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菊 郭有信 4月1日下午,鄭州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宇通客車)發布了2018年度報告。年報顯示,2018年宇通客車實現客車銷量6.09萬輛,營業收入317.46億元,同比下滑4.44%,歸屬母公司的淨利潤23.01億元,同比下滑26.45%。而宇通客車在2018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7.8億元,同比下滑36.4%。由此,宇通客車未實現年初制定的收入計劃。按照計劃,其2018年全年將實現實現營業收入 340億元。
從宇通客車歷年的業績來看,其淨利潤在2018年下滑到2013年水平。此前的2013年,宇通的淨利潤為22.6億元。2018年,宇通客車的毛利潤率為25.33%,有較大幅度下滑,與此前的2015年毛利率水平相當。其淨利潤率為7.33%,低於該公司在2012年的表現,而略高於其在2011年的水平。這顯示了宇通客車的盈利水平下降較大。
這是宇通客車第二年盈利負增長。2017年,宇通客車第一次負增長,該年其營業收入增長率是-7.33%,歸屬淨利潤的增長率是-22.62%。儘管業績關鍵指標下滑,宇通客車仍推出了2018年度「每10股分配5元」的利潤分配預案,擬發放現金股利11.07億元。
實際上,自從1997年上市後,宇通客車累計已有116.11億元的現金分紅。在2017年就拿出11.1億的分紅,在2016年分紅更多,達到22.14億,更早之前的2015年則有33.21億,2014年也有14.77億。宇通客車大股東也在分紅中獲利頗多。宇通客車的大股東包括宇通集團和公司高層。
宇通客車表示,其盈利表現受到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變化影響。2018 年,國家新能源補貼標準進一步下調,宇通新能源客車盈利能力受到較大影響,但仍好於行業整體水平。資料顯示,2016年,宇通客車獲得應結算補助資金約28.9億元,成為當年獲新能源汽車補貼最多的車企。2017年,其獲得補助資金為4.44億元。而到了2018年,該金額進一步下降。資料顯示,2018年度其計入營業收入的新能源汽車補貼為4.07億。
新能源補貼的審核影響了汽車公司的應收帳款。宇通客車的財報顯示,其應收帳款的周轉天數暴增至196.53天,從2015年開始,該指標就大幅度上升,從106.89天上升至目前水平。而另一方面,去年中國客車市場表現並不樂觀。數據顯示,2018 年,客車行業總體需求出現了大幅下降,2018年 7 米及以上客車實現銷售 15.15萬輛,較 2017 年下降 9.62%。
不僅是宇通客車,整個新能源客車行業均受到補貼政策的嚴重影響。以中通客車為例,其2018年度業績預告顯示,中通客車預計2018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2500萬-3750萬元,相比2017年的19121.17萬元,預計下降86.93%-80.39%。而在中通客車2018年上半年的應收帳款中,新能源客車國家補貼款的應收數額為43.22億元,佔報告期內應收款項的97.26%。
今年3月26日,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披露了2019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大幅度下滑超過預期。
在新能源客車方面,補貼降低到了10萬元以內,最高補貼(L>10m)從18萬元減半到9萬元。其中,6<L≤8m客車最高補貼從5.5萬元降低到2.5萬元,而8<L≤10m從12萬元的最高補貼降低到5.5萬元。外界預計這將嚴重影響客車企業未來業績。事實上,在政策發布第二天,整個客車類上市公司股票集體大跌。
不過,宇通客車在2018年度增大了研發投入,其該年度研發支出 18.63 億元,增長幅度41.45%,佔營業收入的比例為 5.87%,在同行業中居於較高水平。宇通客車計劃2019 年公司收入為 320 億元,成本計劃為 238.60 億元,費用計劃為 59.23 億元。而為了維持公司當前業務,同時考慮未來長遠發展,公司擬新增生產經營類投資共計3.97 億元。
經濟觀察網記者在此前的報導中曾指出,中國車企已經走過了利潤巔峰進入下滑之中。從今年的業績來看,長安汽車在2016年達到業績巔峰,廣汽集團在2017年已經達到巔峰,今年將會刷新記錄。海馬汽車在2010年達到盈利巔峰,此後一路下滑。商用車因為政策關係,呈現出駝峰式的曲線,比如東風汽車的業績巔峰分別是在2010年和2015年;江淮汽車和福田汽車是在2010年和2016年,中國重汽峰值在2010年和2017年。儘管有企業保持穩步增長,但中國車企整體正處於利潤巔峰滑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