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已經秋涼,這時候正是又肥又大的大蝦上市的好時候。如果要是做個調查,哪些品種的大蝦最搶手,恐怕南美白對蝦絕對是前幾名的有力競爭者。
不過,說回南美白對蝦的養殖,這和養魚比起來,技術含量就更高一些了,如果有點疏忽的話,想損失點錢也不是難事。言歸正傳,怎麼樣才能養出高品質的南美白對蝦呢?可以試試下面這兩招!
第一招:養蝦重在養水,養水很重要。
養南美白對蝦,對於水質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是從外面引水,水質不達標極易對養蝦造成不利影響。比如那些肉眼不可見的水中顆粒物,很容易攜帶病原體、重金屬離子、亞硝酸鹽,甚至是氨氮等,這些都對成長期的南美白對蝦很不利。
針對引入水源的問題,一定不能直接使用,要經過沉澱後消毒,消毒後調水,這樣過濾過的水才能最終進入養蝦池內。用好水搞養殖,才能養的大,養的肥。什麼是好水?有沒有標準?用漁民的話來講,好水有四大特徵,分別是:肥、活、嫩、爽,這樣的水才能稱之為是好水。
這裡還有個小竅門,搞養殖,尤其是南美白對蝦養殖,可以給對蝦適當喝點「酸奶」。這「酸奶」指的是啥?它是乳酸菌和一些有益於活水的物質的混合物,能調節水質,讓淨化後的蝦池符合「肥、活、嫩、爽」的特徵,並且這「酸奶」還對蝦的腸道有好處。
第二招:幼苗階段飼餵要跟上。
除了水質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幼蝦苗的成活率很低,這個問題怎麼破呢?那就是要在飼餵上下功夫了。
眾所周知,藻類是蝦在幼苗階段的最主要餌料,很多養殖戶都喜歡選角毛藻,因為用它做蝦苗的開口料,蝦苗最愛吃,但是時間一長,蝦苗卻死了……,這是怎麼回事?
原來,角毛藻對於光照和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太弱,自身也很容易老化,如果餵食過量,那死亡的角毛藻就會產生大量的泡沫,會影響蝦苗的成活率,同時也對水質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那有什麼替代品嗎?有!海鏈藻。海鏈藻對環境適應能力強,生長周期也長,並且老化速度慢,對水體的汙染小。並且,海鏈藻還能進行人工培育,投餵給蝦苗,這樣蝦苗的活力和成活率都會得到顯著的提高。
除了水質和開口料的問題,在養殖南美白對蝦上,還會遇到這幾種病症。
首先是氣泡病。氣泡病一般出現在放苗前40天的蝦身上,因為小型的藻類,或者藍藻大量的繁殖,造成浮遊生物少,溶氧量大。這種氣泡病的處理,首先就是要開氧機曝氣,先把水中的氧氣含量降下來,其次可以潑灑「速解安+活力鈣」,破除水表面的張力,加速曝氣,讓蝦殼迅速地硬起來。
其次是纖毛蟲病。出現纖毛蟲病一般都和改底有關。長期不改底,造成蝦池底部髒亂差,從而造成對蝦體質弱,營養不良。對纖毛蟲病的處理,可以用「福地安+底蟲淨+氧速寶」隔天晚上用一次,連續用兩次後,每隔5天定期改底。並且要適當加料,增強對蝦的體質。
再次就是腸炎了。腸炎一般有細菌感染引起。一般得腸炎的蝦會出現腸道發紅,不吃料或者少吃料,在嚴重的時候就會有白便、空腸和空胃狀況。防治時候,前期可以餵料拌「大蒜粉」,這樣能減少有害菌,後期拌「利腸安」,增加有益菌。發現有苗頭時,在餵料時候要拌入「肝膽+黃連」。改底一定要勤。
最後就是肝萎縮了。造成魚類肝萎縮的原因,一般有兩點,營養不足和細菌病。如果是營養不足,那麼呈現出肝黃和肝白,如果是細菌病,則呈現出肝紅、紅須紅尾和紅身現象。在治療方案上,如果是營養不良引起的肝萎縮,就要用「營養快線」先潑水後拌料,並適當加料。如果是細菌性肝萎縮,則要採取「肝膽+弗多利」拌料,並要放入一些雜食性或者肉食性的魚類,以達到吃掉病蝦的目的。
最後提醒養殖戶們,要加強日常的管理,每天堅持三次巡塘,並且注意觀察水色和對蝦的活動情況以及生長和吃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