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2020-12-04 國學大觀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續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並作出新的推理思想。

該書從回顧量子力學的發展開始,對當下量子力學的熱點問題,進行了一一探討。是一本通俗易懂的量子力學科普讀物,適合有高中,大學基礎的朋友閱讀。

片段摘錄1:最好的真理,誰也無法用筆寫出。人的熱量在浩瀚的宇宙,似乎什麼也沒有,宇宙看似是殘酷的。但我們站在星球上,就昭示了很多哲理。物理的終極情懷,與其說在很遠的黑洞中,不如說在你們的淚眼中。一生太短,我甚至來不認識你。當我思考完這一個問題的時候,我都來不及哭,就歸為塵土了。

我熱愛思考,但終究會失敗很多次。所有的人類都是如此走來的。物理的終極情懷就是,我想認識你,我想讓人類走的更遠。我想看到每個人都比我活的好。我想讓宇宙最黑暗最寒冷的地方也有人的影子。我們人類不斷從懷疑自己的墳墓中的爬出,建立新的高樓。並不指望掌控宇宙的一切,但請讓我看到它不同的美麗。

總有一天你會明白我的這句話的:「人的矛盾,在於人懷疑真理,懷疑自己。但人必須這樣!不這樣做,枉為人!我其實也不期待你成為佛。」

片段摘錄2:世界是由無數個各自獨立演化的個體所組合的多樣性整體,這個整體一定是非線性的。它的確定性在於它的存在性,客觀性,聯繫性。它的不確定性在於它的運動性,組合擾動性,距離性。

再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在描述引力場的時候,用過引力場海洋這個詞。也用西湖來做過比喻,說沒有人能知道海洋下一秒的波紋細況。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幹涉到海洋下一秒水面波紋的情況因素眾多,無法同一時間把握和描述,也就是無法確定。

可是我們依然在不斷的探索,起碼我們知道了洋流季節的流動,我們能在很大程度上做天氣預報等等。但這在古代,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愛氏的場方程就是一個非線性的波動方程,要理解愛氏的宇宙方程,最關鍵的點在於理解其中的「非線性」性質。這我在《變化》中有論述。事物是聯繫的,大家不會有異議。事物是運動的,大家也都認可。但大家要記住事物的聯繫和運動,其實就意味著,任何一件小事的發生,都是有全域性的影響的。這也是為什麼會把「距離性」三個字寫出來。

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蝴蝶效應」,「連鎖反應」,這個效應也確實存在。某種理論意義上來說,你打了噴嚏,會影響到100光年外一顆荒涼星球上的一粒塵埃。但這粒塵埃並不知道你影響了它的運動。你是它所不能把握的事情。某種意義上講就是不可預測的事情。

是的,這很不實際。一個噴嚏可以影響到100光年之外的一粒塵埃。你可能會刨根問底說怎麼影響? 其實和蝴蝶閃動翅膀是一個道理,蝴蝶閃動翅膀引起了大洋彼岸的大海嘯,大海嘯又會引發這種振動,有很多振動是可以走出地球,走到外太空的,接著影響,再接著影響,就影響到那個100光年外的塵埃了。雖然噴嚏的影子早已不在,已經變成了其他「信息」,但這種聯繫是客觀的。

所以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你能把握的。這就是確定的不確定性真理。有很多我們之前不確定的東西,我們確定了,這是歷史發展告訴我們的。有很多我們現在不確定的東西,我們會慢慢確定的。

片段摘錄3:真正的好的理論或偉大的理論,並不是它能夠推翻人們先前對這個世界的某些認識,或是多麼晦澀難懂,而是,首先它是自洽的並且能夠完美地解釋和預測實驗,其次它是簡潔直觀的。

就像EPR論文對量子力學的質疑給出條件,任何成功的物理理論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1、物理理論必須正確無誤。

2、物理理論必須給出完備的描述。

對於第一個條件,物理理論是否正確,決定於物理理論預測符合實驗檢驗結果的程度。在這方面,量子力學的預測與實驗檢驗結果之間,並沒有什麼明顯的差別,可以很好的描述微觀世界。量子力學似乎正確無誤。

那麼EPR論文主要聚焦於第二個條件,EPR論文對於「完備性」這術語給出必要條件(完備性判據):物理實在的每個要素都必須在物理理論裡有其對應的要素。換句話說,一個完備的物理理論必須能夠準確描述物理實在的每個要素。

EPR論文又對於「物理實在的要素」這術語給出充分條件(實在性判據):假設在對於系統不造成任何攪擾的狀況下,可以準確地預測(即以等於100%的概率)一個物理量的數值,則對應於這物理量存在了一個物理實在的要素。

EPR論文接著開始描述,先前相互作用的兩個粒子,在分離之後的物理性質。EPR論文推論出位置、動量都是物理實在的要素,都能夠分別預先決定粒子B的準確位置、準確動量。但是,這違背了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原理,因為位置算符與動量算符不對易,無法同時確定粒子B的位置與動量。

因此,對於位置和動量,量子力學無法給出對應的理論要素。EPR論文斷言,量子力學對於物理實在的描述並不完備。EPR論文最後這樣說:「我們已指明波函數不能對於物理實在給出完備性描述,在這同時,我們暫且擱置關於這描述是否存在的問題,然而我們相信,這種完備性的理論可能存在。」

局域論與實在論,合稱為「局域實在論」。EPR作者借著EPR思想實驗來指出局域實在論與量子力學完備性之間的矛盾,這論述就是所謂的「EPR悖論」。

定域論只允許在某區域發生的事件以不超過光速的傳遞方式影響其它區域。實在論主張,做實驗觀測到的現象是出自於某種物理實在,而這物理實在與觀測的動作無關。

換句話說,定域論不允許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實在論堅持,即使無人賞月,月亮依舊存在,即與觀測者無關。將定域論與實在論合併在一起,定域實在論闡明,在某區域發生的事件不能立即影響在其它區域的物理實在,傳遞影響的速度必須被納入考量。

見微知著 目錄

——靈遁者 1

序言: 3

第一章 :上帝讓人類擲骰子 5

第二章 :從EPR悖論,到貝爾不等式 10

第三章 :宏觀物理學的探索史,是你無法想像的美! 22

第四章 :量子物理學的探索史,它的恢宏值得敬畏! 50

第五章 :像夸父追日一樣,我們追光,是為了得到光明! 75

第六章:光的色散,牛頓發現但完成的不夠究竟! 79

第七章:光電效應屬於愛因斯坦的桂冠 86

第八章:光的幹涉,讓我們記住了託馬斯·楊! 92

第九章:光的衍射,最考驗人類的想像! 102

第十章:光的偏振,你要多看兩遍才能懂! 108

第十一章:費馬原理以及光的頻率,相位知識。 114

第十二章:麥可遜-莫雷光學實驗,影響至今! 117

第十三章:光的本質和光的傳播,助你開悟! 124

第十四章 :粒子的世界,五彩紛呈,但我並不迷惑! 133

第十五章 :玻色—愛因斯坦統計,開始被認為是錯誤! 140

第十六章 :費米—狄拉克統計,代表著最純淨的靈魂! 146

第十七章 :不確定性原理,開啟了一種新思維! 154

第十八章 :如果費米子不遵從泡利不相容原理,人類將不可能出現! 162

第十九章 :粒子的自旋——是你不能想像的事情! 170

第二十章 :關于波粒二象性的深層內涵說明 176

第二十一章 :互補原理,是這個世界對我們的深情呵護! 186

第二十二章:玻色—愛因斯坦凝聚態,世界不是你想像的那樣 195

第二十三章:費米子凝聚態,原本大家認為不可能! 203

第二十四章:希格斯玻色子,讓一切重起來! 206

第二十五章:希格斯機制與希格斯場,是一場風暴! 222

第二十六章:虛粒子,不僅僅是我們沒有看到的粒子而已! 230

第二十七章:反粒子,反物質與我們而言並不遙遠! 235

第二十八章:輻射和電磁場,電磁波的關係說明 241

第二十九章:關於楊—米爾斯理論,有100萬的獎金等著你! 246

第三十章:定域規範不變性,是大統一理論的前提條件! 251

第三十一章:從宇稱守恆到宇稱不守恆,我們時刻在突破! 255

第三十二章:塞曼效應和斯塔克效應,推動了量子力學的發展! 267

第三十三章:自發對稱破缺與南部—戈德斯通定理,開啟了希格斯機制的大門! 274

第三十四章:色荷是一種性質,耦合是一種相互作用。 280

第三十五章:粒子世界的紛繁變化,讓我們目瞪口呆! 284

第三十六章:簡併和重整化,都是為了讓我們更接近真相! 300

第三十七章:漸進自由是量子場論中珠峰,還需要人攀爬! 307

第三十八章:人類認識微觀世界的歷程與漸近自由的發現 312

第三十九章:量子力學體系,標準模型到底講了什麼? 319

第四十章:拉格朗日方程,拉格朗日體系,你一定聽過。 329

第四十一章:薛丁格的貓是不存在的! 336

第四十二章:真空極化,是一座溝通量子與相對論的橋梁 343

第四十三章:量子糾纏現象,得從量子糾纏機制去說! 346

第四十四章:超弦理論,弦理論還只是停留在紙上的理論 356

第四十五章:M理論和F理論基本信息介紹 361

第四十六章:費曼圖,使得量子力學變得形象化 366

第四十七章:楊——米爾斯方程的解為何難解? 375

第四十八章:馬約拉納費米子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380

第四十九章:引力場與希格斯場之間關係,令人心動! 387

第五十章:你知道什麼是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嗎? 393

第五十一章:精細結構常數測量,依然撲朔迷離! 399

第五十二章:物理場的概念和場的作用? 410

第五十三章:所有的常數,都不簡單! 413

第五十四章:要相信你看到的東西,但更要相信你看不到的東西 415

第五十五章:電子雙縫衍射實驗,到底該如何理解和解釋? 421

第五十六章:量子力學的本質,你思考過這個問題嗎? 431

第五十七章:從黑體輻射到現在,我們好像剛剛來過! 437

第五十八章:電子可以再分,挑戰人類的認識 448

第五十九章:30分鐘搞懂物理世界的各種粒子 455

第六十章:我們現在的行為,會影響過去嗎? 467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
    導讀: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講了什麼?《見微知著》 為獨立學者,詩人,科普作家靈遁者的量子物理科普書籍。是作者續物理宇宙科普書籍《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旨在通過量子世界來看世界,科普量子物理知識,並作出新的推理思想。
  • 10本理科生必讀的宇宙和量子力學科普書籍
    導讀:宇宙,量子力學科普書籍推薦。1.世界物理奇遇記。這只不死不活的貓總是像噩夢一樣讓物理學家們不得安寧……全面論述了量子理論的基本概念,並賦予那些無限複雜又傷腦筋的實驗以生機,使我們可以毫不費力地把握現代量子力學之謎。《尋找薛丁格的貓》是一本跨越量子力學、物理學及哲學等多學科的科普圖書。
  • 自學物理科普書籍,有這10本就夠了!
    是一本通俗易懂,暢快淋漓的科普書籍,吸引了無數普通讀者,為他們了一扇思想之門。該書電子版在靈遁者淘寶有售。5、《見微知著》《見微知著》是關於量子力學的科普書籍。量子力學是極為奇妙的理論,它在科學家之間引起了最為激烈的爭議和關注。從現實角度來說,它又給我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變化和進步;從科學史角度來說,也幾乎沒有哪段歷史比量子力學的創立更精彩動人。
  • 保持好奇心,是我們人類最大的優點,這些科普書籍,可以滿足好奇
    10、見微知著《見微知著》是中國獨立學者,科普作家靈遁者繼《變化》之後的又一力作。《變化》是宏觀宇宙科普書籍,而與之對應的,就是這本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是關於量子力學的科普書籍。量子力學是極為奇妙的理論,它在科學家之間引起了最為激烈的爭議和關注。
  • 十二本各學科入門科普書籍,初高中學歷都看得懂
    作為科普入門書籍,這本書在設計上讓人閱讀起來很舒服。從閱讀興趣角度講,有這本書為基礎,我們可以毫無障礙的去閱讀本領域其他的書籍。是一本通俗易懂,暢快淋漓的科普書籍,吸引了無數普通讀者,為他們了一扇思想之門。該書淘寶有售。靈遁者科普三部曲不止《變化》一書。其餘兩本是《見微知著》,《探索生命》。
  • 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一開始不相信自己發現的理論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不管你信不信,量子力學創始人普朗克一開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理論!這值得我們深思。
  • 看完這部紀錄片,你就知道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到底在講什麼了
    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上世紀科學史上最璀璨的兩顆明珠。經常會聽到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相關消息,但總是與高深理論等字眼聯繫在一起,普通人似乎無法接近。但這部紀錄片——《宇宙的構造》,用同通俗的語言和絢麗的畫面向大眾科普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普通人看完這部紀錄片,基本就能了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主要講了些什麼。紀錄片共4集,第一集講空間;第二集講時間,第三季將量子力學,第四集講多重宇宙。相對論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舉幾個典型的例子,看看格林是怎麼用畫面來講述狹義相對論的。
  • 上海書評︱孫珷:誰說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一定要懂了
    當然還有劉慈欣的推薦,我是沒有看到具體推薦語,因此不能說明什麼,畢竟李淼之前出了《〈三體〉中的物理學》。李淼《〈三體〉中的物理學》我買這本書,是因為李淼自己的推薦,他在澎湃問吧上說:「不要老是妄自菲薄,覺得連外國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我相信《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就不比《七堂極簡物理課》差。」
  • 科普:量子力學中的量子指的是什麼?量子比電子、夸克還要小嗎?
    大家好,歡迎收看量子科普第90期,我是常常,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量子力學中提到的「量子」究竟是什麼物質?量子是比中子、電子、夸克還要小的微觀粒子嗎?喜歡科學領域的讀者一定對量子力學這門物理學科並不陌生,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量子力學是研究微觀量子領域的學科,更準確的說量子力學是:描述描寫原子和亞原子尺度的物理學理論,亞原子指的是比原子更小的微觀粒子,例如原子核、電子、中子、質子,甚至是夸克,可能說到這裡,大家會很奇怪:量子力學,顧名思義,應該是研究量子的學科啊,但是量子力學定義之中提到的原子及亞原子之中並沒有
  • 李淼:給小學生講量子力學需要故事和圖像,而非數學和嚴謹
    去年他在博雅小學堂為小朋友開講量子力學。根據這四節在線課內容改編的圖書《給孩子講量子力學》也已經出版,正在博雅銷售中。李淼著《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博雅小學堂出品多種優惠套餐組合點擊原文即刻訂購本文轉載自澎湃新聞文 | 澎湃新聞記者 傅適野在澎湃問吧中,現任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的李淼人氣居高不下,千奇百怪的問題都向他砸來,他一一作答,簡潔中透著點幽默感。
  • 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這是著名物理學家李淼寫給孩子的量子力學普及讀物。他將抽象難懂的量子力學巧妙化為日常可感的事物,更講述了許多可愛的物理學家的故事,一下子拉近了物理與我們的距離,讓我們饒有興味地跟隨他展開這場科學之旅。書中也配有妙趣叢生的插畫,小讀者們能更直觀地看懂物理過程,也更真切地認識世界。
  • 曹則賢研究員應邀作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科普報告
    應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邀請,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曹則賢研究員於12月10日和11日晚在東區水上報告廳做了兩場學術報告,講述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創建歷程。報告會由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執行系主任石雲裡教授主持,校長包信和院士、副校長王曉平、曹則賢研究員的導師汪克林教授、科技史與科技考古系以及全校感興趣的師生參加了報告會。
  • 在量子力學中,只要敢想,會出現很多奇蹟,費米子凝聚就是證明!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量子力學認為,粒子按其在高密度或低溫度時集體行為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費米子,得名於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另一類是玻色子,得名於印度物理學家玻色。這兩類粒子特性的區別,在極低溫時表現得最為明顯:玻色子全部聚集在同一量子態上。費米子則與之相反,更像是「個人主義者」,各自佔據著不同的量子態。
  • 我是天文物理學家李淼,為什麼要給孩子講量子力學,問吧!
    我是天文物理學家李淼,為什麼要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 河南大學教授戴樹璽把「量子力學」講成了「大白話」 成社會科普的...
    戴樹璽科普視頻截圖  河南商報記者宋紅勝/文受訪者供圖  講著量子力學的大學教授不一定都是久而久之,戴樹璽的科普意識更強了。  2017年年底,戴樹璽在翻閱今日頭條App時,收到了「悟空問答」的一條關於量子力學的提問,剛好當天講的原子物理課就是相關內容,於是戴樹璽進行詳細的回答,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答了10多道題的時候,頭條科學運營聯繫到了他,在對方的邀約下,戴樹璽註冊了科普自媒體「量子實驗室」,並成為「悟空問答」的籤約作者。
  • 科普:讓普通人了解量子力學和相對論
    編者按:2020年9月5日,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社科聯聯合邀請李淼先生作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為市民朋友們做了一場題為「給所有人講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精彩講座。量子力學都有什麼用?量子力學到底有什麼用,比如我們身邊的電腦和手機中的晶片,晶片主要由集成電路組成,而集成電路裡面用到的是二極體、三極體就是量子力學的效果,二極體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發明的,然後40年代發明了三極體。從巨大的電子管收音機到可放兜裡的半導體收音機,從電視機到手機,再到量子計算等等,這些科學的發明與進步,都是建立在量子力學的基礎上。
  • 科普:量子力學只是表象?你可能真的誤會了
    老郭在自媒體平臺上主要做物理學的科普,自然會涉及到量子力學方面的話題。在這些文章的評論區內,經常會有小夥伴留言說——量子力學只是表象。這就是本文要與大家講述的話題:我們應該如何認識量子力學中的表象?一、物理學與表象表象是一個人對已經經歷過的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應。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形成許多與物質和物質運動相關的表象。
  • 光電效應本質是能量的交互和轉移,對量子力學影響甚大!
    導讀:本章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科普書籍《見微知著》。此文旨在幫助大家認識我們身處的世界。世界是確定的,但世界的確定性不是我們能把我的。關於光電效應的研究歷史大概是這樣的:1887年,赫茲在做證實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的火花放電實驗時,偶然發現了光電效應。
  • 量子力學是什麼?為什麼會讓人感到恐怖?
    引言:最近有一種營銷手段特別出名,那就是量子波動速讀。人民網,新華社等國家媒體相繼報導,讓量子力學又一次出現在大眾的眼前。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下量子力學,講講量子力學中比較著名的實驗——電子雙縫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