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民族的一萬一千九百三十九個姓氏中。有二十個源頭,其中數字姓氏是其中之一。這從一至十都是中國人的姓氏。這其中最普遍的數字姓氏就是「伍」了,例如伍子胥、伍修權等。不過其他的數字姓氏就比較少見了,接下來讓我們一一道來。
《姓氏考略》說:「『一』是『代北姓』,後魏一那婁氏之後。」例如唐代著名和尚一行。明代河北嵩明縣丞一善。清嘉慶年間,有名團勇姓二,名肖翁。姓「三」,元至正年間有個叫三旦八的,為雲南行省右丞;元瑞安州有一個頗有政績的知州三寶柱;清代有大臣三寶,為乾隆年間進士。姓「四」,春秋時越王勾踐有個大臣,叫四水。虞舜時獄官長皋陶之後以國為氏,姓六;明方孝孺子孫避難改姓為六。繁體數字姓「陸」就不勝枚舉了,三國吳國大將陸遜,西漢大臣陸賈,隋唐經學家陸德明,南宋詩人陸遊,南宋學者陸氏三兄弟陸九韶、陸九齡、陸九淵,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首任宣傳部長陸定一。
姓「七」,明正德永春縣訓導七希賢、七文倫。姓「柒」,明弘治間宣化府舉人柒文倫。姓「八」,古代西域有「八」姓,四川打衝河右所土千戶姓八;元語言文字學家八思巴;明正統禮部尚書八通。姓「九」,春秋時相馬專家九方皋。唐高祖武德年間,翰林應召姓九,名嘉。姓「十」,宋代嘉興年間進士十華。臺北市也有人姓十。
除此之外姓百、千、萬以及零的人也大有人在。姓「零」.明代有零混。姓「百」,百倏,黃帝之後,其子孫以「百」為姓;春秋許國大夫百裡;漢代南陽有百政;明福建泉州學者百堅;重慶北碚區也有人姓百;姓「千」,河南鄭州上街區有人姓千,漢朝有姓千名秋.姓千名獻,還有複姓千乘;陝西戶縣秦渡鎮騫王村,很多人姓騫,因嫌「騫」字難認難寫,筆畫又多,簡化為「馬」,或者就改「騫」為「千」了。姓「萬」,這個就不多說了,在中國「萬」是一個十分普遍的姓氏了。
中國人奇特的姓氏各有不同,這其中數字姓氏算是其中一類。各位讀者們,你們身邊的人裡有什麼奇特的姓氏呢?不妨一起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