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作為不可逆性致盲的首要病因,我國眼底疾病患者佔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54.7%。然而,我國眼底疾病患者的標準治療率僅有10%。
眼底是通過瞳孔能看到的眼內部分,包括視網膜、視盤、黃斑及動靜脈等。眼底病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多對視功能的損害較大,大眾普遍缺少對眼底病的正確認知,常常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使視力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傷,甚至失明。
人們對失明的恐懼往往比死亡還要多,對於眼底疾病,早診早治是關鍵。以下四類人群應定期詳細檢查眼底,早期幹預延緩進展。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就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5年以上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病率為44.4%,7年以上為56.0%。
目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發現及早幹預、早治療,有利於病變的延緩和控制。這種併發症早期無自覺症狀,但眼底檢查會發現微血管瘤;當病變影響到黃斑會出現視物模糊變形等,此時疾病已經發展到中重度了,眼底檢查會發現出血、滲出、黃斑水腫等改變;甚至有些患者突然眼前黑影遮擋出現玻璃體積血甚至機化牽拉視網膜脫離了才來就醫,即使手術預後也較差。
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和避免致盲的,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在確診後進行眼底檢查,無病變者或病變輕的每年進行複查,病變嚴重者每3個月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有些患者是因為視力下降查眼底發現問題之後才確診糖尿病的,所以眼底的檢查至關重要。此外一定要積極控制血糖,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展。
高度近視人群
我們一般將高於600度近視的眼睛稱為高度近視眼,高度近視眼的眼軸比普通人更長,視網膜隨著眼軸的變長而被牽拉變薄,發生黃斑出血、周邊視網膜變性、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的概率也比正常人高。
因此,建議所有患有高度近視的患者,應至少每年做一次散瞳眼底檢查,及時發現眼底的病變,避免因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而失明的悲劇產生。
50歲以上中老年人
老年人是許多眼科疾病青睞的群體,老年黃斑變性、視網膜血管阻塞、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等眼底病患病率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尤其是老年黃斑變性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而延誤治療。
所以,50歲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應每年進行一次眼科的檢查,及早的發現眼底病變並積極治療。
青光眼及有家族史的人群
青光眼是一組以病理性眼壓升高、視神經損傷、視野缺損為特徵的疾病。因其造成的視野不可逆損傷甚至失明。因早期沒有特殊症狀,被稱為無聲的殺手。部分朋友可能早期伴有眼部脹痛。
定期檢測眼壓可以早期發現青光眼,少部分眼壓正常的朋友通過眼底檢查杯盤比有無異常,發現早期青光眼。所以,呼籲有家族史、長期黑暗環境下工作的青光眼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眼科篩查,早發現早幹預,延緩病程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