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電子測量儀器的精度指標?

2020-12-06 CK365測控網

導讀ZLG立功科技·致遠電子PA8000示波器擁有豐富的觸發方式,可以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觸發,是一款認證級功率分析儀,功率精度高達0.01%、帶寬高達5MHz,是逆變器、變頻器與電源產品能效測量的基準,也是標準實驗室認證檢測的依據。  

精確度是衡量電子測量儀器性能最重要的指標,通常由讀數精度、量程精度兩部分組成。本文結合幾個具體案例,講述誤差的產生、計算以及標定方法,正確理解精度指標能夠幫助您選擇合適的儀器儀表

1測量誤差的定義

誤差常見的表示方法有:絕對誤差、相對誤差、引用誤差。

1、絕對誤差:

定義:測量值x*與其被測真值x之差稱為近似值x*的絕對誤差,簡稱ε。

計算公式:絕對誤差 = 測量值 - 真實值;

2、相對誤差:

定義:測量所造成的絕對誤差與被測量(約定)真值之比乘以100%所得的數值,以百分數表示。

計算公式:相對誤差 =(測量值 - 真實值)/真實值×100%(即絕對誤差佔真實值的百分比);

3、引用誤差

定義:測量的絕對誤差與儀表的滿量程值之比,稱為儀表的引用誤差,它常以百分數表示。

計算公式:引用誤差=(絕對誤差的最大值/儀表量程)×100%

引用誤差越小,儀表的準確度越高,而引用誤差與儀表的量程範圍有關,所以在使用同一準確度的儀表時,往往採取壓縮量程範圍,以減小測量誤差.

01實例

使用萬用表測得電壓1.005V,假定電壓真實值為1V,萬用表量程10V,精度(引用誤差)0.1%F.S,此時萬用表測試誤差是否在允許範圍內?

分析過程如下:

絕對誤差:E = 1.005V - 1V = +0.005V;

相對誤差:δ=0.005V/1V×100%=0.5%;

萬用表引用誤差:10V×0.1%F.S=0.1V;

因為絕對誤差0.005V<0.1V,所以10V量程引用誤差0.1%F.S的萬用表,測量1V相對誤差為0.5%,仍在誤差允許範圍內。

2測量誤差的產生

絕對誤差客觀存在但人們無法確定得到,且絕對誤差不可避免,相對誤差可以儘量減少。

誤差組成成分可分為隨機誤差與系統誤差,即:誤差=測量結果-真值=隨機誤差+系統誤差

因此任意一個誤差均可分解為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的代數和系統誤差:

1、系統誤差

定義:在重複性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進行無限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平均值與被測量的真值之差。

產生原因:由於測量工具(或測量儀器)本身固有誤差、測量原理或測量方法本身理論的缺陷、實驗操作及實驗人員本身心理生理條件的制約而帶來的測量誤差。

特性:是在相同測量條件下、重複測量所得測量結果總是偏大或偏小,且誤差數值一定或按一定規律變化。

優化方法:方法通常可以改變測量工具或測量方法,還可以對測量結果考慮修正值。

2、隨機誤差

定義:隨機誤差又叫偶然誤差,是指測量結果與同一待測量的大量重複測量的平均結果之差。

產生原因:即使在完全消除系統誤差這種理想情況下,多次重複測量同一測量對象,仍會由於各種偶然的、無法預測的不確定因素幹擾而產生測量誤差。

特點:是對同一測量對象多次重複測量,測量結果的誤差呈現無規則漲落,可能是正偏差,也可能是負偏差,且誤差絕對值起伏無規則。

但誤差的分布服從統計規律,表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單峰性,即誤差小的多於誤差大的;

對稱性,即正誤差與負誤差概率相等;

有界性,即誤差很大的概率幾乎為零。

優化方法:從隨機誤差分布規律可知,增加測量次數,並按統計理論對測量結果進行處理可以減小隨機誤差。

3精密度、精確度與準確度

精確度和誤差可以說是孿生兄弟,因為有誤差的存在,才有精確度這個概念。儀表精確度簡言之就是儀表測量值接近真值的準確程度,通常用相對百分誤差(也稱相對摺合誤差)表示。

1、測量偶然誤差的大小反映了測量的精密度

用同一測量工具與方法在同一條件下多次測量,如果測量值隨機誤差小,即每次測量結果漲落小,說明測量重複性好,稱為測量精密度好也稱穩定度好。

2、系統誤差大小反映了測量可能達到的準確程度

根據誤差理論可知,當測量次數無限增多的情況下,可以使隨機誤差趨於零,而獲得的測量結果與真值偏離程度——測量準確度,將從根本上取決於系統誤差的大小。

3、精確度是測量的準確度與精密度的總稱

在實際測量中,影響精確度的可能主要是系統誤差,也可能主要是隨機誤差,當然也可能兩者對測量精確度影響都不可忽略。在某些測量儀器中,常用精度這一概念,實際上包括了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兩個方面,例如常用的儀表就常以精度劃分儀表等級。

4儀器精度等級與量程

精確度是儀表很重要的一個質量指標,常用精度等級來規範和表示。精度等級就是最大相對百分誤差去掉正負號和%。按國家統一規定劃分的等級有0.05,0.02,0.1,0.2,1.5等。數字越小,說明儀器儀表的精確度越高。

儀表精確度不僅和絕對誤差有關,而且和儀表的測量範圍有關。如果絕對誤差相同的兩臺儀表,其測量範圍不同,那麼測量範圍大的儀表相對百分誤差就小,儀表精確度就高;反之亦然,精度等級相同的兩臺儀器,量程範圍大的儀表絕對誤差也更大。

5應用精度的選擇

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要根據測量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儀器的量程和精度,並不一定精度等級小的儀器,就一定有最好的測量效果。

02實例

例如:測量10V標準電壓,用100V擋、0.1級和15V擋、0.5級的兩塊萬用表測量,哪塊表測量誤差小?

解:第一塊表測的最大絕對允許誤差

△X1=±0.1%×100V=±0.10V。

第二塊表測的最大絕對允許誤差

△X2=±0.5%×15V=±0.075V。

比較△X1和△X2可以看出:雖然第一塊表準確度比第二塊表準確度高,但用第一塊表測量所產生的誤差卻比第二塊表測量所產生的誤差大。因此,可以看出,在選用儀器儀表時,並非準確度越高越好,還要選用合適的量程,只有正確選擇量程,才能發揮其潛在的準確度。

ZLG立功科技·致遠電子PA8000示波器擁有豐富的觸發方式,可以針對不同的場景進行觸發,是一款認證級功率分析儀,功率精度高達0.01%、帶寬高達5MHz,是逆變器變頻器電源產品能效測量的基準,也是標準實驗室認證檢測的依據。

 

標籤:

 

  致遠電子[1]    PA8000[1]

[整理編輯:CK365測控網]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公眾號「CK365測控界」

免責聲明:凡註明來源CK365測控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註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網際網路,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相關焦點

  • 如何理解電子測量儀器的精度指標
    精確度是衡量電子測量儀器性能最重要的指標,通常由讀數精度、量程精度兩部分組成。本文結合幾個具體案例,講述誤差的產生、計算以及標定方法,正確理解精度指標能夠幫助您選擇合適的儀器儀表。  3)精確度是測量的準確度與精密度的總稱  在實際測量中,影響精確度的可能主要是系統誤差,也可能主要是隨機誤差,當然也可能兩者對測量精確度影響都不可忽略。在某些測量儀器中,常用精度這一概念,實際上包括了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兩個方面,例如常用的儀表就常以精度劃分儀表等級。
  • 如何讀懂測量儀器的精度指標
    摘要:在精密測試測量行業,測量準確度(精度)是儀器本身的靈魂,是儀器最重要的指標之一,但不同的儀器其準確度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因此只有理解了儀器的精度指標後才能更好地指導我們進行測量。
  • 測量儀器精度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打開APP 測量儀器精度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佚名 發表於 2019-11-10 05:47:00   一、傳感器的比差和角差對測量儀器精度的影響
  • 儀器的精度設計
    儀器精度指標的確定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67965.htm確定儀器精度指標的根據,有的來源於國家標準,部頒標準,有的來源於上級下達的任務,有的則來源於使用單位提出的要求,但歸根到底還是由使用要求決定的。計量儀器的精度指標一般取`總使用要求(即總的測量結果精確度)的1/10~1/3。
  • 儀器精度的確定方法
    儀器精度指標的確定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47783.htm 確定儀器精度指標的根據,有的來源於國家標準,部頒標準,有的來源於上級下達的任務,有的則來源於使用單位提出的要求,但歸根到底還是由使用要求決定的。 計量儀器的精度指標一般取`總使用要求(即總的測量結果精確度)的1/10~1/3。
  • 儀器儀表測量性能及技術指標知多少?
    測量儀表的質量通常用一個簡單的問題進行評估:測量精度如何?儘管這個問題看上去很簡單,但答案往往未必如此。選擇最適用的測量儀表就需要認識一下影響測量不確定性的一些因素。這樣反過來還可更深入了解該類儀表的技術指標所列出的信息以及未列出的信息。
  • ADC的各種指標如何理解?如何提高ADC轉換精度?
    在此我們簡要總結一下ADC的各種指標如何理解,以及從硬體到軟體都有哪些可以採用的手段來提高ADC的轉換精度。1.ADC指標除了解析度,速度,輸入範圍這些基本指標外,衡量一個ADC好壞通常會用到以下這些指標:失調誤差,增益誤差,微分非線性,積分非線性,信噪比,信納比,有效位數,總諧波失真。讓我們以下圖為例來看一下這些指標的意義。
  • 電子儀器的測量誤差
    電子儀器的測量誤差一般測量儀器的準確度常用容許誤差來表示,它是根據技術條件的要求,規定某一類儀器的誤差不應超過的最大範圍,又稱極限誤差。一般技術手冊上所標明的都是指容許誤差。容許誤差的表示方法常用相對誤差,也有用相對誤差與絕對誤差相結合的形式來表示。
  • 電子測量儀器使用中的EMC問題
    1 概述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0715.htm目前人們已逐步認識到電子產品電磁兼容的關係與生活越來越密切,彩電、計算機和通訊產品是否有電磁幹擾,這些產品的電磁兼容狀況如何,國家對此頒發了許多有關標準,電磁兼容性已成為考核電子產品性能質量的一個重要的參數。電磁兼容性是任何電子工程、系統設備的主要性能指標之一。
  • 電子測量儀器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電子測量儀器正處於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二次發展機遇。五十多年來,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並朝著「從有到強」邁進。但我國的電子測量儀器儀表高端市場,一直以來被國外先進技術產品所壟斷。目前,我國使用的高端測量儀器,大部分來自國外。諸如美國是德科技、德國化羅德與施瓦茨、美國泰克科技等多家外企佔據主要市場。
  • 二建建築工程知識點:常用測量儀器的性能與應用
    二、水準儀  水準儀是進行水準測量的主要儀器,主要功能是測量兩點間的高差,它不能直接測量待定點的高程,但可由控制點的已知高程來推算測點的高程。另外,利用視距測量原理,它還可以測量兩點間的大致水平距離。
  • 國產電子測量儀器企業營收回升 電子產品需求刺激市場規模增長
    電子測量儀器是以電路技術和測量原理為基礎,融合了先進的材料加工工藝,組成單機或自測系統,可以對各種類型參數進行精度測量。目前,我國電子測量儀器按照使用途徑的不同,大致可劃分為光學檢測儀器、通信測量儀器以及通用電子測量儀器等三大類。
  • 精密測量儀器有哪些?如何測量薄膜類材料?
    除了規格外,薄膜的厚度是產品的重要物理指標之一,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產量、質量、經濟效益和生產成本,因此,在生產過程中對它們進行在線檢測厚度一直是眾多生產廠家們關心的重要問題。  那可以用什麼精密測量儀器來測量薄膜厚度?
  • 溫度對測量儀器的致命影響
    三、儀器預熱的必要性  根據儀器設備的用途和精密等級不同,有的需要預熱,有的不需要預熱,儀器設備預熱是為了內部電子器件達到熱穩定平衡。電路中的電容,電感,電晶體等達到穩態,需要一定的時間,必須預熱以降低測量誤差,越是精密的儀器設備預熱時間越長。
  • 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喜迎百億市場大蛋糕
    一個產業從原材料的選定、生產過程的監控、產品的測試、行業運營都需要電子測量儀器完成,因此電子測量儀器肩負著其它產業升級、自主創新的歷史使命。電子測量儀器具有獨特的關聯戰略性產業,它自身的發展好壞,對整個國民經濟特別是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有著十分明顯的影響,因此獨立自主地發展高端電子測量儀器是國家和企業的正確選擇。
  • 電子儀器儀表裝配工(高級)試卷二
    A.經銷商 B.管理部門 C.科研部門 D.生產部門110.電子儀器的技術指標一般包括誤差、穩定度、電源波動、絕緣強度、(D)等。A.電壓等級 B.電流等級 C.耐溫 D.耐壓111.電子儀器的技術指標中的(D).一般是指測量誤差A.刻度 B.測量 C.量化 D.誤差112.指針式儀表(B)引起的誤差屬於儀表自身的誤差。
  • 從追隨到超越 本土電子測量儀器的「極限挑戰」
    新能源、工業4.0、物聯網、智能設備……五花八門的應用領域讓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電子元器件作為硬體的基礎不斷向小型化和高頻化迭代,也對電子測量儀器不斷發起挑戰。長三角地區是中國電子加工製造的主要基地之一,江蘇是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的主要產地。
  • 測量誤差如何界定?
    測量精度是儀器最重要的參數指標之一,大部分的儀器精度基本都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部分可以達到萬分之一,精度越高,代表測量的誤差越小,那麼誤差是如何界定出來的呢?在測量過程中,即使選用精度最高的測量器具、測量儀器和儀表,並且沒有人為的失誤,要想測得真值也是不可能的。況且由於人類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的局限性、測量方法的不完善性以及測量工作中常有的各種失誤等,更會使測量結果與真實值之間存在差別,這種差別就叫做測量誤差。
  • 如何正確理解車載GPS定位器精度與誤差值
    其次在貨物運輸、汽車電子,地理勘探、航空航天,等領域GPS定位器,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技術支撐。可是當真正去使用GPS定位器的時候,卻經常會發現GPS定位器精準度經常會出現偏移的狀況,誤差值近則十米,遠則上百米,定位器所顯示的定位位置和實際所處的位置完全不符,那我們如何去正確理解GPS的精度以及誤差值?
  • 小金口電子儀器設備校準-檢具外校資質全面
    小金口電子儀器設備校準-檢具外校資質全面或用戶使用不便等後果。具體選型原則,前面已經作了詳細的介紹。新聞:平頂山量具標定出具專業檢測報告小金口電子儀器設備校準-檢具外校資質全面如影響量大,附加誤差可能遠遠超過基本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