是當時唯一讓他心儀的、具有科學頭腦的女性。他之所以頂著世俗的壓力與米列娃結合,更多是因為精神追求壓倒了生活層面的因素;相反,他後來與埃爾莎的結合則更多地出於生活層面的考慮,與他對婚姻的期望相距甚遠。資產階級的精緻生活可能會短暫地吸引他,但從本質上講,他與這些格格不入。埃爾莎對愛因斯坦在生活上的照顧功不可沒,但兩人在思想上沒有更多的相通之處。某種程度上,他也是一位悲劇人物。他深愛兩個兒子,但長子與他並不親近,次子患有精神疾病;他的內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差不多快到生命終點時,愛因斯坦的一片苦心才得到長子的理解,這多少也算一種遲到的安慰吧。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沒有必要苛求愛因斯坦。畢竟,我們今天在許多地方都受惠於他。「在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加深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方面,愛因斯坦的成就只有牛頓的可以媲美。」

一個也犯錯誤的愛因斯坦形象,一點兒也沒有貶低他,相反,讓我們覺得他更真實,因而也更偉大。當然,我們也沒有必要完全認同作者在書中所說的一切,因為任何傳記都會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但這本傳記所呈現出的生動的、立體的愛因斯坦,卻非常值得肯定。這本傳記值得向所有對愛因斯坦感興趣的讀者強烈推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愛因斯坦

相關推薦

評論(18)

相關焦點

  • 天才的另一個名字叫孤獨|天才|名字叫|孤獨_網易新聞
    (原標題:天才的另一個名字叫孤獨)
  • 天才的另一個名字叫孤獨
    原標題:天才的另一個名字叫孤獨曹驚喆提到愛因斯坦,你首先會想到什麼呢?他桀驁不馴的髮型?他天才的大腦?他那些高深的理論?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這幾點,但讀完《愛因斯坦自述》(黑龍江教育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後,我對愛因斯坦這位科學巨匠的認識又加深了很多,他不僅僅是科學神壇上一個豐碑式的人物,他也是現實生活中一位孤獨的天才,他的獨立獨行,他的矛盾糾結,都讓他的個人形象更加鮮活,也能讓人們看到天才另一面的不尋常人生。「我們為這浩渺的神秘而生,在它面前,我們永遠是充滿好奇的孩子。」
  • 愛因斯坦:孤獨的天才?
    2009年11月第1版即使是對科學史並不那麼熟悉的人也多半知道牛頓和愛因斯坦的名字。德國科學史家于爾根·雷恩教授之《站在巨人與矮子肩上:愛因斯坦未完成的革命》一書就是這樣一部基於文獻與分析的作品,研究對象就是傳說中那個曾經做了好幾個小板凳才勉強交差的大牛愛因斯坦。書名乍聽有點古怪,不過讀完之後就會發現,這個名字取得實在是恰如其分、言簡意賅。愛因斯坦無疑是上個世紀最有名的神話,所以物理學家派斯寫了一本關於愛因斯坦的書名字就叫作「一個時代的神話」。
  • 英國天才是牛頓,德國是愛因斯坦,中國改變世界的天才是誰呢?
    在近代之後這群人有了一個集體稱號,他們被稱為科學家,同時因為他們的不同,他們也被人們稱為天才。這些天才中,我們最熟悉的天才就是牛頓和愛因斯坦了,這兩位讓人類的發展走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牛頓在力學和光學等方面的成就讓人類初步的認識到了物理,他最被人熟悉的成就就是發現了萬有引力,不過這位天才在晚年信奉了神學。
  • 好吧,天才愛因斯坦一生10多個情人,還偷偷跟侄女玩曖昧?
    「天才」,「孤獨」,「偉大」,「苦難」,向來是媒體和傳奇故事裡的經典捆綁套餐。天才必然曲高和寡,偉大必然苦大仇深。孤獨和苦難,又反過來映襯天才和偉大本身。公眾熱愛這樣的故事。1936年,57歲的愛因斯坦寫《自畫像》(收錄在《愛因斯坦晚年文集》中),他這麼說自己:「我孤寂地生活著,年輕時痛苦萬分,而在成熟之年卻甘之如飴。
  • 天才CP | 啟初*天才相對論 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正式開幕
    在他唯一到訪過的中國內地城市上海,「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於2019年8月1日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隆重揭幕,於8月2日至10月22日持續面對公眾開放。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教授作為重要嘉賓出席了開幕式。
  • 愛因斯坦是世界天才,為啥他的2個子女卻是「瘋子」?男人要引以為戒
    天子自古以來都是孤獨的,因為他們的思想不被世人理解。不被世人理解的人只有兩種,一種被稱為「瘋子」,一種被稱為「天才」,兩者都是極端,因此說天才在左,瘋子在右。 在人類歷史上,天才人物有很多,其中不負盛名的天才就是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猶太人,世界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提出了光子假設、相對論等理論,大大推動了科學的發展。
  • 天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不為人知的三個側面
    提起愛因斯坦,我想沒有人會不知道他。他在我國乃至世界上都具有相當大的名氣,人們稱他為「天才」的代名詞,以至於其死後大腦都被人們偷偷保存下來,目的就是為了研究他到底為何如此聰明?但就是這樣一個無限接近上帝的人,也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 世界公認的四大天才,愛因斯坦墊底
    人類文明上有很多劃世紀的偉人,這些偉人對世界的貢獻非常大。天才指在某一或某些領域展現前所未有的洞察力,但在科學上對於天才沒有準確的定義。
  • 愛因斯坦是世界天才,為啥他的兩個孩子都是瘋子?其實原因很簡單
    愛因斯坦是世界天才,為啥他的兩個孩子都是瘋子?其實原因很簡單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天才都有一種崇拜之心,就像我國古代有很多文藝天才,他們能夠寫出別個讀不懂的詩句,但你只要認真研究會發現這其中蘊藏的道理。有人說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賦,其實也不見得是這樣。生活中有的人天生就對一樣東西敏感,這種敏感沒有人學得來,好像這是上天賦予他的超能力。剛剛去世的霍金,他的離去帶走了一個時代,全世界的人都為他哀悼,這是一顆巨星的隕落。愛因斯坦是世界天才,為啥他的兩個孩子都是瘋子?
  • 窺探渣男天才愛因斯坦的一生
    物理天才?E=mc²?然而,2017年由美國國家地理頻道播出的一部紀錄片《天才》,卻可能會顛覆我們對愛因斯坦的認識。毫不誇張說,這位女人是不遜於愛因斯坦的天才。女主幫助他完成了一系列震驚世界的論文(這個後面再談),他幫女主搞大了肚子。
  • 【樂悠遊】還原真實的愛因斯坦 ——記「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
    「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近日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開幕,向這位與牛頓比肩的偉大的物理學家致敬。愛因斯坦的諾貝爾獎章  特展上,希伯來大學愛因斯坦檔案庫帶來了133件展品,其中86件為原件,尤其是廣義相對論的兩頁手稿原件,堪稱科學史上的頂級文物。
  • 牛頓和愛因斯坦發現了什麼秘密?不然為何在晚年時都去研究神學了
    文/行走天涯牛頓和愛因斯坦在晚年時,不約而同選擇研究神學,難道發現了什麼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位改變了時代的科學家,他們分別是牛頓和愛因斯坦,雖然不同處於一個時代,但這兩人至少讓世界歷史前進了一個世界,因此經常被拿來比較,同時這兩位偉人還有著很多相同之處,哪怕他們已經逝世多年,至今還讓許多人感到疑問不解
  • 「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首次來華展出
    隨著近年來人類取得首次探測到引力波、首次拍攝到黑洞照片等重大發現,在2019年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之際,全世界的人們再次向這位與牛頓並肩的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表達崇敬與紀念。在他唯一到訪過的中國內地城市上海,「啟初·天才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異想世界」特展於8月2日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向公眾正式開放。
  • 天才愛因斯坦的求學之路,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
    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天才愛因斯坦的童年生活,可以給我們什麼啟發?1.愛因斯坦出生於1879年3月14日,在一個幸福、富裕的中產家庭。他的父母都有良好的家庭條件和教育背景,因此他的童年生活在溫馨、開放,享受知識樂趣的家庭氛圍之中,這對於他的成長起了良性的催化作用。
  • 愛因斯坦的世界觀:一個真正的「獨行者」
    本書以影響較大的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觀》為底本,收錄了《觀念與見解》《愛因斯坦晚年文集》裡的及散落別處的相關文章,編譯出一個獨有的《我的世界觀》中文版。其中有20多篇珍貴文章此前從未翻譯成中文出版過。《愛因斯坦:我的世界觀》封面天才的頭腦如何看世界?我們可以像偉大的愛因斯坦一樣思考嗎?
  • 被稱為天才般的愛因斯坦,其實也犯過錯誤,但被人所原諒
    如今 ,愛因斯坦幾乎是神話般的存在!他的理論在學界依舊佔據權威地位,在民間,他已經被過度神話! 可畢竟 他是人,而不是神,是人總會犯錯的。今天我們來看看 愛因斯坦在哪些方面都犯過錯?在1936年,愛因斯坦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詳細描述了「由於光在引力場中的偏離而導致的星狀透鏡的作用」。
  • 愛因斯坦智商165,是世界公認天才,為何他的2個子女都是瘋子?
    ——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他常常被稱為一個孤獨的人,因為對他而言,自己研究的領域實在是太超前了,以至於世上絕大部分所謂的科學家都質疑他的觀點,甚至對他惡語相向。然而,當他死後幾十年,那些人才發現當初的行為是多麼可笑和愚蠢。
  • 牛頓和愛因斯坦,他們晚年去研究神學是真的嗎?這裡告訴你答案
    ;而愛因斯坦恰恰相反,他創立的相對論、能量守恆定律、質能方程式、宇宙學常數、時間膨脹理論為人類認識微觀世界起到巨大促進作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質能方程式E=m(c^2) ,這個理論讓人類發現了小小的原子竟然蘊含有這麼巨大的能量,人類正是通過這個方程式發明了歷史上威力最大的武器原子彈和氫彈,讓人類擁有了對抗外星文明侵略的底氣,儘管目前人類還沒有找到外星高等文明,所以說愛因斯坦為人類打開微觀世界的大門,人類進去之後才發現裡面是如此的精彩
  • 天才的另一面:愛因斯坦鮮為人知的15個真相,90%的人都不知道
    實際上,和許多天才一樣,愛因斯坦既有著許多自己獨特的怪癖,也有著跟普通人一樣的可愛的一面。(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真相1:他有一個不同尋常的腦袋從出生的那一刻起,愛因斯坦的腦袋就是獨一無二的,這不是指在智力上。在剛出生的時候,愛因斯坦看上去有一點兒畸形,因為他的頭比身體大得多,而且形狀也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