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201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為1980年以來最高值,海平面較常年高122毫米,較2011年高53毫米。記者採訪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專家獲悉,近年來,處於地殼上升構造區的青島,平均每年地殼上升1.5毫米,而青島沿海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速率遠高於此,這導致青島沿海的海岸侵蝕、風暴潮災害等影響加重。
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於全球
2月26日,國家海洋局發布的《2012年中國海平面公報》顯示,我國沿海海平面變化總體呈波動上升趨勢,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於全球。201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為1980年以來最高值,海平面較常年高122毫米,較2011年高53毫米。1980年~201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平均上升速率為每年2.9毫米,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特別是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明顯,近3年海平面處於歷史高位。
「氣候變暖是導致目前海平面不斷上升的最重要原因,這其中又分為兩個方面。」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夏東興,是海島海岸帶環境演變、海岸帶地質災害機理及防治、海洋管理等領域的專家,夏東興受訪時介紹說,全球氣候變暖首先導致了極地冰川和陸地冰川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上升;其次,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水膨脹,也是海平面上升的重要因素。「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脹,各自佔到海平面上升因素的 50%左右。」夏東興說,目前陸地冰川融化跡象也越來越明顯,以我國西北部的天山、祁連山等為例,山上冰川相比以往「瘦身」明顯。
海平面上升導致風暴潮等災害影響加劇
據介紹,海平面升高對海岸低洼地區影響尤為明顯,對低海拔海島來說,海平面的升高則對相應的海洋權益構成影響。「我國渤海灣西岸、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因海平面上升遭受的海岸侵蝕比較嚴重。」夏東興說,在山東,黃河三角洲近年來遭受的海岸侵蝕尤為明顯,其中以濱州、東營、濰坊北部沿海地區最為嚴重。「除了海平面不斷上升之外,這些地區處於地面沉降區,加之人為的地下水抽取過多,使得沿海一帶的海岸侵蝕越來越嚴重。」據介紹,在山東省70%的海岸線遭到侵蝕。
「青島所處地殼處於上升區,近年來,每年平均上升1.5毫米,但近年來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明顯高於地殼上升速率。」記者並未從國家海洋局相關部門獲得青島沿海海平面最新相關數據,而1980年至2012年中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為2.9毫米/年,可以肯定的是,青島所在地殼上升速率明顯低於海平面上升速率 ,使得青島沿海海平面實際上也在「與年俱增」。結果,就導致青島沿海地區風暴潮、海水入侵、土壤鹽漬化、侵蝕海岸等災害影響程度增加。「100年來青島共遭遇130次颱風,其中7次致災。」夏東興說,致災的7次颱風中有 4次發生在上世紀90年代之後 ,而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正是氣候變暖 、海平面上升的明顯時期。
「海平面上升是全球性的、長期的問題,短期內不能消除,也無法遏制,我們只能在相應的規劃建設中適當注意。」夏東興說,在海灘保護與修復、海岸工程設計建造標準等方面予以重視,在海平面不斷升高的背景下變得尤為重要。
記者 王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