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測定

2021-01-18 環境修復圈


一、目的要求

土壤有機質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對了解土壤肥力狀況,進行培肥、改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通過實驗了解土壤有機質測定原理,初步掌握測定有機質含量的方法既注意事項。能比較準確地測出土壤有機質含量。

二、方法原理

在加熱條件下,用稍過量得標準重鉻酸鉀—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機碳,剩餘的重鉻酸鉀用標準硫酸亞鐵(或硫酸亞鐵銨)滴定,由所消耗標準硫酸亞鐵的量計算出有機碳量,從而推算出有機質的含量,其反應式如下:

2K2Cr2O7+3C+8H2SO4→K2SO4+2Cr2(SO4)3+3CO2+8H2O

        K2Cr2O7+6FeSO4+7H2SO4→K2SO4+ Cr2(SO4)3+3Fe2(SO4)3+8H2O

用Fe2+滴定剩餘的K2Cr2O72-時,以鄰啡羅啉(C2H8N2)為氧化還原指示劑,在滴定過程中指示劑的變色過程如下:開始時溶液以重鉻酸鉀的橙色為主,此時指示劑在氧化條件下,呈淡藍色,被重鉻酸鉀的橙色掩蓋,滴定時溶液逐漸呈綠色(Cr3+),至接近終點時變為灰綠色。當Fe2+溶液過量半滴時,溶液則變成棕紅色,表示顏色已到終點。

三、儀器試劑

1. 儀器用具 

硬質試管(18mm×180mm)、油浴鍋、鐵絲籠、電爐、溫度計(0~200℃)、分析天平(感量0.0001g)、滴定管(25ml)、移液管(5ml)、漏鬥(3~4cm),三角瓶(250ml)、量筒(10ml,100ml)、草紙或衛生紙。

2. 試劑配製

1.0.1333mol/L重鉻酸鉀標準溶液 稱取經過130℃烘燒3~4h的分析純重鉻酸鉀39.216g,溶解於400ml蒸餾水中,必要時可加熱溶解,冷卻後架蒸餾水定容到1000ml,搖勻備用。

2.0.2mol/L硫酸亞鐵(FeSO4.7H2O)或硫酸亞鐵銨溶液 稱取化學純硫酸亞鐵55.60g或硫酸亞鐵銨78.43g,溶於蒸餾水中,加6mol/L H2SO41.5ml,再加蒸餾水定容到1000ml備用。

3.硫酸亞鐵溶液的標定 準確吸取3份0.1333mol/L K2Cr2O7標準溶液各5.0ml於250ml三角瓶中,各加5ml6mol/L H2SO4和15ml蒸餾水,再加入鄰啡羅啉指示劑3~5滴,搖勻,然後用0.2mol/LFeSO4溶液滴定至棕紅色為止,其濃度計算為:

c=

式中:c——表示硫酸亞鐵溶液摩爾濃度(mol/L);

      V——滴定用去硫酸亞鐵的體積(mol);

6——6mol FeSO4與1mol K2Cr2O7完全反應的摩爾係數比值。

4.鄰啡羅啉指示劑  稱取化學純硫酸亞鐵0.659g和分析純鄰啡羅啉1.485g溶於100ml蒸餾水中,貯於眾色滴瓶中備用。

5.石蠟  (固體)或磷酸或植物油2.5kg。

6.6mol/L硫酸溶液  在兩體積水中加入一體積濃硫酸。

7.濃H2SO4  化學純,密度1.84。

四、操作步驟

1. 準確稱取通過60號篩的風乾土樣0.1000~0.5000g(程量多少依有機含量而定),放入乾燥硬質試管中,用移液管準確加入0.1333mol/L重鉻酸鉀溶液5.00ml,再用量筒加入濃硫酸5ml,小心搖動。

2. 將試管插入鐵絲籠內,放入預先加熱至185~190℃間的油浴鍋中,此時溫度控制在170~180℃之間,自試管內大量出現氣泡時開始計時,保持溶液沸騰5min,取出鐵絲籠,代試管稍冷卻後,用草紙擦拭乾淨使館外部油液,放涼。

3. 經冷卻後,將試管內容物洗入250ml的三角瓶中,使溶液的總體積達60~80ml ,酸度為2~3mol/L,加入鄰啡羅啉指示劑3~5滴搖勻。

4. 用標準的硫酸亞鐵溶液滴定,溶液顏色由橙色(或黃綠色)經綠色、灰綠色變到棕紅色即為終點。

5. 在滴定樣品的同時,必須做兩個空白試驗。取其平均值,空白試驗用石英砂或灼燒的土代替土樣,其餘操作相同。

五、結果計算

有機質=

式中:c——表示硫酸亞鐵消耗摩爾濃度(mol/L);

V0——空白試驗消耗得硫酸亞鐵溶液的體積(ml);

V——滴定待測土樣消耗的硫酸亞鐵的體積(ml);

0.003——1/4mmol碳的克數;

10172——由土壤有機碳換算成有機質的換算係數;

1.1——校正係數(用此法氧化率為90%)。

六、注意事項

1. 土壤有機質含量為7%—15%時,可稱取0.1000g;2%—4%時可稱取0.3000g;少於2%時的,稱取0.5000g以上。

2. 消煮時計時要準確,因為對分析結果的準確有較大的影響。

3. 對含氮化物多的土壤樣品,應加入0.1mol/L左右的硫酸銀,以消除氯化物的幹擾。

4. 測定石灰性土樣時,必須徐徐加入濃硫酸,以防止由碳酸鈣分解是激烈發泡而引起飛濺損失樣品。

5. 在測定還原性強的水稻土時,把已磨細的樣品,攤成.堡層風乾十餘天,使還原性物質充分氧化後,再測定。

6. 燒煮完畢後,溶液的顏色為橙黃色或黃綠色。若是以綠色為主,說明重鉻酸鉀用量不足,在滴定時,消耗硫酸亞鐵量小於空白1/3時,均應棄去重做,因為沒有氧化完全。

7. 土壤樣品中存留植物根、莖、葉等有機物時,必須用尖頭鑷子挑選乾淨。

8. 油浴時,最好選用磷酸代替植物油,他易於洗滌,汙染少,同時,也便於觀察。



相關焦點

  • 【題外話】土壤有機質含量如何測定?土壤有機質測定方法
    【常見問題】土壤有機質測定方法有哪些?
  • 土壤有機質的測定
    一、選定方法的依據土壤活性有機質的含量,一般是由有機碳的測定計算得來的,即假定土壤有機質含碳58%
  • 我國大多數土壤有機質含量不足1%,提升土壤有機質有多難?
    大家都知道,土壤有機質含量對果園生產十分重要。一個豐產穩產的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一般要達到3%以上,越高越好,最好能達到5%-8%,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果品品質,還可以有效減少投入成本,使果園進入品質好、效益高的良性循環狀態。
  • 土壤有機質
    狹義上,土壤有機質一般是指有機殘體經微生物作用形成的一類特殊、複雜、性質比較穩定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腐殖酸)。土壤有機質是土壤的重要組成成分,是植物營養的主要來源之一,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質,促進微生物和土壤生物的活動,促進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分解,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緩衝性的作用。
  • 什麼是土壤有機質?有什麼作用?
    為了便於大家對土壤有機質的了解,小編從土壤有機質的概述、主要作用、分析方法等方面做了以下總結。土壤有機質是指以各種形態存在於土壤中的各種含碳有機化合物。廣義地講它包含各種動植物殘體、微生物體及其會分解和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其中,腐殖質是土壤有機質的主體。
  • 近30 年中國農田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變化
    本文引用這組數據作為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各省(區、市)農田土壤耕層有機質平均含量。 式中,Ea為a 省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g kg-1;Mj為a 省份土壤有機質j 等級下的中值,g kg-1;Aj為a 省份土壤有機質含量在j 等級內的實際面積,104 hm2。
  • 應用13C核磁共振技術研究土壤有機質化學結構進展
    土壤有機質化學結構的研究方法中,固態13C核磁共振波譜技術(Solid-state13C-NMR spectroscopy)具有獨特優勢,對土壤有機質化學結構的解析更貼近真實狀態,近年來已取得諸多新進展和新突破。論文綜述了近年來應用13C-NMR測定土壤全土、團聚體和密度組分、腐殖質組分的有機碳化學結構特徵,進一步分析了影響土壤有機質化學結構變化的因素。
  • 【土壤監測】土壤中有機質的測定方法匯總
    ,根據二氧化碳產生量計算土壤中的有機碳含量。LY/T 1237-1999:l 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是利用油浴加熱消煮的方法來加速有機質的氧化,使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重鉻酸離子被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剩餘的重鉻酸鉀用二價鐵的標準溶液滴定,根據有機碳被氧化前後重鉻酸離子數量的變化,就可算出有機碳或有機質的含量。
  • 【土壤專輯】第6講:土壤中有機質的測定
    ,根據二氧化碳產生量計算土壤中的有機碳含量。LY/T 1237-1999:l 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是利用油浴加熱消煮的方法來加速有機質的氧化,使土壤有機質中的碳氧化成二氧化碳,而重鉻酸離子被還原成三價鉻離子,剩餘的重鉻酸鉀用二價鐵的標準溶液滴定,根據有機碳被氧化前後重鉻酸離子數量的變化,就可算出有機碳或有機質的含量。
  • 【論文精選】利用篩選高光譜波長變量估算土壤有機質含量
    《農業工程學報》2016年第32卷第13期刊載了華中師範大學於雷、洪永勝、周勇、朱強、徐良、李冀雲與聶豔的論文——「高光譜估算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波長變量篩選方法」。,並嘗試將不同類型的篩選方法進行耦合篩選關鍵波長變量,應用偏最小二乘回歸(partial least squaresregression, PLSR)分別建立土壤有機質含量估算模型,對比各種變量篩選方法的優缺點,最終,構建篩選土壤高光譜數據關鍵變量的方法體系。
  • 地理資源所揭示青藏高寒草地土壤有機質組分空間格局
    利用垂直樣帶和東西水平樣帶,研究人員揭示了土壤有機質含量和組分的空間格局,並定量探討了溫度和降水變化對它們的影響機制。依託當雄生態實驗站模擬增溫實驗平臺,他們定量評估了增溫對土壤有機質結構和穩定性的影響,發現6年增溫對土壤碳貯量影響不大,但降低土壤水溶性有機碳、非團聚體碳和水穩性團聚體。
  • 土壤中有機質的測定方法匯總!
    易分解者有較高的生物利用率與損失率,難分解者則有較高的殘留率,一般佔土壤有機質的60%~80%,且有相當多的部分參加到腐殖質的形成作用中去。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有機碳含量×1.724,換算係數決定於土壤有機質的含碳率。一般認為有機質中含碳58%,所以換算係數為1.724,也就是1/0.58。
  • 果園生草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嗎?這篇文章講的太全了
    文 / 張黨社蘋果主產區的農戶在果園的土壤管理上,基本採用清耕的方法,來進行蘋果的生產,可實際的生產中,果園不生草的不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有機質含量多在1%以下,果園為了穩產、高產,土壤裡肥料的施用量越來越大,與外國的蘋果園相比,化肥施用比我國相應較少。
  • 土壤有機質有什麼作用?看懂了才能做好農業
    土壤中的有機質是存在於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機物質,包括各種動植物殘體、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種有機質。土壤有機質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組成成分,儘管土壤有機質的含量只佔土壤總量的少部分,但在土壤肥力和植物營養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01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種養分土壤有機質不僅是一種穩定而長效的氮源物質,而且它幾乎含有作物和微生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土壤有機質經礦質化過程釋放大量的營養元素為植物生長提供養分。
  • 如何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這些方法最實用!
    豐產穩產果園的土壤有機質含量應在 2%以上,國家無公害蘋果技術規程要求,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應在 1.5%以上,最好達到 5%~8%,但我國多數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不到 1%。在蘋果園中,山西省中南部生產優勢區 13 個縣土壤有機質平均值為 1.02%;陝西省果園土壤有機質含量平均為 1.23%;北京為 1.68%、甘肅省天水市為 1.13%;山西省吉縣為 1.22%。贛南臍橙主要分布區,土壤有機質含量約 0.9%~1.4%,81%的果園土壤表現為有機質缺乏。
  • 如何提高土壤有機質,實現藏糧於地?
    2020-11-21 20:49:15 來源: 話說三農 舉報   如何提高土壤有機質
  • 肥料配施對土壤養分含量影響的研究
    英國洛桑試驗站的試驗表明,長期施用化肥,土壤有機碳和氮素含量提高甚微,磷、鉀含量提高顯著。Suzuki等和 Yamada的研究表明,長期施有機肥處理的土壤中積累的有機質的量已相當於每年有機肥施用量的10倍;姚源喜等研究表明,長期施用廄肥和堆肥有加速土壤中氮、磷、鉀的積累和提高有效養分含量的作用。
  • 土壤有機質礦化研究獲系列進展
    有機物質輸入被認為是維持和提升土壤有機碳的重要措施。然而,外源有機物質輸入未必一定提升土壤有機碳含量。土壤有機碳庫的大小取決於碳輸入和碳輸出的動態平衡過程,其中,聯繫碳輸入和碳輸出的一個重要過程是外源有機物質對原有土壤有機質的激發效應(Priming effect)。激發效應指外源有機物料的投入使土壤中原有有機質的礦化速率發生改變的現象。
  • SBB | 微生物來源的土壤有機質原位分解的直接測定研究
    DOI: 10.1016/j.soilbio.2019.107660摘  要:土壤有機質(SOM)是陸地生態系統中有機碳氮的主要儲存庫,而微生物殘體是其主要輸入。然而,對微生物來源的SOM的穩定機制和分解的直接測定目前仍缺乏相關知識。
  • 土壤有機質檢測儀介紹
    有機質檢測儀對土壤中的有機質進行測量,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有機質的狀況,還有氮、磷、鉀的分布,這樣人們便不再是無頭蒼蠅,可以對土壤的有機質進行合理的分析,制定出適合作物生長的方案,科學系統地促進作物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