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Bb-12,其全稱為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 Bb-12(Bifidobacterium animalissubsp.lactisBb-12),所以有時也被稱為乳雙歧桿菌 Bb-12。
依託該菌株,丹麥科漢森公司註冊的 BB-12 商標是最為知名的益生菌商標之一。該菌自 1985 年開始在食品中使用,並已經積累多項臨床科學研究成果,可能是世界上研究最充分的雙歧桿菌之一。
粗略統計,在過去的二十年間(2000~2020),Bb-12 相關研究發表的 SCI 研究論文有 250 多篇,其中 SCI 論文期刊影響因子在 3 分以上的佔將近一半。
圖. 動物雙歧桿菌 Bb-12 相關研究統計
最近十年間,該菌株的研究熱度明顯加強,預示著其在多個領域的研究取得進展。涉及到菌株安全性、在腸道內的定植、緩解便秘症狀、改善免疫力、對嬰幼兒腹瀉及特應性皮炎等的治療等等。
在本循證合輯中,我們精選了 Bb-12 最近的一些研究進展,主要關注 Bb-12 在改善體重、輔助治療嬰幼兒常見病、維護孕婦健康和應對脂肪肝等疾病中的應用。
富含乳酸菌的酸奶或有降脂效果
Nutrients
[IF:4.546]
納入76名志願者隨機每天攝入80克測試(富含乳酸乳球菌11/19-B1和乳雙歧桿菌BB-12菌株)或對照酸奶(保加利亞亞種菌株),持續8周; 測試組中,低密度脂蛋白(LDL)顯著降低,但在對照組中未觀察到這種效果; 當基於120mg / dL的LDL水平將測試組分成兩組時,僅在較高LDL組中觀察到該效果; 兩種酸奶均促進細胞免疫(IFN-γ水平上升); 本研究的降膽固醇作用被認為是由單獨的11/19-B1菌株或其與BB-12菌株的組合引起的。
A Double-Blind Controlled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Yogurt Enriched with 11/19-B1 and on Serum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 and Antigen-Specific Interferon-γ Releasing Ability
2018-11-16, doi: 10.3390/nu10111778
【主編評語】為了闡明乳酸乳球菌11/19-B1菌株的作用,進行了富含該菌株發酵的酸奶的雙盲對照研究。結果表明,用乳酸乳球菌11/19-B1和乳雙歧桿菌BB-12菌株富集的酸奶可以降低血清LDL膽固醇並增強對照酸奶作為細胞免疫刺激劑的功能。先前沒有報導過BB-12菌株的LDL降低作用,因此,本研究中觀察到的降膽固醇作用被認為是由單獨的11/19-B1菌株或其與BB-12菌株的組合引起的。這些結果表明乳酸乳球菌和乳雙歧桿菌菌株的組合提供了潛在的降脂應用效果。(@玉龍潭)
特定益生菌酸奶或可改善超重/肥胖孕婦的糖代謝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IF:4.664]
130名孕22周時BMI≥25、空腹血糖正常的孕婦隨機分為2組,從孕24周起每天補充益生菌酸奶(嗜酸乳桿菌La5+乳雙歧桿菌Bb12)或傳統酸奶; 幹預4周後,益生菌組的基線和空腹血糖、2h口服糖耐量測試(OGTT)均顯著較低,但兩組的1h OGTT差異不顯著; 益生菌組嬰兒的膽紅素水平在出生後第3-5天顯著較低; 兩組間妊娠期糖尿病風險、早產以及其它母嬰結局無顯著差異; 特定益生菌對超重/肥胖孕婦的糖代謝有一定益處,其臨床意義需進一步研究。
【主編評語】《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發表的一項臨床試驗表明,補充含嗜酸乳桿菌La5和乳雙歧桿菌Bb12的益生菌酸奶,對超重/肥胖孕婦的糖代謝或有一定改善效果。(@mildbreeze)
LGG+BB12或可恢復營養不良兒童的腸道菌群並減少腹瀉
Gut Microbes
[IF:7.74]
400名嚴重急性營養不良(SAM)兒童平均分為2組,分別補充益生菌和安慰劑; 入院、出院和隨訪期間的菌群組成不同,隨訪期間達到與健康兒童相似的α和β多樣性; 腹瀉兒童的菌群α多樣性降低,擬桿菌科和毛螺菌科減少,腸桿菌科和莫拉菌科增加; 相比非水腫性SAM,水腫性SAM兒童的菌群α多樣性增高,普雷沃氏菌科、毛螺菌科和瘤胃球菌科減少; 相比補充安慰劑及補充的益生菌未定殖的兒童,益生菌定殖的兒童的腹瀉累積發病率顯著降低。
Restitution of gut microbiota in Ugandan children administered with probiotics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and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B-12) during treatment for severe acute malnutrition
01-20, doi: 10.1080/19490976.2020.1712982
【主編評語】嚴重急性營養不良是低收入國家的主要健康問題,腸道菌群失調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Gut Microbes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報導了在400名嚴重急性營養不良兒童中,補充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GG和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BB-12)可恢復患兒失調的腸道菌群,且益生菌的成功定殖可顯著降低腹瀉發病率。(@szx)
特定益生菌未能預防胖媽媽的妊娠期糖尿病
Diabetes Care
[IF:16.019]
411名超重/肥胖孕婦隨機分為2組,分別服用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或安慰劑,從中期妊娠幹預至孕期28周; 安慰劑組的孕婦中有12.3%發生妊娠期糖尿病,而益生菌組的比例為18.4%,兩組間無顯著差異; 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中,益生菌組孕婦的平均空腹血糖顯著高於安慰劑組; 益生菌組9.2%發生子癇前期,安慰劑組4.9%,兩組無顯著差異; 益生菌可顯著減少孕婦體重過度增長的比例,但顯著增加了小於胎齡兒的比例。
Probiotics for the Prevention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Women: Findings From the SPRING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9-01-18, doi: 10.2337/dc18-2248
【主編評語】Diabetes Care上報導的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結果,在超過400名超重/肥胖孕婦中,孕中期使用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幹預,無法預防妊娠期糖尿病。(@szx)
BB-12或可幫助治療嬰兒腸絞痛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IF:7.515]
80名嬰兒隨機分兩組,分別接受動物雙歧桿菌亞種乳酸菌BB-12(1 × 109 CFU/天)和安慰劑幹預,共計28天; 14天後,BB-12組(80%嬰兒)每日平均哭泣時間減少了50%以上,明顯高於安慰劑組(32.5%嬰兒),且停止治療後無復發; BB-12組的哭泣頻率、排便頻率改善效果更強,兩組的糞便性狀相似; BB‐12組中雙歧桿菌豐度、丁酸鹽、HBD‐2、LL‐37、sIgA水平增加與糞便鈣衛蛋白水平降低相關; 其中雙歧桿菌豐度增加與哭泣時間減少顯著相關。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subsp. lactis BB‐12 in infant colic: A randomised, double 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2019-12-03, doi: 10.1111/apt.15561
【主編評語】嬰幼兒腸絞痛是一種功能性胃腸道疾病,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腸道菌群失調可能導致腸絞痛的發生。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的一項隨機雙盲實驗,招募了80名嬰兒,均分成兩組,分別接受BB-12(1 × 10^9 CFU/天)和安慰劑幹預80天,對嬰兒平均哭泣時間、哭泣頻率、排便頻率、腸道菌群結構、丁酸鹽、sIgA等指標進行了分析,發現BB‐12或可通過免疫和非免疫機制及調節腸道菌群結構和功能,控制嬰兒腸絞痛。(@nana)
圍產期益生菌幹預或可預防剖腹產後代的過敏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
[IF:4.217]
1223名懷有高過敏疾病風險嬰兒的孕婦,隨機接受益生菌(含有鼠李糖乳桿菌GG及LC705、短雙歧桿菌Bb99和費氏丙酸桿菌)或安慰劑,隨訪13年; 益生菌與安慰劑組過敏疾病發生率無顯著差異,吸入特異性IgE的致敏作用分別為59.3%和49.8%(p=0.040); 剖腹產亞組中,益生菌和安慰劑組過敏疾病發生率分別為41.5%和67.9%,溼疹發生率為18.9%和37.5%,近一年哮喘發生率為8.5%和14.7%,均有顯著差異; 益生菌可改善剖腹產嬰兒的過敏疾病和哮喘。
Perinatal probiotic intervention prevented allergic disease in a Caesarean-delivered subgroup at 13-year follow-up
2018-11-25, doi: 10.1111/cea.13321
【主編評語】來自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Allergy上發表的一項為期13年的隨訪研究結果,在超過1000名孕婦中(後代有高過敏風險),益生菌幹預與剖腹產後代的過敏發病率降低顯著相關,提示益生菌或可改善剖腹產嬰兒的溼疹、哮喘等過敏性疾病。(@szx)
益生菌或可降低嬰兒溼疹發病率
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
[IF:4.699]
納入290名嬰兒,144名嬰兒每日攝入鼠李糖乳桿菌LGG及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146名嬰兒每日攝入安慰劑,幹預持續6個月; 幹預開始的平均年齡為10.1個月,平均隨訪16.1個月; 益生菌組中嬰兒的溼疹發病率為4.2%,顯著低於安慰劑組中的嬰兒溼疹發病率(11.5%); 2組之間的哮喘及結膜炎發病率無顯著差別,沒有嬰兒發展出鼻炎; 益生菌組的致敏作用與安慰劑組無顯著差異(7.5% vs. 9.5%)。
Probiotics in late infanc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eczem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9-02-21, doi: 10.1111/pai.13018
【主編評語】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上發表的一項RCT結果,在近300名嬰兒中,每日攝入鼠李糖乳桿菌LGG及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持續6個月,可顯著降低嬰兒的溼疹發病率。(@szx)
菊粉+益生菌或能輔助哮喘治療
EBioMedicine
[IF:5.736]
17名成年哮喘患者按隨機順序接受3種幹預,口服菊粉、菊粉+益生菌(嗜酸乳桿菌LA-5、鼠李糖乳桿菌GG、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或安慰劑,每種幹預持續7天; 安慰劑組與其它兩組相比,血液中總短鏈脂肪酸(SCFA)水平無差異,補充菊粉對血液中SCFA水平無影響; 菊粉幹預後,哮喘控制評分改善,痰液中的嗜酸性粒細胞和組蛋白脫乙醯酶9基因表達減少; 菊粉和菊粉+益生菌幹預後,腸道菌群發生顯著改變; 菊粉或具有輔助治療哮喘的潛力。
Soluble fibre supplementation with and without a probiotic in adults with asthma: A 7-day randomised, double blind, three way cross-over trial
2019-07-31, doi: 10.1016/j.ebiom.2019.07.048
【主編評語】EBioMedicine發表的一項針對成年哮喘患者的初步臨床試驗顯示,每天口服6克菊粉雖未改變血液短鏈脂肪酸濃度,但改善了呼吸道炎症、哮喘控制和腸道菌群,表明菊粉或可用於輔助治療哮喘,期待大規模臨床試驗驗證。(@mildbreeze)
益生菌酸奶可改善代謝症候群患者的血糖及血管內皮功能
Nutrition
[IF:3.639]
44名代謝症候群患者隨機分為2組(每組22人),每日攝入300g益生菌酸奶(嗜酸乳桿菌La5+乳雙歧桿菌Bb12)或普通酸奶,持續幹預2個月; 相比於普通酸奶,益生菌酸奶顯著降低了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及血管細胞粘附分子-1(VCAM-1); 在益生菌酸奶組的患者中,相比於幹預前,幹預後患者的VCAM-1、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胰島素、胰島素抵抗指數顯著降低,胰島素敏感性顯著升高。
Effcts of probiotic yogurt on glycemic indexes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markers in subjec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2019-01-02, doi: 10.1016/j.nut.2018.12.011
【主編評語】Nutrition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日攝入300g益生菌酸奶,可顯著降低代謝症候群患者的空腹血糖,並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及血管內皮功能標誌物水平。(@szx)
合生製劑改變脂肪肝患者腸道菌群,但未緩解病症
Gastroenterology
[IF:17.373]
納入10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別接受合生製劑(果寡糖+BB-12)和安慰劑,幹預10-14月; 合生製劑組起始和幹預結束時肝臟脂肪百分比值分別為32.3±24.8%和28.5±20.1%,安慰劑組為31.3±22%和25.2±17.2%; 兩組間肝脂肪減少無明顯差異,只有體重降低與肝脂肪顯著減少相關; 相比起始,合生製劑組糞便中雙歧桿菌和糞桿菌屬比例更高,震顫桿菌和別樣桿菌降低,安慰劑組未見改變; 糞便菌群組成改變與肝脂肪或纖維化標誌物無關。
Synbiotic Alters Fecal Microbiomes, but not Liver Fat or Fibrosis, in a Randomized Trial of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01-24, doi: 10.1053/j.gastro.2020.01.031
【主編評語】人群幹預研究。由果寡糖(4g*2次/天)+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1百億)組成的合生製劑幹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約一年時間,結果患者體內的腸道菌群發生改變,但是其肝臟脂肪含量並未降低,纖維化程度也並未緩解;而患者體重降低與肝臟脂肪化和纖維化改善存在相關性。本研究還觀測到特定菌群的改變與炎症反應相關,因此文章建議合生製劑幹預菌群可以用於NAFLD患者炎症和免疫相關參數的研究。(@兵兵)
Pediatrics:BB-12 + LGG無效,事出或有因
Pediatrics
[IF:5.359]
在同期雜誌上發表了高質量的RCT研究結果,表明BB-12 + LGG無法減少入託嬰兒缺勤率、嬰兒發生感染及就醫次數等指標; 部分結果與之前幾項研究略有不一致,可能與嬰兒是否接受母乳餵養有關:新研究中有47%的嬰兒接受母乳餵養,之前研究則主要納入奶粉餵養嬰兒; 同時,新研究納入嬰兒的年齡較小(8-14月大),而之前研究對象普遍大於4歲; 嬰幼兒不接受母乳餵養或斷奶後,腸道環境與母乳餵養嬰兒的不同,這時益生菌或許能發揮一些作用。
Probiotics in the Child Care Center: Context Matters
2017-07-03, doi: 10.1542/peds.2017-1729
【主編評語】這是Pediatrics[IF:5.705]針對益生菌BB-12和LGG的組合無法減少入託嬰兒的缺勤及感染的研究(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54166404)的評論,認為新的研究設計與之前研究有不同,可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研究中所用益生菌或能在特定的情形下發揮作用。這樣的評論文章與研究本身,值得一起閱讀,可以得到很多啟發。(@藍燦輝 | 熱心腸先生)
Nutrition:酸奶中添加合生製劑或有助於減肥
Nutrition
[IF:3.639]
強化型酸奶(FSY)在傳統低脂酸奶(LFY)的基礎上添加乳雙歧桿菌Bb-12和乳清蛋白、維生素D等益生元成分; FSY及LFY組分別納入44名及43名超重/肥胖受試者,進行10周的隨機雙盲試驗,期間進行卡路裡限制; 相比於LFY,FSY可幫助肥胖人群減少更多的體脂量、體脂比、腰圍,同時保護去脂體重; 並顯著減少胰島素抵抗,改善甘油三酯、25-羥基維生素D及HDL-C的水平及胰島素敏感性; 值得進一步研究FSY可否作為肥胖人群的代謝症候群預防措施。
The effect of daily fortified yogurt consumption on weight loss in adul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 10-week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8-03-09, doi: 10.1016/j.numecd.2018.03.001
【主編評語】在傳統的低脂酸奶中添加益生菌乳雙歧桿菌Bb-12,以及乳清蛋白、維生素D等益生元,可幫助肥胖人群減去更多的體脂,並更好地改善代謝參數。(@szx)
Pediatrics:BB-12 + LGG,無法減少入託嬰兒的缺勤及感染
Pediatrics
[IF:5.359]
對290名8-14月大入託健康嬰兒進行隨機分組,試驗組每天攝入10^9CFU的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BB-12株(BB-12)和鼠李糖乳桿菌GG株(LGG)的組合; 6個月內,家長通過網絡提交入託缺勤天數、嬰兒疾病症狀及就醫次數等數據; 嬰兒的平均缺勤天數(首要指標)為11天,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無區別; 發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人數、就醫次數、抗生素使用、腹瀉發生和持續時間以及普通感冒天數、發熱、嘔吐或監護人的工作缺勤天數等也無區別。
Probiotics and Child Care Absence Due to Infection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7-07-03, doi: 10.1542/peds.2017-0735
【主編評語】這是今天日報的主題文,很遺憾,業內知名的兩株「強大」益生菌在嚴謹的RCT試驗中未如人所預期達到良好的功效。結果請看我們的短科普和原文,請允許熱心腸先生和小夥伴們向研究者致敬,雖然他們免費從益生菌廠家獲得試驗用益生菌,但如實客觀地公布了研究陰性數據。正本清源,從真正靠譜的RCT開始!(@藍燦輝 | 熱心腸先生)
BMCM:BB-12和LGG可定殖但無法撼動兒童腸道菌群的組成
BMC Microbiology
[IF:2.989]
對200+名丹麥兒童進行6個月安慰劑對照試驗,分析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BB-12株(BB-12)和鼠李糖乳桿菌GG株(LGG)對腸道菌群組成及多樣性的影響; 2種菌株均未顯著改變腸道菌群的組成及多樣性; 91.3%的益生菌組兒童糞便樣本可檢測到益生菌菌株,安慰劑組這一比例為1%, 單獨分析LGG及BB12,益生菌可檢測到的比例分別為44.7%及83.5%; 益生菌定殖兒童的腸道菌群組成與安慰劑組無差異,而基礎腸道菌群組成不會影響益生菌的定殖能力。
【主編評語】這是關於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BB-12株(BB-12)和鼠李糖乳桿菌GG株(LGG)對兒童腸道菌群組成及多樣性的影響的研究,發現兩株益生菌都可順利定殖於兒童腸道並增殖,但對兒童腸道菌群的結構沒有顯著影響。很值得參考的益生菌研究文章,特別推薦!(@szx)
出生後補充益生菌能否預防極早產兒的過敏性疾病?
Allergy: European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IF:8.706]
1099名極早產兒分為2組,出生後每日分別服用益生菌組合或安慰劑,對其中的281名極早產兒(矯正年齡在12個月左右)的數據進行分析; 益生菌組合中包含嬰兒雙歧桿菌BB-02、嗜熱鏈球菌TH-4、乳雙歧桿菌BB-12; 與安慰劑組嬰兒相比,益生菌組嬰兒的溼疹、特應性溼疹、食物過敏、喘鳴及特應性致敏的發病率均無顯著差異; 出生後頭2年補充益生菌對極早產兒的過敏性疾病無顯著效果。
Postnatal probiotics and allergic disease in very preterm infants: sub‐study to the ProPrems randomized trial
2019-10-14, doi: 10.1111/all.14088
【主編評語】Allergy: European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發表的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的結果,在近300名極早產兒中發現,出生後頭2年內補充益生菌組合,對預防過敏性疾病並無顯著效果。(@szx)
短期食用益生菌對嬰兒口腔健康的影響
Health
[IF:1.48]
20名健康嬰兒及其母親隨機分為2組; 益生菌組食用含長雙歧桿菌BB536、兩岐雙歧桿菌Bb12和鼠李糖乳桿菌HN001的益生菌酸奶,對照組食用不含益生菌的自製酸奶; 通過嬰兒唾液pH值、變異鏈球菌、乳酸桿菌、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來評估短期食用益生菌酸奶對其齲齒的影響; 食用益生菌酸奶3周後,嬰兒的唾液pH值、sIgA、變異鏈球菌和乳酸桿菌值無明顯變化,但唾液緩衝能力顯著增加。
Effect of Short-term Probiotic Yogurt Consumption on Caries Risk Factors in Infants
2019-05-01, doi: 10.4274/jpr.galenos.2018.62681
【主編評語】Health上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短期(3周)食用益生菌酸奶,可顯著提升嬰兒唾液的緩衝能力,但對唾液pH值、sIgA、變異鏈球菌等指標均無顯著影響。(@szx)
改善肥胖者腸道屏障的益生菌/元,未顯示出協同作用
Microbiome
[IF:11.607]
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在114例肥胖受試者中檢驗低聚半乳糖(GOS)、青春雙岐桿菌IVS-1和乳雙歧桿菌BB-12,分別或作為合生製劑服用3周的效果; 受試者糞便中檢出的IVS-1顯著高於BB-12,IVS-1增加雙歧桿菌總量的作用與GOS相似; 兩株益生菌和GOS分別都可改善受試者結腸通透性,但未顯著改變受試者的內毒素血症標誌物; 兩株益生菌分別與GOS作為合生製劑使用時,其促雙歧桿菌和改善結腸通透性的效果,未展現出協同作用。
【主編評語】Microbiome近期發表一項臨床試驗,發現在肥胖受試者中,兩株益生菌和益生元低聚半乳糖分別使用時,均可增加腸道菌群中雙歧桿菌總量、改善腸道通透性,但當作為合生製劑使用時未展現出額外的增強效果。(@mildbreeze)
益生菌能否用於輔助治療急性狂躁患者?
Bipolar Disorders
[IF:5.41]
66名急性狂躁患者隨機分為2組,分別接受益生菌(鼠李糖乳桿菌GG+動物雙歧桿菌乳雙岐亞種BB12)及安慰劑的輔助治療; 24周的治療期間,益生菌組的33名患者中,再入院治療的有8人,而安慰劑組的33名患者中,再入院治療的有24人; 另外,益生菌治療顯著減少了再入院治療的天數(平均2.8天 vs. 8.3天); 補充益生菌與急性狂躁患者更低的再入院治療率相關。
Adjunctive probiotic microorganisms to prevent rehospit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ania: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8-04-25, doi: 10.1111/bdi.12652
【主編評語】一項納入66名急性狂躁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發現鼠李糖乳桿菌GG+動物雙歧桿菌乳雙岐亞種BB12的輔助治療可顯著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及再入院治療天數。(@szx)
每日補充 BB12 +LGG,不影響嬰兒對肺炎球菌及百日咳疫苗的抗體應答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IF:7.117]
290名8-14個月大的嬰兒分2組,試驗組每日補充2X10^9 CFU的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BB12)+鼠李糖乳桿菌GG株(LGG)組合,6個月後分析對肺炎球菌及百日咳疫苗的應答; 與基線相比,幹預結束後針對肺炎鏈球菌或百日咳桿菌毒素的抗體濃度變化的個體平均值(AIC)與安慰劑組無顯著差異; 試驗組嬰兒的 IL-6 濃度的AIC顯著降低,而2組之間的 IFN-γ 濃度的 AIC 無顯著差異; 結論:益生菌幹預不影響嬰兒針對肺炎球菌或百日咳疫苗的抗體應答。
Probiotics and the immunological response to infant vaccinations;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018-08-09, doi: 10.1016/j.cmi.2018.07.031
【主編評語】來自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上的一項隨機雙盲對照試驗結果,在290名丹麥嬰兒中,每日補充益生菌(動物雙歧桿菌乳亞種+鼠李糖乳桿菌GG)未能顯著提升嬰兒對肺炎球菌及百日咳疫苗的抗體應答。(@szx)
說明:本合輯中所列循證研究僅為傳遞相關研究進展之用。腸道菌群個體化差異較大,益生菌功效可能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