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絕理論與公式,用最通俗的語言講一講:深奧的量子躍遷是什麼?

2020-12-06 量子科普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131期,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量子力學中的量子躍遷。

在微觀量子世界中有一些很神奇的現象,例如:量子糾纏、量子隧穿、量子漲落、量子躍遷等等,這些現象是微觀量子世界特有的,在我們所熟知的宏觀世界中無法找到與其相似的案例,也無法使用宏觀世界的理論(經典力學、相對論)去解釋它,所以往往我們去形容這些現象時,都會去套用一些深奧的理論與複雜的公式,這樣就讓這些微觀現象變得十分晦澀難懂,今天量子科普用最通俗的語言和大家聊一聊:在微觀量子世界,深奧的量子躍遷究竟是什麼?

關於量子躍遷,量子力學給出的定義是:微觀狀態發生跳躍式變化的過程。電子發生的量子躍遷就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

想要理解量子躍遷,我們可以用太陽系中的天體運動來理解它,在太陽系中,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其他的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圍繞著太陽做橢圓形運動,行星圍繞太陽運動並不是隨機的,每一個行星都是有其固定軌道的,而原子內部的運動與太陽系天體運動類似。

原子由原子核與電子構成,原子核是原子的中心,相當於太陽,而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進行運動,相當於行星圍繞著太陽進行運動,而電子的運動雖然與行星橢圓運動本質上是不同的,但是兩者也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電子的運動也有其固定的軌道,不同軌道的電子,其能量也是不同的,我們可以把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想像成行星圍繞太陽做運動。

當一個原子受到光的照射時,原子核外圍不同軌道的電子會受到「受激輻射」,電子會進行加速運動,位於高能量軌道的電子會釋放出一個光子,然後躍遷到低能量軌道上,電子釋放光子符合能量守恆定律。

那麼為何電子的軌道移動要被成為「量子躍遷」呢?量子躍遷和宏觀世界中物質的移動有何不同呢?

電子的軌道移動之所以被成為躍遷,是因為這種移動並不是我們常規意義理解的移動,這種移動往往是跳躍式的,沒有中間過程的,躍遷是電子從一個狀態瞬間轉移到另一個狀態,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如果將太陽系視為原子內部運動,那麼量子躍遷就是地球受到輻射之後,立即將月球釋放出去,並且瞬間移動到火星的軌道上。

雖然量子躍遷看上去很深奧,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金屬及金屬化合物發生燃燒時展現出的顏色,我們稱其為焰色反應,焰色反應就是量子躍遷的一個典型案例,當金屬原子內的電子吸收能量時,電子將發生量子躍遷反應,並且向外釋放出不同波長的光,這些不同波長的光也就決定了金屬在燃燒時會釋放什麼顏色的光,例如含有鈉元素的物質燃燒時會呈現黃色,含有銅元素的物質燃燒時會呈現藍色,含有鍶元素的物質燃燒時會呈現洋紅色,我們可以根據物質燃燒時的顏色,來判定該物質含有什么元素,這是量子躍遷在生活中最常見的應用。

相關焦點

  • 看完這部紀錄片,你就知道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底在講什麼了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上世紀科學史上最璀璨的兩顆明珠。經常會聽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相關消息,但總是與高深理論等字眼聯繫在一起,普通人似乎無法接近。但這部紀錄片——《宇宙的構造》,用同通俗的語言和絢麗的畫面向大眾科普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普通人看完這部紀錄片,基本就能了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主要講了些什麼。紀錄片共4集,第一集講空間;第二集講時間,第三季將量子力學,第四集講多重宇宙。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舉幾個典型的例子,看看格林是怎麼用畫面來講述狹義相對論的。
  • 「量子躍遷」通俗解釋:它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躍遷」這一詞現在社會、經濟、思想、心理等領域都得到廣泛運用,但其科學涵義只能用量子力學來解釋。「量子躍遷」的過去:論爭初起在量子力學開初,量子力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薛丁格並不贊同量子躍遷的想法,但一直也證明不了它是錯誤的。證明量子躍遷需要精確的測量,這在薛丁格時代是不可能的。
  • 為什麼從來都沒聽說過民科挑戰楊振寧的楊-米爾斯理論的?
    看起來大家對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似乎很熟悉,因為理解一些延伸出來的比如質能方程或者質增效應或者空間膨脹以及引力等表面上的東西並不深奧,稍稍有些許數學知識大部分還是能理解的!正因為如此,各種一知半解的民間科學家挑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或者普朗克的量子力學,抱歉普朗克也躺槍了,但確實有但從來沒聽說過有人要挑戰楊振寧,或者我孤陋寡聞,哪位如果有聽說過的不妨出來818,願聞其詳!因為楊振寧和米爾斯合作的楊米爾斯理論門檻太高了,如果那麼多民間科學家到了這個層次就不是挑戰楊振寧了,將是膜拜正所謂鑽的夠深才會覺得自己了解得太少,而知識正是這樣!
  • 學渣講量子——量子的大門被敲開
    量子誕生的時代背景量子力學誕生之前,牛頓還是神一樣的存在。在牛頓的光輝下所有非電磁都可以用力F=ma和第一、第三定律來解決,一切變化都是連續的。而量子力學的誕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出現了四個問題,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原子的線狀光譜、原子的穩定結構,牛頓力學解決不了。用老的辦法解決不了新的問題,那新的理論自然應運而生。
  • 上海書評︱孫珷:誰說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一定要懂了
    時至今日,真正的量子計算機怎麼建,用什麼建,是否能建出來,沒有人能講清楚。所以,看到李淼專門用一講的篇幅給九至十二歲的小學生講量子計算機,我既好奇又期待,其實我的要求不高,哪怕小學生接受不了,我這樣受過數理專業高等教育、已經讀了大量這方面科普資料的讀者,如果能有所啟發,也就心滿意足了。
  • 講「通俗」的量子科學,重在培養大學生的「思維自由」,華東師範...
    看似最難懂的量子力學、最前沿的人工智慧、最枯燥的《幾何原本》,日前在華東師範大學通識教育課程選課系統中被本科生們「秒光」。  「面向非專業學生的量子力學課程不僅要通俗易懂,更要讓學生打破慣性,用新的思維方式認識和改造世界。」《量子史話》課程的主講教師,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教授周先榮的話,道出了華東師大今年近400門涉及不同領域的通識課程的目標——培養大學生的「思維自由」。為此,學校大力推進改革,建立少而精、博而通、超越知識點、以思維傳授為特色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
  • 102思維模型:量子思維一在糾纏中躍遷
    根據統計資料,一個多世紀以來頒發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絕大部分都頒給了與量子力學有關的研究。到底什麼是量子?什麼是量子思維?量子思維對我們有什麼價值呢?什麼是量子?1、量子的概念量子(quantum)是現代物理研究微觀世界的的重要概念。即一個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量子一詞來自拉丁語quantus,意為「有多少」,代表「相當數量的某物質」,它最早是由德國物理學家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
  • 「黃方程」與「多聲子躍遷理論」
    彈性理論靠一對廣義的虎克定律,即將介質裡面的應力,寫成是形變的線性的函數。這在經典物理裡面是非常基本的定律。根據這些方程可以推導出各種彈性波,這些方程係數(彈性係數)是可以用實驗來確定。如果設想我們要將這一彈性理論中彈性原子的微觀的相互作用都弄清楚,那這一理論就非常繁難。即使把一個彈性波推導出來,都要把微觀結構弄清楚,這就非常繁瑣和複雜。我提出的這一理論,就相當於這一彈性理論。
  • 「超弦理論」講了個啥?通俗版! 獨家首發!
    為了簡化,我們在這裡不區分弦理論和超弦理論。加來道雄弦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它的許多推論不僅讓常人難以理解,有時專業人士也會感到疑惑!如果你非要讓筆者解讀弦理論的深奧之處,你或許會失望了! 當然,筆者儘量把超弦理論的基本思維框架介紹到!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量子科技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量子力學,從薛丁格的貓到去年風靡某教育機構的「量子波動速讀」,聽上去一套一套的,但是不理解真的很容易被人輕易收割一波智商稅。那什麼是量子?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但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
  • 五分鐘量子力學(三),量子史話:原子結構的波爾理論
    玻爾的貢獻讓原子光譜的理論解釋走上正軌的是橫空出世的丹麥物理學家,哥本哈根大學碩士/博士,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曾獲丹麥皇家科學文學院金質獎章,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13年,玻爾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針對原子光譜的巴爾末公式做出理論解釋。
  •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物理學家李淼用極其生動有趣的方式,將孩子帶入一個美妙的量子力學的世界,讓他們在好奇心得到極大滿足的同時,也真正開啟對科學的興趣。這本書為孩子提供了極有價值的科學啟蒙教育,家長們也可以先學習書裡的內容,再講給孩子聽。
  • 李淼:給小學生講量子力學需要故事和圖像,而非數學和嚴謹
    去年他在博雅小學堂為小朋友開講量子力學。根據這四節在線課內容改編的圖書《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也已經出版,正在博雅銷售中。李淼著《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博雅小學堂出品多種優惠套餐組合點擊原文即刻訂購本文轉載自澎湃新聞文 | 澎湃新聞記者 傅適野在澎湃問吧中,現任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的李淼人氣居高不下,千奇百怪的問題都向他砸來,他一一作答,簡潔中透著點幽默感。
  • 通俗解釋:量子力學基礎知識
    量子力學是一門令人感到深奧、違反直覺的理論,但這個理論並不是所想像的那麼神秘與不可思議。如果你了解下面的量子力學基礎知識,你會覺得量子力學更容易理解。量子力學量子力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也稱為量子物理學或量子理論。
  • 歷史上最著名的貓《薛丁格的貓》,這裡講的很清楚
    1.背景原因哥本哈根學派是20 世紀 20 年代以玻爾領導的哥本哈根理論物理研究所為中心而形成的理論物理學派。由對量子力學的創造性研究和哲學解釋而著名。用通俗的語言講,量子力學只關心概率,而概率又是通過觀測得到的,所以量子力學中就出現了物質在沒有觀測之前都是不確定性的。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但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我們所處的世界?史丹福大學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成員麥可·D.菲爾在《啤酒與肥皂》裡寫道:你早上起來,上班、吃飯、睡覺、回家,不知道月亮是什麼,但也還是很開心。
  • 理察·費曼是如何革命量子理論的,量子力學的時空方法
    美國理論物理學家理察·費曼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費曼對理論物理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包括量子力學路徑積分、量子電動力學理論的發展(包括他著名的費曼圖)、冷液氦超流態、量子計算和納米技術等方面。1965年,他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之一。圖1: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理察·費曼。
  • 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續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並作出新的推理思想。
  • 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續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並作出新的推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