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級成果、科技合作與生物醫學高層次創新人才學術研討會在...

2021-01-09 瀟湘晨報

山西新聞網12月14日訊(記者 王曉豔)12月13日,由山西中醫藥大學和山西醫科大學聯合主辦的諾貝爾獎級成果、科技合作與生物醫學高層次創新人才學術研討會在太原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董爾丹教授等全國17家高校知名學者匯聚并州,共發前沿之聲,同呈學術盛宴。

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的活躍期,科學技術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驅動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省政協副主席、山西醫科大學校長李思進希望以研討會為契機,協同聯合,密切合作,共同為山西乃至我國生物醫學高層次創新人才成長、催生更多原始創新性成果和加快提升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做出更多努力,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大會主題報告中,山西中醫藥大學校黨委書記段志光教授以獨特的視角、科學的方法、翔實的數據,通過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成因的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分析,提出了諾貝爾獎級生物醫學科學家成長的一般規律;通過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等三個層次一流生物醫學科學家產出的比較研究,提出了我國一流生物醫學科學家、一流青年生物醫學科學家與世界一流生物醫學科學家的差距、我國不斷產出諾貝爾獎級生物醫學科學家和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的戰略思考和加快我國生物醫學領域科技自主創新能力的路徑。

主旨報告發言環節,北京大學心血管醫學研究所所長董爾丹院士、北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研究中心主任張大慶教授、北京大學醫學人文學院王一方教授等國內知名學者圍繞「預見健康醫療人工智慧發展態勢」「走進諾貝爾獎以助力醫學創新人才的成長」「《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成功之路》的學術特色與價值」等進行了交流。專家們的新視角、新思路、新觀點、新成果,引發現場熱烈反響。

來自省內高校的專家學者、教師、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責編:王曉豔、金環)

【來源:山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我國一流青年生物醫學科學家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
    當今世界以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造性人才成為該競爭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成功之路》(段志光著. 2 版.這反映出我國一流青年生物醫學科學家正在高質量科研成果上取得明顯進步並開始突破,展現出中國基礎科學國際競爭力增長的趨勢,預示著我國諾貝爾獎級生物醫學科學家隊伍正在形成,諾貝爾獎級成果正在出現。
  • 我國一流青年生物醫學科學家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SCI 論文比較的思考
    當今世界以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造性人才成為該競爭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成功之路》(段志光著. 2 版.,展現出中國基礎科學國際競爭力增長的趨勢,預示著我國諾貝爾獎級生物醫學科學家隊伍正在形成,諾貝爾獎級成果正在出現。
  • ...醫學科學家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SCI 論文比較的...
    當今世界以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造性人才成為該競爭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成功之路》(段志光著. 2 版.
  • ...科學家與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獲獎前SCI 論文比較的思考
    當今世界以科技進步和知識創新為核心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特別是高層次創造性人才成為該競爭中越來越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因素。《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成功之路》(段志光著. 2 版.這反映出我國一流青年生物醫學科學家正在高質量科研成果上取得明顯進步並開始突破,展現出中國基礎科學國際競爭力增長的趨勢,預示著我國諾貝爾獎級生物醫學科學家隊伍正在形成,諾貝爾獎級成果正在出現。
  • 2020廣東南方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誠聘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公告
    / 職測練習題 / 面試技巧 / 模擬題庫 / 練習題庫生物醫學工程系(以下簡稱「生醫工系」)成立於2016年6月,現誠邀海內外人才加入,各個職稱級別(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講席教授)均有職位,生醫工系將為高層次人才提供極具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科研啟動經費。
  • 2019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高層次人才招聘公告...
    一、研究所簡介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以生物醫學儀器、試劑和生物材料為主要研發方向的國立研究機構。積極踐行以市場為牽引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發展模式,努力構建「人才+科技+產業+資本+市場」五位一體的式新型研發機構。
  • 覽要聞|《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解讀
    二是部屬單位共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文件40餘項,其中科研院所基本完成內部制度更新完善,在改革績效工資體系、科教融合培養人才、利用地方政策等方面有突破。其他研發單位在定向激勵高端創新人才、用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激勵人才等方面效果顯著,47位高層次人才創新津貼全部發放到位,2019年度通過成果轉化收入獎勵主要成果完成人的金額逾2300萬元,科研人員獲得感普遍增強。
  • 【科研】「學科交叉助力口腔醫學發展」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科研】「學科交叉助力口腔醫學發展」學術研討會邀請函 2020-11-27 2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江區牽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共建四川大學硒核酸諾貝爾創新中心
    論壇上,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達·約娜斯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玉芬受聘為成都醫學城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阿達·約娜斯教授團隊與成都市溫江區人民政府籤訂合作備忘錄,共建阿達·約娜斯—四川大學硒核酸諾貝爾創新中心。
  • 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啟動
    2020年12月31日,《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發布,標誌著自然資源部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以下簡稱「科技人才工程」)正式啟動。科技人才工程旨在圍繞履行自然資源「兩統一」等職責使命要求,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增強科技創新競爭力,有計劃地發現、培養、激勵一批在自然資源重大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和重大工程實施等方面創新能力強、業績突出的高層次創新人才,壯大青年科技人才隊伍。科技人才工程穩定支持國家級科技創新人才,優選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培育青年科技人才。
  • 聚焦川港合作 「創新升級香港論壇」在成都開幕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實習生 張弋凌宇11月24日,以「創新科技 川港合作新動力」為主題的「創新升級·香港論壇」在成都開幕。30餘位川港大咖通過線下大型論壇、研討會、交流活動、以及在線同步直播與在線展覽等方式,圍繞不同領域展開討論,拓展川港合作機遇。
  • 2018年中國生物醫學工程聯合學術年會—納米醫學分論壇圓滿結束
    9月20日-22日,逾千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青年人才齊聚鵬城,在「醫工交叉、融合創新」的主題下,共同探討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加強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與深圳的合作,推動生物醫學工程科研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和高端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的交流平臺。
  • 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鍾南山等九位院士...
    記者 金喆12月19日,以「科技助力新冠防控數據驅動醫學發展」為主題的2020金域醫學(603882,股吧)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在廣州召開。此次一眾同道齊聚,將更好地討論醫檢行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推動診斷行業走向更高地領域,幫助實現醫療行業從以治療為主向以健康為主轉變,服務健康中國。
  • 2020東莞高層次人才活動周12月9日開幕
    今年的活動周將呈現兩大亮點,一是舉辦一系列高質量的學術、行業論壇,包括兩場國際化、行業尖端的學術會議;二是將舉辦兩場與製造業緊密相關的人才專場交流會,招聘單位最高給予人才100萬年薪,還提供150萬元生活補貼。
  • 2020世界青科會看甌海之20餘位院士齊聚 甌海人才科技成果集中亮相
    近日來,甌海這座城市熱鬧非凡,來自全球的青年科學家陸續到達,他們即將在這裡參加世界青年科學家高級別的盛會,而透過這些青年科學家的視覺,甌海人才資源和科技成果被一一呈現在眼前,這裡不僅有頂尖科學家成果轉化,更有數十個平臺支撐科學家創業創新,百餘個項目和人才正在甌海享受這些成果。小編帶你深入甌海,一起發現甌海人才之美。
  • 全國人大代表樊麗明: 把人才和科技融合在創新的山大
    記者就此採訪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她給出的答案是: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要把人才和科技融合在創新的山大,著力打造服務山東的「山大系」。 將建立人才引進聯動機制 新舊動能轉換關鍵在人才,高等院校的師資水平將關係到人才培養的質量。
  • 海爾生物科技與青島大學成功舉辦青光眼生物力學微型研討會
    12月28日,由青島大學藥學院主辦、青島海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海爾國際細胞庫)承辦的「2020青光眼生物力學微型研討會」在青島大學醫學部成功召開。雖然屋外寒風料峭,但濃鬱的學術氛圍卻為會場內增添了陣陣暖意。
  • 高新區(濱江)海創基地:打造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集聚地
    在高新區(濱江),有一種孵化模式特別具有創新性:政府負責搭平臺,利用各類社會資源,合作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實現「預孵化—孵化—加速—產業化」四位一體的「園中園」發展模式。  除了在項目評審階段,利用評審專家豐富的資源對項目進行創業輔導外,該區和楓惠投資、海邦基金合作,在基地內建成「5050計劃」加速器、海邦人才基金創業園、海邦創新工場,通過專業化、精細化的創業服務、科技諮詢服務、投融資幫扶服務等,降低創業者的創業風險和創業成本,加大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培育孵化。
  • 八月瓜攜手中科院人才中心舉辦 「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
    會議活動由中國科學院人才交流開發中心、八月瓜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全國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聯合主辦。會議於11月20日進行了「走進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高級研修班「課程,組織了「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實踐、科研項目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中科院研究所科技成果轉化」專題研修,並參觀中國科學院創新成果展。21日舉辦的「科技與產業融合發展及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內容更加豐富,分為9個主題演講和成果對接交流。
  • 直播回顧丨2020年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生物材料與轉化醫學國際研討會
    本次峰會將邀請國內外多位重量級學術專家聚焦生物材料與醫學應用領域的新進展、新動態、新成果,並結合各自的研究內容展開深入探討,交流前沿理念,切磋最新技術,剖析行業未來發展趨勢。浙江新聞客戶端正在進行圖文直播,歡迎關注!本次活動圖文直播到此結束,感謝大家收看!請繼續關注浙江新聞客戶端《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