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三步,即可輕鬆完成多組數據核對並計算出數據差異!

2021-01-08 孫晨的excel職場故事

「小琪,現在你已經把各種工資數據匯總完成了,接下來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核對一下咱們公司與社保局的社保數據是否一致。」說著,顧城打開了一份社保數據表。這份表中有兩個工作表,分別記錄了企業的社保數據(如圖 529企業數據所示)以及社保局返回的數據(如圖 530社保局返回數據所示)。

圖5-29企業數據
圖5-30社保數據

「顧總,社保數據核對是不是可以用VLOOKUP來核對呢?」

「其實這組數據的核對方法很多,可以用函數的方法核對,但比較麻煩,需要分別對每一組社保數據進行核對。而且為避免出現人員漏交的情況,通常需要先用企業數據核對社保局的數據,再用社保局數據核對企業數據。」

「那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嗎?」

「我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一次就可以核對成功。」 顧城故做神秘的說。

「什麼方法啊?」

「數據透視表!而且不是普通的數據透視表,而是多重合併透視表!」

「顧總,數據透視表我倒是用過!」說著,小琪點開了「插入」菜單,在菜單的最左側找到了「數據透視表」。(如圖 531所示)

圖5-31

「沒錯,普通的數據透視表是在這裡插入,但這種數據透視表只能對單一表格進行數據的匯總和分析,現在我們需要對兩個表格中的數據進行核對,就不能在這個地方插入數據透視表了。」

數據核對第一步:數據匯總。

Step1:在社保數據工作表中選擇數據區域中的任意一個非空單元格。注意,只選擇一個非空單元格就可以了!然後按下快捷鍵:ALT+D+P+P。即先同時按下ALT+D,然後連續按兩下P就可以了。這時會彈出「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嚮導——步驟1」對話框。這時選擇「多重合併計算數據區域」以及「數據透視表」選項。然後點擊「下一步」(如圖 532所示)。

圖5-32

Step2:進入「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嚮導」的步驟2A,選擇「創建單頁欄位」。然後點擊「下一步」(如圖 533所示)。

圖5-33

PS:由於在本例每個工作表中,都有且只有一組數據源,所以選擇「單頁欄位,當遇到每個工作表中有多個數據源的情況時,則需要選擇自定義頁欄位。

Step3:進入「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嚮導」的步驟2B,在「選定區域」對話框中選擇數據區域。在本例中,選擇「企業」工作表中的所有數據,即「企業!$A$1:$E$105」,點擊「添加」按鈕。此時,企業工作表中的數據會自動添加到下方的「所有區域」對話框中。(如圖 534所示)

圖5-34

Step4:接下來,選擇「社保局」工作表,然後添加社保局工作表中的數據區域,即「社保局!$A$1:$E$105」,再點「添加」按鈕,將其添加到「所有區域」對話框中。最後,點擊「下一步」按鈕(如圖 535所示)。

圖5-35

特別注意:「所有區域」中,所添加的表格順序是按首拼的先後進行排列的,並不是按工作表中表格的排列順序或手動添加表格的順序進行排列。因此,必須要記錄下「所有區域」中表格的排列順序,因為匯總完成後,這些表格會以『項1,項2,項3』的形式出現,需要手動修改其名稱。如果順序弄錯了,那匯總結果就會出現錯誤。在本例中,兩個表格的排列順序為:企業、社保局,所以匯總完成後,項1為企業,項2為社保局。

Step5:進入「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嚮導」的步驟3」,在「數據透視表顯示位置」處選擇「新工作表」,最後點擊「完成」(如圖 536所示)。

圖5-36

匯總後,效果如圖 537所示。此時,兩個工作表的數據已經匯總到了一份數據透視表中,接下來就要通過數據透視表,對兩份表格中的數據進行核對了。

圖5-37

數據核對第二步:數據透視表重新布局。

Step1:在圖 537中,可以看到,頁欄位位於「篩選器」中,此時需要將其移動到「列」中,滑鼠左鍵點擊「頁」欄位,拖動到「列」中即可。此時,數據透視表中出現了「項1」、「項2」,即企業和社保局的數據(如圖 538所示)。

圖5-38

Step2:為方便閱讀,將項1改為「企業」,項2改為「社保局」(如圖 539所示)。

圖5-39

Step3:由於需要對不同保險項目中的兩組數據進行核對,無需匯總,所以需要將「匯總」項目去掉。選擇數據透視表中任意單元格,此時會出現「數據透視表工具」菜單,選擇其中的「設計」菜單,點擊「分類匯總」下拉三角,在二級菜單中選擇「不顯示分類匯總」 (如圖 540所示)。

圖5-40

Step4:接下來,選擇「分類匯總」旁邊的「總計」選項,點擊下拉三角,在二級菜單中選擇「對行和列禁用」命令(如圖 541所示)。

圖5-41

Step5:目前數據透視表中所有數據均為計數方式,需要將其修改為求和方式。點擊「值」下面的「計數項:值」選項,此時會彈出快捷菜單,選擇其中的「值欄位設置」選項(如圖 542所示)。

圖5-42

Step6:在彈出的「值欄位設置」對話框中,將計算類型由計數改為求和(如圖 543所示)。

圖5-43

Step7:姓名列無需進行數據核對,可選擇「姓名」所在單元格,當滑鼠變為黑色十字時,將其拖動到最後(如圖 544所示)。

圖5-44

數據核對第三步:核對差異項、計算差異值。

Step1:首先選擇數據透視表中任意單元格,在「數據透視表工具」菜單,選擇其中的「分析」菜單,選擇「計算」項目中的「欄位、項目和集」,點擊下拉三角,在彈出的二級菜單中選擇「計算項」(如圖 545所示)。

圖5-45

Step2:在彈出的「插入計算欄位」對話框中,首先在名稱中錄入「差異」,即新欄位的名稱,然後設計公式,差異值的計算可以用企業減去社保局,所以公式為:=企業-社保局,最後點擊「確定」按鈕(如圖 546所示)。

特別注意:此處公式中的「企業」與「社保局」並非手動錄入,而是通過分別點擊「項」下面的「企業」、「社保局」兩個項目,錄入到公式中的。

圖5-46

最終結果如圖 547所示。此時,所有員工三個社保項目的差異值全部核對完畢。

圖5-47

小夥伴們,大家學會了嗎?歡迎大家留言跟小編一起討論喲

相關焦點

  • 如何快速比較核對兩工作簿數據的差異?
    在工作中有時候需要對比二張工作簿的數據,比如將表格做好了,發給領導,領導稍做修改後又發過來,只是說了一聲「個別地方做了微調」,而你又想知道到底是修改了哪些地方,這時又不好去問領導,只有自己核對。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快速找出修改了哪些地方呢?
  • vlookup加條件格式,輕鬆核對年終數據,這個套路你見過嗎?
    Hello,大家好,臨近年底我們總是要核對很多的數據,最近粉絲很多粉絲私信問到有沒有什麼比較快速容易掌握的數據核對技巧?其實我們使用vlookup函數即可輕鬆搞定數據核對這樣的問題,常見的數據核對大致上分為2種情況,核對單行數據以及核對多行數據。
  • 兩個excel表格核對的6種方法
    excel表格之間的核對,是每個excel用戶都要面對的工作難題,今天ostar帶大家一起盤點一下表格核對的方法,一共6種,以後再也不用加班勾數據了。一、使用合併計算核對excel中有一個大家不常用的功能:合併計算。利用它我們可以快速對比出兩個表的差異。例:如下圖所示有兩個表格要對比,一個是庫存表,一個是財務軟體導出的表。
  • 兩組數據快速找不同,3種方法簡單、實用,一秒看出數據差異
    在操作Excel過程中,有時候我們經常需要對數據進行核對差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快速地核對表格中兩組數據中的差異。通過最簡單、實用的三種方法,快速的核對數據中的不同。方法一:輔助列數據相減法快速核對差異案例說明:如上圖所示,我們需要核對產品月初和月末庫存差異,通過插入輔助列的方式數據相減就可以快速了解庫存差異點。操作技巧:1、首先在月末庫存後方添加一行輔助列,然後用月初庫存-月末庫存得出我們當月的出庫量。當出庫量為0時說明該產品當月庫存每月變化。
  • 多組數據怎麼做折線圖,這種特殊效果的折線圖,同事只用四步搞定
    Excel圖表相信許多朋友都操作過,圖表能夠更加形象和生動地展示出我們的數據趨勢和差異。但在做圖表的過程中,相信許多朋友都碰到過一個尷尬的問題,那就是對多組數據進行圖表展示的時候,圖表就會堆積到一起,顯得非常難看。
  • 營養與健康所等開發新的定量蛋白質組數據差異分析計算模型
    」,報導了一種新計算模型MAP,用於統計分析基於同位素標記產生的定量蛋白質組數據並鑑定其中差異表達的蛋白質。  基於同位素標記和質譜技術的定量蛋白質組實驗(如iTRAQ、TMT和SILAC等)能同時檢測數千甚至上萬個蛋白質在不同樣本之間的相對豐度或表達差異。這類數據已有的差異表達分析方法大多依賴於對並行或已有的技術重複數據進行前期比較來構建實驗的技術誤差模型,並以它為基礎檢驗每個蛋白質在被比較樣本之間表達差異的統計顯著性。該方法佔用了有限的實驗通道,也難以保證誤差模型的精確適用性。
  • 如何快速核對兩個工作薄的數據是否完全一致
    Hello大家好工作中我們經常會對兩份excel進行核對核對其數據是否完全一致對比表格數據的方法很多vlookup,數據透視表都能達到數據對比的效果但是效率都非常低,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種快速核對表格數據的方法核對上萬個單元格的數據僅需幾分鐘就搞定了先來看下數據,在這裡我們有表1和表
  • 《數據中臺實戰》:數據中臺的分層建模體系
    如果採用分層建模,第一步是將業務資料庫的數據同步到ODS層中,第二步是通過DWD豐富統計指標的維度,目前案例中的需求是時間維度,可以預先增加其他常用的維度如產品線、客戶端的維度,第三步是在DWD層匯總各個維度的交易額,第四步是基於現在的需求,計算出產品線A的當月交易額,在ADS層提供要顯示的數據。
  • Excel函數公式:數據核對,你真的會嗎
    如果在幾百行的Excel表格中,找出不同列中數據不同的哪一行;或者在兩列數據中個,找出相同的數值;核對兩個工作表中的數據是否相同等等。你會怎麼做?【數據】-【清除】。三、不同工作表的兩列核對。目的:對比「表1」和「表2」的數據。
  • Origin教程丨分析XRD圖譜,合併多組數據,繪製堆疊圖和瀑布圖
    來源丨科研小螞蟻 ← 關注TA分析XRD圖譜,多組數據合併在一起,可直觀表示數據變化。
  • 5個選擇性粘貼的使用技巧,可用於快速核對數據
    Hello,大家好,複製粘貼相信大家在工作中每天都要用到,但是如果你只用它來粘貼數據的話那就太小看這個功能了,其實他還有一個選項叫選擇性粘貼,用它我們能實現很多功能,比如快速核對數據,轉換行列位置等,下面就讓我們開看下它都能實現哪些功能吧一、快速引用表格數有的時候我們想要引用表格中的數據
  • 兩個Excel表格核對數據的6種方法
    公司財務小夥伴們,每個月庫存檔點核對數據是不是非常頭疼的事,兩個表格之間要進行對比,找出庫存數量不一致的商品,把不一致數量顯示在另外一個表格裡。如果是手工一個個核對,是相當麻煩的事,今天小編教你幾種快速核對數據的方法,下個月再核對數據時,也就是分分鐘搞定的事。
  • 一張表格,一個公式即可輕鬆統計出公司歷年來的員工離職數據!
    「沒問題,那我們先把員工離職的數據統計分析完成吧!」顧城說道。歷年來各部門離職原因人數統計「顧總,說到統計人數,那肯定是用計數函數,但是你的統計要求有些高,要從離職的年份、離職的部門,還有離職原因這三個角度去統計人數,那要製作好多公式才可以實現吧!」
  • Excel函數公式:簡單高效的Excel5大數據核對實用技巧,乾貨哦!
    Excel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如果我們能加以妥善應用,將對我們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Excel的5大數據核對功能,核對數據只需1秒便可搞定哦!一、快捷鍵Ctrl+\(反斜槓)法。三、IF函數法。方法:在目標單元格中輸入公式:=IF(COUNTIF(D3,E3)=1,"相同","不相同")。
  • 如何從ENCODE資料庫中快速獲取組蛋白chip-Seq的可視化數據
    ENCOD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作為DNA調控元件百科全書整合了14,046個來自不同組織或細胞系的各類實驗數據,並能通過UCSC genome browser快速可視化檢索結果。 下面的時間裡,編者就以檢索HEK293細胞中H3K27ac這個組蛋白為例,為大家介紹ENCODE數據可視化過程。
  • 只需要這三個步驟即可輕鬆完成示波器探頭自校準的操作
    的確,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出現忘記給示波器和探頭校準,包括對探頭進行補償調節操作,最後導致我們走了很多的彎路,測量出來的數據和波形不準確,拖慢我們的開發進度,延長開發周期的事例和情況屢見不鮮。甚至很多的工程師朋友們都說,一拿起示波器就開始直接上手測量,連最基礎的測試準備工作都給忽視了,因此,我認為養成良好的示波器使用習慣和測試測量操作習慣非常重要,今天小零就跟大家分享關於示波器探頭的自校準工作應該如何操作,非常簡單,簡單到只需要三個步驟即可輕鬆完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數據可視化之旅(三):數據圖表的選擇(中)
    作者 | Destiny 來源 | 木東居士 0x00 前言數據圖表的選擇(上),分享了「時序數據」和「比例數據」的可視化圖表方案。不同的數據類型、不同的闡述目的,決定了數據可視化展現形式的差異。因此,今天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兩類不同的可視化目的及其可選擇的圖表形式。「對比型數據」:對比兩組或兩組以上數據的差異。
  • 油煙機更換攻略,只需完成這三步
    「煙機用久了也會生鏽,多處地方清潔難。」既然老化,趙先生自然更注重煙機的清潔保養,但油汙的長久累積,想徹底清洗很困難,很多地方易藏汙納垢,日積月累地腐蝕,煙機表面生鏽,變得更難清洗。3.「油煙倒灌問題時有出現,此時除了關上廚房門讓下廚的人多受點罪以保護客廳的人之外,別無他法。」
  • Excel表格,數據透視表計算兩個表格的差異項
    Excel表格,數據透視表計算兩個表格的差異項,這個是辦公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那麼今天就用簡單的幾個數據,來操作一遍,希望能幫助到你;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有兩撥數據,然後讓你比對兩撥數據中的差異項或者是差異值,這個時候就可以用數據透視表來解決這個問題了;安志斌製作
  • Excel高手進階:公式與函數混搭,輕鬆實現複雜的數據運算
    今天的文章,小編將會為大家講解公式和函數的混合使用,幫你輕鬆完成複雜運算~讓公式與函數實現混合運算在 Excel 中進行較複雜的數據計算時,常常需要同時應用公式和函數,此時則應在公式中直接輸入函數及其參數,如果對函數不是很熟悉也可先在單元格中插入公式中要使用的函數,然後在該函數的基礎上添加自定義公式中需要的一些運算符、單元格引用或具體的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