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動畫《鷸》:父母教育和培養的目的是讓孩子走向獨立

2021-01-08 育兒的傳說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畫面精緻而又溫馨,暖暖的背景,一段6分鐘的動畫,一隻萌化了的小鷸寶寶,講述出了父母養育孩子時許許多多的感悟。

故事講述了一隻飢餓的小鷸,為了尋找食物,幾次被海浪拍打回沙灘,最後克服心理的恐懼以及種種困難,奔向更深的大海。故事從鳥的視角出發,告訴了我們一個淺顯易懂的道理,只有讓孩子自己勇敢地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孩子才會擺脫依賴,學會成長。

媽媽找到了食物,小鷸張開嘴,以為媽媽還會像往常一樣餵到它嘴裡,但媽媽無情地把他推走,讓小鷸自己去覓食。

當小鷸邁出人生第一步的時候,卻遭遇了大風浪,幾乎毫無還手之力,就被浪潮淹沒了。

等到風浪過去,那受到傷害後的無辜小眼神,一定疼壞了做父母的心。但是,心疼歸心疼,該面對的困難依舊要面對,父母還需要鼓勵孩子繼續前行。

小小的心靈被嚇壞了,見到風浪立刻躲得遠遠的。可是,終究敵不過內心對世界的新奇,又開始一點點前進,一點點探索。不斷地探索中,交到了朋友—寄居蟹。

在好朋友的陪伴下,他看到了水中美麗的景觀,收穫了豐盛的食物,學會了抵抗風浪的辦法。

經歷了第一次風浪的拍打,小鷸不僅擁有了再次面對風浪的勇氣,卻已經能從容不迫了。

媽媽讓小鷸自己子去嘗試、去挑戰,完美的詮釋了母親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儘管有著被海浪衝飛的經歷,但他從好朋友小寄居蟹的勇氣中獲取力量,克服了內心的恐懼,勇敢地面對來勢洶洶的海浪。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孩子的成長必定要經歷磨難,只有敢於去面對挑戰,才能讓自己羽翼豐滿,在挑戰面前進退自如。

作為父母,一方面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接受磨練;另一方面,不要為孩子一時的退縮,逃避而焦慮,也許,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孩子就會用自己的方式成長,蛻變,經歷,讓人成長體驗,讓人勇敢。

龍應臺在《目送》中寫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該斷奶時、蹣跚學步時、分房睡時,狠狠心,孩子始終要學會獨立。

報特長班時、考大學選擇專業時,放放手,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愛好去安排孩子。

在這裡再分享一下很喜歡的北大才女趙婕曾寫過的一段文字: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親子關係不是一種恆久的佔有,而是生命中一場深厚的緣分,我們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貧瘠,又不能讓孩子覺得成年窒息。

做父母,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不僅僅是做父母,人生的許多時刻都應該懂得進退。

經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終於聽到一個令人感動的答案:為了付出與欣賞。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爭臉,更不用幫我養老。

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父母有機會與他/她同行一段……「

科威特著名女作家穆尼爾·納素夫在《家庭》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獨立能力是人生的基礎。」

我們教育和培養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走向獨立。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該放手時且放手。

相關焦點

  • 六分鐘動畫短片《鷸》,豆瓣評分9.3,寶媽教育孩子的首選
    《鷸》是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雖然只有六分鐘的劇情,但是卻能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相信大家對皮克斯動畫比較熟悉,很多動畫長篇都是由皮克斯參與製作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料理鼠王》等等。
  •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鷸》的視聽語言分析
    《鷸》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於2016年出品的動畫短片,由艾倫·巴利拉羅(Alan Barillaro)執導,該作品獲得第44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和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
  • 奧斯卡最佳動畫《鷸》解讀成長教育:放手,是給孩子的最後一堂課
    2、"放手教育",對孩子成長的意義。3、如何協助孩子在"單飛"上成長。正文奧斯卡動畫《鷸》:在海邊,成千上萬的動物生活著,其中磯鷸也是一個種群。小磯鷸的媽媽有一天突然不管自己的孩子了,她自顧自地把扇貝吃掉,不給小磯鷸一口,目的就是為了讓他獨立。
  • 《鷸》:父母要有放手的勇氣,孩子才有獨立的能力
    《鷸》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於2016年,由艾倫·巴利拉羅指導出品的動畫短片,時長僅有6分鐘。這部短片斬獲了第89屆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獎,還榮獲了第44屆安妮獎最佳動畫短片獎。在豆瓣,它的評分高達9.3。對於這部動畫短片,就像是摻入了故事的一部紀錄片,畫面感逼真,讓人能夠融入其中,更真切的感受短片的魅力。
  • 豆瓣9.3《鷸》:在孩子成才的路上,聰明的父母很「絕情」
    《鷸》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和迪士尼聯合出品,這部電影6分鐘的動畫短片不僅斬獲第89屆奧斯卡金像最佳動畫獎,還拿到了代表動畫領域的最高榮譽獎安妮獎。豆瓣評分9.3,有人說這應該是目前世界動畫的最高水平。畫質精美,用寫實的手法,纖毫畢現,鷸的羽毛隨風浮動清晰可見,抖落的沙子,被水浸泡後的凌亂無比真實,堪比紀錄片。
  • 豆瓣高分動畫《鷸》:父母愛孩子,要讓他吃苦
    前段時間看了一部名為《鷸》的動畫短片,這是一部感人的溫情片,也是一部有關家庭教育、育兒成長的動畫片。講述了一個鷸寶寶在經歷風浪後獨立成長的故事,它的豆瓣評分高達9.3分。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評價,離不開可愛俏皮的動畫形象,對於這一萌新設定,觀眾的喜愛度和接受度都很高,滿足了人們的視覺享受,再加上調配的聲樂,使人心情愉悅,更滿足了聽覺享受。
  • 短片《鷸》給我們的啟示:獨立成長的背後,是敢於「放手」的母愛
    《鷸》是是豆瓣評分9.3的一部動畫短片,由皮克斯動畫工作室於2016年出品,由艾倫·巴利拉羅(Alan Barillaro)執導。講述了一隻飢餓的小海鳥,努力克服恐水症,到水上覓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隻剛出生不久,在鷸媽媽的引領下即將迎來她鳥生中第一次只身前往海岸線捕食的經歷的幼兒鷸,以及一位懂得放手,鼓勵孩子勇於嘗試的鷸媽媽。
  • 片單丨10部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英語啟蒙、娛樂兩不誤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2010年-2020年奧斯卡最佳短片合集。讓孩子看到不一樣文化的傳播與撞擊,感受動畫中的溫暖和詼諧。相信無論孩子還是爸媽都會收穫良多。1. 失物招領 The Lost Thing 願所有被遺棄的靈魂都找到歸屬的心。
  • 《Piper(鷸)》:父母放手的背後是愛的表達與生命的延續
    《Piper(鷸)》是由美國皮克斯新一代的動畫人艾倫·巴利羅拉導演為皮克斯2016年動畫長片《海底總動員2》的前貼片。短片從創意籌備到製作大約花了三年多的時間。該片於2007年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第44屆動畫安妮獎中最佳動畫短片,同時是第3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評分最高的短片。
  • 豆瓣9.3分動畫短片《鷸》:孩子的成長因跨出「舒適區」而出彩
    鷸媽媽讓自己的孩子獨立生存,引導孩子如何在面對現實的困境的情況下,通過自我獨立的解決方法從而變得成長,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食物的故事。在這個動畫短片當中,許多觀眾看到,的成長是感到十分欣慰的,在這個動畫短片雖然沒有任何的一句臺詞,只有簡單的沙灘上的音樂背景以及畫面,但是這樣的作品卻像是濃縮了孩子成長的,告訴了我們一個新興生命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以及探索之心。
  • 動畫短片《鷸》,六分鐘的成長故事!
    《鷸》(英文片名:《piper》)是迪士尼《海底總動員2》的暖場片段,但迪士尼隨便一出手就是驚豔呀,這部作品也是2017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下面是由靈給大家推薦這部短片的理由。1.成長這部短片雖然只有六分鐘(劇情甚至不到六分鐘),卻包含了母子情,母親放手激勵孩子成長,還有小鷸面對海浪這個考驗,從挫敗到恐懼,再到直視挑戰,戰勝挑戰的劇情。麻雀雖小 ,五臟俱全。2.萌即正義誰能對毛絨絨的東西產生抗拒呢,更何況動畫效果那麼逼真。3.治癒這部作品看完,由靈最大的感覺就是意猶未盡。
  • 2019奧斯卡金像獎《BAO》獲最佳動畫片 附奧斯卡完整獲獎名單
    ­  正如英國心理學家克萊爾所言:「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雛鷹離開巢穴,方能學會振翅高飛。父母子女一場,終究是漸行漸遠的旅途。­  二、­  該片導演石之予(Domee Shi),是皮克斯史上首位女性導演。
  • 12部暑期必看暖心動畫短片,勝過100部垃圾動畫片!
    沒有辦法,小磯鷸只能走向海邊。然而海水是那麼討厭,一波一波撲向這個未諳世事的小傢伙。這時,一個意外突然發生……這部動畫片,榮獲2016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片。但是當一顆巨大的星星落下,當祖父與父親都絞盡腦汁都搞不定的時候,孩子用一把榔頭就解決了。這個片子,既能讓父母學會對孩子放手,又能讓孩子學會探索和肯定自我。
  • 據說這是明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最全決戰名單!
    今天wuhu君和小夥伴們分享一下2018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最全決戰名單!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將於美國時間2018年3月4日在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屆時由ABC頻道轉播。明年恰逢奧斯卡的90周年大壽,作為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電影獎之一,奧斯卡每年都會在全球225的國家和地區進行轉播,影響力毋庸置疑。以下就是第90屆奧斯卡的時間表,基本和第89屆奧斯卡時間表一樣,但在頒獎前增加了一個奧斯卡音樂會。
  • 刷屏全球的動畫短片丨已被暖化,不要救我……
    美國華盛頓大學兒童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迪米特裡博士指出:如果對動畫片把握得當,看動畫片也可成為最佳教育方式和成長夥伴。
  • 馬雲: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是未來教育的關鍵,父母該如何做?
    但現實是,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曾經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像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因此,擁有想像力和創造力,對孩子的未來至關重要。馬雲在演講中曾提到:「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培養,才是未來教育的關鍵。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想像力,方法很重要。
  • 英孚教育青少兒英語:7個2019父母選擇獎動畫片推薦
    (2019年11月4日 上海)觀看英文動畫片是幫助孩子擴大詞彙量、培養語感、拓寬國際視野的有效方法。為了能讓孩子們從小鍛鍊英語聽力能力,養成英語學習的好習慣,英孚教育專家向爸爸媽媽們推薦了7個獲得2019父母選擇獎的動畫片。
  • 想讓孩子將來很好立足社會,三種能力的培養很重要,父母不容忽視
    這三種能力的培養,對孩子將來很好立足社會很重要,父母一定要特別重視。一、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回顧自身的教育經歷,在一篇《論教育》為題的講話中曾深刻指出:「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一般能力,應當始終放在首位,如果一個人掌握了他的學科基礎理論,並且學會了獨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生活錯綜複雜,孩子怎樣才不迷失自己?
  • 豆瓣6.4,評分最低的它,居然拿了第92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
    總的來說終極候選名單的聚集是挺星光熠熠的,《愛爾蘭人》《小丑》《寄生蟲》等等口碑佳作都得到了入選,共同競逐最佳影片。但這種熱鬧也僅僅存在於真人電影,當我們著眼到動畫短片,似乎就沒多少值得追捧的佳作了。下面內容我將會詳細解讀最後入圍的5部動畫短片,好讓你們能理解我的不滿:為什麼最不被「看好」的,卻最終拿到了奧斯卡呢?最佳動畫短片獎:《發之戀》整部短片時長6分多鐘,劇情以小女孩為了讓自己的那頭蓬亂捲曲的頭髮,塑形成心中想要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