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3萬公裡才能領補貼 史上最嚴新能源汽車標準出臺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行駛3萬公裡才能領補貼:史上最嚴新能源標準讓車企遇「蜜汁尷尬」

  5月17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初步審核情況的公示》(以下簡稱《公示》),其中有12款新能源車型未能滿足「累計行駛裡程達到3萬公裡」的要求,沒有通過審批。

  為堵住「騙補」漏洞,去年12月29日,工信部下發《關於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非私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累計行駛裡程要超過3萬公裡才能領取國家補貼,並於2017年1月1日起實施。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此展開調查,部分新能源汽車企業認為,短期內達到3萬公裡的要求「很難」。而部分業內專家則認為,制定「3萬公裡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遏制「騙補」,同時促使新能源汽車技術性能提升。

  這一「史上最嚴」的新能源補貼政策和推廣目錄的變化,已經開始影響新能源商用車的銷量,前4個月銷量同比下滑幅度達到71.6%。部分新能源商用車企業正在遭遇「蜜汁尷尬」,因為對一些在中小城市進行作業的新能源垃圾車、物流車來說,要達到3萬公裡的標準,時間周期比較長,所以生產企業由此將面臨較大的現金流壓力。

  部分企業「2年內拿不到補貼」

  2016年12月29日下發的《通知》在2017年1月1日開始實施「3萬公裡政策」,同時,2016年汽車銷售車型也按照此政策的要求申請補貼,這讓企業有些措手不及。

  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一些新能源物流車來說,受性能和使用實際情況限制,短時期內很難達到「3萬公裡」。更重要的是,每年只申請和審核一次的補貼流程,使企業所獲補貼時間周期拖長,導致資金壓力非常大。

  據一名新能源汽車企業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政策出臺前徵求意見時,其曾對「3萬公裡政策」提出反對,建議將要求降到1萬公裡,但是意見並未被採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對公交車或旅遊大巴這類新能源車而言,實現累計行駛3萬公裡較為容易。但新能源物流車,以及公司或單位購買用於通勤的新能源客車來說,達到要求可能需2年左右時間。這意味著,生產企業將車型扣除補貼售出後,購入方需要很長時間才能達到行駛裡程要求,因此生產企業在很長時間內無法獲得補貼,生產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很大。

  據記者調查發現,根據目前一些物流企業的新能源物流車使用情況,生產企業很可能在2年內都無法拿到補貼。此外,車輛銷售後如遇多次轉手,生產企業一旦無法跟蹤所銷售車輛的裡程數據,就將面臨不能申請和領取補貼等問題。

  事實上,所獲補貼時間周期過長是企業最擔憂的問題。

  一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補貼申請流程,每年底申請一次,次年4、5月如審核通過,最終拿到補貼可能要再等上兩個月。例如一家企業如果2017年下半年投放車輛,2018年此批車輛達到要求並在年底申請補貼,那麼最快拿到補貼也要到2019年,這對中小企業的資金鍊來說是較大考驗。

  短期調整的可能性不大

  記者了解到,「3萬公裡政策」出臺的目的之一就是杜絕企業「騙補」。

  比如,有一家新能源企業,2016年為迅速「上量」拿補貼,這家企業的新能源乘用車90%以上都提前上了「公司牌照」,而這些車輛轉為私人牌照,還需要2年時間,新政策封堵了企業拿補貼的不規範行為。

  對此,業內多數專家認為,制定「3萬公裡政策」主要目的是遏制「騙補」,同時促使新能源汽車技術性能提高,目前企業所反映的情況很可能屬於執行層面的技術問題,需要進一步調研,畢竟政策才執行不久。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就認為,「3萬公裡政策」大方向正確,從企業反映的問題來看,一方面顯現出,現在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銷車就是為了拿補貼,拿不到補貼,企業自然壓力大;另一方面也說明,新能源汽車仍面臨科學管理等問題。

  一位接近政策制定的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短期內修訂3萬公裡政策」短期內修訂的可能性不大,「一是裡程要求確實對肅清新能源騙補情況效果明顯;二是由於推行不久,朝令夕改將嚴重影響政策的公信力。」。

  此外,據記者了解,一些大型客車企業受此政策的影響並不是很大。從上述《公示》情況來看,宇通客車申請的2087輛車全部通過審核,獲得補貼6.8億元。比亞迪一位內部人士也透露,比亞迪的新能源客車大部分作為公交車使用,基本上半年就能達到3萬公裡,因此對比以往,只是晚半年拿到補貼。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中汽協會正在對企業反映的情況進行調研和分析,也許到年中會拿出一些結論。

  補貼政策繼續堵「漏洞」

  據記者了解,今年新政策調整以來,一些企業開始謀求新的「對策」,即將車先銷售給私人用戶,再由私人用戶轉手給公司,這樣就能避開「3萬公裡」的要求,快速拿到補貼。但地方新政已經把這條「捷徑」堵住。天津市出臺的2017年的新能源補貼政策顯示,申報地方補助的新能源汽車,個人用戶購車自初次登記之日起2年內,不得過戶給非個人用戶;非個人用戶存續期內,所購車輛2年內不得轉讓過戶。

  事實上,從企業的騙補、謀補,到政府打擊騙補,再到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推倒重來,以及出臺新政策要求行駛裡程數等,企業與政府之間基於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博弈」一直在進行。

  即便如此,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仍在快速發展。國家能源局電力司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超過50萬輛,同比超過50%,電動汽車銷量在汽車銷量中的佔比達到1.8%,保有量接近100萬輛,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此外,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促進聯盟統計,截至2016年12月,公共類充電樁建設、運營數量接近15萬個,相較於2015年末的4.9萬個淨增2倍以上,中國充電基礎設施公共類充電設施保有量全球第一。

  葉盛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3萬公裡政策」還在執行初期,雖已有不少企業有反對聲音,但協會還需對整個行業進行更多調查,才能確定政策對行業產生的具體影響。

(責編:張雅倫(實習生)、杜燕飛)

相關焦點

  • 新能源汽車的「續航」商機
    一、前言 近段時間,隨著國家級的頂層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的出臺,以及理想、小鵬等造車新勢力股票相繼上市,加上蔚來、比亞迪、特斯拉等新能源車企股價不斷突破新高。新能源汽車的熱度和高度,著實再一次的被刷新。
  • 新補貼清算方式引發意外效應:新能源客車要變「賣方市場」?
    《通知》要求,申請2016年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的企業,需提交2016年度(如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清算報告及產品銷售、運營情況,包括銷售發票、產品技術參數、車輛註冊登記信息等信息;並指出,非個人用戶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行駛裡程須達到3萬公裡(作業類專用車除外),目前行駛裡程尚不達標的新能源汽車,應在達標後申請補貼,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照獲得行駛證年度執行
  • Google 自駕汽車行駛 48 萬公裡,即將開始載人行駛 | 愛範兒
    Google 自駕汽車行駛 48 萬公裡,即將開始載人行駛 今天,Google 在他們的官方博客宣布,他們的自動駕駛汽成功行駛 30 萬英裡(約 48.3 萬公裡)。
  • 2017上半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大事件一覽
    此外,《通知》提高了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門檻、建立了懲罰機制,且補貼金額退坡,即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額的50%;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各類車型2019年至2020年中央及地方補貼標準和上限,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退坡20%。2.新能源汽車準入新規發布影響指數:★★★★★1月16日,《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正式發布。
  • 一塊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到底能用多久?
    3、如何判斷新能源汽車電池「壽終正寢」?新能源汽車電池分類有哪些?電池的分類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按電池能量可以劃分為化學電池、生物電池、物理電池三種,其中化學電池被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比如:鎳氫電池、磷酸鐵鋰電池、鎳鈷錳酸鋰電池(三元鋰電池)、鉛酸電池、鈷酸鋰電池。狹義上,新能源汽車按電池結構可分為蓄電池及燃料電池兩種。
  • 價格在15萬到30萬的新能源汽車有哪些值得買
    新能源汽車是指除汽油、柴油發電機以外所有的其他能源的汽車,包括有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 純電動汽車(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種採用單一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作為儲能動力源,通過電池向電動機提供電能,驅動電動機運轉,從而推動汽車行駛。
  • 6月新政匯總 | 32項新能源汽車行業政策+5項技術標準
    6月,國家層面出臺10項新能源汽車政策。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取消;國務院明確將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中國對美進口車關稅再次調整;工信部和國標委明確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國標委發布五項新能源汽車領域國標等重要政策。
  • 任澤平:汽車百年大變局——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
    1)歐美日韓通過頂層設計與車企自下而上推動電動化轉型:2019年4月,歐盟發布史上最嚴碳排放標準《2019/631文件》,挪威、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設定燃油車禁售時間分別為2025、2030、2040、2040、2040年,發展新能源汽車成唯一出路;德國已立法確認境內電動車補貼不降反升,售價4萬歐元以下的純電動車補貼由4000歐元提高至6000歐元;車企加大投入,大眾將原計劃到
  • 補貼退潮外企入局,囚徒博弈下的新能源汽車會漲價嗎?
    新能源補貼政策正式退坡,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隨之開啟一輪洗牌。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6月26日起開始實施,補貼調整堪稱新能源汽車史上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不僅地方政府補貼取消,國家補貼標準也將降低50%以上,整體補貼退坡幅度超過50%。
  • 汽車發動機的壽命是多久,一年2萬公裡算多?你的車跑了多少呢
    2013年5月1號起開始按照新規定,其中私家車的報廢年限取消,但是根據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小型私家車行駛到60萬公裡後,會引導報廢。半公裡聽起來這個裡程數特別小,實際上你平攤到15年,每年要行駛四萬公裡,一般的這個家庭用車一年行駛兩萬公裡不得了了一天的話。上下班就要跑55公裡,這個聽起來好成熟,感覺還是非常短,我是新疆的,我們家的家用車一年只能跑到5000公裡,新疆很多朋友的私家課。
  • 新能源汽車兩類型特點解析:電動汽車體驗會不會更好?
    以上是科協對新能源的定義,至於新能源汽車自然指以電能作為能量源的機動車,相比燃油汽車可以做到零排放或超低排放是推行此類車輛的核心因素之一。「核心推動力」不僅有節能減排的特點,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組「梯次利用」價值是第二大亮點。
  • EMC為您的新能源汽車保駕護航
    國家標準委於2013年出臺規定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安全、能耗和EMC性能作為整車標準化的重點,其中GB 14023—2011、GB/T18387-2008以及GB/T 18655-2010等標準明確規定了電動車輛的電磁輻射發射和抗電磁幹擾性能要求。 這直接導致了汽車電子EMC測試成為廣大新能源整車廠商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 63%的新能源車5萬公裡內就被賣掉
    現在年輕消費者逐漸成為了汽車消費的助力群體,與上一代消費主力70、80後不同,90後的年輕消費者不管是選車標準還是用車觀念都與上一代人有很大地不同。基於目前發展迅速的車載科技,年輕消費者並不會向之前我們的父輩一樣一臺車開十幾年,而是在車輛的剩餘價值較高時選擇置換全新的車型,因此在選擇新車時車輛的保值率就顯得十分關鍵。
  • 新能源汽車:全球經濟增長新動能——記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
    此前,許多國家已經出臺發展新能源汽車時間表。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政府在開始推廣新能源汽車時就確定,把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作為突破口。隨著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的迅速增長,安全、效率、成本等問題日益突出。一項最新的專項調查表明,電動化可以使汽車使用成本持續下降,未來5~10年內,500公裡左右續駛裡程的車輛(購買和使用)成本將與傳統燃油車接近。
  • 新能源汽車電池怎麼處理_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分類
    今天說的是新能源汽車電池更換之後,其電池該何去何從?   那麼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在被汽車淘汰後,被替換的舊電池有哪些處理方法呢?   新能源汽車電池的分類   現在新能源汽車那麼多,電動汽車就是其中一種,顧名思義是需要電的汽車。那麼電池的使用壽命很重要。接下來由小編為您介紹一下新能源汽車電池種類吧!   新能源汽車電池種類,電池種類介紹--鉛酸蓄電池   鉛酸蓄電池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廣泛用作內燃機汽車的起動動力源。
  • 深圳市消委會組織召開新能源汽車消費顧慮答疑會
    作為新能源汽車引領者,比亞迪乘用車現已構建起傳統燃油、混合動力、純電動車全擎全動力產品體系。2015年起,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連續三年取得全球銷量第一,並以高顏值、電動化、智能網聯為核心發展方向,開啟了造車新時代。針對比亞迪新能源車型,比亞迪提出了非營運車整車包修期6年或15萬公裡,核心零部件包修期8年或15萬公裡,動力電池電芯終身保修服務。
  • 適合女士的新能源汽車有哪些,適合女士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推薦
    導讀:適合女士的新能源汽車有哪些,適合女士的新能源汽車車型推薦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的車型是我們的國產新能源汽車,小編相信很多的朋友們是比較喜歡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的因為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
  • 新能源汽車三大技術方向,哪種最實用?
    隨著汽車尾氣汙染的加劇和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消耗,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全球的共同趨勢。由於汽車功耗較大,傳統環保概念中的清潔能源,比如太陽能、風能在這個領域均是杯水車薪,使不上勁兒。(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一種特殊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條件下它與發動機轉速成反比關係,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範圍內的負載能力。)舉例而言,目前世界上頂尖的純電動汽車如果採用普通家庭電路充電,充滿需要7小時以上;若使用造價高達10萬美元的專用充電樁,充滿則需1-2個小時。按照這種汽車實測的滿電狀態250-300公裡的巡航裡程看,在城市裡代步是可以的,每晚都能充電。
  • 汽車百科002:新能源汽車的分類及簡單原理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17年1月17日發布的修訂版《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新能源汽車是指採用新型動力系統,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驅動的汽車,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 那些年兩會傳遞出的新能源汽車「好聲音」
    主要在幾個方面:第一,新能源汽車的配套設施很不完善,充電站、充電樁等設施缺乏;第二,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比較短,一般也就是一兩百公裡,使用不方便;第三,購車成本過高,雖然國家和地方分別都有補貼,但是價格還是比一般車型要高;第四,國家沒有統一的電價標準,導致各地用車成本不一,缺乏引導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