覽要聞|《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解讀

2021-01-09 澎湃新聞

2020年12月31日,自然資源部黨組印發《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打造自然資源事業人才高地為目標,實施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有針對性地強化人才培養支持舉措。近日,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負責人對《實施方案》進行了解讀。

破除「梗阻」,科技人才工程是落實人才強國戰略的具體舉措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強調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指出,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強調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著力解決制約國家發展和安全的重大難題。會議特別提到,要加快國內人才培養,使更多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完善激勵機制和科技評價機制,落實好攻關任務「揭榜掛帥」等機制。

自然資源部承擔著地質礦產、測繪、海洋及生態修復等領域的國家重大任務。近年來,部黨組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將人才工作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召開黨組會研究部署如何進一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2018年和2019年相繼出臺了《中共自然資源部黨組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提升科技創新效能的實施意見》《中共自然資源黨組關於激勵科技創新人才的若干措施》。

部科技發展司負責人介紹,一是部層面改革舉措及相關配套政策已落地實施,賦予12家單位正高級職稱評審權、研發單位直接引進急需緊缺科技創新人才權,公布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三個梯隊、兌現創新激勵,細化落實科研人員出國計劃單列政策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二是部屬單位共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文件40餘項,其中科研院所基本完成內部制度更新完善,在改革績效工資體系、科教融合培養人才、利用地方政策等方面有突破。其他研發單位在定向激勵高端創新人才、用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激勵人才等方面效果顯著,47位高層次人才創新津貼全部發放到位,2019年度通過成果轉化收入獎勵主要成果完成人的金額逾2300萬元,科研人員獲得感普遍增強。

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是自然資源重大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優勢發揮不夠,尤其在出成果、出人才方面的作用不顯著。專業技術人才成長渠道偏窄,對創新人才在主體業務中貢獻的激勵、培養等舉措不多。另一方面是以創新能力、質量和貢獻為主的人才評價導向落實不到位,績效工資總額控制仍是待遇留人的制約瓶頸。

「破解這些『梗阻』、難題,需要進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部層面進一步出臺針對性政策措施。為此,《實施方案》作為自然資源部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應運出臺。」上述負責人說。

《實施方案》按照《關於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相關自主權的若干意見》等國家科技體制改革新政策,著重落實「改進人才評價方式、解決創新競爭機制、創新成果考核激勵、關心愛護科技人才」等四方面要求。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倡導榮譽、責任和物質激勵相結合,以吸引和留住人才、激勵人才為國家作出貢獻為目標,統籌實施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以下簡稱「科技人才工程」),著力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和自然資源業務領域中的工程技術難題。堅持問題導向,立足自然資源工作實際,進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不利於人才發展的「梗阻」障礙,深化科技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構建充分體現知識、技術等創新要素價值的收益分配機制,在自然資源事業發展中造就人才,在良好創新環境中留住人才,在重大攻關任務中用好人才,努力形成國家級人才不斷湧現,青年科技人才後備力量充足的新局面,為更好履職盡責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

重用帥才,拓寬高層次創新人才成長通道

據介紹,《實施方案》強化了人才培養的支持舉措,其中一點就是充分發揮自然資源重大專項任務的優勢,拓寬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成長通道,進一步發揮高層次創新人才在自然資源管理中的作用。

在自然資源重大工程中推行首席專家制。自然資源部組織實施的重大工程(含項目、地質填圖、科考航次)實行首席專家制,根據重大工程特點,設置工程技術總師和副總師、首席科學家和副首席科學家,在自然資源事業發展中孕育人才、鍛鍊人才、造就人才。部研發單位是承擔部重大業務工程任務的主力軍,項目資金量約佔預算總額的80%以上,但在出成果、出人才方面作用發揮不夠,主要體現在對成果水平要求不高、對專精尖人才鍛鍊培養關注不夠,為充分發揮部重大業務工程的「基本盤」「壓艙石」作用,創新成果和人才成長的機制,《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研究式調查項目定義,要求牽頭負責自然資源重大業務工程的各主責業務司局和有關單位,積極落實不低於5%的研究式調查項目並設立首席專家。

《實施方案》強調了要營造高層次創新人才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氛圍,並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措施。一是充分發揮高層次創新人才在解決自然資源領域重大科技問題中的關鍵性作用。定期公開發布自然資源領域重大科技問題清單,實行「揭榜掛帥」機制,鼓勵高層次創新人才擔綱解決自然資源領域發展重大問題。部組織的重要規劃編制、重大政策諮詢、重大項目論證評審、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等,優先聘請高層次創新人才參與。二是把科研人員從跑項目、跑評審、填表格上面解放出來,將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探索實施「學術假期」制度,為人才知識更新、拓寬視野等創造條件,包括組織高端研修培訓、到國際組織任職等。三是要求用人單位創新服務方式,建設服務型機關,特別在研發經費、設備設施、數據資料、工作場所、科研助理配備等方面予以保障。

完善機制,在評價激勵等方面強化創新貢獻導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要「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和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實施方案》明確在自然資源科技人才評價中,要將解決國家重大需求、自然資源重大科技問題和實踐難題的創新貢獻作為首要評價指標,客觀評價學術業務成果質量與水平,並強化從科研、業務一線選拔科技創新人才。

《實施方案》再次明確強化落實高層次創新人才績效工資單列政策,做好向有關部門的備案工作,以保障在有效激勵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同時,保持其他科研人員工資的合理性增長。

鼓勵各單位多種方式使用和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一方面要大膽嘗試,探索實行首席科學家聘任制。支持具備條件的部屬單位圍繞國家重大需求和自然資源事業發展需要,可面向社會公開聘任傑出人才擔任首席科學家,聘期內擔任本單位行政副職,享受相關待遇和科研激勵政策。另一方面,鼓勵用人單位通過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交流選聘、擇優引進等方式,引入高層次創新人才,可參照市場價格實行年薪制或協議工資,符合條件的人才可直接兌現創新津貼等激勵政策。

同時,部重獎高層次創新人才圍繞主責主業幹事創業。對圍繞國家重大需求、自然資源部主責主業作出重大科技創新貢獻,在運用先進理念、技術、方法等,創造性地破解業務難題,促進工作質量、提升效率等方面作出突出業績的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和青年科技人才,部將給予物質獎勵。

引導各單位進一步用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激勵科技創新人才,完善成果轉化管理制度和權益分配機制,落實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和風險防控有關政策。明確通過競爭取得且依法依規籤訂技術合同,條款中明確利用自主科技成果提升工作效益者優先的,可按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政策執行等。

此外,《實施方案》還建立了新的入列、選拔機制:達到標準的高層次創新人才直接入列;具備創新領軍能力的人才選拔入列;優選發展潛力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重點培養。

放眼未來,將青年科技人才列為培養的重點

少年強則國強,自然資源青年科技人才興則自然資源事業興。「要讓自然資源科技領域中有理想、有情懷、有責任、有擔當的接班人永不斷檔,就要尊重科技創新人才成長規律,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發現和培養力度。基於此,《實施方案》著力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創造機會。」該負責人說。

比如,自然資源部重大工程應大膽起用青年科技人才,部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和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創新平臺鼓勵青年科技人才擔任學科建設帶頭人。與教育部共同推進「科教融合」,擴大青年科技人才儲備。每年開設研修班,舉辦論壇,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創造平臺。

同時,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力度。對入選科技人才工程的青年科技人才一次性給予一定項目經費支持,培養期內鼓勵申請國家傑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推薦其申報國家級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等。優先選派青年科技人才到國內外知名大學、研究機構等研修,支持研發單位探索對優秀青年科技人才設立青年科學家、特別研究等崗位。

綜合來看,自然資源部科技人才工程的目標非常明確:即圍繞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等職責使命要求,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增強科技創新競爭力,有計劃地發現、培養、激勵一批在自然資源重大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和重大工程實施等方面創新能力強、業績突出的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壯大青年科技人才隊伍。

「『十四五』時期,我們堅信,在部黨組的統一領導下,自然資源系統將加快形成用人單位、科技、人事、業務司局等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逐步建立上下貫通、相互銜接的創新人才培養工作體系,營造服務科技創新人才的良好環境。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自然資源科技人才隊伍將更加壯大,為履行國家使命、落實部門職責,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部科技發展司負責人表示。

原標題:《覽要聞|《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解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啟動
    2020年12月31日,《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發布,標誌著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以下簡稱「科技人才工程」)正式啟動。科技人才工程旨在圍繞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等職責使命要求,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增強科技創新競爭力,有計劃地發現、培養、激勵一批在自然資源重大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和重大工程實施等方面創新能力強、業績突出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壯大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科技人才工程穩定支持國家級科技創新人才,優選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育青年科技人才。
  • 覽要聞丨《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發布
    覽要聞丨《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發布 2020-10-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西舉行實施「三百二千」科技創新工程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布會
    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按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出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西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關於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創新促進廣西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持續推進廣西科技創新領域邁向新臺階。
  • 關於印發欽州市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
    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雖具有一定規模(85家),但高層次創新平臺較少,自治區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僅有24家。三是企業創新主體不強。高新技術產業規模偏小,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還比較低,缺少產值超百億元的旗艦型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效應不突出。四是科技人才隊伍層次不高。高層次人才尤其是領軍人才、創新團隊還比較匱乏。五是成果轉化能力不足。
  • 科技領軍人才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學偉
    科技領軍人才之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許學偉 2020-11-11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東新興:強化「四大效應」實施重點人才工程
    新興縣委組織部突出重點人才工程的磁場、輻射、槓桿和示範效應,多渠道引進高端人才,多方式培養適用人才,努力打造禪都人才高地。近2年來共申報了8個項目,有5個項目入選廣東省「揚帆計劃」,共獲得省財政304萬元資金扶持。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呂志成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呂志成 2020-12-24 11: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新區(濱江)海創基地:打造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集聚地
    為什麼將地理位置如此優越的地方作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對此,高新區(濱江)有自己的考量:一流的辦公環境給一流的人才來入駐,同時要將其打造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在杭州創新創業的首選地和集聚地。  最近,高新區(濱江)還準備採取園中園的模式,在海創基地內設立「5050計劃」加速器、海邦創業園、海邦創新工場,形成「孵化器」+「加速器」的一條龍的服務模式。
  • 中科類腦獲2020年安徽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支持
    近日,安徽省科學技術廳公布2020年度擬扶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在皖創新創項目公示名單。經審查及公示,1月11日,中科類腦被正式認定為安徽省2020年度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扶持對象。中科類腦核心團隊成員多來自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軟亞洲研究院等學府機構。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路彥明
    路彥明博士後、高級工程師中國地質調查局地球物理調查中心主任、黨委副書記自然資源部科學技術獎和高層次人才評審專家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調查項目技術類專家和預算類專家近5年研究工作向應用地質領域拓展作為總負責人帶領團隊承擔應用地質領域試點任務12項以10優2良優異成績通過專家組評審驗收形成了系列標準規範體系進行推廣應用作為總負責完成應急保障任務3項為後續完成此類任務奠定了技術和組織基礎帶領的應用地質研究與應用創新團隊入選為
  • 2019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一、研究所簡介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國立研究機構。積極踐行以市場為牽引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努力構建「人才+科技+產業+資本+市場」五位一體的式新型研發機構。
  • ...感悟張謇愛國情懷 我區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聯合會開展專題活動
    追尋習總書記足跡 感悟張謇愛國情懷 我區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聯合會開展專題活動 發布時間: 2021-01-06 21:26:20 信息來源: 通州日報
  • 諾貝爾獎級成果、科技合作與生物醫學高層次創新人才學術研討會在...
    山西新聞網12月14日訊(記者 王曉豔)12月13日,由山西中醫藥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聯合主辦的諾貝爾獎級成果、科技合作與生物醫學高層次創新人才學術研討會在太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爾丹教授等全國17家高校知名學者匯聚并州,共發前沿之聲,同呈學術盛宴。
  • 昆明市首屆「春城計劃」高層次人才出爐,有你認識的嗎?
    各類別入選代表領證合影「春城科技領軍人才專項」入選者孔慶鵬發表感言據了解,2018年8月,昆明市委辦公廳、昆明市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了《「春城計劃」高層次人才引進實施辦法》等5個文件的通知,昆明將用5年至10年時間,重點引進一批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人文社科、管理諮詢以及其他緊缺急需的高層次人才
  • 科技領軍人才之中國地質調查局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張福存
    雲南瀘西縣巖溶地下水考察 張福存 中國地質調查局 水文地質環境地質調查中心副總工程師 水工環教授級高工(專業二級)、博士 部「地下水勘查與開發工程
  • 泉州31家企業試水高層次人才自主評價 誰用人誰評價
    企業人才自主評價 激活「一池春水」  企業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工作,是泉州市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一項關鍵性創新舉措,其目的是建立導向明確、競爭擇優的人才評價機制,讓真正品德好、能力強、貢獻大的人才能夠脫穎而出,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會議強調,一要提高站位,加強組織領導。
  • 全國人大代表樊麗明: 把人才和科技融合在創新的山大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新動能,改革創新科技研發和產業化應用機制,大力培育專業精神,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目前,山東正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山東大學將「服務山東」作為指導學校未來發展的六大戰略之一予以重視、推進。
  • 2020廣東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誠聘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公告
    職測練習題 / 面試技巧 / 模擬題庫 / 練習題庫生物醫學工程系(以下簡稱「生醫工系」)成立於2016年6月,現誠邀海內外人才加入,各個職稱級別(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講席教授)均有職位,生醫工系將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科研啟動經費。
  • 胡宏林研究員入選2017 年度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近期,科技部公布了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我院胡宏林研究員成功入選「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是高研院第二位入選該計劃的科學家。
  • 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所長黃大吉:以海洋科技守護北部灣「綠水青山」
    根據《自然資源科技創新發展規劃綱要》,海洋四所將緊緊圍繞自然資源領域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技前沿,聚焦重大創新方向,重塑科技創新力量,優化科研布局,積極推動學科交叉與聯合創新,明確了自身科技創新宗旨使命和戰略定位,以服務海洋生態文明建設、踐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助力廣西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