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的記憶中《紅樓夢》一書,有史以來共有兩次劫難。
它第一次成為禁書應該是在大清王朝1791年間。掐指一算,距離我們今天己經有220多年的歷史啦。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講,全書共有三次涉及到男歡女愛,翻雲覆雨,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形象,更具體。從賈寶玉和襲人偷嘗禁果,初試雲雨之情,到秦鍾和智能兒;茗煙與丫鬟萬能。這三次對性愛的描敘,會不會是造成《紅樓夢》成為禁書的罪魁禍首啊,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必然聯繫呢?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說有就有,說沒有就沒有。
當時曹雪芹他老人家整整用了十年的心血,終於寫完了《紅樓夢》前80回的初稿。就在這一年,由於勞累成疾,再加上痛失愛子的沉重打擊,曹雪芹開始酗酒成癮,更為可憐的是,晚年的曹雪芹一日三餐,就靠喝粥來填飽肚子。身體嚴重的透支,使他疲憊不堪,未老先衰。沒有多久,終因吐血而亡,終年48歲。
他死了以後,一部以《石頭記》為書名的《紅樓夢》手抄本開始在市井瓦肆悄悄的流傳起來。 由於當時刻版和印刷的條件很簡陋所以在京城的市面上,共發現《石頭記》一書,絕對不會超過一百本。
由於該書在市面上很流行, 所以人們很快通過夾帶和傳抄《石頭記》等途徑把它偷偷帶進了皇宮,並私下開始傳閱起來。當時,舉國上下正是"文字獄大行其是之時,鬧得人心慌慌,大家整天誠惶誠恐的,人人自危。所以《石頭記》的出現立刻引起了刑部大老爺們的警覺。一眨眼的功夫,這奏摺就擺在了乾隆皇帝的龍案上,實話實說,至於乾隆本人他當時有沒有看過《石頭記》,早己無從考證了。也就是說,可能看了,也有可能沒看。總之,十萬火急。也就放個屁的功夫。皇上立即御批傳旨全面圍剿,禁止《石頭記》一書在民間和社會上傳閱。至此,被我們稱之為《紅樓夢》的初本,就板上釘釘的被列為了禁書。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呢?
【二】翻開塵封己久的回憶,據經引典,我們看到了二百多年以前《紅樓夢》之所以慘遭塗炭,究其所以我認為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1)首先被朝廷認定此書通篇眉來眼去,刻意著墨,十分形象和逼真的描述了賈寶玉和丫環襲人風花雪夜,偷雲弄雨,男誨女淫,實在是不堪入目之極。 朗朗乾坤。卻行傷風敗俗之事,有傷大雅。這是明目張胆的在侮辱讀書人的斯文。該書豈有不禁之理。
當時,在統治者的眼裡《紅樓夢》從頭到尾就是談情說愛。以情奪人,以性制勝。以此推論,也難怪賈寶玉被稱之為「古今天下第一淫人」。我記得清朝有位陳其元老先生在《庸閒齋筆記》卷八中曾經寫道:
……淫書以《紅樓夢》為最,蓋描摹痴男痴女之情性,其字面絕不露一淫字,令人目想神遊,而其意為之移,所謂大盜不操幹矛也。
我們不否認《紅樓夢》一書中,三番五次,多處描寫了有關性的話題。但裡,這些文字敘述在今天看來又能算的了什麼呢。可在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下,它卻飽嘗了封建主義捍衛者們的沉重打擊和強烈抗議。其理由也很簡單,就是在他們眼裡你「有礙觀瞻」,「誨淫誨盜」,又何況有朝廷聖旨在握,因此《紅樓夢》被視為禁書,也不足為奇,這是必須要查禁的理由之一。
(2)被朝廷認定的是此書含沙射影,暗藏玄機,誣衊世祖,嘲笑滿人。
當初《紅樓夢》一經問世,就有好事者立即捕風捉影,拿現實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用咱老北京人話講:"就是串白話舌兒"。於是,在社會上就有人私下傳言,《紅樓夢》一書,就是以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與秦淮著名妓女董小宛之間那點破事為背景,添油加醋,信口雌黃,胡編亂造的一本破書。
還有人借題發揮,大肆宣揚《紅樓夢》就是為清朝貴公子納蘭性德,量身打造的一部身世傳奇。翻開清朝文人謝道隆先生在《紅樓夢絕對題詞》的注說中也有文字記載道:
……滿州諸老,常以《紅樓夢》乃譏國初故滿相菜公之書,屢焚禁之,而不能絕也。
種種猜測,各種小道消息不僅令朝廷上下有頭有臉的人十分惱火,同時也把當朝皇常搞得很尷尬。唉,是可忍孰不可忍。此風絕對不可長也,況且又焉能置之而不理呢。所以這是此書必須要查禁的理由之二。
(3)被朝廷認定此書有搬弄是非,挑起滿漢爭端,混淆視聽之嫌。 自滿人入京以來,滿漢有別這己經是不可爭辯的事實。矛盾衝突時有發生。於是就有人大放厥詞。說什麼《紅樓夢》一書就是在毫無掩飾地讚美漢人。從意識形態到飲食文化點點滴滴,隨處可見。這是在為漢人塗脂抹粉呀。難道說這不是人為地把漢人和滿人對立起來了嗎,為什麼不寫我們滿人呢?這是不是在人為的製造矛盾呢?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當我們掩卷頓首,也許你就可以清醒的認識到,一部僅僅八十回,不足七十萬字的《紅樓夢》,明裡是個"情"字,可到處都在暗指封建未期的腐朽和衰敗,這一點只要你稍有留意,就會從字裡行間中敏銳的覺察到可見封建貴族的精神墮落和道德淪喪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此外,全書還通篇謳歌了敢於衝破封建精神枷鎖的女人們,是如何努力掙扎在被侮辱與被迫害的死亡線上,客觀地為我們展示了封建社會一定會滅亡。單憑這一點就是《紅樓夢》被圍剿和禁止傳閱的最根本要件及成因。這是此書必須查禁的理由之三。
(4)被朝廷認定此書有違三綱五常,蠱惑人心,公然與大清王朝分庭抗爭之嫌 曹雪芹通過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愛情悲劇,意在喚起封建時代渴望自由,衝破傳統婚姻的青年男女們一起搖旗吶喊。這是向封建衛道士公開挑戰的投名狀。因此,遭到統治者多次明令禁止。
事與願違,《紅樓夢》屢禁不絕,而且影響越來越大。 甚至發展到從宮裡到宮外大家都在爭先傳閱著。據說到後來,就連皇上每天晚上睡覺以前,都要讓太監給念上個三章二章的才能入眠。當然,這不過是個傳說而己,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正本求源。
最誇張的是,當時在上流社會的達官顯貴們之間,廣為流傳著這樣一句話:
開卷不談《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
窺一斑而見全豹。此時此刻,全國上下就連文人雅士們也把閱讀《紅樓夢》研究《紅樓夢》當成一件正經事情來做。這就充分說明了《紅樓夢》是何等的深入人心。
嘉慶二十四年間,文人學秋氏曾經作過一首詞,題為《續都門竹枝詞》中有首《竹枝詞》大意是:
……《紅樓夢》已續完全,條幅齊紈畫蔓延,試看熱車窗子上,湘雲猶是醉憨眠。
夠了,這就足己證明了《紅樓夢》一書,已經植根於民間,結果於民間。你看家家戶戶室裡掛的條幅,手裡面把玩的摺扇,都有《紅樓夢》的影子。你說朝廷能沒有想法嗎?你說朝廷能不下令禁止嗎?我想,這就是的此書必須查禁的理由之四吧
【三】特定的時期,特定的環境再一次把《紅樓夢》一書推上風口浪尖。
《紅樓夢》第二次被封殺,是與當時的客觀條件以及歷史背景有著不可分割的直接聯繫。
被稱之為一株不可多得的大毒草《紅樓夢》,當它再一次被押上了歷史審判臺的時候,我們並不感到奇怪讓我們真正詫異的是,中國古典文化瑰寶"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竟然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黃色小說,實在是讓人理解不了。
理解不了的是它為什麼單純的被認為是一部描寫男歡女愛,刻意打造反映兩性生活的黃色小說呢?
更為理解不了的是它為什麼單純的被認為是一部為才子佳人歌功頌德,全身心的去追求精神上乃至肉體上享受的封、資、修的大毒草呢。
是因為書裡記敘了賈寶玉和襲人悄悄的行了男女之事;還是秦鍾與智能兒在水月庵裡偷歡;當然也跑不了書童茗煙和丫鬟萬兒翻雲覆雨。雖然,這三次都曾對尋歡場景做了一些細緻的描寫可距離黃色和不堪我覺得還相差甚遠。單憑這廖廖數筆草草的幾百字,就斷言《紅樓夢》是黃色書刊也太牽強了吧。既使你把焦大一語中的"扒灰"也囊括其中,就真的黃了嗎?我看也未必。
直到1978年隨著越劇《紅樓夢》的解禁,我們才真正看到了文藝復興的黎明聽說上海大光明電影院的陳經理曾經說過,1978年7月初,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和徐玉蘭聯袂主演的電影《紅樓夢》海報剛剛貼出去,市民們就從下午四點左右開始排隊購買第二天的電影票啦。如果我們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可以說一點兒都不過分。買票的隊伍整整排出去幾條馬路,全國三十六家電影院滾動上映,仍然一票難求。
《紅樓夢》到底是一束鮮花,還是依然在繼續腐蝕著人們靈魂的毒草呢? 我敢肯定的說,就目前而言,在中國文學的歷史進程中還沒有一部作品能夠把男女之間的愛情悲劇寫得像《紅樓夢》那樣扣人心弦,悽悽慘慘,悲悲切切。也沒有哪一部作品能像它那樣把愛情悲劇的社會根源揭示得如此全面、深刻,鞭僻入裡,體無完膚。
【四】百年一夢醒來閱盡人間正道滄桑。
二百多年從來, 一部《紅樓夢》奪盡了人們的眼球。有哭有笑,百轉千回,歷盡了曲折滄桑。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它存在的價值到是什麼?它流傳至今又對我們有什麼影響。這絕不是一個可大可小的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雖然在你眼裡是鮮花,可是在我眼裡也許就成了毒草。不同的興趣不同的品味和不同的追求,讓我們對作品的評價,也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大家一致認為《紅樓夢》它最感人的地方就在於作品並沒有單純、簡單地把寶黛悲劇完全歸罪於哪一個人的殘暴和專橫,而是把矛頭直接指向了腐朽的封建勢力。
作者以筆為刀,亳不留情地向幾千年以來所沉澱下來的世俗觀念,道德文化公開挑戰。把一幅繁華似錦的太平盛世撕開了給我們看,讓我們從中領略到什麼是震撼,什麼叫吶喊。同時,也為我們亳不留情的揭開了封建家族以溫情脈脈為面紗的種種矛盾,細膩的筆觸,在封建家族的臉譜上精緻的勾畫出一幅幅扣人心弦的世井百態。
最為寶貴的是,小說還通過對新興貴族以及叛逆者的頌揚,抒發了以作者為中心的理想世界,和對未來生活的追求。
以史為鑑,方知始替《紅樓夢》就象一面鏡子,讓我們從中看到了過去,發現了未來,也從中找到了自己 。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