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PPIST-1行星是如何獲得水的?

2020-12-05 專注科學時事

冥王星和它的同族位於海王星軌道外富含冰小行星的柯伊伯帶。

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2017年,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宣布了一項重大發現。根據多年的觀察,他們發現TRAPPIST-1系統(距離地球40光年的m型紅矮星)包含不少於7顆巖石行星。同樣令人興奮的是,其中三顆行星是在該恆星的宜居帶(HZ)內被發現的,而且該系統本身已經有80億年的時間來發展生命所需的化學物質。與此同時,這些行星緊緊圍繞著一顆紅矮星公轉的事實,讓人懷疑這三顆行星能否長期維持大氣層或液態水。

根據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的最新研究,這一切都歸結於行星形成的碎片盤的組成,以及彗星是否在其周圍分配水。負責這項研究的團隊由馬克斯·普朗克天文研究所(MPIA)的塞巴斯蒂安·馬裡諾領導,成員來自劍橋大學、華威大學、伯明罕大學、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中心(CfA)和MPIA。

這項描述他們發現的研究最近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關於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學家的普遍共識是,它形成於46億年前,由氣體、塵埃和揮發物組成的星雲(又稱星雲假說)。

這一理論認為,這些元素首先在中心融合,經歷引力坍縮形成太陽。隨著時間的推移,剩餘的物質圍繞太陽形成了一個圓盤,最終形成了行星。在太陽系的外圍,從地層中遺留下來的物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帶,帶中含有大量的類冰物質,也被稱為柯伊伯帶。

根據後期轟擊理論,水被無數的彗星和冰冷的物體撞出這條帶,並衝進太陽系,分布到地球和整個太陽系。如果TRAPPIST-1系統有它自己的柯伊伯帶,那麼它理所當然地涉及到一個類似的過程。在這種情況下,重力擾動會導致物體被踢出帶,然後向七大行星移動,在它們的表面沉積水。再加上適當的大氣條件,這顆恆星上的三顆行星表面可能有足夠的水。

正如馬裡諾博士今天通過電子郵件向《宇宙》雜誌(Universe)解釋的那樣:「一條腰帶的存在表明,一個系統有大量揮發物和水。這個水庫一般位於一個系統的較遠的寒冷地區,然而,有不同的過程,可以帶來一部分的水豐富的物質附近的赫茲行星和交付他們的內容。發現一個彗星帶表明這個水庫在一開始就存在。

然而,馬裡諾博士也提出了一個警告,即目前恆星周圍不存在這樣一條腰帶,並不能證明一個系統沒有足夠的水來維持生命

完全有可能的是,最初擁有這樣一個帶的系統,在數十億年的進化之後,由於動力事件而失去了它們 也有可能它們變得太過微弱而無法被探測到,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腰帶自然會變得不那麼厚重和明亮

為了尋找TRAPPIST-1系統周圍的exo-Kuiper帶的跡象,研究小組依靠阿塔卡馬大型毫米/submilli收集的數據

此同時,他們還鼓勵馬裡諾博士和他的同事們將他們的技術應用到更年輕、更近的恆星系統中,以完善他們的模型,增加探測的可能性。

這些努力也將受益於新的天基和地基望遠鏡,它們將在未來幾年上線。馬裡諾博士說:「一些新一代的望遠鏡預計會更加靈敏,因此如果這些帶確實存在的話,它們就能探測到,但用目前的望遠鏡還不足以探測到它們。」

與其他發現一樣,這些結果表明系外行星研究是如何從發現過程過渡到表徵過程的。隨著儀器和方法的改進,我們開始看到其他類型的恆星系統與我們自己的有多麼不同。

相關焦點

  • TRAPPIST-1行星組成的新線索
    根據發表在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TRAPPIST-1的七個地球大陸行星都大部分由巖石構成,其中一些可能比地球擁有更多的水。行星的密度,現在比以前更準確地知道,表明一些行星在水中的質量可能高達5% - 這比地球上的海洋高出250倍。水對TRAPPIST-1行星的影響將取決於它們從恆星接收的熱量,這僅僅是我們太陽的9%。
  • 讓科學家很關心的TRAPPIST-1行星系,它的水究竟從哪裡來的?
    基於常年的觀測,他們發現TRAPPIST-1①系統(一顆距離地球四十光年的光譜類型為M的紅矮星)至少有七顆巖態行星!不僅如此②,其中有三顆行星都在宜居帶,而且這個系統已經有八十億年的時間來發展生命必須的化學物質。與此同時,因為這些行星緊緊圍繞著他們的母星公轉,人們開始猜測這三個行星或許可以長期地擁有大氣層和液態水。
  • 人類發現第一個證據:證明Trappist-1宜居行星很可能存在水
    就在8月31日,科學家又公布了兩項新發現:①這個系外恆星遠比我們太陽年齡古老;②發現第一個證據:證明TRAPPIST-1宜居地球很可能存在水。當然,利用光譜分析,還可以知道遙遠行星的諸多信息。只要擁有足夠靈敏的觀測設備,就能從天體中獲得無窮無盡的數據財富。總之,你可以把天體的光譜——看成是恆星、行星的信息資料庫。
  • NASA最新發現:TRAPPIST-1行星擁有比地球海洋更多的水
    在遙遠的恆星TRAPPIST-1周圍,有七顆地球大小的行星,通過對這些行星的觀測,科學家們收集到了這些行星組成的信息:TRAPPIST-1世界的水可能比地球上所有的海水還要多250倍。弄清楚這些行星的組成,是決定它們是否能支持外星生命的重要因素。但分析它們是非常棘手的。對於初識者來說,這個系統距離我們39光年遠,使用今天的技術發射太空船是不可能的。利用太陽系外圍的太空飛行器,如旅行者1號探測器,仍然需要運行超過73,000年才能到達Proxima b。
  • 有「巖」又含水 - 帶你探索TRAPPIST-1行星系統的神奇世界
    視頻編譯:        在這個鄰近我們的行星系中,天文學家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它們可能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水! 2017年,有7顆行星被發現圍繞超低溫的紅矮星TRAPPIST-1公轉。
  • Trappist-1系外行星可能有太多的水來維持生命
    這項新研究的研究人員對這樣的推測潑了一盆冷水,認為所有的行星都有太多的水來維持生命。在對行星進行建模時,研究人員發現它們的水比地球的多,從質量的50%到10%。模仿χ2擬合優度的群眾TRAPPIST-1行星地球的半徑的函數和相對水質量分數在wt %添加到系統中。
  • 有水冰覆蓋!Trappist-1可能有2顆類地行星適合人類居住
    NASA去年2月透過克卜勒望遠鏡發現Trappist-1行星系。匈牙利科學家近日提出一項新的假說,Trappist-1行星系中的d和e行星,可能有液態水資源與適合人類居住的地表溫度。「Trappist-1d」和「Trappist-1e」是Trappist-1行星系中最受矚目的兩顆小行星,科學家初步判斷可能是適合人類居住的類地形星。美國太空總署(NASA)在去年2月宣布,透過克卜勒望遠鏡(Kepler Mission)發現了第一個圍繞超冷矮行星運行的小行星系統,系統中包含了7顆地球大小的小行星,命名為Trappist-1行星系。
  • 重大發現:11月15日,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很近的適合人類移居的行星
    在2016年的時候ESO宣布在比鄰星(Proxima Centauri)星系附近的宜居帶內發現了一顆太陽系外宜居行星(即巖石行星),距離地球只有4.25光年。這消息引起了天文學家極大的興趣。這是一個七行星系統圍繞著附近的trappist - 1恆星運行的星系。不過就在昨天,科學家發現這個區域附近又一顆宜居行星。
  • TRAPPIST-1——系外行星系統的新成員
    根據最新的克卜勒測量數據Rodrigo Luger等科學家確認了Michaël Gillon科研小組關於TRAPPIST-1的結論,並成功地證明了距離中心恆星最遠的行星TRAPPIST-1h的存在,而這顆行星存在與否在之前的測量中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這顆處在邊緣的行星公轉周期是18.8個地球日。
  • Trappist-1星系宜居性新報告:行星e很可能具有地表液態海洋
    今年2月,科學家宣布發現了圍繞「超冷矮星」—「Trappist-1」運行的7個類地行星。TRAPPIST-1星系可能存在宜居星球,該行星系統環繞一顆名為TRAPPIST-1的超冷矮恆星,這個行星系統被譽為宇宙一個潛在可居住的地區,或有著液態水和溫和的氣候,而且距離只有39光年。但後續的發現和推論認為TRAPPIST-1行星系的宜居地區存在生命的可能性較小。
  • 「TRAPPIST-1」 和 「比鄰-B」,宇宙中的宜居區域如何判斷?
    這是我對 「TRAPPIST-1」 的持續報導的更新,該系統至少有7個地球大小的行星圍繞在軌道上運行,所有行星都被認為是巖石狀的,並且可能存在液態水。本文同時也是「比鄰B」的更新, 其中有一個行星可能有液態水。有關這兩個系統的更多背景知識,請參閱我在本頻道上的其他更新。
  • TRAPPIST-1可能是外星人的家園?
    這意味著地外生命可能隨時間散播到多個行星上,它們在每一個行星上都有可能生存,甚至隨時間獨自進化。換句話說,如果TRAPPIST-1星系中的一顆行星上存在生命,那麼很可能該星系中的其他行星也有生命存在。圖解:夜晚的星空。
  • 系外恆星系統TRAPPIST-1,是孕育生命的搖籃?
    本文是我持續報導特拉普斯特1號系外系統的一部分。據了解,這個恆星系統是至少7顆大小和地球差不多的行星的「港灣」,而且其中至少一顆行星上可能蘊藏著液態水。大量關於此恆星系統的新信息逐漸浮出水面,以至於我幾乎跟不上科學報導如暴風雪般的快速更新。但是,這個系統周圍的不確定因素始終沒有改變。
  • 所有巖石行星都有過水?
    地球生命的出現和繁衍和水有著極大的關係,科學家普遍認為先有水才可能出現生命。37億年前地球的第一個細胞古細菌就是誕生在海洋裡,之後地球所有生物的形成都離開不水。而地球的水又從哪裡來呢,又如何形成遍布全球的汪洋大海?至今還是個謎題。
  • 科學家如何幫助重塑霍爾斯特的行星
    眾所周知,作曲家們為了獲得靈感到處旅行。 孟德爾頌前往遙遠的蘇格蘭斯塔法島寫他的赫布裡底序曲,而梅西安在猶他州的山上發現了音樂。黛博拉·普裡查德決定去火星旅行。這位獲獎作曲家在談到她的旅程時說這裡雄偉壯觀,所有這些紅色的山丘和山谷與地球上的非常相似。 能夠看到這裡的風景是非同尋常的。
  • 行星存在水的重要性
    生命的庇護所——地球在海洋的表面生命的分子,一定可以接受到太陽的紫外線,而當它們不需要紫外線的時候,就可以前往海洋的深處從而獲得安全——水星水星,就是一顆質量很小的行星,它的質量是地球的1/20,這個星球束縛不了任何活躍的物質,如氣體和水,水星完全沒有大氣,太陽中所有的能量都能毫無遮攔的傾瀉在它的表面,在被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地表溫度達到了400多度,在背陰處卻比地球的南極還冷的多,達到了零下的160度左右,而且即便在被太陽照射的地表的溫度像火爐一樣,但是在地表上方的20釐米處,溫度就立即下降到了零下幾十度,這就是由於沒有空氣
  • TRAPPIST-1的7顆行星中有3顆適宜居住,科學家已模擬其表面氣候
    在這些行星中,有7顆行星最為獨特,那就是TRAPPIST-1的7顆行星(b~h)。TRAPPIST-1是除了太陽系和克卜勒-90星系以外,擁有行星最多的恆星系。擁有更多的行星,也就意味著擁有生命的可能性更高。因此,TRAPPIST-1也吸引著無數科學家的關注。TRAPPIST-1是一顆紅矮星——宇宙中最常見的天體。它的半徑是太陽的11%,質量是太陽的8%。由於它能量如此之低,它的行星必須離它更近一點才能有宜居的環境。
  • Trappist-1系統中的外星生命,都存在於脆弱的平衡中
    軌道進展二月,七顆類似地球的行星在一個被稱為矮星TRAPPIST-1的矮星軌道上被發現後,令人興奮不已,因為這個系統似乎是外星生命的潛在宿主
  • 火星最初9000萬年一直有水,科學家提野性理論:巖石行星或都有水
    地球上的水從何而來?一直以來,更多人都認為地球上形成水應該始於小行星或其他星球發生撞擊,然後在這種比較偶然的情況下獲得了水,儘管這個假想一直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卻成為了更多科學家們普通認同的一種可能。而現在,關於地球上的水到底從哪裡來,似乎有了新的解釋,而且這個答案與之前完全不同,因為,地球很可能是在形成的時候便有了水,甚至所有巖石行星上都有水,這個研究的結論無疑充滿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