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里西斯島,位於非洲大陸以東、印度洋西南部。模里西斯島是個火山島,呈橢圓形,長約65千米,寬約50千米。距留尼旺160公裡,距馬達加斯加約800公裡,距莫三比克約1800公裡,距亞洲的印度約3800公裡,距大洋洲澳大利亞約5700公裡。
模里西斯這個國家,面積2040平方公裡(包括屬島面積175平方公裡),有230萬平方公裡的專屬經濟區,經濟價值較高的漁業資源主要為金槍魚。屬島包括羅德裡格島、聖布蘭登群島、阿加萊加群島、查戈斯群島(現由英國管轄)和特羅姆蘭島(現由法國管轄)等。
如果把模里西斯島與其他屬島連成線,中間的面積上千萬平方公裡,可謂海上帝國。
模里西斯島以前是荒島,最早是葡萄牙人發現的。不過歐洲的殖民者如同掰棒子的熊,今天熊大掰倆溜之乎哉,明天熊二又躥了過來。葡萄牙人、荷蘭人、法國人、英國人先後光顧此島,法國大概佔據一百年,1814年後英國佔據。
1968年,模里西斯獨立,至今仍是大英國協國家。模里西斯今天這個地緣格局,可以算是英國人留下的遺產。
模里西斯人口約127萬,第一大民族是印度裔,接近一半人口,另外還有不少巴基斯坦裔、克裡奧爾人(歐洲人和非洲人混血),歐洲後裔很少,也有少量華裔。
當年英國佔據印度洋大片海域中的海島,模里西斯是其中比較大的島嶼,戰略位置重要,急需大量人手建設,就從英屬印度漂洋過海引進大批勞工,所以印度裔成了第一大族,巴基斯坦裔也不少。模里西斯是歐洲、東非、南亞文化的交融之地,是一個民族融合且多元素的國家,官方語言為英語,法語亦普遍使用。
英國人還從清朝的南部沿海引進不少勞工,現在模里西斯的華裔大概佔2.3%,有幾萬人,大部分是勞工的後代。
模里西斯曾有個財政部長叫朱梅麟,祖籍是廣東梅州,他的頭像印在模里西斯25盧比貨幣上。
模里西斯島是火山島,島上的地貌千姿百態,中部是高原山地,有多座山脈和孤立的山峰,沿海是狹窄平原,四周是白色沙灘,最外圍有珊瑚礁環繞。
模里西斯島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溫暖潮溼,是旅遊的極佳地點。非洲整體上很窮,很多國家人均GDP只有我們的1/10。但再窮的村子,總會有一兩個吃辣喝辣穿辣裹辣的土財主,非洲也不例外。模里西斯,堪稱是貧窮非洲的土財主,人均GDP比我們還高,有的年份能排非洲第一。
圖-模里西斯人
模里西斯島種甘蔗,一望無際的甘蔗田裡,噴灑式的灌溉系統,全自動機械收割,有的地方連運輸都是傳送帶,各類機器與自然有種不協調的美。
甘蔗榨糖後的廢料很多,傍晚時分甘蔗田裡燃起大火燒秸稈和廢料,大火遮天,煙塵蔽日,表現非洲農業獨特的狂野。
圖-模里西斯人
馬克吐溫曾說過,上帝先創造模里西斯,再依此創造伊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