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瀏覽貼吧時看到一位90後大專生分享自己在上海一家工廠的工資變化,從最開始的每個月3000,到現在3年後的每個月5000,旺季會達到6000,但是會付出更多的勞動時間。這一帖子,引起小編深思:
近年來,我國大學擴招政策,讓更多人可以上大學,但同時,考不上的學生,就只能選擇專科或者輟學,從這兩撥差異大的人群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身上的不同點:
專科生和本科生差距越來越明顯的原因有兩類:
第一: 專科學校和本科學校差距明顯
相對於專科學校來說,本科學校有更加專業的教師團隊和濃厚的學習氛圍,還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同學之間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舍友之間互相鼓勵的學習衝勁,或者是社團活動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都會讓本科生的大學生活能夠更加充實。本科院校的老師會要求博士起,有的甚至會要求本科也必須是211、985院校。而專科的老師基本上都是研究生起就可以,有的甚至本科就可以任教。
第二:畢業時候很多招聘門檻是本科。
小編所在的城市是陝西省會城市西安,在這個城市裡,大部分好的工作機會,都會要求本科學歷。很多人都說,我自己能力強,在專科實踐機會多,可是,在面試時,人力第一關就會將你卡在本科學歷處。
很多學生都會說,也有很多專科學生找到了不錯的工作,但是絕大部分工作機會都是本科生優先。專科生在工作的第一步就落下了,趕不上一個好的平臺,那以後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
第三:學校同學營造的發展氛圍不同。
大家都知道,環境對人的薰陶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各方面都優越的本科院校中,本科學生的素質是普遍高於專科學生的。
在校學習的時間裡,本科生即使是學渣,也會積極參與社團活動或者學生會組織,從其他方面使自己能力得到更好鍛鍊。日常學習和期末複習中,宿舍及班級的氛圍都是積極向上的,這些都會對以後的工作有更好地促進作用。
而專科的學生在畢業後,可能會因為大學時沒有積累到足夠良好的人脈或社會關係,在就業或者工作中會比較不順心,這些都會影響以後的職業發展。
最重要,要說的一點就是學歷只是一個階段的象徵,它是一個參加工作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