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設計了高效、低成本的夜間發電系統

2020-08-17 科技工作者


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利用輻射冷卻效應在夜間發電。

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13日報導,《光學快報》發文稱,美國史丹福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以有效地在夜晚產生電能。該系統與商用技術兼容,有望滿足夜間城區和發展中國家的照明需求。

太陽能是一種綠色能源,但它的利用度與太陽光的分布密切相關。在很多地區,太陽光分布是不均衡的,而且能夠存儲日間太陽能的系統大多都很昂貴,顯著提高了太陽能的使用成本。

為了找到更廉價的替代方案,史丹福大學的Shanhui Fan等設計了一種夜間發電新技術。該技術利用空氣中吸收的熱量,以及低溫空間的輻射冷卻效應產生的溫差來發電。新技術藉助屋頂設備,在不需要電池或其他外部能源的情況下,每平方米可產生2.2瓦的功率。這大約是已報導值的120倍,足以驅動模塊式傳感器。論文第一作者Lingling Fan說:「我們正在努力開發高性能、可持續的照明發電系統,以便為所有人提供可靠的低成本照明能源。模塊化能源系統也能為其他應用中的離網傳感器供電,以及將汽車廢熱轉化為可用能量。」

熱電發電機是充分利用輻射冷卻發電最有效的方案之一。這些設備藉助熱電材料,將熱源和輻射冷卻器之間的溫差轉化成了電壓。在這項新工作中,研究人員對熱電發電的每一步都進行了優化,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屋頂設備在夜間發電。他們改進了能量收集裝置,使更多熱量從周圍空氣中流入系統;加入了新的商用熱電材料,提高了設備的能源利用效率;建立了熱損失與熱電轉換的最佳平衡點。研究人員Wei Li說:「選擇性發射器是最重要的創新點之一,它被安裝在設備的『冷側』。這優化了輻射冷卻過程,使發電機能更有效地消除餘熱。」

此外,研究人員還通過計算機建模對系統進行了模擬演示。模型忠實地重現了之前的實驗結果,並揭示了系統可以達到的最大熱電轉換效率。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發電系統的日夜運行情況,以擴展系統的實際應用性。

編譯:雷鑫宇 審稿:alone 責編:Max

期刊來源:《光學快報》

期刊編號:1094-4087

原文連結:https://phys.org/news/2020-08-efficient-low-cost-power-night.html

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研究人員設計了高效、低成本的夜間發電系統
    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利用輻射冷卻效應在夜間發電。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13日報導,《光學快報》發文稱,美國史丹福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以有效地在夜晚產生電能。
  • 新型低成本系統:在夜間高效發電!
    導讀據美國光學學會(OSA)官網近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設計出一款脫離電網的低成本模塊化能量源,它能在夜間高效發電。該系統採用市面上已有的商用技術,最終將幫助滿足城市地區夜間照明的需求,或者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照明。
  • 新型低成本系統:在夜間高效發電
    導讀據美國光學學會(OSA)官網近日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設計出一款脫離電網的低成本模塊化能量源,它能在夜間高效發電。該系統採用市面上已有的商用技術,最終將幫助滿足城市地區夜間照明的需求,或者為發展中國家提供照明。
  • 科學家發明夜間發電系統:效率更高 成本更低
    8月13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設計了一種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可以在夜間高效發電。報導稱,雖然太陽能作為新能源具有很多好處,但是由於其依賴於陽光,在一些陽光不足的地區使用上將受到限制。因此,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夜間發電系統,不會受到地區的限制。
  • 科學家發明夜間發電系統:效率更高 成本更低
    出處:快科技 作者:斌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設計了一種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可以在夜間高效發電。報導稱,雖然太陽能作為新能源具有很多好處,但是由於其依賴於陽光,在一些陽光不足的地區使用上將受到限制。因此,科學家設計了一種夜間發電系統,不會受到地區的限制。為了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法,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將目光投向了輻射冷卻發電。
  • 利用夜空也能高效發電!23歲中國博士生創造「輻射冷卻」發電新紀錄,性能提升120倍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利用地球 「輻射冷卻」 效應的高效發電系統,該系統利用輻射製冷的原理,將熱量投射到寒冷的宇宙中,再與熱電技術相結合,在無法獲得太陽能的夜間發出電來。圖|一種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發電裝置,利用輻射冷卻有效地為夜間照明提供電能(來源:範鈴羚)該研究日前發表在美國光學協會(OSA)的《光學快報》(Optics Express)上,使低成本高效率的夜間發電技術成為可能
  • 高效而且成本低,新技術沒有太陽的夜裡也能發電
    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利用輻射冷卻效應在夜間發電。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8月13日報導,《光學快報》發文稱,美國史丹福大學和以色列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款離網、低成本的模塊化能源系統,可以有效地在夜晚產生電能。該系統與商用技術兼容,有望滿足夜間城區和發展中國家的照明需求。太陽能是一種綠色能源,但它的利用度與太陽光的分布密切相關。
  • 離網光伏發電系統設計指南
    離網光伏發電系統,適用沒有併網或併網電力不穩定的地區,離網光伏系統通常由太陽能組件、控制器、逆變器、蓄電池組和支架系統組成。他們產生直流電源可直接通過白天或儲存在蓄電池組中,用於在夜間或在多雲或下雨的日子提供電力。離網光伏系統是獨立的解決方案,因其可安裝在大多數地方且易於本地維護。他們是可替代柴油發電機的可靠的、清潔和成本低廉的有效解決方案。
  • 23歲中國博士生創造「輻射冷卻」發電新紀錄,性能提升120倍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利用地球 「輻射冷卻」 效應的高效發電系統,該系統利用輻射製冷的原理,將熱量投射到寒冷的宇宙中,再與熱電技術相結合,在無法獲得太陽能的夜間發出電來。利用這樣的原理,這套夜間發電系統的能量 「進口」 是來自於地球夜間的大氣,比如夏天氣溫可以達到三十八九度,通過熱端材料能夠給這個系統輸入能量,而冷端的輸出就是如何把能量最高效地發射到外太空。
  • 小型風力發電系統正弦波逆變器設計
    摘要:為了提高小型風力發電系統輸出電能質量,設計了高效、可靠、低成本的正弦波逆變器。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在小型風力發電系統中配置逆變器,將直流電變為220 v/50 Hz的交流電輸出,以滿足交流電器的需要。正弦波逆變技術在風力發電系統中是一個極其關鍵的技術,它承擔著將直流電調製成穩壓穩頻的交流電直接供給負載或安全並聯到交流電網的任務。
  • 一種基於PVDF的雙發電系統的設計
    而當前節能減排的重點在於實現技術節能,由於壓電材料具有優良的特性,國內外對壓電材料的研究較多。因對壓電發電技術的研究較少,故壓電發電技術必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然而壓電材料具有產生電量少,且不連續等難題,本研究為解決此難題,把壓電材料發電技術與無線傳感器結合,監測壓電材料振動以使其振動能量的儲存達到最大化,實現發電,為節能減排作出重大的貢獻。
  • 研究人員開發出低成本、可攜式腦成像掃描儀
    現在,麻薩諸塞州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緊湊、可攜式和低功耗的頭部MRI掃描儀,它可以安裝在救護車上、被推到病人的房間裡,或者放在世界各地的小型診所或醫生辦公室裡。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對這一進展進行了描述。
  • 出國看病資訊:研究人員開發了低成本、可攜式大腦成像掃描儀
    現在,由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緊湊、可攜式且低功耗的「僅頭部」 MRI掃描儀,該掃描儀可以安裝在救護車中,推入病人房間裡或安裝在世界各地的小診所或醫生辦公室裡。出國看病機構盛諾一家與麻省總醫院保持著多年的合作關係,幫助了很多想出國看病的病人順利轉診至這家醫院。
  •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耐久低成本的DNA合成糾錯系統
    針對此問題,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研發出高耐久低成本的DNA合成糾錯系統,大幅度提高了DNA糾錯環節的效率和經濟性。該工作發表於ACS Synthetic Biology。就像我們寫字一樣,DNA合成是一個容易出錯的過程。寡核苷酸的化學合成、DNA聚合酶的延伸、基於寡核苷酸的基因片段組裝等大片段DNA合成的每一步驟均可能引入錯誤鹼基。
  • 微生物並肩作戰 讓生物光伏系統發電能力創新高
    生物光伏(BPV)利用微生物(如藍藻)作為光電轉換材料,具有碳中性﹑良好的環境相容性和潛在低成本等特點。近日,中科院微生物所李寅研究組另闢蹊徑,設計並創建了一個具有定向電子流的合成微生物組,來解決藍藻直接產電活性微弱的問題,有望成為環境更加友好的新一代太陽能發電技術。該研究成果引起了全球業界的高度關注。
  •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創新儲熱技術,光熱發電儲熱系統模塊化
    據外媒報導,美國阿貢(Argonne)國家實驗室正在開發一種創新系統,可以快速儲存熱量,並在需要時將其釋放出來;其應用靈活性和效率有望較傳統儲能方式有進一步提升。阿貢實驗室材料科學家Dileep Singh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快速,高效的熱能存儲系統(TESS),該系統可快速存儲熱量並按需釋放熱量。
  • 科學家解決夜間發電難題,新技術既高效又便宜
    不過,無論是太陽能還是風能,使用情況其實都會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而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發布一項新技術,這項技術比太陽能還要厲害,發電既高效又便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利用輻射冷卻技術發電也是一種避免自然資源「浪費」的行為。
  • 2020年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會議
    以創新驅動,基於環境、經濟、社會的綜合效益,研發推廣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響應國家大力加強技術創新的戰略需求,中國動力工程學會環保技術與裝備專業委員會計劃於11月27-28日在上海召開「2020年清潔高效燃煤發電技術會議」。
  • 美國能源部資助3400萬美小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研發
    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發電系統研發原創 CASEnergy 先進能源科技戰略情報研究中心 近日,美國能源部(DOE)宣布資助3400萬美元用於支持「小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系統和混合電解槽技術」主題的新研發項目,旨在將國家實驗室、學術機構和私營企業研究力量進行有機整合,聯合攻關開發先進高效低成本的電解槽技術和SOFC,進一步改善小規模SOFC發電系統技術發電效率和成本效益,使其達到商業化應用水平,加快該技術在全美的部署和規模化應用。
  • 離網光伏發電系統對逆變器的要求及基本設計
    太陽能電池陣列所發出的電能為直流電,但是大多數用電設備採用的是交流供電方式,所以系統中需要有逆變器將直流電變換為交流電以供負載使用。在離網光伏發電系統中,逆變器的效率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效率,因此,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逆變器的控制技術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