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神經發炎十來天就可致盲

2020-11-23 中國網河南頻道

視神經發炎十來天就可致盲

2020-01-08 14:49:37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韓冬野

| 字號:

A+

A-

這種疾病沒有青光眼、黃斑病變的高知曉度,但同樣是一種危險的致盲性眼病。因為患上這種病,十來天的時間,陳先生就逐漸喪失了視力,這場飛來橫禍讓他備受折磨。而他的經歷,也給很多正在透支身體的人敲響了警鐘。

它就是視神經炎,一種由視神經發炎引起的疾病,常見於中青年。

病例

在網絡公司上班的陳先生是80後,身體素質一直不錯。就診10天前,他在轉動眼球時有一側突感明顯疼痛;就診6天前,這一側的眼睛看東西「像蒙了一層白霧」;就診4天前,視力開始出現下降,視物不清。意識到問題不簡單的他,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身來,到醫院就診。

清華長庚醫院眼科急診值班醫師司山成接診後,為陳先生安排了系列檢查。經檢測,陳先生患側眼睛的視力已下降至「數指/20cm」,即在20釐米的距離能夠數得清手指個數,且看不清視力表中的第一行,換算成小數視力大概為0.004。這一視力已遠遠低於法定單眼盲(視力低於0.05)的標準。

視神經炎是種什麼病

到底是什麼病吞噬了陳先生的視力?

司山成說,大眾對於無外傷的視力喪失會想到青光眼,想到黃斑病變,但很少有人會想到視神經炎。根據陳先生的兩個典型症狀,可以初步診斷為視神經炎。一個症狀是眼球轉動感到疼痛,「很多人用眼過度後,轉動眼球也會感覺疼痛,但患者轉動眼球產生了明顯刺痛感,已經達到流淚的程度。」司山成說。另一個症狀是患者的視力在三四天內逐漸下降,如果是視神經缺血,患者會突然喪失視力,而視神經炎往往表現為漸進性視力下降。

為確診視神經炎,司山成還進行了以下醫學專業檢查。1、色覺檢查:患側眼睛與正常眼睛所見顏色有色彩偏差,且看到紅色等鮮明顏色會感到刺眼;2、瞳孔檢查:患側眼睛瞳孔反應變遲鈍;3、眼底照相:患側眼睛視盤處視神經呈腫脹狀態,基本可判斷發病的部位為視神經;4、眼部增強核磁:可見視神經信號異常增強。由此,可以明確診斷陳先生患上了視神經炎。

臨床上,視神經炎是視神經任一部位發炎的總稱,泛指視神經的炎性脫髓鞘、感染、非特異性炎症等疾病。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目前將視神經炎分為四種亞型,包括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51.5%);特發脫髓鞘性視神經炎(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24.8%);非典型視神經炎(包括感染相關視神經炎,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12.4%);MOG抗體相關性視神經炎(發病率佔視神經炎總發病率的11.3%)。

司山成介紹,經過血液化驗,患者陳先生MOG抗體呈陽性,排除常見病原微生物感染後,確定他所患的是MOG抗體相關性視神經炎。

為何視神經會「罷工」

視神經發源於視網膜的神經節細胞層,就像一條條電纜。視網膜把光信號轉換為視覺電信號,然後通過視神經傳輸給大腦,形成了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官。視神經炎,顧名思義就是視神經因為發炎而「罷工」了。

「據文獻報導,視神經炎在20歲至50歲的中青年群體裡尤其高發,平均發病年齡在新加坡只有36歲。」司山成說,導致視神經發炎的確切病因尚不可知,但臨床上有一些因素被認為是誘發疾病的高危因素。

比如,MOG抗體相關性視神經炎、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這兩類視神經炎佔到總發病率的62.8%,二者都與免疫功能紊亂導致特異性抗體的產生密切相關。通俗點說,當工作、生活壓力大時,人體的免疫力會減弱,此時更加容易遭到病毒的攻擊。為了抵制病毒,中青年體內的漿細胞(效應B細胞)會分泌大量的抗體,這種抗體在人體內就像一支「護衛隊」,它們通過識別特定病原微生物的獨特特徵,認準「攻擊」目標。不幸的是,有時候視神經也會被特異性抗體錯誤識別,而遭到攻擊。前面提到的患者陳先生,很可能就是因為這種情況而發病。

也就是說,神經炎發生的原因很多時候可以理解為,是中青年體內分泌了過多的特異性抗體,導致「免疫功能過強了」。此外,結核、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也可導致視神經炎的發生。

激素治療用足療程否則易復發

在陳先生確診為MOG抗體相關性視神經炎後,立即接受了激素治療。不到一周的時間,他的視力重新回歸到1.0。「患者就診還算及時。如果再晚幾天,視神經炎病情加重,可能就沒有『重見光明』的機會了。」司山成說。

視力恢復了,陳先生的食慾也跟著噌噌地往上漲,主要原因是在於使用了激素治療。激素這一藥物大眾並不陌生,「會讓人發胖」是它的一個典型遺留影響。激素的應用會使得脂肪重新分配,從而致胖,尤其是面部、背部的脂肪積累得更多。司山成稱,這也讓很多患者在發現視力有好轉後,擅自減量、擅自停藥。但這種做法恰恰是導致視神經炎復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此,司山成特別提醒,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患者必須嚴格遵從醫囑,堅持用藥量及療程,服用激素的同時補充鉀、鈣元素以保護胃黏膜,並注意控制飲食、規律運動。這不僅僅是為了預防疾病復發,還能避免低鉀血症、高血壓、高血糖、骨質疏鬆等不良反應的出現。

除了使用激素藥物治療外,視神經炎的治療方式還有使用免疫抑制劑、單克隆抗體,以及血漿置換等,具體情況根據患者病情而定。

簡單來說,對於炎性脫髓鞘性視神經炎,第一次發病且不是很嚴重,單用激素就可以了。對於復發病例一般加用免疫抑制劑,甚至單克隆抗體。對於病情嚴重的病例,在使用激素及聯合免疫抑制劑和單克隆抗體後仍然效果欠佳的情況下,可以再聯合應用血漿置換。

眼科急診裡的常見致盲病

目前,臨床上常見的幾大致盲眼病為白內障、青光眼、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眼病。對於眼科急診來說,快速喪失視力,甚至致盲的疾病,是接診率最高的疾病。除了前文所介紹的視神經炎外,還有一些眼部疾病會快速吞掉視力。

1、「眼中風」。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導致血管硬化,血管內皮損害形成血栓,或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脫落栓塞眼動脈或視網膜動脈導致發病,俗稱「眼中風」。「正如大家熟知的腦中風,眼中風的發病也很兇猛,90分鐘內為黃金搶救時間,否則視力恢復非常困難。」司山成說。

2、急性閉角型青光眼。這是由於眼內房角突然狹窄或關閉,房水不能及時排出,引起房水漲滿,眼壓急劇升高而造成的疾病。它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劇烈眼脹、眼痛、畏光、流淚、頭痛、視力銳減、眼球堅硬如石、結膜充血,甚至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急性發作後如不及時治療,可能進入視神經持續損害的慢性期,直至視力降至無光感且無法挽回的絕對期。

3、眼外傷。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交通事故、人體攻擊等都可能導致眼外傷,嚴重時會導致視力的永久喪失,如視網膜脫落、眼球破裂、眼球穿通傷等。

想要一直看到世界的多姿多彩,每個人都必須愛護好自己的眼睛。學習和工作再忙,也要勞逸結合,注意調節心情,尤其是要了解急診眼病的基礎知識,把握好黃金搶救時間窗,以挽救視力。

(作者單位:北京清華長庚醫院)

責任編輯:程雪

相關焦點

  • 視神經發炎十來天就可致盲
    因為患上這種病,十來天的時間,陳先生就逐漸喪失了視力,這場飛來橫禍讓他備受折磨。而他的經歷,也給很多正在透支身體的人敲響了警鐘。  它就是視神經炎,一種由視神經發炎引起的疾病,常見於中青年。  病例  在網絡公司上班的陳先生是80後,身體素質一直不錯。
  • 青光眼會致盲,經常頭疼腦脹、噁心乏味需警惕
    原創 人衛健康 人衛健康孫伯伯這幾天常感覺頭疼腦脹、噁心乏味,還以為是感冒了,但吃了感冒藥也不見好,還總是反反覆覆的。
  • 或許是「致盲性眼病」在作祟
    眼壓大於21mmHg,小心得了青光眼青光眼是由於眼壓過高,壓迫視神經,導致視力下降、視野受損的一種眼部疾病。當急性發作時,患者就會出現眼脹眼痛、視力模糊,甚至會噁心嘔吐。這種症狀很容易與神經系統疾病或顱內出血混淆,這時就有很多患者不知道該選擇哪個科室,經檢查診斷後,才發現是青光眼導致的。
  • 小心眼睛的頭號殺手,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醫/聊/科/普 警惕青光眼 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 青光眼是導致人類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總人群發病率為1%,45歲以後為2%。
  • 愛爾眼科專家提醒:糖尿病可致盲!要像關注血糖一樣,注意雙眼
    在糖尿病引發的眾多併發症中,糖尿病眼病的危害尤其嚴重,可致盲。而這也往往最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所忽視。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期間,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全國開展「糖尿病易致盲 定期檢查早控防」——眼底專家科普大講堂」活動,旨在讓更多「糖友」警惕糖尿病眼病所帶來的致盲危害。愛爾眼科眼底專家呼籲: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進行眼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及時擺脫失明威脅!
  • 眼外傷造成的視神經受損能治好了
    視神經受壓迫,就好比是通電燈的電線被「夾斷」了,電燈會熄滅,對應到人眼就有可能失明。記者 章貝佳 製圖 高薇眼睛已經看不見了,還有機會重見光明嗎?上周末,全國首屆眼科內鏡微創外科高峰論壇在杭召開,來自全國的450餘名專家,共同探討如何應用內窺鏡技術,治療視神經損傷等過去被判「死刑」或治療效果極差的眼科疾病。
  • 視神經損傷如何治療恢復呢?
    視神經炎是什麼 視神經發炎的情形叫「視神經炎」。有許多原因可引起視神經炎,如:病毒感染(如麻疹、腮腺炎、流行性感冒等病毒)、多發神經硬化症、梅毒、等。但是,卻有許多病例是找不到原因的。 繼發性視神經萎縮為視神經纖維化,神經膠質和結締組織混合填充視盤所致。
  • 視神經萎縮的病因是什麼?怎麼治療最好?
    就像腦細胞一樣,視神經在胚胎早期就開始發育。視神經的細胞被保護的髓鞘所覆蓋。視神經負責將電脈衝從視網膜傳送到我們的大腦。包含我們所看到的信息的衝動。視神經由視網膜神經節細胞和膠質細胞組成。 視網膜神經節細胞接受來自光感受器的信息,並將這些信息傳遞到丘腦、下丘腦和中腦的大腦不同部位。
  • 【10.15國際盲人節】你必須知道的5種致盲眼病
    其中有超過60%的致盲來源於五種眼科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高度近視眼底病變、黃斑變性。 這些致盲眼病患者在科學、及時的治療下是能夠保留有用視力、避免致盲的。
  • 視神經炎嚴重可致盲 來看看早期都有哪些症狀
    視神經炎嚴重可致盲 來看看早期都有哪些症狀
  • 科學家成功修復小白鼠關鍵視神經 欲助盲人恢復光明
    科學家讓小鼠的視神經(負責將視覺信息從眼睛傳遞到大腦)在被完全切斷之後,成功實現了再生,並發現視神經可以重新沿襲之前的路徑,重建與大腦合適部位的聯繫。這項前無古人的修復工作或能幫助盲人重見光明。科學家首次成功修復小鼠受損視神經:或幫助盲人重見光明鼠的症狀類似於人類的青光眼,這是除白內障之外的第二大致盲原因。
  • 重慶眼科專家:糖尿病還可引發青光眼!頭疼眼脹不容小覷
    青光眼是一種以特徵性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為共同特徵的疾病,主要是由於病理性眼壓增高,超過視神經所能耐受的程度,而引起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的一類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故也稱為「視力的小偷」。在我國約有1000多萬青光眼患者,其致盲率約為30%。 糖尿病是如何誘發青光眼的呢?
  • 科學家首次成功修復小鼠受損視神經
    科學家讓小鼠的視神經(負責將視覺信息從眼睛傳遞到大腦)在被完全切斷之後,成功實現了再生,並發現視神經可以重新沿襲之前的路徑,重建與大腦合適部位的聯繫。   這項前無古人的修復工作或能幫助盲人重見光明。   在科學家重建小鼠的視神經之前,小鼠的症狀類似於人類的青光眼,這是除白內障之外的第二大致盲原因。
  • 全國愛眼日:當心致盲風險!四類人應定期檢查眼底
    據統計,作為不可逆性致盲的首要病因,我國眼底疾病患者佔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54.7%。然而,我國眼底疾病患者的標準治療率僅有10%。眼底是通過瞳孔能看到的眼內部分,包括視網膜、視盤、黃斑及動靜脈等。這種併發症早期無自覺症狀,但眼底檢查會發現微血管瘤;當病變影響到黃斑會出現視物模糊變形等,此時疾病已經發展到中重度了,眼底檢查會發現出血、滲出、黃斑水腫等改變;甚至有些患者突然眼前黑影遮擋出現玻璃體積血甚至機化牽拉視網膜脫離了才來就醫,即使手術預後也較差。
  • 視神經萎縮是什麼?你知道嗎?
    視盤周圍神經纖維層病損時可出現裂隙狀或楔形缺損,前者變成較黑色,為視網膜色素層暴露;後者呈教紅色,為脈絡膜暴露。如果損害發生於視盤上下緣區,則更易識別,因該區神經纖維層特別增厚,如果病損遠離視盤區,由於這些區域神經纖維導致變薄,則不易發現。視盤周圍伴有局灶性萎縮常提示神經纖維層有病變,乃神經纖維層在該區變薄所致。
  • Nature封面: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或迎來變革性治療
    該研究利用基因治療誘導神經節細胞重編程,恢復年輕的表觀遺傳信息,從而使得視神經能在損傷後再生,並逆轉青光眼和衰老造成的視力下降。重編程表觀遺傳信息再生視神經中樞神經系統是機體最先衰老的器官。出生後幾天,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脊髓和視神經,就快速喪失了損傷後再生的能力。因此,類似的損傷會造成成年哺乳動物的截癱或失明。
  • 人工智慧可準確檢測眼底視神經乳頭水腫
    人工智慧可準確檢測眼底視神經乳頭水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8 9:52:20 新加坡國家眼科中心Tien Y. Wong小組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研究了人工智慧檢測視神經乳頭水腫的效果。
  • Nature封面文章|呂垣澄等逆轉視神經衰老恢復視力
    該研究利用基因治療誘導神經節細胞重編程,恢復年輕的表觀遺傳信息,從而使得視神經能在損傷後再生,並逆轉青光眼和衰老造成的視力下降。重編程表觀遺傳信息再生視神經中樞神經系統是機體最先衰老的器官。出生後幾天,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脊髓和視神經,就快速喪失了損傷後再生的能力。因此,類似的損傷會造成成年哺乳動物的截癱或失明。
  • 牙齦發炎怎麼辦 6招幫你預防牙齦發炎
    在生活中,牙齦發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那麼大家對於這種情況有多少的了解呢?牙齦發炎怎麼辦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牙齦發炎怎麼辦1、對於牙齦發炎的情況,是一種缺少維生素C 的一種表現,在這個時候。大家最好是可以多吃一些維生素C 片,在平時刷牙的時候,最好是用一些可以消炎的產品。2、還可以吃一些抗生素來緩解牙齦發炎的情況,例如阿莫西林等,在每次吃完飯的時候,記得一定要漱口,要吃一些比較清淡的食物。
  • 視神經萎縮
    視盤附近的視網膜動脈血管可變細或伴有白鞘,視網膜靜脈可稍粗而且彎曲。後極部視網膜可能還殘留一些未吸收的出血及硬性滲出。繼發性視神經萎縮者,大部分病人視力已完全喪失,少數殘留部分視力的病人,其視野也多呈明顯地向心性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