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愛眼日:當心致盲風險!四類人應定期檢查眼底

2020-11-23 東姐愛生活

據統計,作為不可逆性致盲的首要病因,我國眼底疾病患者佔到了全部致盲眼病患者的54.7%。然而,我國眼底疾病患者的標準治療率僅有10%。

眼底是通過瞳孔能看到的眼內部分,包括視網膜、視盤、黃斑及動靜脈等。眼底病不僅種類繁多,而且大多對視功能的損害較大,大眾普遍缺少對眼底病的正確認知,常常錯失了最佳治療時機,使視力受到不可挽回的損傷,甚至失明。

人們對失明的恐懼往往比死亡還要多,對於眼底疾病,早診早治是關鍵。以下四類人群應定期詳細檢查眼底,早期幹預延緩進展。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隨著病程的延長,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併發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就是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5年以上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病率為44.4%,7年以上為56.0%。

目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早期發現及早幹預、早治療,有利於病變的延緩和控制。這種併發症早期無自覺症狀,但眼底檢查會發現微血管瘤;當病變影響到黃斑會出現視物模糊變形等,此時疾病已經發展到中重度了,眼底檢查會發現出血、滲出、黃斑水腫等改變;甚至有些患者突然眼前黑影遮擋出現玻璃體積血甚至機化牽拉視網膜脫離了才來就醫,即使手術預後也較差。

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和避免致盲的,建議糖尿病患者應在確診後進行眼底檢查,無病變者或病變輕的每年進行複查,病變嚴重者每3個月進行一次眼底檢查。

有些患者是因為視力下降查眼底發現問題之後才確診糖尿病的,所以眼底的檢查至關重要。此外一定要積極控制血糖,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進展。

高度近視人群

我們一般將高於600度近視的眼睛稱為高度近視眼,高度近視眼的眼軸比普通人更長,視網膜隨著眼軸的變長而被牽拉變薄,發生黃斑出血、周邊視網膜變性、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等的概率也比正常人高。

因此,建議所有患有高度近視的患者,應至少每年做一次散瞳眼底檢查,及時發現眼底的病變,避免因視網膜裂孔、視網膜脫離而失明的悲劇產生。

50歲以上中老年人

老年人是許多眼科疾病青睞的群體,老年黃斑變性、視網膜血管阻塞、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等眼底病患病率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尤其是老年黃斑變性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而延誤治療。

所以,50歲以上中老年人至少應每年進行一次眼科的檢查,及早的發現眼底病變並積極治療。

青光眼及有家族史的人群

青光眼是一組以病理性眼壓升高、視神經損傷、視野缺損為特徵的疾病。因其造成的視野不可逆損傷甚至失明。因早期沒有特殊症狀,被稱為無聲的殺手。部分朋友可能早期伴有眼部脹痛。

定期檢測眼壓可以早期發現青光眼,少部分眼壓正常的朋友通過眼底檢查杯盤比有無異常,發現早期青光眼。所以,呼籲有家族史、長期黑暗環境下工作的青光眼高危人群一定要定期眼科篩查,早發現早幹預,延緩病程的進展。

相關焦點

  • 全國愛眼日:哪些人群需要定期查眼底
    今天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的主題: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本期,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和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的眼科專家為大家解答眼健康方面的問題。眼前出現固定黑影+閃光,咋回事?
  • 【6.6愛眼日】 3項檢查治療在這家醫院眼科免費,別錯過!
    【6.6愛眼日】 3項檢查治療在這家醫院眼科免費,別錯過!「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免費活動1:雙眼常規檢查及眼底照相(價值100元)∆德國蔡司Visucam524眼底照相適用人群:50歲以上人群應定期檢查眼底,尤其是視力下降,視物變形,視物遮擋的人群需及時檢查眼底。體驗項目包括:視力檢查、裂隙燈檢查、眼壓檢查、直接眼底檢查、眼底照相。
  •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眼部病變 嚴重者存在致盲風險
    糖尿病患者應注意眼部病變 嚴重者存在致盲風險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0.11.23 星期一 需要多久進行一次眼部檢查呢?青島華廈眼科醫院王洪格教授專業解答    糖尿病已經是我國很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之一,據統計目前中國糖尿病確診患者高達1.164億人。並且目前糖尿病還是一種非常難治癒的慢性疾病。
  • 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注眼部健康,你要知道這些
    如果給眼底拍張照 不僅可以了解眼底結構 還能發現眼部疾病 並且判斷全身的健康狀態 每年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 今年的主題是 「視覺
  • 高度近視為什麼要每年檢查眼底
    為什麼要檢查眼底? 很多人在因為種種原因去到眼科就診的時候,眼科醫生都會要求患者做眼底檢查,有些人不太理解眼底檢查是什麼,也不理解為什麼要做眼底檢查,認為近視只要查視力表就好了。
  • 愛眼日|近視眼、乾眼症、白內障……做好這些不用怕
    今年的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為「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兒童青少年近視、青中年乾眼症、老年白內障、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不同時期,究竟應該怎樣科學管理和愛護自己的眼睛?來聽聽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大坪醫院)眼科主任葉劍怎麼說。
  •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介紹兒童青少年健康及愛眼日相關工作情況
    四是做好屈光不正的篩查和科學矯正。《「十三五」全國眼健康規劃(2016-2020年)提出,要開展兒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篩查和科學矯正,減少因委矯正屈光不正導致的視覺損傷。近日,由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織專家編寫的《近視防治指南》《弱視診治指南》和《斜視診治指南》正式發布,一方面指導醫療機構和眼科醫務人員提高服務能力,另一方面引導學生和家長樹立正確的用眼意識。
  • 這幾類人一定要定期檢查眼底!別等眼睛盲了再後悔!
    不少朋友會在後臺留言說:「為什麼自己感覺視力好好的,結果一到眼科醫生那,總被提醒要定期檢查眼底,這眼底檢查到底是什麼?怎麼個檢查法?」 也有人說一聽到自己得做眼底檢查,就有點害怕和排斥,擔心檢查出點什麼來。
  • 大醫開講:罹患「糖網」 小心不可逆性致盲
    作為業內知名專家,王志軍的門診求醫者眾多,其中不乏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在業內,通常將這類疾病簡稱為「糖網」。有專家認為,「糖網」的發病形勢越來越嚴峻,已成為主要的致盲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必須提高警惕,伴隨著糖尿病發病年齡的提前和發病率的提高,眼科醫生的臨床壓力越來越大。糖尿病也會影響眼睛?
  • 愛爾眼科專家提醒:糖尿病可致盲!要像關注血糖一樣,注意雙眼
    在糖尿病引發的眾多併發症中,糖尿病眼病的危害尤其嚴重,可致盲。而這也往往最容易被糖尿病患者所忽視。今年聯合國糖尿病日期間,愛爾眼科醫院集團在全國開展「糖尿病易致盲 定期檢查早控防」——眼底專家科普大講堂」活動,旨在讓更多「糖友」警惕糖尿病眼病所帶來的致盲危害。愛爾眼科眼底專家呼籲: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進行眼健康檢查,早發現,早治療,及時擺脫失明威脅!
  • 醫生常說的定期查眼底,到底應該怎麼查?
    我經常說,像以下這些眼底病高危人群,需要每年定期檢查眼底:糖尿病患者:確診糖尿病且暫時未發現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每年檢查一次,發現視網膜病變的則應縮短檢查周期。近視患者(特別是大於600度的高度近視):近視患者應做到至少每年檢查一次眼底,度數越高眼底病變風險越大,尤其是周邊視網膜變性可能導致視網膜脫離。
  • 【10.15國際盲人節】你必須知道的5種致盲眼病
    青光眼致盲不可逆,一旦視功能受損不可挽回,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是其防治原則,眼科醫生建議,青光眼高危人群每年進行眼健康檢查以排查風險。 患糖尿病5年以上且未發現視網膜病變的患者應每年檢查一次,發現視網膜病變的則縮短檢查周期,非增殖期每半年檢查一次,增殖期每三個月檢查一次,定期檢查。 早發現早幹預,以最大化地保留現有視力。
  • 愛眼日 | 保護視力的一些注意事項請查收
    2020年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今年的主題是「視覺2020,關注普遍的眼健康」,宣傳重點及口號有6個,分別為「合理用眼,關注孩子眼健康」「科學防控近視,擁有光明未來」「眼底一張照,眼病早知道」「關愛白內障患者,共享清晰視界」「控血糖、查眼底,預防糖尿病致盲」「重視低視力康復,提高視覺質量」。
  • 《中國眼健康白皮書》全球發布 眼底病及青光眼已成為不可逆性致盲...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綜合處處長胡翔,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防盲技術指導組組長王寧利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總院長黎曉新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姚克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候任主委孫興懷教授,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副主委兼眼底病學組組長許迅教授及全國防盲指導組的所有成員參與了會議。
  • 眼防睛典 | 眼底為何會「起風雲」?
    因此對眼病的防控,尤其對致盲性高的眼底血管性疾病的防控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二眼底血管性疾病有哪些危害?一項來自上海城鄉的流調資料顯示:60歲以上人群中,近1/3的視力損傷(指盲和低視力)是由於眼底疾病引起的,而其中大部分屬於眼底血管性疾病。眼底血管性疾病是一種危害極大、影響視覺能力且嚴重可致盲的一類病症。
  • 白內障致盲性高,專家提醒:遠離紫外線也很重要!白內障復明工程在滬...
    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隨著老齡化加劇,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也在逐年上升。很多患者由於沒有得到有效治療,給生活帶來很多不便。三個月後,因為視力模糊踩空樓梯導致肱骨骨折,不得不再次考慮手術治療」,魏主任表示,一旦出現視力下降、晶體混濁等症狀,應儘早到醫院進行檢查,切勿拖延手術的最佳時機。據上海仁愛醫院眼科主任魏戈宏介紹,白內障是我國主要的致盲眼病,尤其是老年性白內障,佔致盲眼病的25%到50%,已成為致盲的首要原因,臨床發現,不少老人知道自己患了白內障,但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才能「根治」。
  • 要小心高度近視會致盲!
    要小心高度近視會致盲!   李女士近視700多度,屬於高度近視。最近《三生三世》在熱播,她也忍不住天天拿著手機追劇,但是卻發現自己拿手機追劇追得視力出了問題!看什麼都不清楚,感覺自己快瞎了。嚇得她立馬停止了屏幕樂趣,不再瘋狂追劇。好在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後,她的眼睛感覺好多了。事實上,高度近視的人群一不留意,真的就會致盲嗎?高度近視到底有什麼危害?
  • 愛眼日活動專題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疫情期間,幼兒長期居家生活和參與線上互動可能對視力健康產生影響,2020年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我們將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通過各種活動推進幼兒視力保護工作。根據《山西省教育廳關於轉發做好教育系統2020全國「愛眼日」宣傳教育工作的通知》,以及山西省幼兒教育中心通知文件精神,我園領導迅速組織開展相關工作,並積極落實有關活動。一、指導思想今年的6月6日是第25個全國「愛眼日」,宣傳主題是「共同呵護好孩子的眼睛,讓他們擁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 「愛眼日」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專家走進校園義診
    東北網6月6日訊(鄭立南 記者 姜姍姍) 在第二十四屆全國「愛眼日」到來之際,6日下午,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高維奇教授一行9名專家聯合黑龍江省醫學會科普學會,共同走進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開展了愛眼護眼科普宣教、眼病諮詢義診活動。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