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和世界經濟怎麼走?搜狐財經峰會告訴你答案

2020-12-04 花邊社

若干年後,如果回望2020,對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極其特殊的一年。

可以說,這是全球化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一起遭遇的一場病毒浩劫,同時,這場病毒浩劫又連鎖帶來了全球經濟的斷崖式萎縮和緩慢復甦,甚至伴隨著大國間的還有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等等逆全球化的反向操作。總之,我們周遭和世界大局的不確定性因素不斷增加。

每個人置身其中,就像站在一艘波詭雲譎的巨輪之上,面對滔天巨浪和無處不在的暗礁,內心充滿了不確定性的焦慮。那麼,在這樣一種百年難遇之大變局之下,看清航向對每個船上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它決定了我們未來的一切行動。

幸運的是,搜狐在年底及時組織了一場關於全球和中國經濟大變局的財經峰會,請來了各界專家學者企業家大咖,共聚一堂,分享他們的深邃洞察,社長現場聽了,真的是感覺內心突然對前路有了一些定性,這或許就是站在智囊的肩膀上去思考,所以,社長也將這場觀點碰撞的精髓整理給大家

01

賀鏗:

明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8%

全球籠罩在新冠疫情之下,給經濟確實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傷害。慶幸的是,中國政府抗疫領導有方,應對有力,是全世界疫情控制最好的國家,經濟也是恢復最快的。但很多經濟學家還是認為,經濟整體恢復此前的高速增長依然很難。

但是,在今天搜狐財經峰會上,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原副局長賀鏗的主題演講對中國經濟恢復速度卻更加樂觀。他不認同許多經濟學家所認為的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更甚於1929年的論斷。因為二者間的根本原因不同,疫情是經濟之外的因素。

同時,賀鏗稱,疫情對於經濟的影響既不是V型,也不是U型,也不是L型,而是像老師批改作業打對號的形狀,下去的很快,上來也不會太慢,但是斜一點,事實證明應該是這樣的情況。

對於外界關心的明年中國的經濟增速,賀鏗預測,經濟會在明年恢復到正常的水平是肯定的,同時增速會比去年高,甚至高一倍。他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長8%,因為今年的經濟增長的基數低。

貿易戰方面,賀鏗認為貿易戰對中國對外貿易影響不會很大,科技戰對於我們而言是比較重要的,必須在未來的若干年攻克一些核心技術,要自強自立,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更好的發展前途。金融戰對我們的金融改革是起著正面的促進作用,對於香港的「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可能有所影響,這是我們要充分注意的一點。

02

魏建國:

雙循環將帶來技術、理念和創新三大機遇

面對複雜的國際局勢,中國提出要打造「雙循環的新經濟格局」。但實際上,很多人對經濟「雙循環」理解並不深刻,甚至存在誤區,「雙循環」對我們的影響和機遇也並沒有一個清晰地認識。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表示,雙循環路線考慮的是今後的世界格局,疫情後會有四個大的東移,即技術東移、製造業東移、資本東移和人才東移。

魏建國特別指出,我們是整個國家的大循環,不是各省各市各縣搞自己的小循環。因為中國要打造一個特大、超級市場的魅力,這個魅力是讓各地各省市按照經濟學來將邊際效益發揮到極致,生產要素髮揮到極致,需要剔除重複建設、低水平競爭。在實現「雙循環」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打造一個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在「雙循環」的背景下,實際上給中國帶來了技術、理念和創新三大機遇。中國經濟在國際循環方面,也在積極拓展新的空間,尤其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使我們有更大的市場,魏建國預測,疫情過後會有大的四大東移到中國來,今後東協跟中國的貿易額會快速增長,他呼籲中國的企業家一定要抓住這個市場機遇。

03

姚洋:

未來五到十年將是中國經濟的黃金時代

關於未來的經濟情況,疫情期間很多人編排成段子調侃說,今年其實很可能是未來10年最好的一年。言外之意,是對經濟未來走勢充滿憂慮。

對此,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搜狐財經峰會上並發表了題為「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改革與經濟增長前景」的演講。針對「十四五」規劃,他判斷未來5到15年,中國經濟可能要著重從自主技術、新型城鎮化、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綠色發展四個方面下功夫。

他大膽預測未來5-7年將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周期,平均增長率將達到5%—6%,這意味著我們在7—10年的時間裡就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也將是中國企業的黃金時代。

04

劉元春:

2020年底中國人均GDP將達到1.1萬美金

大多與會的學者和專家對中國經濟的未來都保持比較樂觀的態度,那麼,對於我們個人來說,其實最關心的是未來大家的收入水平到底會如何?這才是落實到每個家庭最實在的指標。

對這個大家都關心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預測,到2020年底中國人均GDP將達到1.1萬美金,到2025年的中國人均GDP將達到1.37萬美金。

他認為中國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保持理想的增速,取決於五中全會提出的四大戰略的落實。第一個是技術,關鍵技術、核心技術的突破帶來新一輪的技術紅利;第二個是通過關鍵制度的改革來構建第二輪的紅利,第三個是用人才強國、教育強國來構建人力資源紅利,第四個是我們要突破目前的這種亂世,來打造新的競爭平臺和新的競爭力,從而實現下一輪的全球化的紅利。

不過,他也提醒,目前世界上所面臨九大超級問題不僅僅沒有得到緩解,反而在未來和當下將進一步的惡化,更為重要的是我們過去解決這九大問題的一些傳統方法在目前的格局中都已經失效,因此在這種狀況中,在戰略性思考的時候就需要超越歷史的框架來進行一些新的思路構建。

05

龍永圖:

疫情未改變全球化趨勢

疫情的「黑天鵝」籠罩全球,處於自身利益和安全的考慮,國家間的互相隔絕現象開始抬頭,使得很多人擔心全球化趨勢會被改變。

原國家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談判首席代表龍永圖在本屆峰會上表示,2020年在人類歷史上會是一個非常難忘的年頭,在這一年當中新冠病毒橫掃整個世界,反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大行其道,在這一年當中貿易和投資的連接遭到破壞,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也遭到了很大的損失,對這一點全球各地都表現了非常悲觀。

但令我們高興的是,到了11月中旬中國等中等收入國家宣布籤署區域全面夥伴關係協定(RCEP),這個消息振奮了整個世界,很多人講RCEP的籤署,應該是全球多邊主義的勝利,也是全球自由貿易的勝利,來之不易。

這說明整個世界還是贊成繼續推動經濟全球化、贊成自由和公平的貿易,贊成多邊貿易體制,這就是為什麼說RCEP的籤署變成了一個提振全球信息的多邊主義的勝利。

龍永圖明確指出,新冠疫情沒有改變全球化的大趨勢,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重新樹立多項貿易體系,恢復世界貿易組織在全球的權威性,恢復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體系在全球的權威性,加強世界貿易組織新的規則體系的制定,此外,在世界貿易組織全球體制和貿易規則還不可能實現的情況下,還要加強區域貿易協定的合作和籤署。

06

黃奇帆: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五變和五不變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金融40人論壇學術顧問、重慶市原市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復旦大學特聘教授黃奇帆以一場視頻演講開啟當天峰會的下午場,並將視角移至中國企業和企業家的故事。

黃奇帆認為在新冠疫情衝擊之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經濟層面,主要有三點體現,一是世界在變,目前我們已經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二是中國在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三是中國與世界的關係在變,中國由被動接受國際經濟波動、被動接受全球治理體系和治理規則,向主動參與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主動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轉變。

黃奇帆稱,加之今年的疫情衝擊,大變局又有五變、五不變。大變局中有五變、五不變:一是全球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會有所變化,但大趨勢不會變;二是世界經濟增長分化加劇,但經濟中心東移的大趨勢不會變;三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特徵和理念可能會有新的變化,但引發人類社會深刻變革的大趨勢不會變;四是中國經濟的發展格局會發生新變化,但改革開放大趨勢不會變;五是中國經濟增速將適度放緩,但內在的巨大活力潛力不會變。

07

張朝陽:每個人都要尋求逆勢成長

像這樣的財經峰會,環顧整個中國網際網路圈,就搜狐一家在年復一年地堅持召開,為全社會貢獻觀點和智慧。社長理解,這實際是搜狐作為一家20多年歷史的老牌媒體對其媒體金字招牌和內容的堅守。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表示,搜狐財經在業務上,有兩個聚焦,一是聚焦於人,也就是學者、經濟學家、官員、企業家,聚焦他們的思考與表達;二是聚焦於企業,企業是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石,提供就業機會和稅收,確實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帶動經濟發展與技術變革。

實際上,每年的財經峰會也是搜狐財經作為搜狐這個大媒體一部分的一種擔當和責任。張朝陽在峰會上也分享了搜狐媒體平臺變化和進展:疫情帶來的社交距離,使線下聚集變得困難,同時使媒體直播與視頻會議在今年大行其道,應用的十分廣泛。使得任何一個活動,場內觀眾和場外觀眾實時互動,反倒提高了效率,實現了人們不能見面但是甚至更加高效的溝通。關於直播帶貨,他認為通;直播帶貨是這樣一個時代營銷的新模式,現在都在談私域流量,帳號、粉絲、流量,都是媒體傳播的新趨勢,搜狐在這方面也是跟進,張朝陽親自直播,並且還作出了特色,打造一個是價值直播,把直播帶貨變成一場綜藝。

「每個人要尋求逆勢成長,危和機共存,變化並非都是不好的,也有機會,所以要更加勤奮的工作,用天空視角看看每個人和企業的全局,甚至尋求一些突破。」張朝陽這句話意味深長,疫情給全世界方方面面帶來了無數的不確定性,也使得每個人和企業有了一個靜下心來重新將自己放進全球大視野中去審視,看清事物和生活的本質,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節奏,在危機中儘可能地尋找機會,躲避危險,逆勢成長。

相關焦點

  • 專家探討後疫情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經濟
    專家探討後疫情時代的中國與世界經濟 2020-11-27 19:07:29   中新網北京11月27日電 (陳杭)11月26日,2020搜狐財經峰會在京舉行。
  • 龍永圖、黃奇帆解析中國百年經濟大變局 「2020搜狐財經峰會」順利...
    11月26日,「2020搜狐財經峰會」在京舉行。龍永圖、黃奇帆、賀鏗、魏建國、劉元春、姚洋等政界、學界領域重量級嘉賓出席,重點解析「十四五」規劃、疫情後消費態勢、雙循環新經濟、農業農村建設等政策熱點。賀鏗預測明年中國經濟增長8% 張朝陽和嘉賓遠程無延時交流農村農業問題峰會首先聚焦「中國經濟的韌性」和「變革期的中國與世界」主題,從「雙循環經濟格局」、「十四五」開局之年改革與經濟增長前景、農業農村發展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 解析中國百年經濟大變局 2020搜狐財經峰會北京舉行
    11月26日,「2020搜狐財經峰會」在京舉行。龍永圖、黃奇帆等政界學界領域嘉賓重點解析「十四五」規劃、疫情後消費態勢、雙循環新經濟、農業農村建設等政策熱點。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華夏銀行行長張健華、汾酒集團董事長李秋喜等企業家也做了主題演講。
  • 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 確認出席2020搜狐財經峰會並發表演講
    2020搜狐財經峰會將於11月26日在北京召開,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將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狄拉克,2019年任拼多多農業農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20年就任拼多多副總裁。當前,中國農產品消費正在逐步升級迭代,消費市場的主力呈現年輕化,個性化需求逐步增多,購物偏好也從海量商品變成精選商品。而優質的農產品想要觸達消費者,勢必要經過各種渠道,傳統銷售渠道冗長的鏈條不僅提高了產品價差也拉長了觸達消費者的時間跨度,從而勢必將影響消費者的抉擇。
  • 劉爽財經峰會致辭:越是面對孤立和分裂,越要包容開放、擁抱世界
    鳳凰網財經12月5日訊,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全球化遭遇嚴重打擊,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價值和族群空前撕裂。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由鳳凰網、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人民日報出版社協辦,鳳凰網財經、中華網財經承辦的「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以「破局與新生」為主題,盛邀政商學界頂級嘉賓,圍繞全球和中國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凝聚共識。鳳凰網CEO、鳳凰衛視COO劉爽出席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發表開幕致辭。
  • 看懂中國經濟的二十句話——2020鳳凰網財經雲峰會圓滿落幕
    值此變局,鳳凰網財經承擔主流媒體責任,強勢聯合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共同舉辦以「全球經濟與決策選擇」為主題的「2020鳳凰網財經雲峰會」。2020鳳凰網財經雲峰會由碧桂園集團首席贊助、中國銀聯聯合贊助、中國平安贊助合作。
  • 劉爽財經峰會致辭:越是面對孤立和分裂企圖,越要包容開放、擁抱世界
    鳳凰網財經12月5日訊,2020年,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全球化遭遇嚴重打擊,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價值和族群空前撕裂。面對百年未有之變局,由鳳凰網、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人民日報出版社協辦,鳳凰網財經、中華網財經承辦的「2020鳳凰網財經峰會」在北京舉辦,本屆峰會以「破局與新生」為主題,盛邀政商學界頂級嘉賓,圍繞全球和中國經濟發展建言獻策,凝聚共識。
  • 未來已來 「 2018藍鯨財經新科技峰會」勝利召開
    6月20日,由藍鯨財經主辦的「2018藍鯨財經新科技峰會」在北京成功舉行。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科技創新已經成為當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變革力量。藍鯨財經高級副總裁劉瑞剛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本次峰會從人工智慧、大數據、網絡安全、新零售、網際網路金融、區塊鏈等多個熱門細分領域,分享了新技術在安全、出行、金融、電商、新零售等領域帶來的創新、變革及發展前景。
  • ...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後疫情時代的世界必將如鳳凰...
    幫助婦女擺脫疫情影響,中方已倡議在2025年再次召開全球婦女峰會,為推動後疫情時代婦女事業發展貢獻力量。中方支持聯合國明年舉辦世界糧食峰會,倡議適時召開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題為《勠力戰疫共創未來》的重要講話,強調二十國集團應該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多邊主義、開放包容、互利合作、與時俱進,在後疫情時代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 2020中國經濟年度峰會在京成功舉辦
    、財經主流媒體代表等300餘人出席了本屆峰會。  在峰會上,聚焦中國經濟熱點,探討經濟發展趨勢,研究經濟「雙循環」新格局,探索推動後疫情時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路徑,成為主要議題。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宣布大會開幕並致辭,與會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先後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 第八屆中國財經峰會,花蝦金融斬獲「2019匠心品質大獎」
    7月11日,第八屆中國財經峰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本屆峰會以「新時代:大變局與新動力」為主題,華夏信財旗下網際網路平臺花蝦金融(以下簡稱:花蝦金融)受邀與商界、政界、學界、傳媒以及文化藝術等領域眾多重量級嘉賓共同參加此次峰會。
  • 院士:後疫情時代化工之路怎麼走
    近年來重點研究方向為生態工業工程和循環經濟,主持和指導多項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的工業生態園區和循環經濟規劃建設,積極推動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工程科學的學科基礎建設。2020年已經過半。種種跡象表明,上半年,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經濟運行企穩回升,成績好於預期。但是,下半年經濟運行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國際宏觀經濟環境嚴峻複雜。
  • 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定於11月28日啟幕:後疫情時代全球資本抉擇與突圍...
    11月28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和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主辦、《21世紀經濟報導》承辦的「新格局、新市場、新挑戰 ——2020南方財經國際論壇」將在廣州保利洲際酒店隆重召開。 2020年,對於中國乃至世界經濟體系而言,既是充滿挑戰與變革的一年,又是充滿轉機並開啟了新一輪經濟體系驟變的啟點之年。
  • 觀點速遞 | 張曉玲: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和粵港澳大灣區在不確定...
    11月27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2020在廣州舉行。論壇主題為邁向「十四五」的新發展格局與大灣區融合發展。 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張曉玲指出,當下的經濟,在復甦中充滿了變數。在後疫情時代,中國將面臨非常嚴峻的國際環境。
  • 【地評線】飛天網評:後疫情時代鳳凰涅槃的世界要學蜜蜂共釀蜜
    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五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題為《勠力戰疫 共創未來》的重要講話,強調二十國集團應該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多邊主義、開放包容、互利合作、與時俱進,在後疫情時代國際秩序和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不怕巨浪高,就怕槳不齊。
  • 時政新聞眼丨後疫情時代G20如何引領全球治理,習近平提出中國主張...
    11月21日晚,本月內第四場重要國際會議——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15次峰會拉開帷幕。習近平主席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一階段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針對後疫情時代G20如何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習主席鮮明提出中國主張。
  • 時政新聞眼丨後疫情時代G20如何引領全球治理,習近平提出中國主張
    針對後疫情時代G20如何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更大引領作用,習主席鮮明提出中國主張。   危機之下的第15次峰會   2008年,當G20領導人舉行第一次峰會時,他們的使命是在百年來最嚴重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拯救世界經濟。  今年11月,G20領導人迎來第15次峰會,一個更嚴重的危機擺在他們面前。
  • 後疫情時代的全球經濟復甦
    疫情發生後幾個月,便開始討論「後疫情時代」,實是人類的幸運。  必須要說明,其實病毒並未遠離,人類距離「後疫情時代」尚有一段距離,不過我們對病毒的恐慌,慢慢冷靜下來了,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後疫情恐慌時代」。  新冠病毒(COVID-19)的傳染性,在近代史上唯有西班牙病毒可以媲美。
  • 「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有哪些微妙的變化?中國或是最大贏家
    從2020年開始到現在,疫情拖拖拉拉地進入了新的一年。相比國內疫情較好的控制,國外則是在選擇經濟還是選擇生命左右橫跳。 後疫情時代的經濟格局也與各國在天平兩端的選擇有關。疫情時期是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