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黑科技」上新保障春運:車輪生產全流程自動化,精度微米級

2021-01-19 紅星新聞

春運在即,成都北車輛段輪軸車間忙碌而有序。1月13日,在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成都北車輛段輪軸車間檢修庫內,檢修組工長田繼烈向紅星新聞記者展示了今年春運的新「黑科技」,「這套系統實現了自動上料、自動測量、自動配型、自動綁定、自動入庫……」

去年12月,車輪生產智能化流水線在成都北車輛段輪軸車間正式建成投產,這也是全路科技含量、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條流水線。其從輪餅、車軸選配,到加工裝成一條完整的車輪,整個流程均實現了自動化,所有的生產工藝標準均由機器自動識別和卡控,可以有效防止生產過程產生人為誤差,保障列車的安全運行。

▲輪軸加工區

精度翻倍

車軸加工效率提高30%

成都北車輛段輪軸車間是成都局集團公司的客貨列車車輪供應基地,負責成都、貴陽、重慶6個客貨車車輛段的車輪供應,年產客貨車車輪達一萬餘條。

「整個車間車輪生產工藝分為車軸加工、輪餅加工和車輪組裝三個步驟,細分為10餘道工序。」田繼烈告訴記者,自動化流水線建成後,大大降低了車間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了效率。

在車軸加工區,車軸加工人員牛源正守著自動化成型磨床,觀察著車軸在車床內的加工情況。

「以前都是自己手動加工,但是現在上了流水線以後,我們線上人員只需要守著設備加工就可以了。」牛源告訴記者,車軸目前已實現了全自動流水加工,上料、加工、下料一氣呵成,而車軸加工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也非常明顯,「以前加工一根車軸需要20分鐘,現在15分鐘就能完成,而車軸表面粗糙度小於1.6微米,遠遠高於3.2微米的作業標準。」

▲輪軸加工區

自動化流水線的投產,對於從事了十餘年輪餅加工作業的錢坤來說,操作更簡單、標準更高、效果顯而易見。

「只要我按這個輸送鍵,傳送帶就可以將需要加工的輪餅傳送到我的崗位,非常方便省事。」輪餅加工人員錢坤一邊介紹,一邊演示著將需要加工的車輪傳送到自己所在的崗位。

「以前輪餅加工全憑師傅的手藝,現在我們更多地是靠設備來保證加工質量。」錢坤介紹,自從自動鏜床投入使用以來,精加工和粗加工能一次性完成,省去了以前來回換刀、反覆測量等工序。

據了解,該流水線建成後,車輪生產效率相較以往提高了近50%,並有效提升了加工精度,同時也為2021年春運期間的客貨列車車輪需求提供保障。

▲車輪智能倉庫

為輪餅、車軸貼上二維碼

全程監控降低質量故障

車輪組裝是車輪生產最後一個環節。記者在組裝區看到,整個組裝流程均實現了自動化,所有的生產工藝標準均由機器自動識別和卡控。

「組裝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是車軸和車輪的匹配,也就是說加工人員稍不留神,在組裝時一旦選錯了車軸或輪餅,那組裝出來的車輪的質量就不可能合格。」錢坤說。

據悉,智能化流水線投用後,都會為入庫的每一根車軸、每一塊輪餅生成二維碼,而每道工序的加工人員在作業完畢以後,會掃描二維碼,並將加工信息通過電腦錄入流水線終端,車輪在組裝前由終端自動匹配車軸和車輪。如此一來,有效防控了質量風險,也提高了組裝效率。該線投入生產以來,組裝車輪由過去的每天50條提升至現在的60條。

▲每一個輪軸上都有獨一無二的二維碼

除此以外,整個輪軸生產車間還建成了一套數字可視化系統,監控人員通過系統就可以看到每一名作業人員當天的工作情況,並且該系統還具備設備報警功能,一旦設備發生故障就能通知維修人員第一時間到達作業現場。

紅星新聞記者 閆宇恆 攝影記者 呂國應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春運列車「修腳師」:原來強硬無比的火車輪子需要這樣呵護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輪帶,火車車輪被人們形象的比喻為人的「腿腳」,也是火車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武昌客車車輛段設備輪軸車間火車「修腳師」正在忙碌的工作中,他們的主要職責是負責對旅客列車輪對及滾子進行探傷檢查,排查車輪裡高速旋轉部件的裂紋等缺陷,為旅客列車安全運行提供保障。
  • 春運大幕即將拉開 寶雞火車站增開多對列車保障旅客出行
    西部網寶雞訊(記者 魯鵬飛)2019年春運即將到來,記者今天(1月17日)從寶雞火車站了解到,春運期間,寶雞火車站增加多趟列車,保障旅客順暢出行。2019年春運自1月21日起至3月1日止,節前15天,節後25天,共40天。
  • 燃石醫學聯合安捷倫推出Magnis BR黑科技,革新NGS檢測自動化全流程
    Magnis BR由燃石醫學與安捷倫合作,歷時超過兩年共同研發推出,旨在打通NGS檢測自動化全流程,是中國首款可支持探針捕獲法的NGS全自動文庫製備系統。全自動文庫製備系統 Magnis BR出席發布會的雙方高層代表合影  Magnis BR在檢測通量上的靈活性以及檢測流程的自動化程度上均超越既有的
  • 德林特黑科技品牌縱享車輪上的駕馭新樂趣
    作為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典範企業、輪胎行業智能製造標杆企業,森麒麟旗下德林特品牌一直通過無限的創新希望讓每一位交通參與者感受到「新科技帶來的樂趣」。手握無數「黑科技」的德林特,總是能夠以革命的技術進步,為我們展現輪胎技術的未來。
  • 西湖大學再有成果轉化項目落地,此次瞄準微米級3D列印技術
    然而,這些所有的3D列印都僅僅是列印一些結構,有沒有一項「黑科技」,讓我們能列印日常生活中熟知的電子產品?你有沒有想像過有一天,我們甚至可以列印完整的手機、智能手錶、vr眼鏡等?
  • 汽車清潔生產有哪些「黑科技」?
    原標題:汽車清潔生產有哪些「黑科技」?  走進大眾自動變速器天津工廠,整潔明亮的氣息撲面而來。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車間內使用自然採光和LED照明,能大幅減少用電。「廠區傳統照明燈具替換為高效節能的LED燈後,耗電量節約50%以上,年節約用電1360萬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近1200噸。」
  • 紅旗渠畔「無中生有」,小小微米如何築起電子級玻纖大世界
    2011年7月盛夏,一個新材料項目在林州大地上「無中生有」,它從安陽重工業中迸發,用一根根直徑僅有頭髮絲1/10的電子級玻璃纖維,撬開了行業壁壘,連結起全球十幾個國家和地區。如今,這個「微米世界」正乘著綠色化、智能化的浪潮,不斷開拓新的疆界:用3~5年時間把核心產品做精做強,成為具有行業技術領先、國際知名的專業化電子級玻纖產品製造基地。
  • 春運列車載著兩個時代:時代變化細節都能在車裡找到
    可等她感嘆「旅客還不適應高鐵」時,人潮就湧入了高鐵,京滬高鐵上飛馳的列車不斷增加,可每到春運卻依舊爆滿。  有時米梓願會想,究竟是過去一直沒能滿足旅客春運出行的需求,還是不斷增開的高鐵刺激了春運時的出行需求。  中國鐵路總公司的數據顯示,到2016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2.4萬公裡,其中高鐵裡程在2.2萬公裡以上。
  • 開發基於結構光的3D工業相機,「深淺優視」實現微米級在線檢測
    其產品的核心優勢在於,利用獨特的光學設計、低畸變投射裝置和融合深度學習的3D重建算法,為工業客戶提供軟硬體一體的自動化在線檢測與識別方案,尤其在精密微小零件檢測上具有優勢。目前已在3C、5G行業以及光伏行業落地,並獲得了頭部用戶。從技術路線上看,傳統的機器視覺依賴二維圖像,即使採用深度學習方法也大多從圖像數據出發,容易導致信息損失。
  • 集成六項功能 實現全自動化—- 菲立化學工程新型壓濾器開發紀實
    該壓濾器集過濾、洗滌、分散、結晶、烘乾、反應6項功能為一體,實現全自動化,性能達到並超過預期指標。據菲立化學董事長毛衛青介紹,與傳統壓濾器相比,該壓濾器更節能環保,適合於各種固液分離領域,完全可以替代過濾器、離心機抽濾缸、板框壓濾器等設備。
  • 瞄準微米級3D列印 西湖大學「黑科技」獲數千萬元融資
    可以實現微米、亞微米級精度的金屬、介質、光波導等材料的3D列印;也可完成由金屬、介質組成的任意三維結構,1小時內即可製成任意結構的印刷電路板……憑藉自主研發的三維精密製造技術,不久前,西湖未來智造公司(以下簡稱西湖未來智造)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
  • 納米級、亞微米級、微米級加工,到底是什麼樣子?
    先來看一組換算: 1微米=0.001毫米 1納米=0.001微米=0.000001毫米 我們知道普通加工的精度一般在10~100μm,精密加工精度在3~10μm,高精密加工精度在0.1~3μm,而精度要求高於0.1μm的屬於超精密加工的精度。
  • 「復興號」上的黑科技:流線型車頭不僅為了好看
    「復興號」:帶著「中國心」跑出新速度9月21日,「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在京滬高鐵實現時速350公裡運營,標誌著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旅客在鐵路上海虹橋站與「復興號」列車合影留念(資料圖)。殷立勤 攝「復興號」都蘊藏了哪些黑科技?9月25日,科技日報記者來到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細探究竟。
  • 精度可達到頭髮絲的1/100,我們在吉利微米級動力基地裡看到了這些...
    是換道超車的造車新勢力,還是已經回過神來的傳統車企,相信很快就會有答案。但值得肯定的是,在越發嚴苛的碳排放標準下,大排量和純燃油的內燃機時代即將過去。相關數據顯示,從2015年起,轎車市場的整體銷量就趨於平緩,動力總成的比重也隨之發生變化,PHEV和MHEV車型的市場份額逐年增大,這一狀況在A0級和A級車市場尤為突出。其實汽車的能量消耗由幾大塊組成,其中佔比較大的兩項分別是怠速和制動。
  • 把模具精度控制在微米之間:學徒工成「技能大師」
    一微米有多細?大約是一粒塵埃的顆粒直徑、一根頭髮絲直徑的1/60。  一微米有多重要?在過去,我們連生產一枚小小的易拉環,都要被國外壟斷技術「卡脖子」。  技術工人陳亮的拿手絕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微米之間。站在「一微米的舞臺」上,他與團隊獲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22項,他說,「能夠為我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貢獻,是我們產業工人的無上榮光!」
  • 廣西鐵路部門加開一大波列車助力春運!附列車時刻表
    廣西鐵路部門加開一大波列車助力春運!南寧局集團公司加開一大波旅客列車最大限度滿足春運旅客出行需求加開車次表小編已經給您碼好歡迎轉發收藏↓ ↓ ↓24點前其他列車車票。線上退票業務辦理時間優化至全天候24小時,同時退票截止時間由開車前25分鐘調整至乘車站開車前。
  • 當最美的文字遇見春運……
    在飛馳的列車上我們觸摸、傾聽並感受用鏡頭定格鐵路春運新變化用筆墨記錄你我他的春運故事風笛聲聲催人奮進>這是我們的新春運2018作家春運行程單時間:2018年2月地點:西成高鐵、長白烏鐵路、京廣鐵路、京九鐵路、隴海鐵路、蘭新鐵路
  • 燃石醫學推出Magnis BR,革新NGS檢測自動化全流程
    Magnis BR由燃石醫學與安捷倫合作,歷時超過兩年共同研發推出,旨在打通NGS檢測自動化全流程,是中國首款可支持探針捕獲法的NGS全自動文庫製備系統。Magnis BR在檢測通量上的靈活性以及檢測流程的自動化程度上均超越既有的NGS自動化解決方案,可望將高質量標準化的NGS檢測平臺帶入醫院的檢測實驗室,實現醫院端的NGS檢測最短3天可以產生報告,幫助醫生和患者可以更早基於NGS檢測結果制定精準治療方案。
  • 揭秘「成都造」5G智能移動核酸檢測車:全流程自動化日檢2萬人份
    王鵬 攝中新網成都11月18日電 (記者 王鵬)「這輛車可以實現自動化樣品處理,智能化分樣檢測,再依託5G網絡將檢測數據實時傳送至疾控部門。」11月18日,在成都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線車間,幾輛「成都造」5G智能移動核酸檢測車正等待交付,該公司技術部負責人鍾月紅告訴記者,依託全流程自動化管理平臺,車輛可實現快速、便捷的核酸檢測。
  • 廣鐵2019年春運首日首趟列車出發
    廣鐵2019年春運首日首趟列車K4227次於1月21日0:14在廣州東站始發。 廣鐵2019年春運首日首趟列車K4227次於1月21日0:14在廣州東站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