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出低成本、可攜式腦成像掃描儀

2020-12-04 科技報告與資訊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當需要評估頭部創傷、檢測腦癌以及其他腦部掃描時,磁共振成像(MRI)是最好的選擇,但MRI掃描儀成本高,需要特殊的基礎設施,而且不能移動。現在,麻薩諸塞州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緊湊、可攜式和低功耗的頭部MRI掃描儀,它可以安裝在救護車上、被推到病人的房間裡,或者放在世界各地的小型診所或醫生辦公室裡。發表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上的一篇研究論文對這一進展進行了描述。

"雖然MRI是腦成像的首要成像方式,但購買和安裝傳統的高場MRI掃描儀可能非常昂貴和困難,"主要作者Clarissa Zimmerman Cooley博士說,他是MGH的Athinoula A. Martinos生物醫學成像中心的放射學研究員。"即使在有核磁共振掃描儀的醫院,也有一些情況下,將患者運送到掃描儀房間可能太困難或危險。本文中的工作真正的動機是這種對更方便的MRI的需求。"

Cooley和她的同事們設計並測試了一種用於腦部MRI的可攜式原型掃描儀,它可以插入標準插座,並且比傳統的MRI掃描儀的噪音小得多。磁鐵本身的大小和一個洗衣籃差不多,整個掃描儀系統(包括磁鐵、線圈、放大器、控制臺和小車)的總重量為230公斤,約500磅,小車可以由一個人推著運輸。如果用定製的高效輕量化設計替代標準設備部件,總重量可以減少到160公斤,即約350磅。

當在三名健康的成年志願者中進行測試時,掃描儀生成3-D大腦圖像,通常在10分鐘內。

論文標題為《A portable scanner f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相關焦點

  • 低成本可攜式腦成像掃描儀問世
    低成本可攜式腦成像掃描儀問世  科技日報訊 (記者馮衛東)據最新一期《自然·生物醫學工程》發表的一項研究描述,美國麻省綜合醫院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低成本、緊湊、可攜式且低功耗的「僅用於頭部」的磁共振成像(MRI)掃描儀,可以將其安裝在救護車中,帶輪推入患者房間,或放置在各種小型診所、醫生辦公室。
  • 出國看病資訊:研究人員開發了低成本、可攜式大腦成像掃描儀
    在進行腦部掃描以評估頭部創傷、檢測腦癌以及進行許多其它測試時,磁共振成像(MRI)是最佳選擇,但MRI掃描儀價格昂貴,需要特殊的基礎設施且無法移動。現在,由麻省總醫院(MGH)的研究人員領導的團隊開發了一種低成本、緊湊、可攜式且低功耗的「僅頭部」 MRI掃描儀,該掃描儀可以安裝在救護車中,推入病人房間裡或安裝在世界各地的小診所或醫生辦公室裡。
  • 艾尼提可攜式掃描儀 高端、實用的商務禮品
    許多的商務業務人員都經常的帶著一大堆資料來往於全國各地,給業務人員帶來了極大的苦惱。而且在拜見客戶的時候,也會有一大堆的資料要進行填寫,極大的加大了業務人員的工作量。而可攜式掃描儀的出現,以其實用性和便攜性,連續幾年封獲最佳商務禮品,成為了商務人士隨身攜帶的實用工具,目前已成功地應用到了商務個人,教育機構,公檢法機關,各省市環保局,電力機構以及各大賓館酒店。
  • 美研究人員開發新算法 讓智慧型手機變3D掃描儀
    原標題:美國布朗大學研究人員開發的新算法讓智慧型手機變3D掃描儀   [導讀] 在3D印表機變得越來越便宜的當下, 3D掃描儀卻拖了後腿。一旦完整的圖像模式整合起來,通常的結構光3D重建算法就能用於創建單個物體或空間的三維圖像了。
  • 引領辦公新趨勢 一個跨時代的辦公設備:可攜式掃描儀
    而一個可以顛覆傳統掃描儀的笨重,與不可移動性,操作上滯後性等缺點的可攜式掃描儀,也將引領著一場跨時代的辦公革命,其也必須滿足新時代幾點強有力的掃描需求:    1.環保;無紙化辦公,綠色時尚的時代趨勢!
  • 研究人員打造可穿戴便攜大腦掃描儀,可在移動時記錄大腦神經活動
    已有的腦部掃描儀,比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器等設備,是固定式的。而《自然》期刊中描述的這臺設備將讓科學家們在研究大腦功能時擺脫固定式設備的限制。諾丁漢大學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將腦磁圖 (MEG) 模塊縮小到了角鬥士頭盔的大小,因此將能夠繪製難以保持靜止的人們的腦部圖像,例如嬰兒,兒童和有運動障礙的人。
  • 研究人員開發新一代低成本超級電容器薄膜電極
    (圖源:阿肯色大學小石城分校官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阿肯色大學小石城分校(University of Arkansas at Little Rock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低成本工藝
  • 現場執法又添新丁:可攜式掃描儀、顯微鏡
    可攜式掃描儀:助力現場執法,實現執法現場資料電子信息化  公檢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通常有大量的關鍵資料需要收集備份匯總分析,如案件相關人員證件,相關文書、手稿證據,卷宗資料等,由於相關資料的特殊性,執法人員可能無法將原件帶回單位備份,現場資料的掃描備份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傳統的照相機拍攝方式雖然非常方便
  • 蝸居時代小巧為上 精緻可攜式掃描儀推薦
    我們生活的空間越來越狹小了,對於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各種電子產品,只要功能上能夠滿足我們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大家都希望它們可以儘可能的小巧,節省有限的空間,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第三代電腦輸入設備——掃描儀。  可攜式掃描儀突出「便攜」二字,配置CIS元件,使用時不需要進行預熱,通過目前主流的USB 2.0接口與電腦相連接。
  • 可攜式印表機掃描儀
    這款名為「 VIA」的可攜式印表機+掃描儀經過精心設計,可用於多種用途。該設備配有一個保護蓋,當翻轉時,可使列印頭暴露出來進行列印,並在不使用時保護列印頭免受損壞。有了VIA,你可以通過藍牙配對手機,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進行掃描和列印。此外,VIA還集成了一個觸控螢幕以獲得高效的用戶體驗。
  • 阿聯科研人員:正在開發可攜式新冠測試儀,45分鐘即可出結果
    在第二波疫情潮的威脅下,阿布達比哈利法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可攜式Covid-19測試套件,該套件可提供快速而準確的測試結果。該測試套件只有智慧型手機大小,可以在不到45分鐘的時間內提供準確的結果。「由於疫情,哈裡發大學建立了一項科學研究計劃
  • 商務人士必備 漢王V8可攜式掃描儀促銷
    【中關村在線辦公列印頻道原創】漢王V8是一款個人名片掃描儀,可以方便的管理您的眾多名片,使用方便,易於攜帶,目前特價400元,推薦商務人士使用,有需要的用戶可以多關注下!
  • 研究人員開發出類似核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磁波成像技術
    來自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萊頓大學、東北大學和馬克斯-普朗克物質結構與動力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的MRI掃描儀,可以對超薄磁體中的波進行成像。與電流不同的是,這些所謂的自旋波幾乎不產生熱量,使其成為未來綠色ICT應用的信號載體。MRI掃描儀可以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觀察人體。
  • 可攜式3D雷射掃描儀手持式雷射掃描儀對車轂的三維掃描檢測汽車輪
    打開APP 可攜式3D雷射掃描儀手持式雷射掃描儀對車轂的三維掃描檢測汽車輪 發表於 2020-04-10 10:20:50
  • 密西根大學研究人員與UDC合作開發低成本柔性OLED照明系統
    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與OLED製造商Universal Display Corp.合作.(UDC)開發一種低成本的卷對卷(R2R)工藝,製造用於普通照明的柔性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器件。正在開發的R2R工藝將以高速和降低成本的方式連續生產柔性封裝、重量輕的OLED照明燈具,預計成本低於10美元/KLM。
  • 一種低成本可攜式的高精度液滴數字式微量藥物注射方法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近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潘挺睿教授研究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一種低成本可攜式的高精度液滴數字式微量藥物注射方法,實現了超高靈敏度和解析度的流量範圍涵蓋0.1 mL/h至10 mL/h的精確給藥。
  • 丹麥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廉價光學氨氣傳感器
    ,為研製可攜式、可靠、最重要的是廉價的農業氨氣和其他氣體檢測設備鋪平了道路。 來自兩個大學的光子學研究人員與化學工程師合作,開發了一種新的傳感器系統,可以大大減少丹麥的空氣汙染。 研究人員開發了這一種器件時基於現代通信技術的集成光學傳感器,它使用雷射、氣體傳感器和空心光纖測量空氣中的氨氣濃度。
  • 研究人員開發出彩色太陽能光伏板
    太陽能光伏發電是一種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範圍很廣,從太陽能路燈到太陽能屋頂,很多已經將光伏電池與應用場景融合成一體,不過光伏電池一成不變的外觀限制了其在建築外立面等對美觀度要求較高的場景中的應用。
  • 最新型的低成本、便攜設備助力單細胞測序臨床應用已被開發出來
    日前,在一項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的最新研究中,來自紐約基因組中心(NYGC)和紐約大學(NYU)的科學家成功開發出一種低成本、可攜式的新型3D列印微流控設備,並成功應用於臨床實踐,進一步推動了單細胞測序技術的廣泛應用。
  • 科研人員研發出新型高效低成本鉀離子電池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鉀型雙離子電池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