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譯一直謙虛地求知,不停地探索,爭做人生勇敢的攀登者

2020-12-05 速速看娛樂

2006年某日夜晚的背景天安門廣場前平安大道上有一輛計程車緩慢往返而行,在車輛第三趟來到天安門前,車裡隱約傳來了哽咽的哭泣聲。鏡頭轉到車內後座,一位在役的軍人拍著身旁退伍戰友的肩膀,車窗外一遍又一遍地展現著天安門的夜景,而這位懷裡抱著行李的退伍軍人的痛哭聲越來越悲傷。

在當年,這個場景的火爆度足以匹敵這部劇的主角許三多的知名度,幾乎每位看過的退伍軍人都表示劇中史今的狀態就是當時他們退伍時的真實狀態。也許正是因為史今成為了一個真實存在的人物,在他背後的張譯卻鮮為人知。

1972年出生在哈爾濱的張譯,從小的夢想是當一位播音員,在他高二那年的高考專業課就考上了北京廣播學院,但到了他那年高考時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能達成心願。又恰逢當年哈爾濱話劇學院招表演學習班,落榜的張譯在家人的勸說下前去報了名。半年以後,這個當初對表演一無所知的青年現在對表演對話劇充滿了熱情。於是,張譯踏上了去往首都的路途,開始了走南闖北考戲劇學院的生活。而又是那麼的碰巧,北京戰友話劇團學員班招生,20歲的張譯,穿上軍裝,正式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

在北京戰友話劇團的時光裡,很難得到一場戲的機會,好容易得到上臺的機會,張譯卻因為緊張以失敗告終。終於,2002年已經積累了很多表演經驗的張譯在部隊出演《士兵突擊》的話劇時被選上了此劇電視劇版的史今班長角色,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演員之旅。

可是,《士兵突擊》帶火了許三多以及他的扮演者王寶強,帶火了史今卻忘記了他的扮演者張譯。就這樣,從《士兵突擊》到《我的團長我的團》到《生死線》到《北京愛情故事》到《搜索》再到《辣媽正傳》,近些年來,又有《八佰》,《紅海行動》,《江湖兒女》以及《重生》等等的各種題材的熱播劇,張譯在其中飾演的角色有主有配,可是,劇火了,他卻一直不溫不火,不少喜歡他的觀眾們對著他能喊出他的角色名字卻喊不出他本人的名字。

有句老話常說,是金子遲早都會發光的。也許張譯也一直堅信著這個理,從踏上演藝生涯開始,他對自己嚴格要求,做到每一個經他手的角色人物都變得活靈活現,即使沒有下了幕後的鮮花,只要在幕前有為角色鼓的掌,他覺得就夠了。正是一直以來用這樣的態度對待演員的這個職業,擋住張譯光芒的不明物體終於被掀開,2018年10月14日,張譯獲得了第12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和第29屆中國電視金鷹節最具觀眾喜愛的男演員獎。

在某一個社交平臺上,張譯上臺領獎的片段配著毛不易的歌曲《像我這樣的人》被瘋狂轉發,每一條的點擊量都均達幾萬以上。

「像我這樣優秀的人,本該燦爛過一生,怎麼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裡浮沉……」歌中的這段詞仿佛也在訴說著張譯。這些年來,張譯一直埋頭演戲,從未有過緋聞炒作,新生代的演員層出不窮,張譯卻始終沒有任何改變,堅定地走著屬於他自己的喜劇之路。

「我今年40歲了,家中的75歲老父親自己不會投票,卻發動著身邊的朋友為我投票,今天,我終於拿到了這個獎,雖然不是人氣獎,但是我很感謝每一位為我投票的觀眾和朋友。」若不是因為張譯的這段獲獎感言,我竟以為他從不在意獎項,但是哪一位演員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被發現,自己的實力被證實呢,只是在無緣這些時,他做的只是盡心盡力地去演好每一個角色。

2019年是張譯真正開始被大眾所熟知的一年。在去年得了獎的張譯並沒有因此放鬆,在電影《一秒鐘》中張譯為了塑造出更好的人物角色形象特徵,剃了光頭,減重到了110斤左右。近日出演的《攀登者》更是真正使他的名氣大紅大紫,觀眾們欣喜地發現了張譯的才華之處,同時又十分為張譯惋惜他的才華被隱藏了這麼多年。也許是張譯的十年之餘的軍旅生涯造就了他偏向單純的性格,一路坎坷,卻從未放棄,無論社會有多大變,都難以影響他腳踏實地的堅定之心以及待人平和的低調行為。

在更多人的眼中,張譯的演藝生涯是剛剛開始,但對於張譯本人來說,從踏進做演員的這個行業裡,一路走來,他從未停止。他沒有獲得像新生代小鮮肉那樣的名氣,在這個網絡覆蓋世界的時代,他也沒有各大平臺上的熱搜排行,他甚至沒有拿到過過多的獎項,二十多年來,他唯一做的事情也是一直以來都在做的事情是只有把戲演好。他總是在謙虛地求知,不停地探索,低調地回應。

有時候,我們會對自己的人生充滿迷茫,我們會懷疑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對是錯,我們會因為得不到努力的回應而放棄努力,每個人的人生也確實不同,我們學習張譯的並不是學習他的人生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做自己人生的攀登者。

相關焦點

  • 《攀登者》:人類心臟「珠峰」透視圖
    在電影《攀登者》,充滿著有很多冰雪搏鬥的冷場,但也有溫暖的時刻。他用幾個簡單的故事來解釋:愛不是看著對方,而是一起看著相同的方向。張譯:在山上高光一直到黑暗中與徐纓的熱度不同,張譯中的松林總是冷的。他很堅強,說話果斷,一瘸一拐的——當他在登上頂峰時,他失去了知覺。
  • 攀登者聯盟,能把國產電影帶到哪個高度?|攀登者|喬治·馬洛裡|國產...
    曾在《紅海行動》裡擔任「蛟龍突擊隊」隊長的張譯,這次在《攀登者》裡成了吳京的隊友。兩大「中國隊長」會師,將擦出什麼樣的火花?還有剛剛憑藉《地久天長》加冕柏林影帝的演員王景春。其實,王景春六年前就憑藉《警察日記》拿下東京電影節影帝,是不折不扣的雙料國際影帝,但他從來都是低調拿獎,認真演戲。主演胡歌和井柏然,都是人氣滿滿的演技派偶像明星。
  • 有成功也有失敗,攀登珠峰的電影見證勇敢者的壯舉
    《攀登者》,李仁港執導,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王景春、何琳等主演,成龍友情出演的劇情冒險電影。影片以1960年與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事跡為背景,講述方五洲、曲松林等中國攀登者懷揣著最純粹的夢想集結於珠峰,肩負時代使命於世界之巔的故事。
  • 《攀登者》:登頂珠峰對於我們意味著什麼:為國登頂,寸土不讓
    1960年,中國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當時物資匱乏,設備簡陋。最終,王富洲,屈銀華與貢布齊心協力讓五星紅旗高高地飄揚在珠峰最高處,也成為世界上成功從珠峰北坡登頂的第一人。1975年,後輩接過任務,再次登頂,進行了測繪並架上了「中國梯」。電影《攀登者》的主線故事是二次登頂,也就是中國登山隊在1975年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
  • 攀登珠峰:史詩中的傳奇|喬治·馬洛裡|攀登者|夏伯渝|珠峰史詩|...
    聳立在中尼邊境的這座高峰,見證了世事變遷,從高不可攀的神,到中英角逐的籌碼,再到人類壯舉的體現,山還是山,看山已不是山,看山卻又是山,幾度春秋,幾度風雨,這是攀登珠峰的傳奇。《攀登者》:電影與現實2019年9月30日,電影《攀登者》公映,卻遭遇了差評,豆瓣評分竟然只有6.1分。
  • 獻禮電影《攀登者》舉行發布會 阿來和章子怡吳京上海喜相會
    發布會上,影片出品人任仲倫、監製徐克、編劇兼導演李仁港、編劇阿來、領銜主演吳京、章子怡、張譯、井柏然、胡歌、何琳、陳龍、劉小鋒、曲尼次仁、拉旺羅布,以及攀登英雄桑珠、夏伯渝組成最強「攀登者聯盟」一一登臺和媒體見面,並一一介紹了自己所飾演角色個性的關鍵詞,還分享了「入戲」竅門以及拍攝現場趣事。
  • 佟麗婭:不停地翻越一座座大山,挑戰自己,人生很貴,從不浪費。
    佟麗婭不停地翻越一座座大山,更是內心的大山,一直努力學習,挑戰自己,完善自己,因為人生很貴,她從不浪費。兒子娃娃性格的女人。兒子娃娃,一般為說男生有力量,堅韌,要強,有自己的個性,永遠不服輸,永遠堅強,大膽勇敢的,但總是用在了佟麗婭身上。一個顏值與性格不符的女演員。從小的她,騎馬鹿,喝鹿血酒吃鹿肉長大,一身豪氣,小時候喜愛熱鬧,在客人面前跳舞唱歌,長大了和客人喝酒划拳,甚至比男生還勇敢,射箭騎馬鹿比男生都做的大方豪放。
  • 吳京張譯的硬漢兄弟情,是塑料,還是真情
    國慶檔期中上映了三部電影,其中的兩部吳京和張譯都有參演,事實上,兩人作為實力派演員,收到邀約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這兩部電影分別是《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國》,在第一部電影中兩人是作為主演合作拍攝,所以很多故事都發生在第一個片場。
  • 影帝張譯:守護植物人初戀10年,娶大6歲二婚央視主持不生子
    張譯的成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可以用坎坷來形容。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表演的熱愛,從沒機會出場的配角到正宗男主角,從沒戲拍到拍不停,他卻一直保持著其他人少有的平和和淡定。01從小對播音員感興趣的張譯,最初的目標是北京廣播學院,但2次高考失利,使得張譯成為一名「待業人員」。彼時的張譯對於未來充滿迷茫,而這時又恰逢哈爾濱話劇學院招表演學習班,就這樣,張譯在機緣巧合之下接觸到表演,並在不斷深入學習之時深深愛上表演。
  • 「地評線」黃土風網評:學習「奮鬥者」,爭做奮鬥者
    此次「奮鬥者」號下潛的馬裡亞納海溝一萬米處,水壓超過110兆帕,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面對「奮鬥者」號取得的偉大成就,我們需要致敬「奮鬥者」號,致敬中國深潛的廣大科技人員,感謝他們的付出,為「奮鬥者」號的偉大成就鼓掌喝彩。「奮鬥者」號取得的偉大成就,標誌著我們向海洋強國的夢想又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攀登者》中「珠穆朗瑪峰」頂端溫度到底多低?一條公式教會你算
    吳京、張譯的《攀登者》自10月1日上映以來,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截止10月11日晚21點,票房已經突破了8.8億。雖然與身前《中國機長》的21億、《我和我的祖國》的23億票房還是有一定差距的,但其宣揚的拼搏精神,不放棄的追求以及愛國的情懷,都是值得肯定和讚揚的。
  • 吳京新電影《攀登者》,又是一個電影界大片
    這一部新電影可真的是不容小覷,井柏然、吳京、成龍、章子怡、張譯,個頂個的大牌,絕對的「王炸」!  對中國來說,攀登高峰有特殊政治意義:當時中國與尼泊爾正在商討珠穆朗瑪峰主權歸屬,中國主張一國一半,但尼泊爾曾於1953年成功登上珠峰,以此理由拒絕,這時登上珠峰迅速變成決定主權歸屬的政治任務。  經過各種波折和磨難,中國登山隊三名隊員成功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與此同時,印度人因風雪,在8600米處放棄了攀登。
  • 山高人為峰——記女攝影師戶外攀登者 何靜
    山高人為峰 記女攝影師戶外攀登者 何靜 何靜正是以其堅毅、勇敢、執著的堅持與付出,灑下的汗水見證了這一切。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開始用手機相機拍攝戶外極限運動的精彩瞬間,於是有了「跑出來的影像」專題呈現。
  • 《攀登者》吳京沒有講完馬洛裡的故事,8.7分BBC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記錄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兩次為國登頂的《攀登者》,是今年國慶檔最被低估的電影。《攀登者》的預計票房將超過11億,沒能達到影片上映前片方和觀眾的預期。因為喜歡並二刷了《攀登者》,影小妹最近觀看了多部以攀登珠峰為題材的影片。
  • 吳京、張譯、胡歌...流浪地球的戰狼挑戰珠峰!又將創造中國影史奇蹟?
    22日,籌備已久的冒險劇情大片《攀登者》在聖潔的珠峰雪山前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吳京、張譯兩位主演在此完成了「最後一鏡」的拍攝。上海電影集團董事長任仲倫在隨後的關機儀式上宣布,這部主演集齊吳京、章子怡、張譯、拉旺羅布、胡歌、井柏然,由李仁港導演、徐克監製的影片,正式定於9月30日上映。目前來看,《攀登者》具有成為年度爆款的潛質。
  • 對什麼都好奇,求知慾很強的幾大生肖
    ,凡事都要刨根問底,讓人對於他們的這種行為表示又愛又恨,他們是天生的探索者,對於任何的問題,敢於提問,屬於求知慾很強的幾大生肖。那麼在我們的十二生肖裡面,到底哪幾個屬於這樣的生肖呢?3秒內點讚關注@小貓星推官,把屬於自己和家人的福氣帶回家!
  • 吳京:1960年登頂珠峰不被承認,為國登頂,寸土不讓《攀登者》
    15年後,方五洲(吳京飾)和曲松林(張譯飾)在氣象學家徐纓(章子怡飾)的幫助下,帶領李國梁(井柏然飾)、楊光(胡歌飾)等年輕隊員再次挑戰世界之巔。迎接他們的將是更加嚴酷的現實,也是生與死的挑戰。同樣,《攀登者》也是在9月30日上映,可恨的是,因為上課,小編沒有第一時間看到這部劇。不過小編一有時間就去了影院,現在才來更新。
  • 攀登者票房預期下降 上海電影和北京文化大幅下跌|珠穆朗瑪峰|大幅...
    騰訊證券9月30日訊,受攀登者票房預期下降影響,上海電影和北京文化今天開盤後出現大幅下跌,截止發稿時,上海電影跌7.25%,北京文化跌5.59%。《攀登者》首次北坡登頂珠峰:為國登頂,寸土不讓《攀登者》根據中國登山隊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兩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故事改編,它能讓觀眾了解到當年中國登山隊這些平凡人物的英雄事跡。他們1960年從北坡登上珠峰,不僅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而且在當年珠穆朗瑪峰主權歸屬尚存爭議的歷史背景下,更代表著國家主權的宣示。
  • 打開求知探索殿堂的天窗
    日期:[2010年05月21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5] 打開求知探索殿堂的天窗 沒有固定教材,沒有教學大綱,老師不再像以往那樣在三尺講臺上 「滔滔不絕」,而是把學生置於求知探索的第一線,或查閱資料,或圍坐在老師周圍,在大樹下、花壇旁,熱烈地討論、分析……在愉快的氣氛中,師生們興趣盎然,在探索求知中迸發出創新的火花,在合作中相互促進,在交流中分享成果
  • 爭做「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傳人
    原標題:爭做「兩彈一星」精神的時代傳人 1964年10月,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這是中國人民在攀登現代科技高峰的徵途中創造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