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學普地||環境地質學的一般概念(一)

2020-12-02 中科院地質地球所

環境人口能源已並列成為當代世界最突出的亟待解決的三大難題。人類的生存環境究其本質是地質環境,它包括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四個相聯繫和制約的統一整體,離開了地質環境就無法完整地研究人類賴以生存的周圍環境。由於全球人口激增和人類經濟活動日趨頻繁,人類與地質環境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為了減輕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減輕人類自身經濟技術活動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的破壞。在20世紀60年代末,一門研究人類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新學科——環境地質學,在前聯邦德國和北美等國應運而生。環境問題成為1992 年8月在日本京都舉行的第29屆國際地質大會關心的主題。可以預言,環境地質學將是21世紀發展最迅速的地質學分支。

環境與地質環境

環境(environment)是指人類賴以生存的周圍事物——大氣、水、土地、巖石、礦產、森林、山脈、動物和植物等的總稱。環境的範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而不斷擴大,向下可至地殼深部,向外可達遙遠的宇宙空間(斯特拉萊,1987)。

地質環境( ge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大氣圈、 水圈、生物圈和科學技術研究可及的巖石圈之總稱,它又稱為自然環境。人類在地質環境中誕生、繁衍,又從地質環境中直接或間接獲取各種資源,加工成為人類必需的生產和生活資料。人類生活在地質環境中,有賴於地質環境,因而必須保護和改造地質環境。

環境地質學的研究內容

環境地質學(environmental geology)是研究人類經濟活動與地質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學科。它是一門新興的應用地質學學科,是運用地質學和社會經濟學的觀點,闡述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地質現象,以及各種地質作用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以便採用一定的科學技術方法,對其作用定量評價和預測,提高人類的環境質量。環境地質學較其他地質學分支學科有更廣泛的社會性,因此,它也是環境科學中重要的分支學科。

環境地質學主要研究兩方面內容:①主要由自然地質作用引起的原生地質環境( original geological environment) (或第一地質環境) 問題,例如由火山噴發、地震、海嘯、冰川、膨脹土、地方病、海岸侵蝕等引起的環境災害;②主要由人類活動造成的次生地質環境(secondary geological environment) (或第二地質環境)問題,例如由地下水汙染、地面沉降、滑坡、土地沙漠化、處置廢物引起的環境汙染及鹹水入侵等造成的環境災害等。

註:'天天學普地'欄目的內容摘錄自舒良樹版《普通地質學》

文字:星期二

美編:魯方圓

校對:張 崧

相關焦點

  • 天天學普地||環境地質學的一般概念(二)
    因此,環境地質學首先在城市管理中誕生,城市地質學這一術語在最早實際上是環境地質學的同義詞。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十分重視城市規劃和建設中的環境地質評價與論證工作。人類為了保護賴以生存的周圍環境,抵禦自然災害,在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的實踐中,創立了環境地質學。所以,沒有地質災害,也就沒有環境地質學。現代環境地質學研究的最重要內容之一,仍是掌握地質災害發生與發展規律,最大限度地減輕地質災害對人類安全的威脅和對社會經濟的破壞。
  • 天天學普地||大氣圈和大氣環流
    對流層對地球表面影響大;平流層上部有一臭氧層,大氣的循環影響不到平流層。‍‍‍‍        從上到下,大氣圈進一步劃分為對流層、平流層、中間層、暖層和散逸層。對流層是緊貼地面的一層,厚度10-16km。平流層距地表16-55km,以大氣的水平移動為特徵,其溫度已不受地表溫度影響。在20-35km高度存在臭氧層。
  • 天天學普地||三疊紀
    以前,一般都認為發現於德國巴伐利亞州索倫霍芬的始祖鳥是鳥類最早的祖先。因為它具有鳥類與爬行類之間的過渡型特徵。陸上植物中的蘇鐵類、銀杏類、松杉類此時大為繁盛。在三疊紀與侏羅紀之交,生物界出現過大規模滅絕現象,為地球上的第四次災變。
  • 天天學普地||地球形成與生物演化
    地球上基本未保留這一時期的地質體,當時的地質情況主要是從現有的地質知識出發,結合對月球和其他行星的考察進行推論的。太古宙-元古宙時期太古宙-元古宙時期(Archean- Proterozoic Eon)距今3500-590Ma。
  • 天天學普地|新生代
    顧名思義,這一時期生物界出現了全新的面貌,也就是更接近於現代的面貌了。最引人注目的首推哺乳動物,其發展速度最為迅猛。大致分為四個階段:①古新世至始新世時期,為初期的輻射階段。動物面貌與後來者相差頗大,呈古老的特色。②始新世初期至漸新世階段。
  • 天天學普地||行星地質概述——太陽系及其起源
    只有對地球有所了解,才可能更好地了解其他行星:反之,了解其他行星,對於深刻認識地球,尤其是地球早期歷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目前,行星地質學(geoplanetology)已經發展成為地質學的研究新領域。太陽系及其起源一太陽系太陽系(solar system)是由太陽、8顆行星、100餘顆衛星以及許多矮行星和無數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體組成的。
  • 天天學普地||湖泊的化學沉積作用
    在生物繁盛地區湖底的有機質腐爛分解後,可析出二氧化碳和硫化氫,形成強還原環境,這種環境能使Fe(HCO3)2或FeSO4轉變為FeS2,形成黃鐵礦。這一階段可形成鹼類礦床,因此這類湖泊也稱為鹼湖,此外這一階段還可以有較多的碎屑物沉積,他們與鹽類沉積混合或單獨出現,這類湖泊在內蒙古以及黑龍江和吉林兩省的西部分布最多。
  • 天天學普地||行星地質概述——太陽系及其起源(二)
    這裡應進一步指出,在石質行星及衛星的表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或存在過由這三類地質作用所塑造的形態。不僅如此,從行星際角度看來,還有一類地質作用,即撞擊作用(Impacting)是行星體上存在的極為重要的和不可忽視的地質作用。
  • 天天學普地||化學風化
  • 天天學普地||地震的強度——地震的震級
    5級以上地震能造成破壞,3.5級以下的地震在一般情況下不能為人為所感覺。地震的破壞程度涉及震級、震源深度、震中距、烈度等綜合性因素的共同效果。如1960年2月29日摩洛哥某市發生5.8級地震,但因其震源淺,破壞力大,致使四層以上的樓房全部倒塌。而日本海溝經常發生7級以上地震,但因其震源深,對地面上的破壞力並不大。
  • 地質學
    地質學地質學是一門探討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哲學,地質學的產生源於人類社會對石油、煤炭、金屬、非金屬等礦產資源的需求,由地質學所指導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探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源泉。地質學是研究地球的物質組成、內部構造、外部特徵、各層圈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演變歷史的知識體系。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越來越大,地質環境對人類的制約作用也越來越明顯。
  • 0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碩士研究生考試《構造地質學》考綱
    本《構造地質學》綱適用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地質學各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構造地質學是地質學的三大重要支柱學科之一,也是地質學各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課程。構造地質學研究固體地球巖石圈範圍內結構構造、形成演化過程及規律,並為找礦勘探、能源開發、地震減災、優化地質環境等提供科學依據。
  • 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普通地質學考研大綱
    (四)外動力地質作用和沉積巖  1.較好地把握外動力地質作用(風化作用、剝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固結作用)特徵。  2.掌握沉積巖常見的結構、構造特徵。  3.熟悉常見沉積巖(礫巖、砂巖、粉砂巖、頁巖、火山角礫巖、石灰巖、矽質巖)的肉眼鑑定特徵。
  • 天天學普地||全球地震帶的分布
  • 就業前景:地質學就業前景及薪酬待遇揭秘
    地質學是一門偏理的學科,它是綜合運用一切科學手段研究地球歷史變遷的科學。   通過由淺入深的學習,地質學能讓你知道好多東西。地質學是以地球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科學。地質科學的根本任務在於認識地球和它的演化發展,並利用這種認識保證人類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自然資源,保障和改善人類居住的環境。
  • 天文學、地質學專業點評和就業前景薪資揭秘
    畢業後幹什麼 繼續求學或就業  大學畢業後,學生一般有兩種選擇:  有志於從事天文研究的學生,可以繼續在國內攻讀研究生,或者出國留學,將來獻身於科學事業。  立即就業:天文學是和航天、測地、國防等應用學科有交叉的學科,學生畢業後可在這些領域一展才華。
  • 基於幾何學構建本科生構造地質學實習課內容體系,看看長見識!
    構造地質學內容或研究方法包括幾何學、運動學和動力學三個方面[2,3],這三個方面不是獨立存在,而是相互穿插銜接。對本科生初學者來說,構造幾何學概念的建立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須通過大量的實習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這就要求在構建實習課內容時,合理分配學時,並精心組織內容。本文將結合教學實際,對本科生構造地質學實習內容及教學環節等提出一些看法,供同行交流。
  • 地球年代進入「人類世」 下一步將確定地質學「定位」
    在這新的、屬於人類自己的地質學一頁上,我們將留下怎樣的一筆?這個問題,今後將永久拷問著全人類。  釋疑 1  「人類世」是什麼?  「人類世」這個概念最早由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荷蘭大氣化學家保羅·克魯岑於2000年提出。
  • 隕落地質學
    &34;是建立在&34;和&34;理論基礎上的一門新興學科,是介於&34;和&34;之間的邊緣科學。&34;,由&34;的發現者、課題研究人、世界著名地質學家張海亭先生創建於上世紀的七十年代,學術論文於1996年在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上通過。
  • 2022年中國地質大學825綜合工程地質學考研真題答案——才聰考研
    【重點難點歸納】  考點一:工程地質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1研究對象與主要任務(見表0-1)  表0-1研究對象與主要任務  2工程建築對地質環境的作用  工程建築的類型很多,如工業民用建築、鐵路、水利水電建築、國防工程等。每一類型建築又由一系列建築物群體組成有的埋於地下,都脫離不開地殼,無不與地質環境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