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是創建國家衛生區創建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三年來,我區以創建國家衛生區為契機,全面推進健康教育,讓居民在日常健身中、社區生活中等多種情境中,獲取科學的健康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健康素養。
數據顯示,目前,海澱區全區體育場地面積為817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2.41平方米。全區共建成健康步道22條,健康主題公園4個,健康一條街23個,健康學校169個,健康食堂(餐廳)66個。同時,街道、社區配備體育健身設施達100%,全區所有社區(村)均實現了「一刻鐘健身圈」。
加強全民體育健身運動
「這半年多都是自己在家練習,有些動作都練得不到位,現在好了,終於把培訓班裡的老師盼來了。」近日,繼北京市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技能進基層暨海澱區太極拳協會健身氣功五禽戲、導引養生功十二法培訓班後,陳式太極拳隊培訓活動在昆玉河畔的長春健身園拉開帷幕。記者了解到,受疫情影響,此次的健身活動是自今年春節後第一次。疫情期間,很多學員只能自練自習,因此,大家格外珍惜這次培訓活動,認真領會並交流切磋。
隨著疫情的好轉,城市居民的體育健身活動熱度逐漸恢復。目前,在海澱,每周3次以上參加體育鍛鍊人數達到172.3萬人,佔全區常住人口的47.9%。在健身運動中,居民不僅增加了專業的健身知識,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和自身健康素養。
區愛衛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區以「三減三健」等重點內容為切入點,在職業人群中推廣慢病防控適宜技術,深入開展全面健康生活方式行動。與此同時,不斷加強職業健康監管。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職業病危害現狀防治評估,開展職業危害專項治理,對從事接觸重點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開展職業健康檢查,開展職業健康教育活動。近3年未發生重大職業病危害事故。
加大健康知識宣傳力度
在備齊「硬體」設施的基礎上,我區建立了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1+29+40」工作網絡框架,形成以健康教育所為核心、52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骨幹的健康教育網格化管理模式,採取多種方式傳播健康知識,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活動。
特別是今年五月下旬,區健促辦在全區範圍內開展了《首都市民衛生健康公約》的宣傳推廣,讓居民共同關注和踐行《首都市民衛生健康公約》。
記者了解到,期間,全區各街鎮利用社區宣傳欄、電子屏開展宣傳活動,並將《致居民一封信》張貼於樓門,提高居民知曉率。區衛生健康委為直屬單位及屬地66家醫療機構(含民營)配發了宣傳材料。區衛生健康監督所各監督站為屬地各家獨立社區衛生服務站上門配發宣傳材料,並進行宣傳講解工作,做到衛生健康系統宣傳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