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理學認為物質是由分孑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及繞核運轉的電子組成的,電子在原子運轉是分層次的,每一層屬於電子的能量級,而電子的躍遷是因為,環境改變原子的內引力既對電子的束縛力,而促使電子的自由度增強,就掙脫本軌道而升遷到外層軌道,而電子在任何軌道的運行速度應都是一樣的,沒有什麼量子糾纏。
我們先來看看「電子躍遷」的提出。因為氫原子核外電子繞核高速旋轉,若在旋轉過程中不斷減小軌道,則要向外幅射」連續」的電磁波,但實驗驚奇地發現氫光譜是「不連續」的,為了解釋這一實驗現象,玻爾提出了「電子躍遷」的假說來回答這個問題。不同的譜線(氫光譜)對應電子繞核運行的不同軌道,電子只可能在這些軌道上運行,也只有在這些軌道間變換,這就形成了電子的躍遷。他既不是「速度太快」,也不是「量子糾纏」。而是玻爾提出的一種為解釋氫光普形成的原子核與電子組合成的原子模型。更多知道請點擊「關注」沈大哥。
電子躍遷,是電子當粒子看的運動描述,量子糾纏,從電子而言,本質上是與電子的波動性有關的運動描述。
電子躍遷與量子糾纏,就是電子作為基本粒子所表現出來的波粒二象性的反應。
畢竟量子糾纏最神奇的特徵就是它的同時性,或者說是超快的關聯速度,這種超快目前只有波動性能夠描述。光的速度30萬公裡/秒,量子糾纏的速度到底多少,還是眾說紛紜。但能夠達到光速是最基本的。或許超光速?從這個角度出發,按照現有的理論,量子糾纏只能歸結為波的傳播。
這個學一點量子化學就明白了。譬如以最簡單的氫原子為例。它只有一個電子,基態是s1軌道。當外部注入能量時,如果這個電子捕獲了一份能量,它就躍遷到s2軌道,這是激發態。甚至s3或更高。在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裡,基態是最下面一條線,激發態在上面。自下而上,能量遞增。陽光照在光伏電池上,裡面的電子就躍遷到激發態。激發態不穩定,極易釋放能量而回復到基態。光伏電池接上負載,這些能量就讓你點燈取暖燒菜煮飯看電視打遊戲。
量子是個統稱!光子,電子,夸克,中微子都可以說成是量子,量子力學裡沒有速度的概念!因為沒有速度算符,也就沒有速度本徵態和速度本徵值。因為電子躍遷實際上是電子與其他粒子形成的糾纏系統,如果改變其他粒子的能態就能改變電子的能態。而糾纏系統「幽靈般的超距作用」的作用速度無限大,是不需要時間的。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