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B超及鉬靶檢查在常規體檢中的大量運用及公眾對乳房疾病健康認知的提高,門診因「乳腺結節」前來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許多患者因無法看懂報告上專業術語而胡思亂想,擔心自己是否患有乳腺癌。讓我們一起看一看九院黃浦分院乳腺外科主任醫師汪成是如何說的吧!
什麼是乳腺結節
臨床上習慣於將較小的腫塊稱為結節,結節可發生於任何部位。較小的乳腺腫塊可稱之為乳腺結節。大多數乳腺結節是經B超或專科體檢發現的,如乳腺B超描寫乳腺低回聲結節、實質性結節,體檢描述為乳腺結節等等。乳腺結節是乳腺組織的形態學改變,乳腺內可觸及或影像檢查發現的異常佔位,在沒有定性診斷前都統稱為乳腺結節或乳腺腫塊。乳腺正常的生理狀況和良、惡性乳腺疾病都可以表現為結節。也就是說,乳腺結節只是一個症狀,而非疾病的診斷。
BI-RADS
BI—RADS:乳腺影像報告數據系統(Breast Imaging –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這是乳腺X線報告最常出現的英文縮寫,對乳腺作為一個整體器官的所有影像學正常與異常情況的診斷報告進行規範,使用統一的專業術語、標準的診斷歸類及檢查程序,使放射科醫生的診斷有章可循。BI-RADS評價被分成了不定類別(0類,Category 0)和最終類別(1-6類,Categorie 1、2、3、4、5 and 6)。不定類別需進行進一步的影像學檢查,如加攝其他X線投照體位、對比舊片、作超聲或MRI等。
放射報告是提供給醫生進行參考、診斷、治療的初步依據,僅僅憑一張鉬靶報告很難全面了解乳腺疾病,臨床醫生需結合體檢、病史、B超等全面了解乳腺的整體情況。所以患者需將報告交給醫生進行解讀,聽取醫生專業意見。
定期進行乳房檢查
為了實現乳腺癌的早期發現,定期進行乳房檢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乳房B超:B超檢查技術成熟且無創性,無輻射性,可反覆檢查,特別是對乳腺囊腫診斷率達90%以上,中國女性乳腺較小而腺體緻密,通過對腫塊彈性指數及血流信號測定可初步鑑別良惡性,是結節良惡性初步篩查的首選。但對小結節性質判斷有困難,且B超檢查對檢查醫生的水平依賴較大。
乳腺鉬靶:主要是為了乳腺癌普查,一般用於40歲以上女性乳腺腺體脂肪含量高的病人體檢;對乳腺腫塊伴有鈣化良惡性鑑別;乳腺癌患者複查,明確乳腺癌患者檢查有無多發病灶及腫塊範圍。如果患者乳腺腺體比較緻密,小結節可能漏診。
乳腺磁共振檢查:磁共振檢查有良好的對比度,能三維立體觀察,可以顯示乳腺病變邊緣、位置、信號強度、侵犯範圍,但乳腺磁共振需專用設備,檢查費用貴。
乳房自檢:可以通過「看、觸、臥、擰」的方法自檢,通過自我檢查可以預防乳癌,以便及時治療,月經正常的婦女,月經來潮後第7~11天是乳腺檢查最佳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處於靜止狀態,容易發現病變。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文 / 汪成
閱讀原文錄入編輯:黃中心科普澎湃新聞報料:4009-20-4009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詞 >> 乳腺結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