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句「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西遊記在明朝被列為禁書?

2020-12-04 溫酒述史

四大名著相信每個人都通讀過,即便是沒有全部讀完,但是《西遊記》、《三國演義》,這些名著所改編的電視劇你肯定看過。六小齡童版本的西遊記,幾乎每個夏天都會持續在播。而《西遊記》裡面有一個最經典的橋段:孫悟空大鬧天宮,跟如來佛祖打賭時,說了一句「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如果如來輸了,那麼玉帝的位置就要給他!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是出自《西遊記》原本,而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是明代人。明代依舊是帝制,如此大逆不道的話出現在文學書籍上,流傳於學者、坊間,對皇室皇權肯定是有影響的。按道理來說,在任何一個朝代,《西遊記》都應該被列為禁書。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認為:《西遊記》在明朝被列為了禁書!那究竟事實如何呢?

我們都知道一點:《西遊記》是我們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現在還沒有其它著作可以取代他們的位置。而西遊記是古代浪漫主義小說的典型代表,為什麼可以被稱為浪漫呢?因為這裡的浪漫是廣義上的浪漫,並非我們情侶之間追求的狹義「個人浪漫」。看完西遊記的小說與電視劇,很多人都說主角是唐僧,或者說是「師徒四人」。其實不然,深度的去理解,還有從通篇行文去看,這些理解都過於膚淺,其實主角只有一人——孫悟空。

從開篇的第一回合「靈根孕育源流出」,孫悟空出生於東勝神洲,取自女媧補天之石。這一背景,其實不僅僅是為了襯託孫悟空的不凡出身,更是為了讓孫悟空成為了一個「純淨無暇」的猴子,這是人性本善的論點,而之後前往道家菩提祖師之處學習,道家的萬物生「氣」,以「道德」成就金身,證道成仙,顯然是不適合孫悟空的。因為孫悟空本就是金身,缺少的只有本領。那麼孫悟空到底缺少什麼呢?何為仙,何為佛?打的過玉帝,為何打不過如來呢?這些問題都是很有爭議的。

而《西遊記》通篇所述,是孫悟空與天鬥、與地爭、與仙佛殊鬥、為己證道而不斷反抗的過程。這裡可以隱喻為:作者的解放思想、解放個性、不畏俗世眼光,破除墨守成規。孫悟空與天鬥,就大鬧了天宮。與地爭,便毀了生死簿,為自己的族群爭的光陰歲月。與仙佛鬥,鬥,取經途中九九八十一難還不夠嗎?這一路的反抗,就是作者那個朝代,人們渴望解放思想的形象。

而《西遊記》儘管出現了「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但是明代戲曲、評書、大街小巷,都有《西遊記》的身影出現。甚至每年皇帝與妃子們都要看木偶戲,其中就不乏「七擒孟獲」、「大鬧天宮」、「大鬧龍宮」之內的戲曲。可見當時的皇室是允許的,而且在元、明、清這幾個朝代,小說體很是流行,皇帝基本上看重的是結局,西遊的結局是——孫悟空證道成佛,玉帝仍然貴為九五之尊。而玉帝其實就是古代皇帝的象徵,所謂「君權神授」,玉帝好好的,那皇帝自然是認為「國運昌盛」。

再者還有一份證據,現如今流傳下來的《西遊記》,有很多都是「官版」的。也就是當時官方印刷然後出售的,小說的發行,這也是皇室的一種國庫充實的方式。有幾本流傳下來的明代「周平王」(朱元璋的嫡系子孫)府上的《西遊記》抄本,正是印證了:《西遊記》不但不是明朝禁書,而且還是極為暢銷的書籍,是官方大力推行的書籍。

相關焦點

  • 魯班書為何被稱為禁書?因為它下部記載了這些事,諸葛亮曾學一招
    在不同的時期總會有一些禁書,像明朝嘉靖年間一度禁過西遊記。西遊記看起來並不沒有什麼不雅的內容,但當時的皇帝嘉靖十分痴迷道教,整日整日的煉丹。不巧,西遊記裡面大多都有點冒犯神仙,孫悟空還大膽的說皇帝輪流做。影射意味還是比較重的,嘉靖皇帝就不樂意了。
  • 和尚打敗了道士,《西遊記》車遲國鬥法背後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車遲國鬥法是指《西遊記》第四十四回至第四十六回所描寫的內容,寫得相當精彩絕妙和跌宕起伏!透過這些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和華麗優美的語言描寫,我們看到的是西遊記裡比較明顯的尊佛輕道,揚佛抑道的思想!故事一開始,唐僧師徒首先看到的是炎炎烈日下眾多和尚衣衫襤褸,揮汗如雨的在做著苦力。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監管的少年道士,個個星冠耀耀,衣著光鮮且悠閒自得!經過詢問得知,由於和尚屢次求雨未果,惹怒國王!而新來的三位道人(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卻法術無邊,一求即中,由此三人攛掇國王毀佛興道,眾多和尚被折磨之死!
  • 《西遊記》人物大揭秘:昏庸的比丘國國王,其實就是大明嘉靖皇帝
    然而《西遊記》可不只是一部神話傳說小說那麼簡單,更深層次的一面,則是描繪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魯迅先生對《西遊記》也曾有過評價:諷刺揶揄則取當時世態,加以鋪張描寫。吳承恩生活的時期,是明朝的後期。那時候社會亂象頻發,官僚腐敗不堪,各種階級矛盾加深。生活在這個時期的吳承恩,雖然自由讀書,但是仕途非常不順。一介儒生的能量雖小,但是救國濟世的心卻是強大的。
  • 魯班書為什麼會被稱為禁書?諸葛亮為什麼要學?只因記載了這些事
    那麼魯班書為什麼會被稱為禁書?,我們可能會想下冊應該也是一樣的,但是下冊的書被列為禁書。這本下冊記載了一些巫術和咒語等一些封建迷信思想,會誤導人們的生活發展,所以被列為禁書,只因記載了這些事。許多人都懷疑這個下冊可能不是魯班親自寫的,其實魯班本身就是一個有著濃厚迷信思想的人,完成建造後的工具在使用之前也會念上幾句咒語,表示它能夠正常使用。
  • 《紅樓夢》為什麼曾經被列為禁書
    它第一次成為禁書應該是在大清王朝1791年間。掐指一算,距離我們今天己經有220多年的歷史啦。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全書共有三次涉及到男歡女愛,翻雲覆雨,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形象,更具體。從賈寶玉和襲人偷嘗禁果,初試雲雨之情,到秦鍾和智能兒;茗煙與丫鬟萬能。這三次對性愛的描敘,會不會是造成《紅樓夢》成為禁書的罪魁禍首啊,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呢?
  • 在古代,《魯班書》為何被列為禁書呢?
    實際上,《魯班書》可是大有來頭,她在古代可是禁書,並且有傳言說學習它的人都不會有好下場。那麼,在古代《魯班書》為何是禁書,為何說學習它的人不會有好下場?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一探究竟。《魯班書》《魯班書》,據說是木匠祖師聖人魯班所著。
  • 白鹿精蠱惑比丘國國王以唐僧心肝煉藥,故事的原型是明朝嘉靖皇帝
    這個秘方是要用十洲三島的靈藥煉丹延壽,還需要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心肝做藥引,煎湯服用。唐僧師徒路過比丘國時正是在收集小兒之時,比丘國中百姓被迫將自己的孩子獻出,以供國王煉藥之用。唐僧心軟慈悲,便主動要求孫悟空管閒事,要救這一千一百一十一個小兒。這個故事的罪魁禍首便是被封為國丈的老道士,和以美色迷惑比丘國國王的美後,而比丘國國王只是傀儡而已。
  • 明朝皇帝朱厚照,別人眼中的昏君,皇帝只想做個普通人而已
    最勇敢的人是不管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做自己才是最爽的 。我們知道明朝有許多皇帝,其中第十個在位皇帝是明武宗。這位皇帝原名朱厚照,他非常幸運,一出生就決定了他未來肯定是皇帝,因為他是上一任皇帝唯一的兒子。朱厚照這一輩子在位十六年。
  • 《魯班書》為何被列為禁書?不只魯班難逃厄運,現代人也痴迷追求
    但是《魯班書》不同,從《魯班書》問世以來,無論是哪朝哪代都是禁書。更為詭異的是,但凡是私自學習《魯班書》的人,都是暴斃而亡。禁書1、 皇家規矩五千年的歷史上,禁書實在是不算少。比如秦朝之時「焚書坑儒」,這個時期所有涉及儒家言論的便是禁書;《詩經》在秦朝被列為禁書;《鬼谷子》漢朝被禁;《推背圖》唐朝被禁;《金瓶梅》明朝被禁;分析這些書籍被禁止百姓間流傳甚至是學習的理由,只能說是與當時社會上的風氣或者是帝王統治國家所使用的政策有關。
  • 崇禎皇帝做了一件事,加快了大明朝滅亡的步伐
    一個朝代的興亡,事實上都有軌跡可循,大明朝也是如此。本來大明朝經過幾代不負責任的皇帝的耽誤,已經是風雨飄搖,換了一個崇禎後又是志大才疏,疑心很大,而且不懂得體恤百姓,對大臣也是反覆無常,頻換內閣,甚至還沒等官員緩過神來做出成績就換掉,徹底葬送了大明朝的江山。
  • 「魯班書」為啥被列為禁書?有人好奇打開一瞧,變了臉色
    甚至被直接列為禁書,不知道生活當中你聽說過魯班書。這個人可是木工界的祖師爺。他當時創造的一些技藝,直到現在還有人充分地利用,當然這些記憶也被充分的記載在了魯班書裡面。書裡面的技藝讓很多人感到費解,難道這木工技藝也算禁忌?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魯班書是分為上下兩卷的,上卷裡邊主要講的是一些木工技藝,而下冊主要講的是一些鬼神傳說。
  • 中國人說過的最霸氣的三句話,最後一句滅掉了一個國家!
    中國人說過的最霸氣的三句話,最後一句滅掉了一個國家!文|周哥相信有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有收集語錄的習慣吧,勵志、感傷、情感、哲理語錄都是小編很喜歡摘抄的,誰還沒個文藝夢。今天要說的語錄不是以上類型,而是霸氣的類型,不知是否你胃口。
  • 明朝內官權力的擴張進程,越過皇帝,到達權力的頂峰
    而且這些文官相當於是"君王的筆"用作批改,真正做決定的還是皇帝,所以權力還是集中在皇帝手中。即使這樣,還是需要皇帝親力親為,還是比較苦的,所以朱元璋就依賴上了宦官。甚至由於不信任一些文官,設立了宦官特務錦衣衛,而且權力非常之大,只聽命於皇帝,於是宦官初期涉政的現象就出現了。
  • 《西遊記》:唐僧師徒最後被封的佛,使者與羅漢到底什麼級別?
    《西遊記》:師徒四人取經成功後,得了正果,也被封了職位。唐僧是旃檀功德佛,猴哥是鬥戰勝佛,八戒是淨壇使者,沙僧是金身羅漢。這是按照取經功勞大小的順序被封的,師徒四人的等級也就出來了。可是他們的職位,到底是如何算的呢?首先是,師父唐僧,他被封為旃檀功德佛,級別是佛。
  • 從古代三流人物到民族符號的象徵,他為何一直在變?看後豁然開朗
    例如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西廂記等都在一定的時刻變成了那個時代裡的禁書,而金瓶梅這部文學史上的巔峰之作在古代卻是開放的。著名的漢學研究家,也就是李鴻章的孫女婿高羅佩,寫狄仁傑的那位西方學者說:性狂歡在西方,但性文化卻在東方。高羅佩還為此專門收集了古代房中術的大量物品,並寫了中國古代房內考這本很嚴肅的學術專著,但今天我們主要講的還是開頭提到的那個「變」。
  • 明朝這位太監權傾天下,還是皇帝的大伴,盟友死後就被皇帝抄了家
    明朝這位太監權傾天下,還是皇帝的大伴,盟友死後就被皇帝抄了家文│小先生提到太監,我們心目當中大多會浮出一個奸佞或者權臣的形象,因為諸如魏忠賢,王振,劉瑾,十常侍這樣權勢滔天的大太監實在是太多了,他們的惡劣影響一直流傳到了今天,以至於人們提起太監這個詞語的時候,腦海裡往往都是一些不好的印象
  • 《大明風華》:明朝皇帝何以恁多短命鬼?
    究其原因,除了他的爺爺永樂皇帝朱棣光芒太盛之外,其本人壽命較短,也使大眾很難注意到他。 歷史上的明宣宗朱瞻基,三十七歲就去世,在位僅僅十年,可以說是英年早逝。估摸著,湯唯飾演的女主角再過二十多集就得守寡了。 然而如果縱向來看,朱瞻基的壽命在明朝皇帝中竟還能排個中遊水平,比他短命的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