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輪「阿聯人工增雨科研資助項目」獲高度關注

2020-11-30 美通社

阿聯阿布達比2016年4月20日電  /美通社/ --

阿聯副總理兼總統事務部長謝赫-曼蘇爾-阿勒納哈揚(Sheikh Mansour Al Nahyan)殿下對「阿聯人工增雨科研資助項目」(UAE Research Program for Rain Enhancement Science)在國際上獲得高度關注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阿聯人工增雨科研資助項目」旨在增加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降雨量,保障水資源安全。

(圖片: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60412/354223)

第二輪「阿聯人工增雨科研資助項目」收到了來自45個國家180家科研機構的398位研究者提交的方案。該項目的區域參與度極為廣泛,已有來自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比利時、加拿大、哥倫比亞、埃及、喬治亞、匈牙利、墨西哥、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瑞典和土耳其等國的科研工作者參與其中。

謝赫-曼蘇爾-阿勒納哈揚殿下在稱讚「阿聯人工增雨科研資助項目」取得如此顯著進展時表示:「阿聯一直致力於促進全球傑出的研究者開展合作,共同尋找應對水資源安全問題的可替代方案。阿聯人工增雨科研資助項目充分向全球展示了我國在人工增雨科學領域為推動國際科學合作和創新發展而付出的努力。」

謝赫-曼蘇爾-阿勒納哈揚殿下說:「這一項目在國際上的巨大影響力也很好地展示了阿聯在將科研作為國家戰略創新一個重要支柱的領導地位。」

在今年提交的91份預案中,美國提交了16份方案,位居榜首,其次是阿聯,共提交了11份方案。俄羅斯提交了7份,印度提交了5份,英國提交了4份,再緊隨其後的是德國、義大利和埃及。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中,國際評審委員會將對所提交的方案進行評估。入圍的候選者名單將於5月17日公布。完整提案的提交時間截至於2016年8月17日凌晨0點。

第一輪「阿聯人工增雨科研資助項目」吸引了來自34個國家151家組織機構的325名科學家參與其中。由Murakami教授帶領的日本研究團隊, Zou教授帶領的阿聯團隊和Wulfmeyer教授帶領的德國研究團隊是第一輪項目的獲獎者。

關於阿聯人工增雨科研資助項目

該項目由阿聯總統事務部發起,並由阿聯國家氣象和地震中心(NCMS)負責管理,旨在三年內為在兩個評審階段獲勝的研究方案(數量最多為五個)提供500萬美元的研究資助。

相關焦點

  • 我國人工增雨(雪)作業覆蓋面積達500萬平方公裡
    現代人工增雨(雪)活動開始於1946年。我國自1958年開始有組織地開展人工影響天氣工作。近年來,我國實施《人工影響天氣管理條例》《關於進一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動了人工影響天氣事業持續快速發展。「這60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我國人工影響天氣事業開創了新局面。」
  • 保障人工增雨作業飛行24架次,懷化圓滿完成保障人工增雨任務
    9月21日上午,當增雨作業的運(Y-7)飛機從懷化芷江機場轉場起飛,標誌著懷化機場圓滿完成2020年人工增雨飛行保障任務。懷化機場作為湖南省飛機人工增雨的第二基地,飛機飛行的增雨作業影響範圍廣,此次作業有效解決了湘西部、湘南部局部地區的旱情,帶來了有效降雨,消除霧霾,淨化了當地的空氣,對於湖南省內重點乾旱地區及乾旱時段、高森林火險氣象等級時段、洞庭湖溼地生態保護區枯水季節和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起了重要作用。
  • 什麼是人工增雨,一次增雨需要花費多少錢?
    都說人工降雨,其實不應該叫做人工降雨,而應該說是「人工增雨」,人還無法使用科技進行「無中生雨」,只能說在有富含水汽的雲層的前提下,改變雨量的大小,使得原本雨量偏小的雨變得雨量大一些,從中雨變成大雨、暴雨,從小雨變成中雨、大雨這樣子的情況。
  • 溫州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商報訊(記者 董吉妮)今年我市降水量偏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旱情,昨天終於下雨了,不過這場雨卻是人工增雨作業的結果。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溫州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工增雨作業,緩解當前旱情。據悉,此次總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 我市開展史上最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溫商網訊(記者 董吉妮)今年我市降水量偏少,有些地方甚至出現旱情,昨天終於下雨了,不過這場雨卻是人工增雨作業的結果。11月19日23時至20日8時,溫州市氣象部門抓住有利作業時機,通宵連續作業,在全市範圍開展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人工增雨作業,緩解當前旱情。據悉,此次總共發射60枚增雨火箭彈。
  • 人工增雨「洗天」,內江空氣品質轉優
    1月6日下午,2021年的第一場小雨,伴隨著寒潮不期而至。1月7日,記者從內江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了解到,為消減霧霾、降低森林火險,6日下午6時至晚上10時,內江市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動與自貢人影部門橫向聯繫,借勢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此次作業影響區普降小雨,為降低森林火險等級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市AQI指數從170降至35,空氣品質從中度汙染轉為優良。
  • 今晚將人工增雨
    為緩解我市入秋以來降水匱乏的不利局面,今晚,市人影辦準備利用有雨雲經過的好時機,到餘姚山區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為緩解旱情、增加水庫蓄水和淨化空氣,市人影辦計劃今晚到隔壁的餘姚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今晚冷暖氣流交匯形成降水,是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的一個必要條件。
  • 如何進行人工增雨?人工增雨可以使天空隨時都能下雨嗎?
    降雨不僅有利於改善空氣品質,在旱情嚴重的時候,一場雨貴如油,在炎熱的天氣裡,雨水可以增加人們的舒適度。然而,有時候天氣就會作怪,一連一兩個月都不降水,這時候,人們就期望進行人工增雨作業來降水。可是人工增雨作業是有前提的,沒有這個前提,即便作業也是無效果的。首先,天空中要有雲彩,雲彩中要有足夠的水汽,符合降水條件才可以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 阿聯人工降雨引發暴雨 2019年阿聯進行的人工降雨次數讓你意想...
    為了緩解杜拜的炎熱乾燥,阿聯國家氣象中心近日持續人工降雨,卻意外引發暴雨,導致杜拜全城大面積積水,交通擁堵、道路癱瘓。視頻截圖在杜拜購物中心裡,雨水從天花板傾瀉而下,店員奮力搶救存貨,顧客在水波粼粼的地板上行走。
  • 人工增雨怎麼進行?要哪些條件?
    錢報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昨天下午,除了杭州主城區和蕭山,其他縣市都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為什麼前段時間很熱的時間不增,而現在才來增,氣象部門也進行了解釋。  錢報記者兵分多路,全程記錄人工增雨全過程。昨天下午,餘杭區氣象局計劃在百丈進行人工增雨。  12點58分,錢報記者隨餘杭氣象局一行來到百丈。在石竹園村魚石嶺隧道口一處山坡高地,工作人員開始做準備工作。  14點17分,原本晴熱的天空,突然開始陰沉,竹林燥熱的空氣中,吹來徐徐涼風。但工作人員還是說,雲層條件還達不到人工增雨的作業需要。一般,人工增雨的雲層要求,需要一定厚度和水汽含量,高度也不能太高。
  • 遂平:實施人工增雨,有效緩解旱情
    為增加降水量,緩解當前麥田旱情,消除空氣汙染物,11月16日到18日,遂平縣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在蓮花湖炮點採用增雨火箭系統和高炮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據氣象局負責人介紹,所謂人工增雨,即通過火箭彈等傳輸手段將增雨催化劑送入雲層,促使雲中更多的小水滴變成雨滴降落下來,從而增加降雨量和降雨的範圍的過程。在蓮花湖作業點,氣象局作業人員將增雨火箭發射架調整合適的方位和角度,火箭彈依次上膛。另一邊,氣象局內人員嚴密監視天氣情況,抓緊一切有利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時機。
  • 阿聯沙漠成功製造暴風雨 實現人工降雨
    去年,科學家採用設計用於控制天氣的技術,在阿聯東部地區艾恩製造了超過50場暴風雨。  大多數人造暴雨出現在7月和8月的盛夏時節,通常情況下,艾恩地區在那個時候根本不下雨。不過,人工降雨也給阿布達比當地人帶來了一些煩惱,因為它們有時變成了冰雹,偶爾伴有大風和閃電。這批科學家一直在為阿聯總統哈利法·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秘密工作。
  • 人工增雨工作原理
    火箭人工增雨現場人工增雨是採用人為方法對一個地區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雲層施加影響有人把雲中的水比喻為一座水庫中的水,閘門開啟得小,流出的水量就小,人工增雨就是向雲中播撒適量的催化劑,使「小水庫」的閘門開大一點,以便讓水多流出來一些,增大雲的降水效率。此外,雲中的水汽變成水或冰時伴隨著巨大的能量轉換,1g水汽凝結成水約釋放出600cal(1J=4.18cal,下同)熱量,1g水凍結成冰約釋放出80cal熱量。
  • 人工增雨作業來「解渴」
    「嗖嗖嗖」隨著6枚火箭彈衝入烏雲密布的天空,隨後大雨傾盆而下,昨日14點,縣氣象局在鳳川街道肖嶺水庫(桐廬10號作業點)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8月以來,我縣多晴熱高溫天氣,降水偏少,累計面雨量降雨量僅14.2毫米。用水量特別大,而蓄水不足,預計晴熱高溫少雨天氣仍將持續,縣抗旱形勢較為嚴峻。
  • 人工增雨9小時 本月再無增雨條件(圖)
    昨日下午,在瀋陽桃仙機場,執行人工增雨作業的飛機從跑道上起飛。網友供圖  錦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進行人工增雨作業。網友供圖  昨日,全省進行了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本報記者親歷一次飛機增雨作業過程,增雨半小時後會掉落第一滴雨。整個增雨過程起到了緩解省內旱情的作用。
  • 人工增雨作業現場 是這樣子的!
    只要具備一定的天氣條件和適合的雲物理條件,科學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可在自然降水基礎上增加10%至20%。 (我省氣象部門工作人員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我市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今天,我市抓住有利的天氣形勢,實施今年入春以來規模最大的一場人工增雨作業,市氣象局先後發射人工增雨火箭20枚,以緩解旱情助力春播,降低森林火險氣象等級,緩解森林防火形勢。
  • 天氣這麼幹燥為何不人工增雨?空中缺朵雨做的雲
    專家解釋:氣象部門為什麼不人工增雨?  9月中旬以來,南京累計雨量不足10毫米,南京已經出現中到重度氣象乾旱。天氣乾燥,大地、樹木植被、莊稼,還有我們,都渴望來一場降水。  還有不少讀者問,為什麼氣象部門不進行人工降雨呢?
  • 【省氣象局】「空中國王350」人工增雨全程實錄
    青海省氣象部門介紹,此次降雨是氣象部門抓住有利天氣條件,成功完成一次人工增雨作業,為我省東部農業區、黃南、果洛等地區春耕生產送上的及時雨,緩解入春以來的旱情。4月25日,得到「增雨條件成熟、飛機即將起飛」的消息,記者立即趕赴機場,體驗「空中國王350」人工增雨全過程。
  • 河南:開展人工增雨有效緩和旱情
    中國氣象報記者周愛春 通訊員卜曉娜報導  6月8日至9日,河南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的天氣條件,組織開展大範圍人工增雨作業,全省普降喜雨。  當前河南正值夏播夏種,但5月以來河南持續高溫少雨,氣象乾旱發展迅速,對農業生產等造成一定影響。河南省氣象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準確預報此次天氣過程,要求各地積極做好增雨作業各項準備工作,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作業。從8日夜間到9日夜間,各地氣象部門作業人員搶抓時機連續開展人工增雨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