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發達國家的過去就是我們的現在,發達國家的現在就是我們的將來。
在經濟發展的很多領域,這句話都得到了驗證。商用車領域也不例外。
發達國家的商用車價格遠遠高於我國的車輛價格,但是其使用成本反而不比我國高多少。其原因有多個方面,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國外更多從整個生命周期來考量成本,使得其最合算的方案往往並非是購買便宜車。
現在,終於有中國的商用車企,開始向國人力推這個全生命周期的概念。這個先行者就是宇通。
時勢造英雄?宇通、奔馳「順勢而變」
最近,宇通客車的LCC(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推介會開始向全國推廣,迄今已經走過了瀋陽、武漢、杭州、廣州和昆明等地,給這些地區的客戶帶來了一場場關於企業成本管理的盛宴。
LCC,英文全稱是Life Cycle Cost,中文翻譯為「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LCC這個概念,奔馳等一些國外商用車廠商也稱其為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中文翻譯為「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兩者雖然名字各異,但不管是LCC還是T.C.O,都重在強調引導客戶重視運輸車輛生命周期內的運營成本,推動他們儘量減少對初始購置成本的過分依賴,可謂是「稱謂雖不同,理念卻一致」。
2013年,宇通等本土企業順勢而為,跨國公司同樣不落於人後。奔馳卡客車(中國)公司自4月份上海車展以來,一直在各地巡演,大張旗鼓地向行業客戶推廣其「T.C.O.運盈智匯」的物流運輸解決方案。
「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理念,也許從未像今天這樣,同時被幾大商用車巨頭如此重視並提上日程。它的應時而生,反映了這個時代的共同需要,也即中國運輸業面臨的挑戰和轉型。
宇通LCC網站首頁截圖
奔馳「T.C.O.運盈智匯」網站首頁截圖
關於這一點,客車行業已經很清楚地顯現出來:「高鐵分流客源,客運企業盈利水平下降」,「燃料、人工等成本的逐年攀升,擠佔了運輸公司大部分利潤」,「公交補貼額度收緊,公交的非市場化及財政補貼方式預計將在未來的5-10年中逐漸扭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