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魚狗,其實既不是魚也不是狗,它是翠鳥科魚狗屬的一種鳥,屬於中型鳥類,身體長度大約在27-31釐米間,全身羽毛呈黑白斑雜狀,頭頂冠羽比較短,尾部羽毛是白色,有很寬闊的黑色亞端斑,翅膀上有寬闊的白色翅帶,張開翅膀飛翔的時候最為明顯。我們可以根據黑色胸帶的數量來判斷雌雄,一般來說,雄鳥有兩條胸帶,前寬後窄,而雌鳥只有一條胸帶。
斑魚狗分布範圍比較廣,在整個歐洲地區、非洲北部及中南部、阿拉伯半島及大部分亞洲地區都可見它們的身影,在我國,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包括西藏的東南部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包括香港、海南島)等。
斑魚狗的繁殖期為3-7月。繁殖季節,遇到外來幹擾時,它們會持續鳴叫,勇敢捍衛自己的巢和配偶,一窩產卵在3到6枚,大多數情況下是4到5枚。鳥蛋為白色,呈圓形或橢圓形,平均大小在30×24毫米左右。雌雄鳥輪流孵化,剛孵化的時候,幼鳥的眼睛是看不見東西的,而且周身沒有羽毛,一般情況下,經過鳥爸鳥媽5天的照顧,它們就能看見東西,長出羽毛。
斑魚狗主要生活在低山和平原的溪流、河流、湖泊、運河等開闊水域岸邊,成群的斑魚狗則喜歡在較大水域和紅樹林,它們會把巢建在河流岸邊的砂巖上,挖個洞就當家了,相當的粗糙,它們也不會在自己的家裡添加任何柔軟的東西鋪墊,看起來就不是很舒服。
它們喜歡嘈雜的環境,平時以小魚為主食,也吃一些甲殼類、水生昆蟲,偶爾也會啄食小型蛙類、水生植物等。 斑魚狗是勤勞小能手,對於捕食可以說是孜孜不倦,它們是唯一一種常盤桓水面尋食的魚狗,大多數情況下,它們會在距水面幾米到十幾米的低空飛翔,或貼近水面,或升起,不停地來回飛翔。它們時刻準備著,一旦見到獵物,就會立刻收起翅膀,一頭扎入水中抓住獵物,再迅速飛起。就連休息的時候,它們也總是停留在水邊的樹上或者巖石上,雙眼時刻盯著水面,一旦發現小魚,它們會飛快地衝入水中捕食。
斑魚狗還有一個近親:冠魚狗,在外形上兩者非常相似,有時候會難以區分,細微之處在於:斑魚狗有白色的「眉毛」,頭頂的羽冠也相對小一些。
寫在結束的話
鑑於斑魚狗分布範圍廣,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類別,但它們的生活環境被破壞,遭人獵捕,數量在逐年減少,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千萬不能等到它們生存危險時,才知道「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