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驅動液態金屬:不是物質,是生命?

2021-01-15 雷鋒網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的專家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在學術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Self-Fueled Biomimetic Liquid Metal Mollusk》(仿生型自驅動液態金屬「軟體動物」)。

該研究發現了一種異常獨特的現象和機制:液態金屬可在吞食少量物質後以可變成機器形態,進行長時間高速運動,實現了無需外部電力的自主運動。這意味著,智能馬達、血管機器人、流體泵送系統、柔性執行器以及液態金屬機器人,將會成為可能。

研究揭示,液態金屬所擁有的「習性」接近自然界某些簡單的軟體生物,比如:能「吃」食物(燃料),自主運動,可變形,具備一定代謝功能(化學反應),因此作者們將其命名為「液態金屬軟體動物」。

目前,實驗室根據理論原理製成不同大小的液態金屬機器,尺度從數十微米到數釐米,且可在不同電解液環境如鹼性、酸性乃至中性溶液中運動。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設計出新型液態金屬自驅動輪式移動機器人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磊)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世武副教授研究團隊、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李衛華教授研究團隊和蘇州大學李相鵬副教授研究團隊組成的聯合研究組,設計了基於鎵基室溫液態金屬的新型機器人驅動器,首次實現了液態金屬驅動的功能性輪式移動機器人。近日,該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上。
  • 液態金屬機器問世 引申出「如何定義生命」問題
    這一人工機器的發明同時也引申出「如何定義生命」的問題。目前,實驗室根據上述原理已能製成不同大小的液態金屬機器,尺度從數十微米到數釐米,且可在不同電解液環境如鹼性、酸性乃至中性溶液中運動。
  • 究竟何為液態金屬
    圖2 固態物質中晶態和非晶態物質粒子排布示意圖而液態金屬主要採用的是低溫熔煉製備工藝,將不同的金屬材料按照一定的配比,通過溫度控制使其充分融合,從而形成新的金屬材料。成分配比的不同,最終形成的液態金屬材料將具備不同的功能屬性。
  • 【經濟日報】火星上流動的物質也可能是金屬
    劉靜認為,火星上長期存在的從2米綿延至數百米甚至更大範圍的衝刷性河谷,很可能由液態金屬所致。液態金屬表面張力很高,即使量很小,也易於在火星表面流動,更易衝刷出河谷。水則張力低很多,量少時易於沉降入地表下,加之火星過於乾燥,這種少量的水並不易存在於火星表面或保留下來。  實際上,劉靜對火星流動物質乃至地外生命現象的關注並非一時興起。
  • 中國誕生「終結者」:液態金屬機器領先世界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和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小組發現,液態金屬可在「吞食」少量物質後以可變形機器形態長時間高速運動,實現無需外部電力的自主運動,這樣可變形、可高能運轉的液態金屬讓人不禁想到科幻電影《終結者》中由液態金屬製成的T-1000和T-X型終結者,這一針對液態金屬的最新發現很可能讓液態金屬機器人成為現實。
  • 液態金屬的意義與作用
    液態金屬是指一種不定型金屬,液態金屬可看作由正離子流體和自由電子氣組成的混合物。液態金屬也是一種不定型、可流動液體的金屬。液態金屬成形過程及控制,液態金屬充型過程的水力學特性及流動情況充型過程對鑄件質量的影響很大可能造成的各種缺陷,如冷隔、澆不足、夾雜、氣孔、夾砂、粘砂等缺陷,都是在液態金屬充型不利的情況下產生的。
  • 液態金屬研究獲進展 液態金屬概念龍頭股解析
    血製品行業集中度不斷提高 相關龍頭股值得關注  =====閱讀全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8月31日訊  中科院網站30日披露,旗下理化技術研究所聯合清華大學研究組,研發出鍍有磁性功能層的自驅動液態金屬機器乃至以液態金屬為車輪的微型車輛。
  • 我國液態金屬研究獲得新突破:該物質具有類生物學現象
    細胞吞噬外界顆粒的「胞吞效應」,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種行為,但您想過金屬也能像生物細胞一樣將周圍的顆粒吞入體內嗎?我國科學家通過研究就發現了液態金屬的這種神奇的類生物行為。日前,這一研究成果以封面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尖端科學》上。
  • 液態金屬,你了解嗎
    一、簡介液態金屬是指一種不定型金屬,液態金屬可看作由正離子流體和自由電子氣組成的混合物。液態金屬也是一種不定型、可流動液體的金屬。液態金屬成形過程及控制,液態金屬充型過程的水力學特性及流動情況充型過程對鑄件質量的影響很大可能造成的各種缺陷,如冷隔、澆不足、夾雜、氣孔、夾砂、粘砂等缺陷,都是在液態金屬充型不利的情況下產生的。正確地設計澆注系統使液態金屬平穩而又合理地充滿型腔,對保證鑄件質量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單質中只有汞是液態金屬,鎵、銣、銫是低熔點金屬。
  • 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液態金屬及其衍生材料的出現,打通了許多應用技術的瓶頸環節,促成了眾多顛覆傳統的產業應用。自 21 世紀初起,中國研究團隊在這一重大科技領域發揮了系統性、開創性作用,揭示了液態金屬諸多全新科學現象、基礎效應和變革性應用途徑 [1];促成了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提出並推動了「液態金屬谷」和液態金屬全新工業的創立與發展 [2]。
  • 戰略研究丨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
    常溫液態金屬及其衍生材料是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新興功能物質,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發現,催生出諸多全新的材料創製與應用,被視為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二次革命。實驗發現,金屬液滴可在溶液環境中藉助電場或化學物質的激勵作用將周圍顆粒吞入體內(見圖1),類似細胞生物學的胞吞效應,效率極高。這一發現開闢了構築高性能液態金屬材料的快捷途徑,可根據需要製成物理化學性質各異的物質(如電學、磁學、熱學、力學性能可調的液態金屬),甚至研發一系列物態介於液體和固體之間的金屬複合物。
  • 液態金屬有什麼新突破?液態金屬有胞吞效應甚至還會呼吸
    據央視新聞4月29日報導,劉靜研究員帶領的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清華大學醫學院聯合研究小組團隊最近發現,液態金屬也會做出這樣的「行為」,除此之外,它們甚至還會「呼吸獲能」。劉靜描述稱,「這有點像生命」,所以將其稱為「類生物行為」。日前,這一研究成果以封面形式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尖端科學》(Advanced Science)上。
  • 課堂|液態金屬科技與工業的崛起:進展與機遇
    液態金屬及其衍生材料的出現,打通了許多應用技術的瓶頸環節,促成了眾多顛覆傳統的產業應用。自21世紀初起,中國研究團隊在這一重大科技領域發揮了系統性、開創性作用,揭示了液態金屬諸多全新科學現象、基礎效應和變革性應用途徑;促成了一系列高新技術產業的形成,提出並推動了「液態金屬谷」和液態金屬全新工業的創立與發展。近年來,國際上一些科研機構也相繼啟動液態金屬探索,取得可喜進展。
  • 醫學院劉靜課題組首次提出輕量化液態金屬物質概念
    醫學院劉靜課題組首次提出輕量化液態金屬物質概念清華新聞網4月14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劉靜教授課題組在《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輕量化液態金屬物質」(Lightweight Liquid Metal Entity)的研究論文,首次提出了輕量化液態金屬物質的概念
  • 中國領航液態金屬機器人,「終結者」T1000最初雛形在這裡!
    人們對液態金屬的研究可以追溯自20世紀60年代,現實中的液態金屬機器人,顯然並不是簡單地指金屬的液態,而是可以看作由正離子流體和自由電子氣組成的混合物。人們發現室溫液態金屬具有可在不同形態和運動模式之間轉換的普適變形能力。比如說,當你把液態金屬浸沒在水中,並給於它一個低電壓的刺激,你將有機會欣賞到液態金屬優美的「舞姿」。
  • 液態金屬拯救了半導體
    但是,現在,新南威爾斯大學化學工程學院(UNSW)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了一種基於新沉積方法(先進功能材料,"液態金屬上2D硫化鉬的自沉積")消除這種晶界的方法。2D過渡金屬二硫化碳(TMD)在研究和未來的光電子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於稀疏成核和對襯底的依賴性,二維TMD的大規模沉積仍然具有挑戰性。液態金屬由於具有反應性,非極化和模板性質,因此可以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來應對這些挑戰。
  • T-1000全液態金屬機器人不是夢
    研究人員對液態金屬的控制方法進行了測試:現有的機器人有著各種各樣的形狀大小,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固體,而科幻電影《終結者》系列中展示了液態金屬機器人的技術,如T-1000全液態金屬機器人,可以操縱液態金屬來改變外表形狀,使機器人呈現各種造型,這使我們對機器人的概念有了重大改變,那麼液態金屬機器人是否可行呢?
  • 超級地球液態金屬海洋可形成保護生命磁場—新聞—科學網
    現在科學家們認為這類系外行星上可能擁有液態金屬的「海洋」以及可以保護生命存在的磁層。 實驗室測試顯示,在超級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熱量和壓強狀況下,氧化鎂和其它一些在類地行星地幔中常見的礦物會轉變為液態金屬形態。這項研究將有助於理解超級地球上的環境條件,包括判斷其是否有可能支持生命的存在。
  • 研究者解密「液態金屬機器」
    在不斷接觸、了解這類液態金屬的過程中,科學家們挖掘出了它們的諸多獨特屬性——它們可以像生物體一樣攝入「食物」,通過電化學反應進行「消化代謝」提供能量,以維持自身的運動……這些與生物相仿的特性讓人們不由得產生對生命的思考:到底何為生命?在這裡,我們基於鎵銦合金這種室溫下呈液態的金屬材料,製備了一種「仿生型液態金屬軟體動物」。
  • 液態金屬將帶來技術領域的新變革—新聞—科學網
    這裡的室溫液態金屬是一大類物理化學行為十分獨特的新興功能物質,然而其諸多屬性和用途卻長期鮮為人知。 劉靜率團隊跟液態金屬打了十多年交道,率先揭開了液態金屬諸多全新的科學現象、基礎效應和變革性應用途徑,在廣泛應用領域實現了全面突破,相關成果被認為是人類利用金屬的第二次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