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歧桿菌發酵工藝研究進展

2020-11-29 騰訊網

柳俊靈

(青島科技大學,山東 青島 266042)

摘要雙歧桿菌是一種能對機體有益的生理性細菌,具有營養和保健功能。本文從培養基、生長因子、培養技術、發酵條件等角度對國內外雙歧桿菌高產發酵工藝的研究進展進行了詳細的綜述,為雙歧桿菌的生產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

關鍵詞:雙歧桿菌;厭氧發酵;培養技術;發酵條件

doi:10.3969/j.issn.1008-1267.2013.04.006

中圖分類號TQ920.4文獻標誌碼A文章編號1008-1267(2013)04-0019-04

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首次發現是由 Henry Tissier 於1899年從母乳餵養的嬰兒糞便中分離得到[1]。雙歧桿菌屬於革蘭氏陽性桿菌,對氧十分敏感,對低 pH 耐性差,極易失活,最適 pH 為 6.5~7.0,最適生長溫度37~42℃[2]。雙歧桿菌能有效地維持腸道正常菌群平衡,同時對於抗腹瀉、抗便秘、抗感染、抗腫瘤等方面也有獨特的生理功能。雙歧桿菌在生長過程中產生的維生素、胺基酸類營養物質能改善牛奶的營養價值,因此在牛奶生產中廣泛應用[3]。但由於雙歧桿菌對生長環境要求嚴格,致使在生產中菌株培養較困難,生產周期長,產品活菌數量少等問題。為解決這類問題,國內外學者對雙歧桿菌培養條件和發酵工藝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報導。

1培養基中各成分對雙歧桿菌發酵的影響

1.1 碳源

通常用葡萄糖等單糖和低聚糖作為雙歧桿菌生長的主要碳源。邵建寧等[ 4]通過改變碳源、pH 和添加低聚糖研究其對長雙歧桿菌生長的影響,得到最佳培養基,在此培養基中 37℃培養 20h 後,菌落數達 8.9×109cfu/mL,較基礎培養基培養時間縮短4h,活菌數提高 8.1 倍。鹿曉菲等[5]研究出適合工業生產的低成本培養基,以廢糖蜜、玉米漿代替培養基中的碳源、氮源,同時添加番茄汁、低聚果糖,經培養32h後,活菌數可達4.33×109cfu/mL,有較高的工業應用價值。

1.2 氮源

氮源主要是胰蛋白腖、蛋白腖、酵母提取物等。種克等[6]對雙歧桿菌麥芽複合汁增菌培養基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大豆蛋白腖、牛肉膏、酵母膏、玉米漿可顯著促進兩岐雙歧桿菌增殖。酵母膏富含核苷酸、蛋白質,對活菌數有明顯的影響,生產中缺少酵母膏菌體將停止生長。肖仔君等[7]報導了酵母膏對短雙歧桿菌有較為顯著的影響,在以TPY為基礎培養基的優化培養基中培養18h後,菌數可達2.1×1010cfu/mL。王振國[8]對苦豆籽粕—雙歧桿菌合生元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在培養基中添加6%質量分數的苦豆籽粕對兩歧雙歧桿菌的體外生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兩歧雙歧桿菌活菌數的數量級是對照組的1000倍。

1.3 生長因子對雙歧桿菌的促生長作用

生長因子對雙歧桿菌的增殖有顯著作用。增殖因子主要包括低聚糖類雙歧因子、蛋白質水解形成的肽類、天然植物及中草藥提取物類等。

1.3.1 低聚糖類

低聚糖類是雙歧因子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常見的低聚糖主要有低聚木糖、低聚果糖、低聚異麥芽糖、低聚半乳糖等20餘種。項明潔[9]等研究了低聚果糖對雙歧桿菌增殖效果及腸道菌群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厭氧液體培養基加入低聚果糖後雙歧桿菌菌數由1.5×108

cfu/mL增加到3×108cfu/mL。

1.3.2 蛋白質水解肽類產物

蛋白質水解肽類雙歧因子主要有乳清蛋白、乳鐵蛋白、酪蛋白水解物、胃黏膜蛋白水解物等。工業中常用的蛋白類雙歧因子中增殖效果最為明顯的是酵母浸提液,除此之外大豆胰蛋白酶水解物和牛肉浸膏在工業中應用也較為廣泛。吳敏等[10]對影響嬰兒雙歧桿菌生長的雙歧因子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雙歧因子對其活化的影響程度依次為酵母浸提液、酪蛋白腖、磷酸氫二鉀。C.Janer[11]研究發現在牛乳培養基中添加2%酪蛋白時,雙歧桿菌活菌數比對照組提高1.51g,而在添加2%的乳清蛋白的牛乳培養基中,雙歧桿菌菌落數達到最高。研究發現這些物質對雙歧桿菌的生長促進活性與它們的二硫鍵有密切關係。

1.3.3 天然植物及中草藥浸提物

天然植物材料中,如番茄汁、胡蘿蔔汁、平菇汁、黃芪等均含有雙歧桿菌需要的生長因子,一些中藥浸提物如枸杞中也含有較為豐富的雙歧因子。韓雪等[12]通過正交試驗研究了4種天然提取物平菇汁、捲心菜汁、豆漿、胡蘿蔔汁對雙歧桿菌增殖的效果,按最佳配比添加後雙歧桿菌活菌數達2.58×109cfu/mL,較添加前增加 2.95 倍。劉彥亮[13]研究了以黃芪浸提液為主要原料的黃芪複合增菌培養基,在優化培養基中培養雙歧桿菌16h後,活菌數可達 4.59×109cfu/mL。Szilard Kun 等[14]研究表明胡蘿蔔汁對雙歧桿菌的增菌效果顯著,雙歧桿菌在單一的胡蘿蔔汁中培養時菌落數可達108cfu/mL。

1.3.4 短鏈脂肪酸類和其它類

短鏈脂肪酸、乳酸菌素、稀土元素及無機鹽離子等也是對雙歧桿菌有增殖作用的雙歧因子。張樹和等[15]研究發現大豆多糖對雙歧桿菌增菌效果明顯與低聚果糖一致,具有益生元特性。郭思建等[16]發現乳酸菌素對雙歧桿菌有很強的促生長作用,且雙歧桿菌增菌效果與乳酸菌素濃度高低有密切關係,高濃度乳酸菌素液促進雙歧桿菌生長效果較好。

2 發酵條件對雙歧桿菌生長的影響

2.1 pH 值

pH 值影響反應液中物質的電荷狀態,雙歧桿菌細胞內酶胺基酸電離狀態和細胞內酶的活性。舒國偉等[17]研究了pH值及接種量對兩株兩歧雙歧桿菌BB01、BB03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BB01、BB03 的最適生長pH分別為6.5和6.0。提高菌株的耐酸性具有工業應用價值,熊三玉等[18]通過反覆馴化將兩歧雙歧桿菌馴化成耐氧耐酸耐膽鹽的優良菌株,經過耐酸馴化的菌株在低pH 值條件下的產酸性明顯優於未經馴化的菌株。林娟等[19]採用馴化和紫外線誘變兩種方法選育雙歧桿菌耐酸耐氧菌株,與原始菌株相比,誘變株在pH4.5液體培養基中生長速度加快,衰亡速度減緩,在36h達最大活菌量,72h仍保持較高活菌量。

2.2 溫度和接種量

溫度和接種量在雙歧桿菌發酵過程中是兩個重要的因素。溫度對菌體的生長和發酵的影響是各種因素綜合表現的結果。適宜的溫度對菌體的增殖和產物的產量的提高有較大的影響。鮑行豪等[20]研究了培養液預溫對雙歧桿菌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預溫後37℃培養20h即可達到菌體最高生物量,較預溫前提前12h。接種量對雙歧桿菌的生長也有一定影響,接種量增加,在相同時間內對活菌總數有一定影響,研究表明雙歧桿菌培養最佳接種量為4%~5%。

2.3 氧

雙歧桿菌對氧及其敏感,有氧條件下雙歧桿菌會形成H2O2、O2-、HO·等活性氧,這些活性氧基團在細胞內積累會對細胞形成毒害作用。目前較多文獻研究了氧對雙歧桿菌生長的影響。據報導,氧氣會影響雙歧桿菌的糖代謝[21]。而雙歧桿菌葡萄糖代謝酶的基因在環境脅迫下也發生表達量的變化[22,23]。趙建雲等[24]採用半定量RT-PCR法對在 4%氧氣條件下培養的長雙歧桿菌BBMN68的葡萄糖代謝中關鍵酶基因 m RNA 表達水平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隨著氧氣濃度增加,長雙歧桿菌 BBMN68 的生長逐漸受到抑制,在氧質量分數為4%脅迫條件下,葡萄糖磷酸變位酶等多種酶在氧脅迫 30min 時的 mRNA 表達明顯下降。基於雙歧桿菌對氧要求嚴格的這一特性,使得其工業生產存在較多困難,如對生產設備要求較高、工藝過程較為繁瑣等。

3 培養技術對雙歧桿菌發酵的影響

常用的生產雙歧桿菌的方法是分批培養,這種培養方法可造成底物耗盡和阻遏物的積累,使生物量和產物在培養後期不再增加呈穩定狀態。為了解決分批培養出現的問題,現在研究的趨勢是高密度培養方法(High cell-density culture)。常用的高密度培養方法有分批補料培養、過濾培養和連續培養等,下面就分批補料培養和連續培養做詳細論述。

3.1 補料分批培養

補料分批技術解決了分批培養中底物的限制及產物的抑制。白文[27]研究了青春雙歧桿菌補料高密度培養的方法,以青春雙歧桿菌液體分批培養研究為基礎,補加鹼液調整發酵過程中培養基的pH,同時補加葡萄糖以消除碳源減少對雙歧桿菌增殖的抑制,使發酵罐高密度培養對數期延長 8h,最大活菌數由 3.9×108cfu/mL 提高到4.6×109cfu/mL,實現了青春雙歧桿菌的高密度培養。倪雪朋等[28]研究了不同培養技術對耐氧兩歧雙歧桿菌生長的影響,結果表明流加培養效果最好,小瓶培養、發酵罐間歇培養次之。流加培養可延長雙歧桿菌生長周期,使雙歧桿菌的OD值達到1.167,活菌數達2.87 ×1010cfu/mL,明顯高於優化培養基。

3.2 連續培養

曹鬱生等[29]研究了雙歧桿菌厭氧連續培養的技術,連續培養方法較靜置批量培養得到的活菌數高活力好,單位容積的產量高。通過控制連續培養系統pH值為6.0,採用不同稀釋率檢查其對培養物的影響,達到穩定時分析其活菌數量、乳酸和乙酸產量。結果表明當稀釋率為0.064h-1時,培養液中的活菌數達5.2×108cfu/mL。

4 發展與展望

21世紀功能性食品是食品發展的主流,滿足不同人群需要的特殊營養品已成為我國食品工業的發展重點,而雙歧桿菌的功能性恰好適合這一趨勢。目前對於雙歧桿菌在微生態製劑、功能性食品和藥品等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因此優化雙歧桿菌發酵工藝,實現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意義重大。

目前對於雙歧桿菌的研究在優良菌株選育、耐氧馴化、冷凍乾燥、微囊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解決了菌株高密度高活性培養的困難,以及對生產設備要求嚴格、不耐受胃酸等問題,為該菌的實際工業應用提供了保障和可能。但鑑於雙歧桿菌本身固有的生理特點,目前我們還沒有完全掌握雙歧桿菌的特性,產品常溫下保存的穩定性也有待提高。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通過控制發酵過程逐漸完善高密度發酵;通過完善發酵設備更好地監測菌株生長狀態;結合發酵工藝,簡化操作工藝、降低成本實現雙歧桿菌生產的規模化產業化。

參考文獻:

[1]陳文學,史俊華.雙岐桿菌的研究進展[J].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00,12(5):298-300.

[2]熊三玉,管斌,孔青,等.兩歧雙歧桿菌耐氧耐酸耐膽鹽優良菌株的選育[J].中國釀造,2007,171(6):32-35.

[3]尤麗新,蔡丹,任麗麗,等.兩歧雙歧桿菌在牛初乳中的發酵特性研究[J].中國乳品工業,2006,34(10):27-28.

[4]邵建寧,龔偉中,麻和平,等.功能性雙歧桿菌培養基的篩選與優化[J].食品科學,2008,29(03):3l8-321.

[5]鹿曉菲,趙敏,李來酉,張帆.兩歧雙歧桿菌 1.1852 的工業化發酵工藝[J].食品與發酵工業,2010,36(1):89-92.

[6]種克,田洪濤,桑亞新.雙歧桿菌麥芽複合汁增菌培養基優選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3):178-180.

[7]肖仔君,陳惠音,楊汝德.兩歧雙歧桿菌增殖培養基的優化[J].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5,26(9):87-89.

[8]王振國.苦豆籽粕-雙歧桿菌合生元的研究[D].內蒙古:內蒙古農業大學,2009:18.

[9]項明潔,劉明,彭奕冰,等.低聚果糖對雙歧桿菌增殖效果及腸道菌群的影響[J].檢驗醫學,2005,20(1):49-51.

[10]吳敏,胡穎,羅愛平,等.嬰兒雙歧桿菌的耐氧馴化及應用特性的研究[J].食品與機械,2012,02:35.

[11]C.Janer,C.Pelaez,T.Requena.Caseinomacropeptide and whey proteinconcentrate enhance Bifidobacerium lactis growth in milk[J].FoodChemistry,2004,86(2):263-267.

[12]韓雪,易華西,張蘭威.幾種天然提取物對兩株雙歧桿菌的增殖作用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3):233-239.

[13]劉彥亮.黃芪及其它中草藥對雙歧桿菌增菌的影響研究[D].河 北:河北農業大學,2008:22-27.

[14]胡曼.兩歧雙歧桿菌培養及凍幹保護劑的研究[D]陝西:陝西科技大學,2012:3.

[15]張樹和,韓羿斌,金雙喜,等.豆多糖對雙歧桿菌及人腸道菌群生長的影響[J].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08,20(2):135-137.

[16]郭思建,戴建紅,林敏西,等.體外乳酸菌素促雙歧桿菌生長實驗初步觀察[J].中國微生態學雜誌,2000,12(5):266-267.

[17]舒國偉,季麗媛,陳合,等.pH 值及接種量對兩歧雙歧桿菌生長的影響[J].食品工業,2011,4:4-5.

[18]熊三玉,管斌,孔青,等.兩歧雙歧桿菌耐氧耐酸耐膽鹽優良菌株的選育[J].中國釀造,2007,06:32-35.

[19]林娟,邱紅端,謝航,等.耐氧耐酸雙歧桿菌的選育[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3:368-371.

[20]鮑行豪,沈為民.雙歧桿菌某些生長因素的研究[J].中國微生態學雜誌,1998,10(2):65-68.

本文轉載於天津化工Tianjin Chemical Industry 2013 年 7 月第 27 卷第 4 期Vol.27 No.4Jul.2013

相關焦點

  • 雙歧桿菌調理和改善腸道相關疾病作用的研究進展
    本文主要就雙歧桿菌的生理功能及雙歧桿菌製劑在調理和改善腸道相關疾病的國內外研究進展進行綜述。雙歧桿菌作為一種重要的益生菌,對結直腸癌的發生發展有一定的調節抑制作用,現將有關研究作如下總結。 Seki 等[57]通過測定糞便中雙歧桿菌的量可以發現長期食用由雙歧桿菌發酵的乳製品可以顯著增加腸道雙歧桿菌的定殖力。因此可產生更多的乳酸,降低腸道的pH 值,抑制像大腸桿菌及梭狀芽孢桿菌等有害菌的繁殖,優化了腸道的理化環境。
  • 雙歧桿菌是什麼 雙歧桿菌有什麼作用
    什麼是雙歧桿菌?雙歧桿菌分布在胃腸的數量隨年齡階段的增長而減少,分布最多的是母乳營養兒。那麼,雙歧桿菌藥理作用有哪些呢?雙歧桿菌治療效果是什麼呢?雙歧桿菌的好處有什麼?下面就來一一的了解一下吧。  雙歧桿菌是什麼雙歧桿菌是一個細菌屬名。
  • 益生菌研究:動物雙歧桿菌乳雙歧亞種Bb-12
    該菌自 1985 年開始在食品中使用,並已經積累多項臨床科學研究成果,可能是世界上研究最充分的雙歧桿菌之一。 粗略統計,在過去的二十年間(2000~2020),Bb-12 相關研究發表的 SCI 研究論文有 250 多篇,其中 SCI 論文期刊影響因子在 3 分以上的佔將近一半。
  • 長雙歧桿菌NCC2705葡萄糖與乳糖代謝的比較蛋白質組學
    長雙歧桿菌NCC2705葡萄糖與乳糖代謝的比較蛋白質組學何湘1 **,劉大偉1 **,孫忠科1,王芳1,姜錚1,趙紅慶1,陳宣男2,黃留玉1,袁靜1*(1軍事醫學科學院疾病預防控制研究所,北京100071)
  • 你知道雙歧桿菌嗎?對嬰兒意義重大
    你知道雙歧桿菌嗎?對嬰兒意義重大 最新一項研究顯示,特定嬰兒腸道細菌的特定基因決定了其在嬰兒腸道中的共生功能。這項研究為臨床醫生在選擇嬰兒益生菌以最大限度地影響短期和長期健康結果,提供了重要的指導。
  • 動物雙歧桿菌
    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益生菌當中的一員——動物雙歧桿菌。動物雙歧桿菌概述動物雙歧桿菌是人體腸道當中的主要優勢菌種,屬革蘭氏陽性多形態桿菌,呈Y字形,V字形(典型形態為有分叉的桿菌) 菌落光滑,邊緣完整。該菌種為厭氧菌,最適宜生長溫度為3~41℃,適宜環境pH值應保持在6.7~7.0之間。該菌種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耐受力,在腸道當中定植率較高。
  • 長雙歧桿菌NCC2705葡萄糖與乳糖代謝的比較蛋白質組學 - 中科院微...
    長雙歧桿菌NCC2705葡萄糖與乳糖代謝的比較蛋白質組學何湘1 **,劉大偉1 **,孫忠科1,王芳1,姜錚1,趙紅慶1,陳宣男2,黃留玉1,袁靜1*(1軍事醫學科學院疾病預防控制研究所,北京100071)
  • 酵素之微生物發酵——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發酵工藝
    想要了解酵素,就要先了解微生物發酵。其實在我國微生物發酵已經有很長一段歷史傳承,如今我們研發的酵素也是傳承了前人的微生物發酵工藝的經驗。微生物發酵工藝重大發展史公元前9000多年我國就已經釀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酒。河南賈湖遺址——是世界上發現的最早釀造酒類的古人遺址。
  • .| 微生物群在人類遺傳適應中的作用|微生物群|雙歧桿菌|乳糖酶|...
    然而,在人類局部適應過程中,宿主適應性等位基因和適應性微生物群功能之間的特定相互作用仍有待研究。接下來的兩小節,作者詳細研究了LCT–雙歧桿菌和AMY1–瘤胃球菌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這些例子中,適應性宿主等位基因和適應性微生物功能是相聯繫的。
  • 溼法工藝發酵型乳酸菌奶粉你了解嗎?
    奶粉是嬰幼兒的「口糧」,能夠為寶寶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成分更有利於寶寶的成長發育,因而嬰幼兒配方奶粉必須含有齊全的營養素且吃時寶寶不產生上火、便秘等情況,這才是寶媽們更為注重與在意的,在奶粉的選擇上不少新手寶媽們不知所措,不知道哪種奶粉適合自家的寶寶,今天給寶媽們說說溼法工藝發酵型乳酸菌奶粉!
  • 上交大PNAS:免疫治療誘腸炎,雙歧桿菌來緩解?
    上海交大:雙歧桿菌或能緩解免疫治療引起的結腸炎PNAS——[9.412]① 雙歧桿菌以CD4+ Treg依賴性方式改變腸道菌群組成,緩解CTLA-4單抗誘導小鼠腸結腸炎;② 鑑定出短雙岐桿菌及鼠李糖乳桿菌在結腸炎的緩解中發揮了關鍵作用;③ 雙歧桿菌通過促進IL-10/IL-10Rα反饋調控環路以增強Treg的免疫抑制功能;④ IL-10和IL-22在雙歧桿菌對結腸炎的改善作用中均是必需的;⑤ 雙歧桿菌能夠促進Treg的線粒體代謝,上調多個與線粒體功能及線粒體結構組分相關基因的表達。
  • 實驗室報導:給嚴重燒傷大鼠補充雙歧桿菌,癒合修復快
    研究實驗發現,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後,用益生菌進行腸道黏膜修復,被破壞的上皮細胞層屏障功能和屏障完整性都得到了恢復對嚴重燒傷後大鼠補充外源性雙歧桿菌,與不應用雙歧桿菌燒傷組的超微結構比較,具有腸黏膜細胞及細胞間連接損傷輕、修復快等表現。
  • 國內外常用的幾種工藝優化方法及研究進展
    綜合分析了微生物發酵優化工藝中影響發酵產物生成的各種相關因素,包括培養基組分中碳源、氮源、無機鹽、微量元素等的作用,以及發酵條件如溫度、pH值、溶氧、接種量等對發酵結果的影響,總結了目前國內外常用的幾種工藝優化方法及研究進展。
  • 長雙歧桿菌:通過促進免疫防治流感引起的肺部炎症和損傷!
    近日發表在EBioMedicine的一篇研究確定了一種新的機制,即利用長雙歧桿菌影響小鼠免疫反應,減少流感病毒引起的反應負荷及對肺組織損傷。研究者鼻內接種PR8株流感病毒以得到流感小鼠模型,然後再分別經鼻腔給予50 mL的長雙歧桿菌35624細胞或細胞壁組分。
  • 酪酸梭狀芽孢桿菌
    ,酪酸桿菌,酪酸菌,丁酸梭狀芽孢桿菌,丁酸梭菌,丁酸桿菌,丁酸菌;直到1980 年學術界規範地將其統一命名。        酪酸梭菌與其它菌種(如雙歧桿菌、乳酸菌)最主要的區別:一是酪酸梭菌能夠促進多種腸道有益菌生長,如典型代表是雙歧桿菌和乳酸菌的增長,反之則不能;二是酪酸梭菌能夠產生修復腸道黏膜的有益物質
  • 發酵飼料的原理是什麼?微生物發酵飼料的菌種及種類
    2、微生物發酵飼料菌種我國農業部 2003年12月發布的第3l8號公告「飼料添加劑品種目錄」中有l5種: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兩歧雙歧桿菌、糞腸球菌、屎腸球菌、乳酸腸球菌、嗜酸乳桿菌、乾酪乳桿菌、乳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產朊假絲酵母、釀酒酵母、沼澤紅假單胞菌。
  • 腸道菌群的形成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本文就相關影響因素研究進展進行綜述。研究表明腸道菌群組成、結構和比例,與人體健康狀況有著密切關係。一旦腸道菌群的這種微生態平衡被破壞,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也會造成各種胃腸道及全身性疾病。最近的研究表明宿主腸道菌群的組成和結構的改變和一些複雜的疾病如行為失調、代謝性疾病等有關。比如自閉症、肝性腦病、過敏症、肥胖症、糖尿病和動脈粥樣硬化及各種神經疾病等[3]。而多種因素對腸道菌群的組成具有重要的影響,本文對此方面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腸道菌群失調及其相關疾病研究進展
    近年來,人體微生物組學的相關研究受到廣泛關注、並取得了巨大進展。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的關係日益清晰,腸道菌群在人類疾病發生發展中的變化及作用也逐漸明朗。這也開啟了腸道菌群調節能量代謝、炎症和肥胖相關代謝紊亂性疾病研究的新時代。
  • 代謝工程改造大腸桿菌生產甲硫氨酸前體O-乙醯高絲氨酸研究獲進展
    隨著能源和環境危機的日益嚴峻,利用環境友好的微生物發酵法合成L-甲硫氨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關注。基於上述工藝路線,一種偶聯發酵-酶轉化的工藝路線已被開發應用於L-甲硫氨酸的工業生產中,並具有較高的產率。在該工藝中,通過發酵法合成OAH是制約L-甲硫氨酸生產和降低成本的關鍵因素之一。
  • 植物基發酵時代已來 益生菌將大有作為
    多品類開展研究 產品價值升級日前,很多植物基品類已進行益生菌的發酵開發。比如在發酵水果方面,研究涉及的水果種類已達17種,包括蘋果、刺梨、番石榴、柑橘、葡萄等。其中涉及的可食用益生菌包括9種,主要是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唾液乳桿菌,發酵乳桿菌),也有少部分腸膜明串珠菌和戊糖片球菌。據徐煜介紹,發酵水果中含有多種活性成分,一類是非黃酮酚,包括白藜蘆醇、表茶兒酸、沒食子酸等,另一類是黃酮類酚,包括槲皮素、兒茶酚等。此外,還有維生素B12、γ-氨基丁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