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思考、有感情,人工智慧2040年或超越人類能力|中國工博會

2021-01-15 界面新聞

記者 | 周小颺1

人工智慧會不會有思考、有感情,甚至超越人類的能力?

對這一問題,SAP高級副總裁、工信部中國人工智慧產業創新聯盟副理事長與專家委員會委員李瑞成的回答是肯定的。

9月18日,李瑞成在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稱,預計2040年左右會出現「強人工智慧」時代,2060年左右會出現「超強人工智慧」時代。

國際工業網際網路大會,是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60多場論壇活動中的主推論壇之一。

李瑞成認為,在2030年代,隨著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強人工智慧會逐漸出現。「這個時候的人工智慧可以超越人類的能力,它能思索、有感情。」

他認為,目前的人工智慧處在弱人工智慧狀態,包括深度學習在內,仍在模仿人的邏輯。

在強人工智慧時代到來之前,人們可做的事很多,其中之一是將人工智慧的技術落地運用到企業產品中。

李瑞成認為,網際網路的燒錢商業模式並不可取。

「要麼提高效率,要麼降低成本。若一項技術不能帶來這兩點,就是偽技術。」李瑞成說,「AI(人工智慧)也是如此。」

他同時表示,「唯數據論」、將數據當成神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很多數據是不需要的。隨著算法的推進和提升,只需要非常精準的數據。所以不要『唯數據化』。」李瑞成說,算法的提升會大大降低數據的使用量。

對於利用人工智慧再造工業場景的幫扶問題上,李瑞成建議,政府需注意保護隱私權、開放與流通商業數據,在開放商業數據的過程中讓企業找到場景。

任何一個技術的成長都需要開放的生態體系。李瑞成建議,大企業可以用孵化的方式幫助小企業成長,推動建設生態體系。

相關焦點

  • 未來學家預言:2040年機器人犯罪率或遠超越人類
    專家最新研究顯示,2040年機器人犯罪率將遠大於人類,據稱,2015年歐洲網絡犯罪案件佔全部犯罪案件的53%,並且2016年仍有上升趨勢。騰訊科學訊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機械戰警》、《超能查派》、《終結者》以及《我是機器人》等科幻電影中,呈現了未來人類與機器人的微妙關係,先進機器人對人類的生活帶來了改變,但同時人類不得不對機器人的強大感到畏懼。目前,科學家最新一項研究警告稱,2040年機器人犯罪率將遠大於人類。
  • 如何正確擁抱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發展引發的社會思考
    結合今年發布的趨勢,就可以明白目前人工智慧還在「感知」階段,各類傳感器等元器件使得人工智慧在聽、說、看等領域達到甚至超越人類,但是人工智慧不具備邏輯推理、領域遷移等能力,也就是「會聽、會說、會做」但不會思考,它背後的思考是依賴於計算程序的,而目前程序還遠沒有達到人腦的複雜程度。 缺少認知能力也就是當前人工智慧與人的最大區別。
  • 人工智慧要是超越人類,會發生什麼?
    每日心選有最全面的答案,有三條故事線:這三個結果的不同,來自人工智慧出自怎樣的公司之手。「上梁不正、下梁歪」有怎樣價值觀的公司會創造出怎樣價值觀的人工智慧。
  • 從物質到秩序再到意識:人工智慧超越人類只是時間問題「下」
    因為如果它能達到知覺層次,那麼意味著它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的概念。比如它能知覺到自己處於危險,這和它能感覺到什麼是不同的。既然說到了這個話題,就繼續討論另一個問題,人工智慧會不會發展出自我意識,也就是達到知覺意識層次,會不會超越人類意識?我的觀點是會達知覺到意識層次,會產生自我意識,樂觀一點的話,100年就可以,也就是2120年前。那麼會不會超越人類?很難,但有機會。
  • 谷歌高管談人工智慧:2029年超越人類
    谷歌高管談人工智慧:2029年超越人類(圖片來自於CNET)   庫伊茲爾認為,技術奇點時刻將在2029年到來,屆時人工智慧將趕超人類水平。這樣的想法非常激進,畢竟他和其他科學家的預測相比要提早了將近20年。他認為技術的發展是非常快的,人們正在向奇點時刻邁進,而未來這些高度發展的人工智慧將會與人類自身融為一體。   庫伊茲爾並不擔心AI會奴役人類,因為全世界並不會只有那麼幾個AI,而是有數十億的AI,因此他特別盼望著奇點時刻的到來。同時,如果人工智慧發展如他所願,那麼也是改變人類自身命運的機會。
  • 什麼是通用人工智慧,會對人類產生威脅嗎?
    通用人工智慧作為人工智慧學科的核心目標,成為了最受關注的人工智慧科技之一。近日,作家馬丁·福特在採訪人工智慧領域的傑出人物時,讓他們對人類在哪一年能夠有50%的機會實現通用人工智慧作出預測,受訪者給出的預測時間平均算下來是在2099年。雖然,根據專家預測,距離通用人工智慧的到來還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是,仍有人提出了通用人工智慧會對人類造成威脅的觀點。那麼,事實真會如此嗎?
  • 人工智慧飛速發展是好是壞?未來機器人會傷害人類嗎?
    講述的是厭倦了戰鬥的英雄們脫下了戰甲,製造出了一個擁有自我意識、有強悍學習能力的人工智慧機器人——奧創。一開始奧創確實幫英雄們解決問題,打擊罪惡。但是不斷地學習和升級之後,奧創覺得,人類才是最大的威脅,於是奧創定製了一個讓人膽寒的計劃——消滅人類。雖說最終,英雄們齊心協力打敗了奧創,拯救了地球。但是電影雖說是消遣娛樂,但總能帶給觀眾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
  • 霍金可能失算了,人工智慧永遠無法取代人類,這項能力他們學不會
    所以提起人工智慧,我們往往想到它們高效率的工作能力以及強大的學習能力,霍金甚至曾經預言,人類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然而,大多數的科學家們認為,人工智慧永遠不會超越人類,不僅僅因為它們將受到人類更加嚴格的控制,還有很多方面它們都無法超越人類。
  • 工博會丨助力先進位造業從「機器換人」到「人機協作」 工博會機器...
    20多年來,這場發端於上海,影響力輻射全球的工業盛會,伴隨著中國工業的發展步伐,已成為中國工業經濟領域規模最大、功能最全、水平最高的展覽盛會。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進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第一時間探館本屆工博會。
  • 如果機器可以自我思考,人工智慧是否會走向失控?
    相信大家都會產生一個疑問,人工智慧未來究竟會發展成什麼樣子?會不會超越人類?會不會對人類產生危害? 那這些問題經過一系列的討論,可能會沉澱到更深一層的問題就是「機器會思考嗎」。因為只有會思考的機器才會掙脫人類的管束,去發展出有害於人類的這麼一種智能。
  • 李開復: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工作,馬斯克:AI可能毀滅人類
    在我的記憶中,僅僅是從2017年起至今,李開復在公開的場合不止一次向人談起,中國的人工智慧將在數年後追趕上美國。以我對李開復的了解,李開復其實對中、美兩國的人工智慧了解得相當全面而深入。李開復:人工智慧將來會替代人類工作而李開復根據中、美兩國目前的人工智慧存在的差異,進而預言中國的人工智慧在5年後追趕上美國
  • AI會像人一樣「思考」、取代人類?專家馬慶國這樣回應...
    人工智慧(AI)將在5年內超越人類。而我們知道,人類相比AI最大的優勢就在於會思考、會創造。那麼隨著AI的迅猛發展,未來AI能做到像人一樣「思考」嗎?如今的人工智慧系統已經在不少具體問題的解決能力上超過了人類,那麼,我們究竟能否製造出像人一樣「思考」的機器?人工智慧會有一天超越人類智能嗎?計算型智能只是人類智能的一種類型下圍棋是人類的高級智能活動之一,過去人們認為計算機不可能超越人類的這種智能。因此,下圍棋也被視為人工智慧的「聖杯」。
  • 柯潔首度還原對戰阿爾法狗,人工智慧將超越人類智能?
    在人工智慧極速發展的今天,機器能替代的不僅僅是傳統重複性的機械動作,而是模擬人類思考。去年,一場轟動全球的阿爾法狗圍棋挑戰賽拉開帷幕。在戰勝了韓國圍棋高手李世石後,中國圍棋少年天才柯潔,迎來了世紀人機大戰。
  • 人工智慧或超越人類,代替人類生存發展,2050年人類或「消失」!
    人類已經存在了有幾百年的時間安排,這短短的幾百年之內,人類的科技不斷飛速發展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那麼有人會問我們人類究竟是怎樣誕生的,在生命的盡頭又是什麼呢?人類文明發展迅速基本達到了鼎盛,而有科學家也表示如果我們再持續這樣發展下去的話,或許人類科技下一個爆炸就在2050年,距離我們也只不過僅僅只有30年的時間。為什麼這麼說呢?
  • 2045年人工智慧
    計算機科學家雷蒙德·庫茲韋爾相信,這個信息奇點即將到來,那時,人工智慧將超越人腦。  2011年2月18日,超級電腦「沃森」打敗了人類,站在了與人類智力競賽的最高領獎臺上。沃森的勝利讓許多人想起了它的前輩「深藍」:1997年「深藍」力克西洋棋世界冠軍卡斯帕羅夫。這曾讓人類大呼:狼來了。  從「深藍」到「沃森」,人工智慧已經向前跨越了一大步。電腦會代替人腦嗎?
  • 在中國如何實現人工智慧?
    其實在目前人工智慧如此盛行的時期,實現人工智慧的方法有很多。而在中國,實現的方法可以說是更多……其實,從人工智慧的智能水平來說,分為三個階段:弱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超人工智慧。,簡單來說:弱人工智慧:簡單的,在某一領域內可以實用的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與人類智能匹敵的程度超人工智慧:超越人類智能的程度目前在全球,比較前沿的企業正在角逐從弱人工智慧到強人工智慧的轉變。
  • 2040年可能實現的科幻犯罪清單
    · 改造一個人的DNA,無需藥物就給他超人般的能力。· 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婚姻合法化將成為下一代人權問題。年成為可能:· 定製益智類藥物,增強服用者的智力,記憶力,分析能力,使最傳統的考試形式過時。· 不滿的人類工人破壞工業機器人。
  • 人工智慧 | 物理學家用數學理論證明人工智慧無法超越人類智慧
    基於有限的假設,這麼說OK,那麼說也OK,要能在某一個領域裡得到應用才有意義。同樣某一個物理理論能在某一個實驗裡得到證實才重要,物理是實證的自然科學,因為它可以被證偽。就像我現在看投資項目,想法是最不值錢的,你一旦能在市場裡證明盈利能力,估值會完全不同。回到正題,物理出身,我看問題會更加基礎,不會為人云亦云的說法鼓譟,這也符合我一貫燒冷灶的習慣。
  • 破解密碼時,人工智慧在「思考」什麼?
    此次演示是一個聰明的宣傳噱頭,展示了人工智慧與強大計算能力相結合之後快速增長的能力。但是,它也進一步證明了布萊切利公園的密碼破譯天才阿蘭•圖靈的早期直覺,即計算機可以在不理解的情況下展現出強大勝任能力。人工智慧程序沒有意識到它正在試圖破解德國的密碼機,甚至不知道那些德文單詞的含義。相反,它將模式識別技術與蠻力計算相結合,產生一個基於概率的解決方案。
  • 松鼠AI慄浩洋:人工智慧將在創造力上超越人類
    虎嗅註:人工智慧在未來勢必將取代人類的部分工作——繁瑣的、機械性、重複性的那部分,這是我們的共識。人類一向覺得,如果說我們有比人工智慧「更優越」的地方,那就是人類的想像力與創造力。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在虎嗅2018F&M創新節上,乂學教育松鼠AI智適應教育的創始人慄浩洋表達了他的觀點:長則十年,短則五年,人工智慧將在創造力方面超越人類。他表示,在包括知識廣博程度、好奇心,發散思維、邏輯歸納能力在內的四個方面裡,AI都將超越人類的水平。當AI擁有了比人類更強的想像力與創造力,AI老師一對一輔導學生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