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測繪研究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2020-12-04 中國測繪網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海洋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向海洋的深度和廣度進軍提供了技術保障。海上油氣的開採,已從淺海伸向深海。在美國的西海岸、墨西哥彎、北海、地中海、南沙、孟家拉灣、波斯灣等海區,開採油氣活動十分繁忙,井架林立。許多國家已投入相當資金髮展海洋產業,海上運輸,捕撈,養殖,科學考察等活動,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

海洋測繪是一項基礎性建設工作,是海洋科學技術的一部分,海洋科學技術的歷史進程已從認識海洋推進到為開發海洋服務的新階段。因此,要全面地為國家海洋經濟建設服務,發展海洋測繪高科技,改造傳統的作業方式和信息服務方式,建立適應海洋開發的測繪資料庫,研究新理論,開闢新專業,提供多種類的海洋自然地理要素,與海洋產業開發部門掛鈎聯繫,有針對性地開展提供海洋測繪信息服務的專題研究,有效地為產業部門的經濟建設提供測繪保障。

 

隨著海洋資源的逐步開發和海洋經濟地位的提高,瀕海國家爭奪海洋勢力範圍的鬥爭趨向尖銳,海上軍事衝突和局部戰爭的危險在增加。

我國地處亞洲東部大陸,瀕臨西太平洋,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應歸我國管轄的內水、鄰海、大陸架專屬經濟區的面積約有300多萬平方公裡,大陸海岸線18萬多公裡,島嶼6500多個。與我國大陸相比,佔有很大的比重。戰後40多年來,我國海上軍事鬥爭一直面臨著嚴峻的局面。近年來,儘管世界總的形勢趨向緩和,但是由於世界經濟、技術發展、海洋產業的興起,能從海洋獲取巨大的經濟利益,海洋在瀕海國家戰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瀕海國家在海洋權益上的矛盾和鬥爭日益突出。

 

我國海上相鄰朝鮮、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在我國管轄的數百萬平方公裡的海域中,有一半是與鄰國有爭議的區域。爭議的核心問題是對海洋資源的佔有,表現形式是劃定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的範圍。部分鄰國對應屬於我國的島礁和海域提出了主權要求,有的則強行佔領、瓜分海域、掠奪資源。在南沙表現得最為突出,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侵佔我南沙島礁40餘個,並大量開採該海區的油氣資源。特別是最近這段時間,在南沙黃巖島的問題上,菲律賓大作文章,抓扣在該海區作業的我漁民、漁船 ,毀壞我海測人員在南沙島礁測量時建立的控制點標誌。南沙海區不平靜,「熱點」問題越來越複雜,我國的海洋權益受到了嚴重的侵犯。

 

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後,許多瀕海國家面臨著海域疆界劃分的問題,我國與周邊國家正在舉行海洋國土劃界的談判工作。海洋劃界與陸地劃界有著許多不同之處,茫茫海面沒有任何標誌物,海底地形變化很大,只能靠儀器測量和標定出它的蹤跡。海洋劃界主要是靠圖上作業,從劃界方案的研究到確定界線,自始自終都離不開海圖,必須要有精度高、比例尺合適、反映海底地形準確的海圖。一個國家能否拿出精確的、適用的海圖,既關係到 國家的威望,關係到劃界談判能否進行,圖的精確度會直接影響國家利益。海洋劃界關係到國家長遠利益,影響子孫後代。因此,要加快我國海洋測繪高技術的發展,利用新技術、新裝備對我國中近海區,特別是近鄰周邊國家的海區進行精確測量,為我國的海區劃界談判工作提供詳細、可靠的海區地理資料,對國家和人民負責。

 

保衛國家領土完整,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也離不開海洋測繪保障。特別是現代化的高科技戰爭,更需要現代化的海洋測繪保障,1991年的海灣戰爭便充分證明了測繪保障的重要性。測繪保障不再是一張靜止的地圖和海圖,通過高新技術,使海圖圖書資料從過去的靜態保障向數字圖集和電子海圖的動態保障演變,由被動單純性服務轉向主動綜合性服務,直接參與指揮、決策和武器系統研製,並與控制、定位、殺傷溶為一體,成為武器系統和總體戰鬥力的一部分。

 

目前,地面測繪技術已實現了傳統模擬測繪向現在數位化的時代推進的數位化改造,並可及時更新數字資料。逐步建立啟動並深度推進了數字中國、省(市)地理空間基礎框架建設工程,完善了地籍信息資料庫的資料。完成了全國覆蓋A/B級GPS網、GPS2000網以及陸地與近海的似大地水準面CQG2000。新一代基礎控制工作如省(市)C級GPS網以及釐米級似大地水準面等正在一些省(市)實施或者已經完成,覆蓋全國的1:100萬、1:25萬數據完成建庫,且第二代數據更新,正抓緊實施的1:5萬數據採集建庫,穩步推進1:1 萬4D產品等等,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了長足進展。

 

然而,相對比之下,海洋測繪技術則處於剛剛起步不久的狀態,技術水平等各個方面都相對滯後,跟發達國家想比較更是起步晚、發展緩慢,加上最近我國海岸線糾紛不斷,更對我國高水平、高技術含量的海洋測繪學科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發展海洋測繪的急迫性和必要性非常明確。

相關焦點

  • 測繪學子在中國測繪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第三十一屆海洋測繪...
    9月19日,中國測繪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在浙江嘉興舉行了主題為「自主創新新時代,海洋測繪新發展」的第三十一屆海洋測繪綜合性學術研討會。山東科技大學測繪學院2019級海洋測繪專業博士生亓超(圖中左三)投稿的論文《一種機載LiDAR測深信息的漫衰減係數提取算法》榮獲「星天測繪杯」優秀論文二等獎,得到了大會表彰。
  • 海洋測繪的分類及應用
    海洋測繪是一門研究海洋、江河、湖泊以及毗鄰陸地區域各種幾何、物理、人文等地理空間信息採集、處理、表示、管理和應用的學科,是測繪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切海洋軍事、海洋科學研究及開發和利用活動的基礎
  • 淺談海洋測繪與地球物理場導航
    海洋測繪是測繪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以高精度方式對海底和水體所包含的對象進行測量,如水深、重力、磁力、海底地質及水文資料,服務對象包括水面艦船、潛航器的安全航行、海洋工程作業、海洋科學研究等。
  • 陽凡林:「海洋測繪」的築夢人
    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術研究能力,2005年至2007年期間,陽凡林在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開展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是金翔龍院士、李家彪院士和初鳳友研究員。在海洋二所博士後研究期間,陽凡林通過參與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專項、大陸架專項、西北太平洋專項等重大項目,研究視野進一步開闊。
  • 學術交流 | 海洋測繪產業發展透析及其思考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深入,人們對海洋測繪供給產品的需求趨於多樣化,海洋測繪產業的輻射面也越來越廣,海洋能源及海底其他礦產資源開發、海域管理與海域生態修復、海洋基礎測繪、海洋環境調查、海洋科學研究、透明海洋和智慧海洋建設、海底觀測網建設等等,均需要海洋測繪產業作為底層數據支撐。
  • 喜報:我院學生在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年會暨第二屆「新...
    2019年6月14日,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年會暨第二屆「新時期海洋測繪發展論壇」在江蘇蘇州舉行。本屆論壇由中國海洋學會主辦,中國海洋學會海洋測繪專業委員會和蘇州桑泰海洋儀器研發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承辦,論壇主題為「精測海洋服務陸海統籌」,此前面向全國進行論文徵集。
  • 海洋測繪中的驗潮及潮位改正 -- 海洋測繪 - 中國測繪網 -- 測繪...
    其目的是為了了解當地的潮汐性質,應用所獲得的潮汐觀測資料,來計算該地區的潮汐調和常數、平均海平面、深度基準面、潮汐預報以及提供測量不同時刻的水位該正數等,提供給有關軍事、交通、水產、鹽業、測繪等部門使用。潮汐觀測是海洋工程測量、航道測量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潮汐測量,就是測量某固定點的水位隨時間的變化,實際上就是測量該點的水深變化。
  • 海洋測繪「海床2030項目」
    2019年,大洋地勢圖(GEBCO)的地圖包含了約1,450萬平方公裡的新測深(深度)數據,僅佔整個海洋面積的16%,今年這個數字升至19%,相當於已經完成了五分之一。但是,地球上仍然有很大片未測量和繪製的海床,項目總監傑米·麥克麥可·菲利普斯(Jamie McMichael-Phillips)說,「今天我們處於19%的水平。這意味著我們還有81%的海洋尚待測量和繪製。
  • 無人機影像在測繪1:500海島地形圖中的應用
    無人機的出現及快速發展,滿足了國民經濟發展對海島大比例尺地形圖的需要,對海洋測繪部門實現海岸帶、海島礁地形自主按需測繪具有重要意義[4]。   [4]滕惠忠,辛憲會,于波,等.海岸地形無人機測繪系統選型分析[J].海洋測繪,2014,34(3):20-24.   [5]李德仁,李明.無人機遙感系統的研究進展與應用前景[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4,39(5):505-513.
  •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開展海洋測繪:經天緯地測滄海
    他們是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國測一大隊)的一群漢子,技藝精湛、不畏艱險、勇於擔當,歷練出「測繪鐵軍」的作風。組建於1954年的國測一大隊,主要任務是建立和維護國家測繪基準體系。建隊65年來,完成了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南極重力測量、港珠澳大橋、海島(礁)測繪等國家重大測繪工程,承擔了一系列應急測繪保障任務。
  • 從世界海洋日看海洋科普建館的重要性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此次「為可持續海洋創新」為主題。為了進一步提高公眾海洋保護意識,增強市民對海洋問題的重視,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重視海洋科普館的建設。對海洋科普館設計來說,通過多媒體、互動體驗等方式,向觀眾展示與海洋相關知識,從而能更好地進行海洋知識科普。
  • 海洋強省建設又獲支撐,山東完成潮間帶地形測繪
    日前,山東省潮間帶1:10000地形測繪項目在濟南順利通過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原武漢大學校長劉經南為組長的專家組驗收。潮間帶是陸地與海洋交替的過渡地帶,是受人類活動影響最為顯著的海洋區域,也是進行海洋資源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最重要的國土空間。
  • 海洋科研▏漫談臺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
    多波束聲納應用於大範圍與三維海床測繪,拖曳式側掃聲納則快速測繪水下目標物。底質剖面儀則探測較淺層的海床地層,製作地層影像圖。拖曳式水下探測儀器如側掃聲納或底質剖面儀搭配超短基線(USBL)水下定位器,可獲得儀器與工作船的相對位置,提高水下探測儀器的定位精確度。
  • 治具清洗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分析-合明科技
    你在談過爐治具,我在談治具水基環保清洗-合明科技以下為您解析:治具清洗有什麼重要性與必要性一、過爐治具是什麼?過爐冶具在工業時代前就已被廣泛使用,包括機械治具、木工治具、焊接治具、珠寶治具、以及其他領域。
  • 中國測繪丨寧波測繪機構改革實踐實錄——專訪寧波市測繪和遙感...
    我院將進一步加強組織管理體制、業務實施流程、內部績效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創新和自然資源綜合管理政策研究、測繪遙感關鍵技術研發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全面提升測繪遙感技術保障能力。根據自然資源管理新要求,對現有的測繪地理信息、國土、林業、海洋等各領域人才需求和發展進行調整、整合和創新,推動自然資源綜合型人才隊伍建設。二是激發科技創新人才活力。用好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切實落實好成果轉化、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形成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製度,加大成果轉化激勵力度,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 研究揭示人類活動對海洋深遠影響
    遙遠的海底  每年有超過10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其實,漂浮在海上的塑料垃圾還不到全球海洋塑料總量的1%。99%的失蹤塑料被認為藏在深海,但直到現在人們還不清楚它們到底在哪裡。  「由於深海海底遙遠且難以到達,微塑料的運輸過程至今仍不為人知。
  • 測繪工程專業-河南城建學院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掌握現代測繪科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基礎紮實,知識面寬,綜合素質高,適應能力強,有創新精神;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複合型測繪工程高級專業人才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測繪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空間精密定位與導航的理論,城市與工程建設的基本知識及其測量工程的設計
  • 吉林大學成考測繪工程(專升本)專業_吉林大學成考報名_成考測繪...
    培養要求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測繪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空間精密定位與導航的理論,城市與工程建設的基本知識及其測量工程的設計、實施和管理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攝影測量與圖像圖形信息處理的理論與技術,各類地圖設計與編制的理論與技術。受到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具有測繪工程方面的基本能力。
  • 專業解碼|山東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工程學院簡介
    現代測繪學科研究領域廣闊,與導航、地理、海洋、電子、自動化、計算機等學科密切交叉,以3S技術(衛星定位導航、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即GNSS、RS和GIS)為典型代表,測繪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得到的時空位置信息是一切智能、智慧、規劃、決策和管理的基礎,測繪產業已成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 測繪學報
    《測繪學報》創刊於1957年,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測繪學會主辦、《測繪學報》編輯部編輯、測繪出版社出版的綜合性學術刊物。《測繪學報》是美國《工程索引》(Ei)核心期刊,曾榮獲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百種中國傑出學術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全國優秀測繪期刊等稱號,入選中國科協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項目、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項目,並被國內外多個重要資料庫收錄,是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期刊。期刊旨在尊重科學、弘揚學術、追求卓越、求實創新。