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公布,安徽這一遺址出土化石上榜!

2021-01-13 安徽發布

日前,中國古生物學會公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東至華龍洞遺址發現的30萬年前人類頭骨化石躋身其中。


這一具有現代人特徵的頭骨揭示了該時期東亞古人類已經出現向早期現代人演化過渡的趨勢,為論證東亞地區人類演化區域連續性提供了新證據。


華龍洞遺址於2004年被首次發現,2006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了第一次發掘。 


華龍洞遺址遠景圖(資料圖)


2014年以來,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進行了連續5年系統發掘,先後發現了16件古人類化石100餘件古人類製作使用的石器43種哺乳動物化石


華龍洞遺址發掘區域航拍圖(資料圖)

此外,還發現了動物骨骼表面切割、砍砸痕跡等反映古人類生存行為的多種證據。通過同位素測年、動物群組成分析及地層對比等多種方法的綜合研究,人類化石的年代被確定為距今33.1萬至27.5萬年之間。


華龍洞出土古人類頭蓋骨(補充資料)

華龍洞是繼周口店之後,在中國發現的出土人類化石最為豐富,同時還包含石器及其他古人類生存活動證據的綜合性古人類遺址。 


2019年,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了關於華龍洞中更新世人類化石的科研論文。




來源 | 安徽日報

責編 | 丁力  編輯 | 餘穎

主辦單位 | 安徽省政府新聞辦、省網信辦

平臺建設及技術支持 | 安徽新媒體

相關焦點

  • 「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揭曉,古植物研究成果上榜
    2020年4月7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的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科研團隊完成,內容涉及動物早期演化與寒武紀大爆發、脊椎動物演化(恐龍類、古鳥類、哺乳類等)、白堊紀琥珀生物群、古植物與古生態、古人類學、分子古生物學等多個研究領域。
  • 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2020年3月31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入選。據了解,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工作自2017年開展以來已經進行了四次。
  • 古脊椎所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中國古生物學會近日評選發布了「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科研團隊完成的十項成果入選,反映了我國古生物學者在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
  • 探究生命起源與演化奧秘——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新華社南京2月8日電 題:探究生命起源與演化奧秘——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新華社記者邱冰清、王珏玢中國古人和歐洲古人之間有基因交流嗎?……8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反映了我國古生物學各分支領域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成果。
  • 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人民網北京3月22日電(趙竹青)中國古生物學會今日在京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地質大學、雲南大學等7所科研院所和高校領銜完成的具有國際水平的一批科研成果入選。
  • 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為推動古生物科學領域的創新發展,充分展示和宣傳我國古生物學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根據《中國古生物學年度十大進展評選細則》,由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和分支機構提名推薦,經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一屆理事會成員和榮譽理事
  • 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近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其中,由雲南大學深時陸地生態研究所馮卓研究員率領的國際團隊發表的《晚二疊世蛀木甲蟲生態學》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選。該團隊於2017年9月15日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發表了晚二疊世蛀木甲蟲生態學的重要研究成果。
  • 2016年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②中國古生物學會日前在京發布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人類頜骨可以最早追溯到何時?冰河時期歐洲人還是暗色的皮膚和棕色眼睛,為何後來變成了白色皮膚和藍色眼睛?這一系列問題,都可以在這十大進展中找到答案。據介紹,在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中,有11項科研成果入選(含並列),內容涉及早期生命、古生代魚類、早期陸生植物等研究領域,反映了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學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推動了對地質歷史時期生命演化歷程的認識。志留紀古魚揭秘脊椎動物頜演化之路。
  • 2017年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在寧發布 快來看看都有啥
    中國江蘇網2月8日訊(記者 羅鵬)2017年古生物學有哪些新發現?哪些又有了重大進展?今天,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  古人類頭骨長啥樣?最古老樹木如何生長?1.3億年前鳥類尾骨尾羽如何演化?
  • 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出爐!都揭開了哪些謎題?
    目前,我國出土的恐龍化石已經超過220種,位居世界第一。 在幾天前召開的中國古生物學會第十二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現場,中華貝貝龍、孔子鳥(潛龍)、滿洲龜、中國潛龍等9件從海外追繳回來的珍稀古生物化石相當驚豔,其中有7件是實物原件,最珍貴的當屬河南省流失海外20年的中華貝貝龍。中華貝貝龍是一個恐龍胚胎化石,長度118釐米,被稱為世界上最小的恐龍。
  • 探索大熊貓的前世今生,地大一成果入選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楚天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陳華文)4月7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研究成果「世界首例大熊貓古基因組」成果入選。
  • 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揭秘翼龍生命史等入選
    2月8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
  • 亞洲最早古人類遺址「人字洞」出土乳齒象化石
    新華網合肥10月16日電(周立民、吳芳)亞洲最早古人類遺址繁昌人字洞日前發掘一頭完整的乳齒象骨骼化石。據中科院考古專家介紹,這是目前亞洲出土的乳齒象化石中最完整的一頭。  這頭乳齒象年齡在14歲左右,門牙、頭骨、脊椎骨和腿骨都相當完整。可能由於長時間沉積或大象死後遭受重壓等原因,這頭乳齒象化石已經呈扁平狀。此前考古專家也曾在人字洞多次發現乳齒象化石,但像這麼完整還是第一次。
  • 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發布
    新華網呼和浩特10月21日電(徐紅梅)在20日召開的第五屆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研討會上,中國古生物學會發布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2019年度全國地質古生物科普十大進展包括:中國古動物館的從魚到人生命之旅;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許你一個「花花世界」——植物從孢子到花的繁殖故事展覽;卓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史前部落」恐龍主題交互式數字科普體驗展覽;內蒙古自然博物館開發的公益科普課程及地質古生物課程;自然資源部東北亞古生物演化重點實驗室的我國
  • ...德明教授研究團隊科研成果入選「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
    近日,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王德明教授研究團隊的科研成果「亞洲最古老、泥盆紀面積最大的化石森林及其最早的根座型根系」入選「2019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森林最早出現在泥盆紀,之後遍布陸地並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環境。
  • 青藏高原所丹尼索瓦人研究成果入選Archaeology2019年度世界十大...
    近日,Archaeology公布其評選出的2019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而該研究中的這件古人類右下頜骨化石將青藏高原史前人類最早活動時間由距今4萬年推早至距今16萬年。研究還表明,可能攜帶適應高寒缺氧環境基因(EPAS1)的古老型智人丹尼索瓦人已先於現代智人來到青藏高原,且在第四紀最大冰期時成功生活在這一寒冷缺氧的高海拔區域。
  • 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結果公布
    來源:【文博中國】經過5月1日至4日四個下午的項目匯報,5月5日下午,終評評委會經過評審和投票,最終產生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結果在新聞發布會正式對外公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宣布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為(按年代早晚排序):陝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陝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 3D翼龍蛋、古人類頭骨化石 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你知道...
    2月8日上午,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布「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由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北京自然博物館等科研團隊完成的涉及恐龍、古鳥類、早期陸生植物、古人類等多個領域的科研成果入選。
  • 2016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發布
    「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據悉,這是中國古生物學會首次舉行科技進展發布活動,集中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古生物學及相關研究領域取得的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2016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包括:
  •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
    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出爐!安慶這個地方上榜!文物古蹟眾多文物資源富集近年來我省重要考古新發現、新成果不斷湧現1月13日由省文物局主辦的安徽省「2018-2019年安徽十大考古新發現」名單在合肥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