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最快的事件

2021-01-20 北京大學LaCOAS

一次冰期在21000年前左右達到最大(稱作冰盛期),然後就開始慢慢的融化,這個融化的過程一直持續到約7000年前左右。這個過程當然伴隨著海平面的上升,一共上升了大約120米(圖1),所以平均的海平面上升速度略小於10米/千年或者1米/百年。這個上升並不是勻速的,中間有幾次突變。突變的時候海平面上升的速度大大超過平均值,但持續的時間都比較短,幾百年左右(圖2)。其中最沒有爭議的、也是突變幅度最大的一次發生在14650到14310年前,被稱作Meltwater Pulse 1a(MWP-1a)事件。海平面在300多年的時間上升了16米左右(Deschamps et al 2012),遠大於我們目前估計的未來一百年海平面上升的速率(~1米/百年)。所以在氣候變暖的時候,陸地冰川是有可能產生突變的,如果沒有任何準備的話,那就準備迎接災難吧。現在地球上的冰川最有可能發生突變的地方就是西南極冰蓋了,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具體多長不確定)內讓海平面上升3.5米左右。明年春季我打算開一門冰凍圈的課,介紹陸地冰川以及海冰的動力學,會對這個做更多的介紹,今天還是關注MWP-1a。


Figure 1 Sea level fluctuationsduring the last glacial cycle reconstructed from Red Sea sedimentary cores (Siddallet al., 2003)


Figure 2 Rate of sea levelris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sedimentary cores raised from the continental shelf surroundingAntarctica (modified from Mackintosh et al. 2011). Note that the unit of theY-axis should be m/1000 yrs

先強調一下,MWP-1a事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不一定是地球歷史上海平面上升最快的事件,但是是有清晰記錄的最快的事件。如果6-7億年前的冰雪地球事件是真實的,而且它的規模達到了hard snowball (中文我把它稱為雪球,和泥球,也就是soft snowball或者slushball相對,兩者在大陸上的冰川規模相近,但海洋上的海冰規模不同,前者海表面全部被凍結,後者在熱帶地區還比較溫暖),那它退出的時候融化的速度以及海平面上漲的速度(個人估計能達到500米/千年的量級)就會大大超過MWP-1a事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說不定還有其它的類似事件,但是因為越古老的事件留下的記錄在時間上的解析度越小,很難推斷海平面在短時間尺度上的變化。


Figure 3 Ice thickness14500 years ago, from Ice 5G

於MWP-1a事件,主要的爭論在於它的水的來源是哪裡。當時的Laurentide ice sheet(在北美大陸上)的規模還比較大,是最有可能的來源(圖3)。南極冰蓋當時的規模也比現在大,有可能也有很大的貢獻。但是南極的觀測條件太惡劣,很難確定到底它在冰盛期的時候比現在大多少。冰川的數值模擬在南極也是不確定性非常大(在別的地方也大,但南極更大,因為它的冰架規模大而對其模擬手段有限)。有這些不確定性,才有了爭論的基礎。2012年Deschamps等人用一個新的高解析度的珊瑚礁鑽孔觀測確定了MWP-1a事件的大小和發生的具體時間(見第一段)。這個珊瑚礁的位置在中太平洋,叫Tahitis。在這之前,MWP-1a事件是通過另一個珊瑚礁確定的,叫Barbados,在東加勒比海。這個珊瑚礁測定的事件開始時間要晚500年,也就是14000年前,持續時間約500年,海平面上升23米。現在這個Tahitis的新測量聲稱精度很高(我們外行不懂測的怎麼樣,但我知道有懂行的對這個新的測定很有意見),那就有利於重新審視MWP-1a事件中水的來源了。


Figure 4 Sea level rise fingerprints (ratio of local sea levelrise to global mean sea level rise) expected due to complete elimination of theGreenland Ice Sheet (A) and the WestAntarctic Ice Sheet (WAIS) (B),respectively.

源的確定的一種方法是通過Glacial Isostatic Adjustment (GIA) model。原理是這樣的:簡單來說,如果某地的冰川在短時間內消失了,它對周圍的萬有引力會減小,導致附近的海水會離它遠去。結果就是海平面整體因為冰川融水的匯入而上升了,但是近場上升沒有遠場的多(格陵蘭島和南極冰蓋融化的例子如圖4所示,裡面還考慮了巖石圈形變和地球轉動變化的影響)。這樣如果我們在全球有多個點的海平面變化的觀測,而且近場遠場都有分布,那我們就可以通過GIA的計算來確定哪個地方的冰川消失的多,對海平面上升貢獻大。

Figure 5 Sea level risefingerprint obtained when it is assumed that the Laurentide ice sheet isassumed to have been thinned uniformly during the MWP-1A event.

Figure 6 A) The icethickness change during MWP-1A event that is consistent to what was obtained byGregoire et al. (2012)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B) the corresponding sealevel rise fingerprint.

幸的是,這樣的觀測非常少,包括Tahitis在內只有三個。另外兩個一個是上面提到過的Barbados,另一個是在中國南海南邊的Sunda Shelf(圖5),而且這兩個地方的記錄的測年都很不準確。它們的地理分布也不理想,都接近赤道,相對於北美的Laurentide ice sheet和南極冰蓋都算中場。Deschamps等人用他們自己得到的新的MWP-1a事件發生時間、跨度和幅度,首先推測了一下Barbados和Sunda Shelf 記錄到的MWP-1a事件時的海平面變化,分別是15米和16米,然後用GIA估算得到結論南極冰蓋的貢獻大於Laurentide ice sheet的貢獻。

覺得他們的估算有一個主要問題是非常簡單的假設了Laurentide ice sheet在MWP-1a事件期間的融化是均勻分布的。而Gregoire等人(2012)用GCM和冰川模式耦合模擬得到的結果是融化主要集中在Laurentide ice sheet的西部。兩種不同的融化分布產生的海平面變化的空間分布是不一樣的。前者產生的海平面變化空間分布如圖5所示,Barbados和Tahitis的海平面變化非常不同,和觀測不相符,足以認定Laurentide ice sheet不是冰川融水的主要來源。而後者產生的海平面變化空間分布如圖6所示,Barbados和Tahitis的海平面變化區別就小多了,可以說在觀測誤差範圍內很難認定Laurentide ice sheet不應該是冰川融水的主要來源。再加上對Barbados 和Sunda Shelf的海平面估算也很粗糙,我覺得這個爭論還沒有被解決。

裡面的圖除了圖1外,其它的都來源於我2012年寫的一篇文章的草稿,因為沒有投遞也不打算投了,所以正確性不能完全保證,尤其是最後一張圖。

相關焦點

  • 聯合國重磅全球變暖報告:海平面上升比之前預估的還快
    目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之前預估的還要快,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勢在必行。《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稱,海洋和冰凍圈(地球的冰凍部分)佔地球表面的80%,對地球生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過去和目前的溫室氣體排放,全球平均氣溫已經比工業化前升高了1攝氏度。大量證據表明,這對生態系統和人類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 為什麼世界各地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不一樣快?
    由於海洋變暖和陸冰融化,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但世界各地的海平面上升速度並不相同。美國東海岸一些地區的海平面上升速度明顯快於其它地區。由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其研究結果於12月20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 海平面上升將致低洼島嶼最快2030年無法居住
    海平面上升將致低洼島嶼最快2030年無法居住2018-04-26 15:26出處/作者:環球時報整合編輯:朵朵責任編輯:dinghongxia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5日報導,新的研究表明,由於受海平面上升和驅動浪帶來的洪水影響,低洼的熱帶島嶼可能在30年內無法居住。
  • 海平面上升不只是事實而已,速度還越來越快了
    科學家確定海平面正在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隨著時間過去,是越來越快了。
  • 青島地殼「長」得不如海面快 海平面上升速度快
    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於全球  2月26日,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於全球。201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為1980年以來最高值,海平面較常年高122毫米,較2011年高53毫米。
  • 海平面上升66米會消失哪些一線城市?海平面到底會上升多少?
    這兩個之中,其中二氧化碳與人類的關係最密切,因為我們排放的二氧化碳是最多的,雖然說植物和海洋都具有吸收碳的能力,但是最終還存在大部分沒有被吸收的,全部存儲在了大氣之中,從而引發了溫室氣體的嚴峻性。這就是一個基本情況。
  • 海平面可能上升82釐米或更高
    科學家們關於全球變暖的很多預測正在發生:平均氣溫上升、極端天氣頻發、冰川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野生動物種群和棲息地的變化等。世界各地野火頻發全球變暖使旱季突發大火的概率增加,在過去一年裡,全球範圍內野火頻發。2019年夏季,被稱為「地球之肺」的亞馬孫地區森林大火持續燃燒數周,引發全球關注。
  • 海平面上升或再次引發美國「大遷徙」
    該團隊發現,海平面上升1.8米——通常是海平面上升預測的上限值,到2100年將會使太平洋、墨西哥灣和大西洋沿岸足夠多的區域被淹,從而使1310萬居民陷入危險中。如果海平面上升0.9米——這位於聯合國預測的範圍內,將影響420萬人。3月15日,研究人員在《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報告了這一發現。  兩組數據均比研究人員利用現有人口數據設定的情景所發現的結果多出兩倍。
  • 全球海平面上升 速度快遠超預計
    原標題:全球海平面上升 速度快遠超預計  本報訊 據外媒報導,科學雜誌《自然》1月14日發表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稱,當今世界海平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上升,這將導致人們在未來更難適應氣候變化。   該研究稱,自1990年起海平面上升速度驟然加快,每十年上升1.2英寸(約合3.04釐米)左右,比1900到1990年的上升速度快2.5倍。研究表明,海平面上升加速的主要原因是全球變暖導致格陵蘭島和南極洲西部的冰蓋和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 生態頭條 | 冰川融化速度比預測的快三四倍 全球海平面上升逾八毫米
    18日出版的科學期刊《自然通訊》發布論文稱,最新研究表明,格陵蘭島的三大冰川融化速度比此前預測的變暖最壞情況還要快這三大冰川融化的全部冰水,可以將全球海平面提升大約1.3米。論文指出,由於氣候變暖使得格陵蘭島的冰川和南極洲的冰蓋融化成為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來源。
  • 海平面上升的三個原因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中文網2013年7月15日訊 /生物谷 Bioon/--海平面上升主要由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水增溫膨脹而我國地處西太平洋區域,受季風、洋流、海溫、氣壓、颱風場等因素影響,海平面上升較快。今年2月26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公報稱,中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近三年處於歷史高位。2012年中國海平面較常年(1975年~1993年)高122毫米,較2011年高53毫米。其中,東海海平面上升最為明顯,為66毫米,南海、黃海、渤海依次次之。
  • 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什麼?海平面上升有什麼後果?
    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氣候變暖、極地冰川融化、上層海水變熱膨脹等原因引起的全球性海平面上升現象。海平面的上升可淹沒一些低洼的沿海地區 使風暴潮強度加劇頻次增多。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未來100至200年內海平面已無法避免上升至少1米。
  • 海平面上升變快,濱海溼地危險了—新聞—科學網
    如果以海平面上升速率3毫米/年為臨界值,是否意味著全球將有更多的濱海溼地將要消失? 每年3毫米為臨界值 濱海溼地和海平面的關係表現在「你進我退」,即當海平面上升時,濱海溼地向內陸方向遷移,淹沒了先存的濱岸陸地,並形成新的溼地,這些新的溼地被埋藏後就變成了泥炭層。
  • 海平面上升可能會建造而不是破壞珊瑚礁島
    根據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報》(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的一項新研究,全球海平面上升實際上可能有利於馬爾地夫等珊瑚礁島嶼的長期未來。低洼的珊瑚礁島嶼通常海拔不到3米,因此很容易受到氣候變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的影響。然而,研究發現了新的證據,表明馬爾地夫——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國家——是在海平面比現在高的時候形成的。 這一證據是由研究馬爾地夫南部五個島嶼形成的研究人員發現的。利用取心技術,他們能夠重建島嶼形成的過程和時間。
  • 海平面"加速"上升 人類家園"前哨"告急
    「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如果問氣候科學家,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有多快?許多人會說從2014年開始,每年上升3.2毫米——這一數字載入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上一份報告。但近日,《科學》網站報導稱,這是據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衛星測量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一個長期平均值。在此期間,上升速率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說它是在勻速增長還是在加速。「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
  • 海平面上升速度仍在加快,環境保護勢在必行
    自從人類發現因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冰川消融問題之後,海平面就一直在上升,最近幾十年,海水上升越來越快。2017年,全球海平面比1993年的平均水平高77毫米,這是1993年至今中最高的年平均水平。可能居住在中國的居民並不能直觀地感受到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影響,但是這樣的現象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並直接影響到人類的生存。全球所有國家中,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就是美國了。在美國,近40%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區,那裡的海平面在洪水、海岸線侵蝕和風暴災害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未來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將明顯加快
    2016年8月10日,《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發表題為《海平面加速上升的檢測迫在眉睫?》
  • 海平面「加速」上升 人類家園「前哨」告急
    海平面上升導致維吉尼亞州洪水頻發。圖片來源:MATT MCCLAIN本報訊如果問氣候科學家,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有多快?許多人會說從2014年開始,每年上升3.2毫米——這一數字載入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上一份報告。但近日,《科學》網站報導稱,這是據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衛星測量數據得出的結論,是一個長期平均值。在此期間,上升速率變化如此之大,以至於很難說它是在勻速增長還是在加速。「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速度非常快。」
  • 海平面持續上升,新加坡或將被徹底淹沒!
    海平面上升有多快?全球海平面正在上升,可是一開始的速度還在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到了19世紀末,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就到了每年1毫米,到了20世紀,則是每年2至3毫米。新加坡海平面上升問題更嚴重全冰川融化可能導致地球引力場發生變化,目前有研究顯示,這讓新加坡的海平面上升問題變的更嚴重。
  • 海平面上升嚴重影響沿海地區 天津上海升速最快
    海平面上升嚴重影響沿海地區 天津上海升速最快 2008年02月09日 10:40 來源:新京報 國家海洋局近日表示,海平面上升影響應納入沿海地區發展規劃。  海平面變化產生重大影響  海平面上升對我國沿海地區造成了哪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