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地判斷一個整數是不是質數,這種簡便方法必須掌握

2020-12-03 專注小學數學

自然數根據奇偶性可以分為奇數和偶數。正整數則可根據因數個數來劃分,可分為1、質數與合數。我們說如果一個正整數只有1和它本身是兩個正因數,那麼這樣的數就稱之為質數。

質數也叫做素數,可以說它是數字的根源。如果沒有質數,或許就沒有數論什麼事了。

如果用字母表示:a=1×a。(a為大於1的自然數)。

比如2=1×2;3=1×3;5=1×5等等這些只有1和它自己本身兩個因數的數就是質數。前面我們學習了15以內所有自然數的整除判斷。合數的整除判斷則是將它拆成幾個因數互質的形式,比如36分解成:36=4×9,讓它滿足能被4整除,同時還能被9整除就可以了。

為了提高我們平常在計算過程中的速度,大家有必要把100以內的質數表背誦下來,就好比背九九乘法表一樣熟練。100以內的質數也不多,才25個,大家可以自己根據排除法快速的推導一遍。

素數有無限多個,這個是可以用反證法證明。反證法適用於一些不好直接證明的題型,以下為證明過程。

相關焦點

  • 如何快速判斷一個自然數是質數
    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這個數本身外,沒有其他因數的數稱為質數。質數也叫素數。除了2以外,所有的質數全部都是奇數。
  • 100以內質數的快速判斷方法
    對於30以內質數,大部分老師都會要求學生記憶,所以瞬間就可以判斷,但對於100以內任意自然數,如何快速判斷它是否是質數呢?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不需要任何專門的訓練,都可以在3秒內判斷出來。一、首先要明確質數的意義質數和合數是根據因數的個數來分類的,質數只有2個因數,合數至少有3個因數。二、探究判斷質數的方法課本例1提供了一個方法,依次劃掉某些數的倍數,把不是質數的都排除了,剩下的就都是質數。
  • 如何快速判斷一個自然數是不是質數,除了試除法外還有更好的方法
    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這個數本身外,沒有其他因數的數稱為質數。質數也叫素數。除了2以外,所有的質數全部都是奇數。如果能記住100以內的質數,對於以後在做一些較大數字的分解質因數,有非常大的幫助。100以內有多少個質數呢?總共有25個。大家可以看一下100以內質數表。
  • Python如何判斷一個正整數是否是素數?
    素數(Prime Number),又稱質數,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整除其他自然數的數叫做質數;否則,稱為合數(Composite Number)。1既不是素數,也不是合數。而一個數的約數必然是不超過該數的,加上素數必需是只有1和本身是其約數的條件。於是,我們可以通過枚舉小於該數,並且大於1的整數,來判斷該數是否是素數。假設有一個正整數a,則其可以被寫成任意兩個正整數之積,即a = p * q。假設p < q,那么正整數p和q都是a的約數。注意到,如果我們知道p是a的約數,那麼可以通過q = a / p快速求得另外一個約數q。
  • 如何判斷一個正整數是否為質數的三種方法 | 附Python程序
    如何判斷一個正整數是否為質數?以下介紹三種判別質數的方法,並附上相應的Python程序,供有興趣的同學參考。1)直觀判斷法最直觀的方法,根據定義,因為質數除了1和本身之外沒有其他因數,所以判斷n是否為質數,根據定義直接判斷從2到n-1是否存在n的因數即可。
  • 小學數學題,判斷3599是質數還是合數,這兩種方法你覺得哪種好用
    我們在小學數學要背的東西不多,但有一個是大家必須無條件要背的,就是九九乘法表了,這個還真沒有任何技巧,可一定要把它背得滾瓜爛熟,甚至說倒背如流,形成一種條件反射。因為它是我們做整數乘除法,包括以後覺得小數乘除法、通分、約分都是需要用到。
  • 如何用java判斷一個數是不是質數?
    昨天分享了怎麼判斷一個數是不是迴文數,目的是為了鞏固一下if選擇語句和求餘數運算符,今天分享一下怎麼判斷一個數是不是質數,可以鞏固for循環、if選擇語句、還有沒怎麼使用過的基本數據類型Boolean。思路:首先要知道的質數的概念是什麼。
  • 數學小知識 | 判斷質數的方法
    自古以來,數學家們就想弄明白:自然數中到底有多少個質數,質數的分布有什麼規律,如何去尋找質數。公元前300多年,希臘學者埃拉託色尼提出了一種方法,先把自然數列的數寫在一個表中,然後把其中的合數一個一個地挖去。
  • 為什麼100以內的自然數,是不是質數,只要試除2,3,5,7就行
    計算也是從最簡單的10以內的整數加減,再到20以內有進位,有借位的加減。隨著我們學習的深入,大家會發現,數越來越大,單純靠加法是比較麻煩的。比如說5個6相加,列算式太長。用加法確實能加,但步驟太多,效率太低,還容易出錯。所以大家迫切需要一種更高級的方法,來解決這一類計算問題。因此到了二年級大家順理成章地學習了乘法。
  • 如何快速判斷149與281是否為質數,判斷過程最關鍵
    昨天我們說了質數的一些特點。其中也講到了一點,怎樣快速判斷一個自然數是否是質數?當然這個數字不能太大,1000以內還是相對比較快能判斷出來。採用的方法是找到小於並且最接近這個自然數的完全平方數。用我們要檢驗的這個數除以該完全平方數的平方根以內的質數。我們舉個簡單的例子,149是不是質數?如果我們直接這樣看的話,可能肯定是看不出來的。那如果從2開始一直往上,一個數一個數試,(據說電腦是這麼判斷的,直到試到這個數本身為止),我們也不知道具體要試到哪個數為止才不至於遺漏?
  • 為什麼質數中不包括1,假如1是質數會發生什麼事?
    假如1是質數,那麼在分解質因數時,我們將一個自然數分解成若干質數相乘的形式,大家會發現記永遠分解不完。因為每個大於2的自然數都可以拆成1乘以它本身。比如3=1×3,如果1是質數,那麼會出現下面這種情況:3=1×1×3=1×1×1×3……一直都沒完沒了,而且因數個數也就無法計算了。
  • 少兒編程Python第4課-for循環語句(質數判斷)
    0到100的取值範圍,這樣就可以構造出一個整數的序列並用於循環中,例如:- `range(101)`可以產生一個0到100的整數序列。下面的例子演示了如何通過嵌套的循環來輸出一個九九乘法表。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除了1和它自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叫做質數;否則稱為合數。
  • 質數有無窮多個——5種證明方法
    其中一些是重申歐幾裡得方法的巧妙,還有一些利用了歐幾裡得時代不存在的數學新分支。這裡有六種方法可以證明質數有無窮多個。我們將從歐幾裡得的經典證明開始,然後依次介紹其他證明。這是一個非常漂亮的證明,可以輕鬆地從一些早期結論中得出。首先,歐幾裡得證明中的一個結論是,對於任何n>1的正整數,n和n +1是互質的。
  • 一分鐘算法 —— Miller-Rabin 質數判斷法
    對於任何一個質數 P 和整數 a,其中 a 和 P 互質,那麼有 a ^ ( P-1 ) ≡ 1 ( mod P)(≡ 是同餘,在費馬小定理裡有講到)。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可以將問題轉化一下,反過來想:如果數 P(不知道是否為質數),存在整數 a < P,並且 a ^ (P-1 ) ≡ 1 ( mod  ),P 是不是就是質數了呢?
  • 小學數學,如何快速判斷一個合數有多少個因數
    這也是我們以後求多個數的最大公因數的判斷標準。用短除法短除之後所得的兩數必須互為質數。此時左邊半邊的質數相乘的積,就是這些數的最大公因數。合數既然是多個質數相乘,我們怎麼知道一個合數,有多少個因數呢?方法不唯一,當然最簡單、最原始的方法就是枚舉了。比如說,12有1,2,3,4,6,12等6個因數,在列舉的時候記得成對有序枚舉,這樣不會遺漏。但這種方法僅限於這種因數個數比較少,可以把它一一列出來。
  • 小學數學,一個數能同時被多個數整除怎麼判斷
    當然這裡還有一種更簡便一點的方法,如果說這個數比較大,數位比較多,不用全部相加。那麼我們可以採用棄3以及棄9法,比如說如果判斷123456是不是3的倍數?是不是9的倍數?我們通過棄3法可以發現,這個數可以被3整除。
  • 怎樣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今天我就教給大家一個好方法,讓你確定一定以及肯定的說出來分數到底是不是最簡分數,二次根式到底是不是最簡二次根式。我們先從五年級上學期初識質數開始說起。一:什麼是質數?質數: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做質數。
  • 用Python判斷質數的嘗試
    我們的目標是:輸入一個數字之後,讓計算機判斷它是不是質數。拋出問題後,首先需要解決,什麼是質數的問題。與純數學的想法不同,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可以讓計算機接受的判定的法則。質數,就是除了1以及本身以外,沒有其他因數的自然數。首先它是個自然數,因此程序的輸入端就解決了,N=int(input())。
  • 數學基礎概念 | 質數、合數!
    質數又稱素數。指在一個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此整數自身外,沒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
  • 淺談將一個正整數分解質因數的邏輯思維和Python開發設計
    今天討論的是如何將一個正整數分解質因數。例如:輸入36,列印出36=2*2*3*3。1.首先要清晰兩個概念,要知道什麼是質數,如何進行分解質因數?質數是指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數的自然數。分解質因數是把一個正整數用質因數相乘的形式表示出來。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