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雷玉濤醫生
根據《中國乳腺疾病調查報告》顯示:
我國城市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增長了38.1%,乳腺癌已成為對婦女健康威脅最大的疾病。
在無症狀女性人群中,各種乳腺疾病患者竟達到52.4%。
隨著乳腺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乳腺檢查」已經成為體檢中的常規項目。也正因為如此,醫院門診中出現了越來越多前來諮詢乳腺疾病的患者,其中詢問「乳腺增生」、「乳房腫瘤」和「乳房結節」的最多。
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詳細講解一下,面對這些乳腺疾病我們該如何應對。
什麼是乳腺結節?
乳腺結節和乳腺腫瘤的區別是什麼?
乳腺結節只是大家對乳腺腫瘤的俗稱,乳腺腫瘤多為良性,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乳腺惡性腫瘤。
良性乳腺腫瘤(結節)主要可以分為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乳腺脂肪瘤等等,最常見的還是乳腺纖維腺瘤。
那麼乳腺增生、良性乳腺結節(腫瘤)、乳腺癌的區別是什麼?
1、乳腺增生:以乳房周期性疼痛為主要症狀。起初為全乳房瀰漫性的脹痛,在乳房外上側及中上部觸痛會比較明顯,每月月經前疼痛加劇,月經結束後疼痛減退或消失。嚴重的患者經前經後均呈持續性疼痛。
乳房腫塊的質地可隨月經而發生周期性的變化,月經前硬一些,月經後變軟一些,年齡以中青年為多。
2、乳腺纖維瘤:腫塊多為圓形或卵圓形,表面光滑,邊界清楚,可以推動,質地有韌性。一般無乳房脹痛,或僅有輕度乳房不適。乳房腫塊的大小不隨月經周期而發生變化。好發年齡在30歲以下,以20~25歲最多見。
3、乳腺癌:腫塊可以是圓形、卵圓形或不規則形,質地一般比較硬,較難推動,容易和皮膚及周圍組織發生粘連。腫塊處可能會有皮膚破潰,乳頭溢液等表現。腫塊與月經周期及情緒變化無關,可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好發於中老年女性,以45~55歲多見。
乳腺增生是否可能會癌變?
癌變的機率有多大?
育齡婦女大概70~80%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但是大部分屬於單純性的乳腺增生,這種情況一般不會癌變。
但要警惕囊性乳腺增生,這種增生的腺泡導管末端高度擴張形成囊腫,導管內形成乳頭狀瘤,這種情況屬於癌前病變。
可以說,乳腺增生的患者年齡越大、病史越長、腫塊越大、腫塊與月經關係不明顯的,越容易發生惡變。乳腺囊性增生合併非典型增生,大概3%~4%的比例會發生癌變,所以建議儘早治療,不可拖延大意。
良性乳腺結節(腫瘤)是否可能會癌變?
癌變的機率有多大?
青年女性最容易出現的乳腺腫瘤是乳腺纖維瘤。這種腫瘤是良性的,呈卵圓形,常常有櫻桃或者胡桃大小,它們一般表面平滑、堅硬,與皮膚及周圍組織沒有粘連。仔細感覺,會發現腫瘤在乳腺內可以被推動,但是放手就回歸原位。
另外,40~50歲的中年女性還可能會出現一種乳頭狀瘤,這種腫瘤可單發也可多發。乳頭狀瘤一般很小,容易出血。這類病人一般沒有明顯的疼痛,主要症狀是乳頭溢液和出血,有時可在乳頭部摸到小的長圓形的腫物,質地比較軟,且與皮膚不粘連,可推動。值得一提的是,乳頭狀瘤可有6%~8%的癌變率。
雖然良性腫瘤惡變的可能性相對較低,但是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壓力的增大,以及飲食、自然環境的改變,惡變的可能性是每個人都不應該忽視的。因此,女性應在恰當時機儘早切除腫瘤。
具體疾病問題找專業醫生看
1.雷玉濤醫生專業擅長:乳腺疾病。
2. 本文作者為雷玉濤醫生,內容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代替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