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採用頻率915MHz技術——突破國內微波環保經濟產業發展

2020-12-06 微波能技術工藝開發者

工業微波衍生於雷達技術,興起於美國,應用及全球至各個行業,現在也已經以家用微波爐形式走進各家各戶,儘管如此,但能知道微波工作的基本原理,微波的基本特性,微波實質的應用的人卻極少。山東科弘自2002年起,經過十幾年的發展,設備幾經革新,並借鑑國外同類設備的設計經驗,行業生產經驗,規模化生產,質優價廉,合理的設計格式,節省空間位置。微波解凍設備採用全新的微波電源,與控制保護方式,設備運行更穩定,效率更高,在外觀設計方面更是整機採用304不鏽鋼,微波電源與微波原分體設計大大減小了設備的佔地面積。達到了良好的用戶使用效果。

微波解凍技術原理

微波解凍是在交變電場的作用下,利用物質本身的介電特性來發熱,以達到解凍的目的。微波解凍的最大優點是解凍速度快、效率高、便於控制、安全衛生等。此外,微波解凍還可以防止由於傳統解凍方法在長時間解凍過程中給肉製品表皮造成的汙染和破壞,很好地保持了肉製品的質量,對肉製品的營養成分損失極低。由於微波解凍前為冷藏加工過程,避免了加工過程中的細菌大量繁殖及物料解凍流質滲出,減少肉損率。在微波解凍工藝中由於915MHZ比2450MHZ的波長更長,其穿透能力更強,更適合加工大塊的食品材料,該頻率更適合解凍工藝使用。

工業微波解凍機

微波功率和傳送帶速度均可無級調節,不存在熱慣性,可即開即停,簡單易控。改善生產環境。微波解凍設備主要結構是由隧道式微波發生箱體和輸送帶組成,輸送速度採用變頻調速,以適應不同大小肉塊解凍時所需的速度。該機利用微波加熱,能耗低,內外溫差小,物料解凍過程中基本無損,解凍速度快,能有效保存食品的原有風味、色澤和營養,同時具有很強的殺菌作用。其原理是電磁波對凍品中的高分子和低分子的極性基團起作用,尤其對水分子起著特殊作用。它使極性分子在高頻變化的電磁場中不斷地改變排列方向,變化時分子之間進行旋轉、振動,互相碰撞、摩擦,產生熱量。電磁波的頻率越高,碰撞和摩擦作用越大,發熱量越多,解凍速度越快。始終堅持高配置,選擇標準配置,確保設備的使用壽命.自動化程度高,環境適應性強,操作簡單.無餘熱輻射、無粉塵、無噪音、無汙染,微波洩漏指標,均低.保質和交貨及時是我們的承諾。

相關焦點

  • 工業智能化微波解凍技術推動工業化轉型新興產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工業微波設備廠家秉承環保節能的製造水平,憑藉專業的科技研發製造經驗和設計開發多種型號微波應用設備,採用全新的微波電源設計與控制保護方式,獨特的外觀設計,時尚,大方;模塊化設計,結構緊湊,維護方便,防暴,防塵,高性能,性價比高,材質選用304不鏽鋼,防鏽、耐磨,運行更穩定,效率更高,環境適應性強
  • 微波技術設計原理——推動國內微波科技應用環保行業發展的新篇章
    微波應用技術在我國發展已有近三十年的歷史,雖然它還屬新興的應用領域,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不斷進步,近幾年微波設備的可靠性、實用性不斷提高。微波乾燥具有乾燥均勻、質量好、速度快、效率高、與其它乾燥法相容性好。微波技術也趨於成熟,製造成本下降。
  • 工業微波設備發展史(神奇的微波發明之路)
    由於用微波烹飪食物又快又方便,不僅味美,而且有特色,因此有人詼諧地稱之為「婦女的解放者」。2、微波技術飛速發展近十年來西歐在微波能應用領域有後來居上之勢。GmbH Ltd. 400KW/915MHZ微波木材連續粘壓成型設備,64KW/915MHZ 微波熱空氣組合,連續蜂窩梳狀或泡沫陶瓷乾燥設備,以及28- 56X 1KW 系列微波傳送爐等等。澳大利亞以AMT 公司為代表, 近幾年已開發出「微波溶液化學加工系統,100KW/915MHZ大 捆羊毛微波加熱處理系統, 每小時處理 180KG。
  • 圖解微波烘乾原理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主流隧道微波乾燥的示意圖(底圖是不是很環保,沒錯微波烘乾也很環保呢)我們再來了解一下什麼微波?
  • 煉焦煤介電特性及微波脫硫研究
    本文利用矢量網絡分析測試含硫模型化合物和煉焦煤的介電特性,考察影響煉焦煤的介電特性因素;利用2450MHz微波發生器,採用正交試驗考察微波功率、輻照時間、浸提劑(甲醇溶液、氫氧化鉀溶液和冰醋酸-雙氧水溶液)濃度等因素對煉焦煤的脫硫效果的影響;利用XPS分析煤中有機硫的變化,並通過紅外光譜分析了煤結構的變化,得出如下結論:1、在微波頻率為0.1~6.5GHz範圍內,摻混1%~5%單質硫/黃鐵礦/二苯並噻吩的新峪焦煤
  • 微波乾燥機設備供應商:天水盛華微波技術有限公司入駐粉享通
    天水盛華微波技術有限公司隸屬於甘肅華圓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坐落於甘肅省天水市經濟技術 開發區社棠工業園華圓大道
  • 微波等離子清洗系統,微波等離子清洗技術應用
    微波等離子清洗技術及應用在集成電路封裝過程中,會產生各類汙染物,包括■.鎳、光刻膠.環疊樹脂和氧化物等,其存在會降低產品質量。微波等離子清洗技術作為一種精密千法清洗技術,可以有效去除這些汙染物,改善材料表面性能,增加材料表面能量。本文介紹了微波頻等離子清洗原理.設備及其應用。並對清洗前後的效果做了對比。
  • 讓微波「看見」未知世界,上海交大彭志科團隊突破「微波微動監測與智能感知技術」
    微波微動監測與智能感知技術:看不見的感知,智能精準的環境可視微波作為一種無線電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例如應用在通信領域中的WiFi和5G移動通信,利用2.45 GHz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極性分子快速振蕩從而達到加熱目的的微波爐,自動駕駛領域用於目標探測與測距的微波雷達。
  • 【新技術】微波窯爐與陶瓷產品微波燒成技術介紹
    在「敏感件」的選擇上,不同耐火等級的氧化鋁、碳化矽、矽/碳化矽、碳/石墨、氧化鋯和二矽化鉬都已被證明是有效的熱源,容易吸收電磁輻射,只是接收的頻率範圍不同而已。氧化鋁和氧化鋯在較高的微波頻率表現出更好的性能,而碳化物在較低的射頻範圍做得更好。一個特定的氧化鋁「敏感件」非常耐用,這一點已在每分鐘超過50℃提升的加熱速率測試中得到了驗證。
  • 微波光子瞬時測頻技術發展概述
    採用多個波長作為載波可以在保持較大微波測量頻率範圍下提高測量的解析度,但會增加結構的複雜度和成本。採用這種方法,通過調整兩載波光源的波長間隔,可以改變系統的測頻帶寬,而無須改變光路結構。為了取得較高的測頻解析度,需要兩個載波光源有較大的波長間隔。用該光路結構實現瞬時測頻,測頻帶寬和測頻精度之間有一個平衡關係,高的測頻精度往往以窄的測頻帶寬為代價。
  • 中國航天日 | 衛星微波遙感技術新進展
    它利用國內先進的小角度幹涉成像技術,突破傳統星載高度計只能進行星下點沿飛行方向一維線觀測、刈幅只有數千米的局限,使單側幅寬達到數十千米、海平面高度相對測量精度達到釐米級、絕對測量精度達到分米級。它可在寬刈幅測高的同時對海面三維形態、海洋內波、風速、有效波和波向進行測量,使中國海洋雷達成像測高技術走在世界前列。此外,中國近年來發射或者正在研製的微波輻射計衛星主要有雲海衛星和水資源衛星。
  • 無線微波接入技術
    近十年來,國內信息網絡的發展對通信基礎設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各種網絡接入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網絡接入大致上可分為網絡接入和單機接入兩類。許多技術如DDN,xDSL,56K,ISDN,微波,幀中繼,衛星通信等都成為人們的關注對象。為便於大家作網絡連接,我們將從用戶應用的角度上陸續介紹這些技術和相關情況。本文介紹微波技術。
  • 上海交大彭志科團隊突破「微波微動監測與智能感知技術」
    上海交大供圖用微波「看見」未知世界 上海交大彭志科團隊突破「微波微動監測與智能感知技術」中新網上海9月17日電 (熊玉勇 江倩倩 許婧)準確監測方艙醫院大量感染患者的生命狀況,精確「診斷」大橋工程結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隨時隨地獲取獨居老人在家的健康體徵
  • 山西大學微波研究獲突破
    研發工作現場 山西大學雷射光譜研究所供圖山西大學雷射光譜研究所教授賈鎖堂和教授肖連團帶領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實現裡德堡原子微波超外差接收機樣機,極大提升了微波電場場強的探測靈敏度,微波測量靈敏度達55nV/(cm·Hz1/2),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1000倍,最小可探測微波場強約400pV/cm,優於之前國際最好水平10000倍。
  • 微波簡史
    無線電波可以按照頻率或波長來分類和命名。我們把頻率高於300MHz的電磁波稱為微波。由於各波段的傳播特性各異,因此,可以用於不同的通信系統。例如,中波主要沿地面傳播,繞射能力強,適用於廣播和海上通信。而短波具有較強的電離層反射能力,適用於環球通信。超短波和微波的繞射能力較差,可作為視距或超視距中繼通信。
  • 915 MHz的微帶天線,基於RFID的小型天線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術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技術,近年來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網絡通信、信息安全等技術的發展.RFID已進入商業化應用階段,其應用規模也快速增長。
  • 上海交大彭志科教授團隊突破「微波微動監測與智能感知技術」
    基於物理世界中目標及環境會對微波信號產生複雜調製的原理,彭志科教授團隊創新性地提出了基於微波感知的振動監測與環境智能新概念與新技術;經過多年的理論創新與核心技術攻關,突破了微波全場感知與高精度微動監測難題,形成了基於微波感知的單目標-多目標-全場的同步微動監測與智能感知變革性技術;微動測量精度達1um量級,可實現大範圍、多尺度、高精度、低成本、全天時全天候的微動監測與環境感知,為新型振動與噪聲傳感
  • 微波熱療天線的設計與優化
    本文採用CST仿真軟體建立了微波熱療模型,通過該模型設計了一種高效實用的輻射天線,具有很好的近場輻射方向性,同時保證了良好的SAR分布。2 微波熱療建模2.1 天線模型為了避免對組織細胞造成傷害,通常採用具有若方向性的圓波導天線,其工作頻率為915MHz。然而,通過仿真分析發現,單純的圓波導天線的電磁近場聚焦作用較差。
  • 微波及微波的應用
    國內相關的微波研究  接下來談談幾個跟國內相關的實際應用例子。筆者在清華大學專門研究高功率微波,而國內進行這方面研究的團隊極少,所以就用清華大學的工作舉例。先從微波的產生談起,清華大學的「高頻電磁實驗室」跟中科院合作,一起研製微波發射器,經過多年的努力,製造出一系列的微波發射器。我們發展的一些技術,一個一個都要從頭建立。  例如要產生微波,首先要用電子鎗產生電子流,然後把電子流的能量變成電磁波的能量。
  • 2020年度中國微波治療儀行業十大品牌榜單
    公司與解放軍總醫院(301)介入超聲科產學研醫工結合合作研發的腫瘤微波消融治療系統,開創性的實現了2450MHz和915MHz兩種不同工作頻率同機協同工作。915MHz在腫瘤組織中的消融體積比2450MHz擴大2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