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波技術的發明
微波爐的發明者是美國的斯本塞。
1921年生於美國亞特蘭大城。1939年,他參加了海軍,半年後因傷而退役,進入美國潛艇信號公司工作,開始接觸了各類電器,稍後又進人專門製造電子管的雷聲公司。
由於工作出色, 1940年,他由檢驗員升為新型電子管生產技術負責人。
天才加勤奮的結果,他先後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發明,令許多老科學家刮目相看。
其時,英國科學家們正在積極從事軍用雷達微波能源的研究工作。伯明罕大學兩位教授設計出一種能夠高效產生大功率微波能的磁控管。
但當時英德處於決戰階段,德國飛機對英倫三島狂轟亂炸。因此,這種新產品無法在國內生產,只好尋求與美國合作。
1940年9月 ,英國科學家帶著磁控管樣品訪問美國雷聲公司時,與才華橫溢的斯本塞一見如故 ,相見恨晚。在他努力下,英國和雷聲公司共同研究製造的磁控管獲得成功。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斯本塞萌生了發明微波爐的念頭。
1945年 ,他觀察到微波能使周圍的物體發熱。
有一次,他走過一個微波發射器時,身體有熱感,不久他發現裝在口袋內的糖果被微波溶化。
還有一次,他把一袋玉米粒放在波導喇叭口前,然後觀察玉米粒的變化。他發現玉米粒與放在火堆前一樣。
第二天,他又將一一個雞蛋放在喇叭口前,結果雞蛋受熱突然爆炸,濺了他一身。這更堅定了他的微波能使物體發熱的論點。
雷聲公司受斯本塞實驗的啟發,研製能用微波熱量烹飪的爐子。幾個星期後,一臺簡易的爐子製成了。斯本塞用薑餅做試驗。他先把薑餅切成片,然後放在爐內烹飪。
在烹飪時他屢次變化磁控管的功率以選擇最適宜的溫度。經過若干次試驗,食品的香味飄滿了整個房間。
1947年 ,雷聲公司推出了第一臺家用微波爐。可是這種微波爐成本太高,壽命太短,從而影響了微波爐的推廣。
1965年 ,喬治福斯特對微波爐進行大膽改造,與斯本塞一起設計了-種耐用和價格低廉的微波爐。
1967年 ,微波爐新聞發布會兼展銷會在芝加哥舉行,獲得了巨大成功。從此,微波爐逐漸走入了千家萬戶。
由於用微波烹飪食物又快又方便,不僅味美,而且有特色,因此有人詼諧地稱之為「婦女的解放者」。
2、微波技術飛速發展
近十年來西歐在微波能應用領域有後來居上之勢。
德國Linn.Co 公司推出了20KW/915MHZ 每小時處理300 公斤的微波米飯加工設備,並在微波高溫燒結領域推出了30–60KW / 2450MHZ 系列大型陶瓷產品的預熱, 烘乾和高溫燒結設備等, 標誌其巨大的產業化能力。
西徳FM-MicroTech. GmbH Ltd. 400KW/915MHZ微波木材連續粘壓成型設備,64KW/915MHZ 微波熱空氣組合,連續蜂窩梳狀或泡沫陶瓷乾燥設備,以及28- 56X 1KW 系列微波傳送爐等等。
澳大利亞以AMT 公司為代表, 近幾年已開發出「微波溶液化學加工系統,100KW/915MHZ大 捆羊毛微波加熱處理系統, 每小時處理 180KG。6KW/2450MHZ微波陶瓷高溫燒結爐,最高溫度可達1800oC。5–15KW / 2450MHZ 微波橡膠硫化系統,1KW/2450MHZ微波等離子體火炬焊接系統等等。
美國著名的CEM微波儀器公司、義大利的MILESTONE公司、澳大利亞的CSIRO公司等等都致力於各種商用微波化學系統的研製和開發,不僅先後推出了各種自動微波消解、溶液萃取、化學反應以至高溫微波馬弗爐,而且還推出了可連續流動式的微波化學反應系統,使合成產品的規模達數公斤的量級,大大促進了微波化學的發展進程。
加拿大的MicroWear 公司,他們在1995 年建成了一個全部採用微波燒結製造氮化矽陶瓷刀具的生產中心,使用5 臺間歇式常壓微波燒結爐,每天生產超過兩萬片半英寸的氮化矽陶瓷刀片只需要兩個生產工人。
日本在2000 年左右推出了可以實際應用到陶瓷工業的大型微波高溫燒結設備,設備裝機容量均大於20 千瓦,最大的一臺連續式微波高溫燒結隧道窯的微波輸出功率為80千瓦,長14米,燒成溫度1400℃,裝備多管系統的微波鐘罩窯的燒成溫度可以達到1650 度。
英國EA技術公司開發的微波輔助燃氣隧道窯,總長15 米,內部放置23個可裝料200kg 的窯車,共有功率50kW的燃氣噴嘴18 個, 896MHz微波源的最大總功率為120kW,燒結溫度達1600℃。
3、我國微波技術發展
1973年由南京電子管廠(現南京三樂電氣總公司)率先研製成功工業微波設備,可以說是我國第一家工業微波設備製造企業。
21世紀初各種微波設備廠家應運而生,從90年代不到10家發展到近100家,因為工業微波技術的透明化和家用微波爐的及,大家慢慢的開始接受工業微波設備。
在這近100家企業中,註冊資金少於100萬的小規模企業佔到了90%以上,即使有比較大的廠家,是沿用著最古老的工業微波設備生產方式。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在微波加熱設備方面已經完全能夠國產化,磁控管的壽命和質量大大提高,整機生產技術已經過關,並能向國外出口。
4、我國工業微波的未來
目前我國工業微波能設備製造廠商,主要相對集中於廣東、河南、湖南、江蘇、四川、北京等地,在提高產品質量,節省能源,降低過程消耗和改善環境汙染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在工業、醫療和高新科技等領域都完全走向實用性階段,並發展成為一支新的產業,特別是食品、輕紡、化工、農產品乾燥等方面,在節約能源,提高生產率,改善勞動條件和提高產品質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國已先後開發了用於食品工業的系列微波爐、食品乾燥機等微波設備。
近幾年微波設備的可靠性、實用性不斷提高,微波專業生產廠家製造技術也趨於成熟,製造成本大幅下降。
許多微波食品加工設備均具有操作簡單、可連續穩定工作、可抗空載、維修方便等特點。
微波技術發展初期,微波設備有許多典型缺點:加熱不均勻、故障率高、可靠性差、難以操作和維護等,現均得到徹底改善。
5、微波是如何節約成本的
常規微波食品加工設備用於脫水乾燥時,每一度電耗可脫0.5~1公斤水份;用於殺菌菌保鮮時每一度電耗可處理7~12公斤物料。
用於解凍、膨化物料時每一度電耗可處理物料12~24公斤。
食品行業微波設備節約成本的3個重要指標:
1、微波洩漏量:
微波設備的微波能量洩漏有害人體健康,設備進、出料口、爐門、操作區等地方,微波洩漏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規定。
2、整機效率:
微波設備應是節能環保設備,專業廠家生產的整機熱轉換總效率應在50%以上。
3、均勻性:
不管微波設備是用於加熱、乾燥還是殺菌,其設備加熱物料的溫升差值應小於±5℃。這樣才能保證微波加熱效果的一致性。
微波技術比較普及,但是可以開發針對專門需求的設備,節能增效的製造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論是否我自己的客戶,都願意在技術層面進行討論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