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周小颺1
人工智慧會不會有思考、有感情,甚至超越人類的能力?
對這一問題,SAP高級副總裁、工信部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副理事長與專家委員會委員李瑞成的回答是肯定的。
9月18日,李瑞成在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稱,預計2040年左右會出現「強人工智慧」時代,2060年左右會出現「超強人工智慧」時代。
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是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60多場論壇活動中的主推論壇之一。
李瑞成認為,在2030年代,隨著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強人工智慧會逐漸出現。「這個時候的人工智慧可以超越人類的能力,它能思索、有感情。」
他認為,目前的人工智慧處在弱人工智慧狀態,包括深度學習在內,仍在模仿人的邏輯。
在強人工智慧時代到來之前,人們可做的事很多,其中之一是將人工智慧的技術落地運用到企業產品中。
李瑞成認為,網際網路的燒錢商業模式並不可取。
「要麼提高效率,要麼降低成本。若一項技術不能帶來這兩點,就是偽技術。」李瑞成說,「AI(人工智慧)也是如此。」
他同時表示,「唯數據論」、將數據當成神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很多數據是不需要的。隨著算法的推進和提升,只需要非常精準的數據。所以不要『唯數據化』。」李瑞成說,算法的提升會大大降低數據的使用量。
對於利用人工智慧再造工業場景的幫扶問題上,李瑞成建議,政府需注意保護隱私權、開放與流通商業數據,在開放商業數據的過程中讓企業找到場景。
任何一個技術的成長都需要開放的生態體系。李瑞成建議,大企業可以用孵化的方式幫助小企業成長,推動建設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