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源於任姓,出自周朝封予黃帝後裔申伯的謝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在甲骨文中,謝字像一人拉弓箭之狀,古時謝、射兩字通用。因此,謝人是一支善射的氏族,以謝命族名和地名,最終形成國家。
蔡:蔡姓相傳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后裔姬叔度之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根據史書記載,最早的「蔡」字,在遠古時代就是「龜祭」的指代詞之一。作品以龜甲為背景代表「龜祭」之意。蔡字以鳥蟲篆體做左右對稱式,左右既可單獨表意,又可組合成形。
張:張源於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子揮,屬於以職官稱謂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
陳:陳字從阜,從東,東亦生。「東」本義為「生長之方」,轉義為「生長五穀」。「阜」本義指「土堆」,轉義指「土埂」。「阜」與「艹」聯合起來表示「土埂圍成方形的田,裡面種植五穀」。
吳:吳姓源於姜姓,出自炎帝大臣吳權之後裔,屬於以氏族名稱或國名為氏。寓意著原始狩獵者的召喚。吳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頭、高聲喊叫。
原標題:山大師生用圖案解讀姓氏密碼
□記者 郭學軍
16日,山東大學劉樂一教授暨研究生毛小龍、劉匯慧、宋玉玉、張繼澤「百家姓圖騰」多元文化設計展,在山東大學洪家樓校區藝術學院大樓二樓展廳開展,展覽將持續到25日。
一個個圖文並茂的姓氏「圖騰」符號,集書、畫、印等多種文化元素於一體,不僅具有觀賞性,而且具有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引得參觀的各界觀眾不禁嘖嘖稱讚。
百家姓裡的圖案藝術魅力
據劉樂一教授介紹,姓的造字屬於會意,古形體是由「人」和「生」組成,意為人所生,因生而為姓。用「女」與「生」組合成字(見秦·《詛楚文》),意思為女子所生為姓,生而有姓。百家姓作為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傳承符號,涉及歷史學、考古學、民俗學、社會學、人類學等多個學科,是中華文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組成,也是中華民族同祖、同源、同域、同質文化的象徵。
許多文化專家參觀後評價說,通過多元文化視覺,結合各民族在圖騰藝術發展中所產生的圖釋遺存,把我們古老的姓氏用審美角度進行平面組合,使其形成體現中華姓氏文化的視覺傳達,充分展現了圖案藝術的魅力,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不愧為傳承姓氏文化的一次積極探索。
要把所有姓氏圖騰都創繪出來
據了解,此次展出的姓氏圖騰120多幅,選錄的大都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有的參觀者因在現場沒有看到自家的姓氏圖騰,多少有點失望。對此,劉樂一教授解釋說,這次是按姓氏筆畫來安排的,以後會分期分批地把所有的姓氏圖騰創繪出來。
劉樂一教授說,為把姓氏圖騰整理成符合當代所欣賞的圖案藝術,他帶領學生們先後查閱了大量的文獻史籍,從國體、封邑、官爵、諡號、名序、技藝、德行等為基礎資料作為參考,並結合這些姓氏在歷史上產生的作用,以多元組合方式進行了創繪,對中華姓氏文化視覺化進行了探索,充分體現當前設計的新思維。
他介紹說,這些作品可廣泛應用於文化社區的裝點,圖書館文化氛圍的營造,對各地區文化長廊、廣場、標誌性文化建築的烘託也能夠起到文化傳承的作用。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